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2018年12月12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绿色云品美好共享"系列新闻发布会之阳光之子云果篇主题专场发布会,对"10大名果"评选情况及"云果"产业发展现状、未来发展等进行发布。按照"10大名果"评选办法,评选不仅涵盖大宗果种,也考虑新兴果种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  相似文献   

2.
以哈密瓜品种"亚西亚"、"哈密红"为试材,研究了单株留蔓数和留果数对哈密瓜叶面积扩展及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旨在为制订合理的哈密瓜栽培方案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单蔓1果的植株果大、肉厚、产量较低;单蔓2果的植株果小、肉薄、产量较单蔓1果高,整枝工作量较双蔓2果低;双蔓2果的植株产量最高、果实较单蔓2果大,但整枝工作量最大。  相似文献   

3.
山地果园要重防吸果夜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吸果夜蛾是夜间活动危害果树果实的蛾子,为山地或近山地果园的主要害虫之一。群众大多不知是何种害虫,只称之为"夜老虎"刺果虫"。吸果夜蛾种类多达50种,发生规律、取食危害及生  相似文献   

4.
<正>新优珍果:有新兴保健珍果红参果、延寿果、波兰五彩树莓;香气诱人营养丰富的香梅果、香水柠檬、柠檬甜柑;果甜如蜜可用吸管吸食的冬蜜果、火参果;果形秀美色泽艳丽的蜜香果、黄金果;花大重瓣果多果大的西施美人石榴、牡丹仙子石榴;果大味甜独具特色的蜂蜜糖桃、富硒贡枣、白牛奶葡萄;被誉为"世界水界之王"的美国蓝莓,皮黑肉紫富含花青素的神果黑梨,果大色艳口感极佳的大果冰糖樱桃、黑果甜樱桃,观食兼用的盆栽大樱桃、盆栽蜜枣、盆栽核桃、盆栽葡萄等。佳蔬特菜:有国外进口极具营养价值的日  相似文献   

5.
央视三农     
<正>记录爱情的"怪味果"在海南省有一种象征爱情的果子,它在当地黎族的婚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旦哪个小伙子看中哪位姑娘,就要向女方家赠送此果,如果女方收下了,也就表示定了婚约,所以被当地人称为是爱情果,又叫槟榔果。  相似文献   

6.
<正>杧果果实炭疽病是杧果产区最主要病害;杧果"露水斑"是近年在果实上极易发生的常见病害。目前在广西杧果产区,杧果开花较往年整齐,随着气温回升和湿度增大,在冬季管理不到位和防控不及时的果园,极易发生这两种病害,春季忙果产区酸雨频发,也极易导致这两种病害的发生,严重影响果实商品价值。为提高防控效果,建议果农提早采取相应措施,积极防控这两种病害,确保增产增收。一、杧果果实炭疽病和"露水斑"病发生特点  相似文献   

7.
<正>茄子烂果是茄子上发生较重的一类病害,主要是果实上萼片以下出现部分腐烂及整果腐烂或掉果现象,使茄子失去商品价值,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且防治难度较大。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当前茄子烂果主要有三种情况。长灰毛叶片边缘有"V"型病  相似文献   

8.
<正>红富士做为中国苹果的主栽品种,每年在采收中后期或多或少都会发生果实裂纹现象,果农形象地称之为"裂纹病"。发生裂纹的重点部位是果肩、梗洼和果胴。发病果外观品质下降,沦为次品果,售价很低,严重影响苹果的种植效益,所以对于富士苹果的裂纹问题要特别关注。裂纹的症状表现有:以果面上的果点为中心,在果肩多横向产生裂纹,在果胴多产生放射状裂纹,随着裂纹的增多与延长,相互连成网状,表面失去原有的光洁,果面粗糙,造成果面出现  相似文献   

