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不同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短季棉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江苏沿海地区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45000、60000、75000株/hm2)和施氮量(112.5、225.0、337.5 kg/hm2)对短季棉"中棉所50"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密度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棉株生育期会略推迟,单株干物重和单位面积干物重均会增加;在同一施氮量下,随着密度的增大,棉株生育期会略提早,单株干物重会减少,单位面积干物重却增加;处理组合施氮量225.0 kg/hm2、种植密度6万株/hm2最有利于籽棉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明江苏省高砂土地区及相近生态条件下洋葱的栽培技术.[方法]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计8种栽培密度、6个施肥水平,研究不同密度和施肥量对洋葱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密度和施肥量对紫阳洋葱产量、株高、假茎粗、一级鳞茎率有显著影响.[结论]紫阳洋葱在江苏省高砂土地区适宜种植密度为41万~47万穴/hm2;施硫基高钾复合肥(N:P2O5:K2O=17:6:25)1350.0~1575.0 kg/hm2.  相似文献   

3.
省工棉2号最佳种植密度及最适施肥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省工棉2号的高产栽培技术,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其最佳种植密度和最适施肥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桃园县地区,省工棉2号的最佳种植密度为5.25万株/hm2,在该种植密度下,司尔特棉花专用缓释肥的最佳施用量为900kg/hm2,籽棉产量可达3422.5kg/hm2。  相似文献   

4.
2015年在阜阳市农业科学院对中棉所50进行不同密度(6.75万~12.00万株/hm2)高产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籽棉平均产量为4477.5 kg/hm2,8.25万~90.0万株/hm2是最适宜的种植密度,籽棉和皮棉产量都是最高,籽棉产量均在4 950 kg/hm2以上,为棉花机械化操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量、不同播种密度对帚高粱农艺性状和穗帚产量的影响,为帚高粱规模化生产中合理施肥与合理播种密度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7 ~ 2018年以帚用高粱品种赤笤100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A(施肥量)因素为主处理,设有3个水平,即:A1为磷酸二铵150 kg/hm2和硫酸钾75 kg/hm2,拔节期追施尿素300 kg/hm2;A2为缓释长效复合肥450 kg/hm2;A3为复合肥300 kg/hm2,拔节期追施尿素300 kg/hm2;B(播种密度)因素为副处理,设有4个水平,即:B16.75万株/hm2、B29万株/hm2、B3 11.25万株/hm2、B413.5万株/hm2;3次重复.[结论]不同施肥量、不同种植密度的穗帚产量间均有显著差异;肥料密度互作不显著,最佳A处理和最佳B处理的组合A1B3为最优处理组合,穗帚产量达到3 972.87 kg/hm2.  相似文献   

6.
郑明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5,(10):94-95,100
[目的]研究氮肥用量对茄子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方法]在磷肥、钾肥用量一致的基础上,设置一个最佳氮肥施用量,在最佳施肥量上进行30%的递增和递减施用.[结果]无氮区产量最低,茄子单产仅53 677.95 kg/hm2;70%氮区产量开始上升,平均产量迭56 071.2 kg/hm2;优化氮区产量最高,产量达59 319.15 kg/hm2;130%氮区产量开始下降,平均产量达55 558.35 kg/hm2.[结论]茄子作物以施用纯氮276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量及种植密度对姜三七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经过人工驯化的野生姜三七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施肥量及种植密度试验。[结果]最佳的施肥量与种植密度处理组合为A2B2,即人工种植姜三七适宜的施肥量为有机肥11 250 kg/hm2,复合肥225 kg/hm2,合理的种植密度为12.6万株/hm2,在此条件下,可使产量提高到11 740.5 kg/hm2,比野生生长姜三七的产量(约1 500kg/hm2)提高7倍左右。[结论]该研究可为中草药姜三七的高效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程冬贵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2873-12874,12908
[目的]探讨安徽省贵池区杂交中稻的最佳施肥量,以期获得最佳产量.[方法] 2014年4~9月,通过在贵池区涓桥镇实施“3414”田间试验,经过“3414”数学模型分析得出理论氮、磷、钾大田最佳施肥量.[结果]最佳产量:8 531.3 kg/m2;最佳施肥量:N 203.1kg/hm2、P2O529.3 kg/hm2、K2O 125.0 kg/hm2(由三元二次方程得出).一元二次方程分析得出:N最佳产量8 674.1kg/hm2,最佳施肥量214.7 kg/hm2;P2O5最佳产量8 741.3 kg/hm2,最佳施肥量45.0 kg/hm2;K2O最佳产量8 596.9 kg/hm2,最佳施肥量73.8 kg/hm2.[结论]结合当地实际生产情况,建议杂交中稻施肥量为N 195 kg/hm2、P2O537.5 kg/hm2、K2O 75 kg/hm2.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最佳施肥配方,为慈姑生产专用肥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3414”方案设计,测定每个施肥处理的慈姑产量;研究N、P、K不同施肥处理对慈姑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采用一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得出慈姑最佳施肥量配比.[结果]N、P、K对慈姑产量有较大影响,N2P2K3处理的肥料配施比例最佳,产量为18 397.80 kg/hm2,增产率104.77%,净增收入80 317.35元/hm2.氮肥对慈姑产量的影响最大,钾肥其次,磷肥最小.[结论]慈姑最高产量的施肥量为:N 446.70 kg/hm2、P2O5 68.10kg/hm2、K2O5 34.90 kg,/hm2,慈姑最高产量为18612.75 kg/hm2.最佳经济产量的施肥量为:N420.60 kg/hm2、P2O5 70.50 kg/hm2、K2O4 92.15kg/hm2,最佳产量为18 579.00 kg/hm2.  相似文献   

10.
赵玉凤  纪永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519-17521
[目的]探明夏大豆(Glycine max)获得3000 kg/hm2产量的适宜种植密度和施肥技术.[方法]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密度和施肥量对夏大豆产量的影响,并进行寻优.[结果]影响夏大豆产量的顺序是:施氮量>施磷量>密度>施钾量.夏大豆获得3000 kg/hm2以上产量的各因素最佳取值范围是:种植密度20.6万~23.2 万/hm2,施氮量83.5 ~ 95.2 kg/hm2,施磷量57.1~73.1 kg/hm2,施钾量43.0~ 52.0 kg/hm2.[结论]该研究可为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集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实现常规棉高产的适宜施钾水平。[方法]以转基因常规棉邯棉802为试验材料,设氯化钾施肥量0(不施肥,CK)、120、180、240、300 kg/hm~2共5个处理,在最佳施肥方式(基施和花铃期追施各占50%)和最佳种植密度(52 500株/hm~2)条件下,研究不同施钾量对棉花黄萎病发病株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邯棉802对钾肥需求十分敏感,施用钾肥能有效降低棉花黄萎病的发生程度,显著促进棉花总铃数和单铃重的增加,明显提高棉花产量,且效果均随施钾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其中,施钾量≤240 kg/hm~2时,不同施钾量处理的效果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施钾量240 kg/hm~2时,继续加大施肥水平,增效作用不再明显。[结论]该研究条件下,邯棉802的氯化钾经济施肥量为240 kg/hm~2,该处理下,棉花黄萎病发病株率为15.0%,较CK降低64.29%;产量为4 630.4 kg/hm~2,较CK增产35.00%。  相似文献   

12.
麦后直播短季棉密度及叶龄模式化控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传印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6729-6730
[目的]为中棉所50麦后直播及高产高效种植提供配套栽培技术。[方法]设密度和缩节胺用量2个因子,共6个处理组合,重复3次,初花期每公顷追施磷酸二氨225 kg,后期叶面喷施10%尿素液和1%硫酸二氢钾补充施肥。[结果]试验表明,中等以上肥力麦田,麦收后及时整地,施足基肥,直播短季棉中棉所50,留苗密度12万~15万株/hm2,采取叶龄模式全程化控,DPC用量143.5 g/hm2,每公顷皮棉产量超过1500 kg,霜前花率92.3%。[结论]早期化调有利于促进花芽分化,降低果枝节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明江苏省沙土、高沙土及周边生态条件相近地区花生新品种泰花9号的栽培技术。[方法]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计7种栽培密度、7个施肥水平,研究不同密度和施肥量对泰花9号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密度和施肥量对泰花9号产量、株高、侧枝长、分枝数、有效果数均有显著影响。[结论]泰花9号适宜种植密度为165 000穴/hm~2;施复合肥(N∶P_2O_5∶K_2O=15∶15∶15)450.0~600.0 kg/hm~2,同时配以75.0~112.5 kg/hm~2尿素作基肥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基肥水平对棉苗生长和棉花产量的影响,促进棉花基肥的合理施用及棉花化肥的减施增效。【方法】设置基肥施肥量分别为20、30、40、50和60 kg/667m2的5个处理,分别在2叶期、4叶期和6叶期采样,测定棉株株高、鲜重、干重,对比不同肥力水平下棉花苗期生长情况;棉花采收期,测定不同基肥水平下的棉花产量和衣分。【结果】不同基肥水平对棉苗株高、鲜重、干重及干物质比有一定影响,但影响幅度不大;以基肥施肥量30 kg/667m2处理的综合指标及经济性较好。产量与基肥施用量呈正相关,但衣分随施肥量增加有所降低;各处理皮棉产量无显著性差异;以基肥施肥量30 kg/667m2处理的经济性最好。【结论】在所设5个不同基肥施用水平之间对棉花苗期的生长情况和产量影响不大,从经济性和生态效益综合考虑,在后期追肥实现水肥一体化及合理追肥条件下,基肥施用量以30 kg/667m2为宜。  相似文献   

15.
对红花标记杂交棉鲁05H9的不同种植密度、施肥方式进行大田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在鲁西区域土质粘壤土、肥力中等条件下,鲁05H9种植密度3.6万株/hm2且缓控释肥用量750 kg/hm2时能够获得最高纯收益;缓控释肥与常规施肥处理籽棉、皮棉产量均差异不显著,纤维品质有所提高,这符合棉花简化栽培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栽培技术对铁棍山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方法]以河南温县的铁棍山药为材料,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不同施肥量及搭架与无架栽培对铁棍山药生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最佳的种植密度为150 075株/hm~2,铁棍山药产量最高,为16 152.60 kg/hm~2,商品率为69.96%。施用750 kg/hm~2复合肥,单重、长度、直径均高于其他处理;施用1 500 kg/hm~2复合肥,产量最高,为8 405.40 kg/hm~2,但与施用750 kg/hm~2复合肥的产量差异不显著。搭架栽培比不搭架栽培产量增加27.42%,但增收不显著。[结论]铁棍山药在桂林地区生态环境下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设置不同的种植密度与施肥水平,探索出粤油13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模式.[方法]运用二因素三水平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施肥水平对粤油13产量、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在粤油13种植密度30万株/hm2,施足底肥(生物有机肥2250 kg/hm2+复合肥300 kg/hm2)的前提下,苗期追施N量76.6 kg/hm2、P2O5量48.8 kg/hm2、K2O量126.0 kg/hm2时可获得较高的产量.[结论]在丘陵红壤旱地条件下,种植密度对粤油13产量的影响达0.05显著水平,而施肥对粤油13产量的影响达0.01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丁生祥  郭连云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394-6395
[目的]探讨在同德高寒地区人工草地追施有机肥的适宜施肥量。[方法]在高寒地区旱作条件下,研究了不同追施有机肥量对西北羊茅的生长速度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追施有机肥量对西北羊茅中后期生长速度和产量影响显著,随着追施有机肥量的增加,其生长速度、产量及种子产量均发生变化。追施有机肥水平与牧草产量、种子产量之间呈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R=0.806,P<0.01;R=0.970,P<0.01),追施有机肥1 500 kg/hm2时,西北羊茅牧草产草量达到最高,为19 778.7 kg/hm2;追施有机肥量为2 250 kg/hm2时,种子产量达到最高,为571.1 kg/hm2。追施有机肥的各处理在中后期生长速度明显快于未施肥处理。[结论]从高产、高效角度综合考虑,以收获种子为目的时对西北羊茅施有机肥的最佳用量是2 250 kg/hm2。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索省工棉2号的高产栽培技术,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其最佳种植密度和最适施肥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桃园县地区,省工棉2号的最佳种植密度为5.25万株/hm^2,在该种植密度下,司尔特棉花专用缓释肥的最佳施用量为900kg/hm^2,籽棉产量可达3422.5kg/hm^2。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沿海棉区基于机采的直播棉农艺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中棉所50在大丰市籽棉产量可达4 500 kg/hm2以上,可以适应机械采收,鲁棉研37号、宜机棉生育期长,晚桃多,加之脱叶效果不好,在当地不适宜作机械采收用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