9.
高寒山区罗汉果组培苗品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在桂北高寒山区三江侗族自治县对5个罗汉果组培苗株系与2个本地农家主栽品系进行试种比较,结果表明:除个别品(株)系外,各品(株)系在定植成活率、挂果株率方面的差异不是很大;组培苗单产及产值极显著优于对照土薯,组培苗各株系之间的单产及产值亦有差异,单产差异与品种无关,产值差异与品种有关,青皮果在总体上优于红毛果;品种间的大、中果率差异极显著,青皮果明显高于红毛果;青皮果组培苗株系"伯林二号"和"伯林三号"抗逆性较强、产量与品质俱佳、种植经济效益高,适宜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厚皮甜瓜"海蜜10号"的制种产量和质量,进行了厚皮甜瓜"海蜜10号"母本种植密度、留果数对制种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厚皮甜瓜"海蜜10号"制种时母本可适当密植,每667m2最佳种植密度为1 850株;母本留果数以留2个果为宜,并以在8~13节留1个果、在20节以上再留1个果的留果方式,制种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适合贵州栽培的云南红梨品种,通过引进早白蜜、中熟32、中熟35和云红梨1号4个云南红梨品种,对其物候期、生物学特性、果实品质、适应性和抗逆性等进行试验观察。结果表明:早白蜜成熟期早(7月底)、果实中等大(平均单果重在191.2g)、风味浓、酸甜适中、水分足、内在品质优良,且树长势良好、分支较多。可作为贵州中部地区的红梨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云南红皮果蔗在贵州蔗区的试种表现。[方法]2007年底,云南果蔗当家品种云南红皮果蔗被引入贵州,植于望谟县岜赖村。2008~2009年进行试种观察。[结果]云南红皮果蔗出苗率为45.9%,分蘖率为105.1%,株高为282 cm,茎径为3.2 cm,糖分锤度为19.1%,有效茎为75 037.5条/hm2,产量为143 769.75 kg/hm2;茎皮紫红,商品性好;蔗汁多,清甜蜜香,口感好,品质优良;宿根性好,适应性广,较抗旱抗寒,较抗病虫害;中早熟,糖分积累早,上市早,丰产稳产,效益好。[结论]云南红皮果蔗适宜贵州蔗区栽培,可以大力推广应用,促进贵州果蔗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3.
不同激素处理对全球红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结果表明,花前花后使用美国奇宝浓度不宜过高,不宜过早,否则会产生副作用,浓度过高会出现果穗梗粗硬,穗尖弯曲,果粒偏小,坐果率降低,花后喷施过早会出现许多不能正常发育的果粒,变成僵果影响果品质量。在生产中施用5种不同的葡萄专用药剂发现效果各不相同,差异很大,其中以美国奇宝的综合效果为佳,不同浓度的美国奇宝,以喷施400倍液对全球红葡萄果实品质改善效果明显。但施用葡萄生长激素会对全球红果实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如果形指数变大、果柄变长、果形过长、果皮变厚影响口感、葡萄成熟期推迟等。因此,在生产中使用葡萄生长激素时,应该严格按照药剂的配比浓度和施用时期来使用。  相似文献   

14.
不同套袋材料对红皮梨果实品质及着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不同材料的套袋处理,在果实发育早期为果皮创造无光环境,比较研究其对红皮梨7个不同品种果实品质及着色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不同类型果袋、不同时期脱袋对红巴梨果实品质及着色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使多数品种果实质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所下降;红皮梨7个品种中适宜套袋的品种是满天红、红星;满天红适宜套红袋,红星适宜套膜袋;红巴梨为不适宜套袋的红皮梨品种,需在采收前15 d,行间铺设反光膜,并结合转果、摘叶等技术措施,提高着色程度。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红提葡萄的特征特性,从建园、定植、夏剪、施肥和灌溉、花果管理、主要病害防治、越冬防寒与刨土几个方面分别阐述红提葡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西域红叶李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引进欧洲珍稀观赏果树抗寒红叶李优良品种,筛选出适应新疆栽培的观赏果树红叶李抗寒良种,改善我国高寒区彩叶观赏果树品种单一的现状,丰富新疆林果种质资源及品种多样性。【方法】引进少量欧洲抗寒红叶李优良品种,嫁接保存种源,进行生物学、生态学特性观测,适宜砧木、扩繁试验研究,适应性、抗逆性、栽培观赏性中试。【结果】抗寒红叶李集观花、观果、观叶、鲜食于一身;叶片富于变色,果实美味可口,幼果紫红色,成熟后果实亮红色,果肉鲜红色;耐寒、耐旱、耐瘠薄,在-36℃左右的低温环境下能良好越冬,是优良的绿化观赏果树。【结论】通过5 a的试验研究、中试推广,选育的抗寒红叶李在新疆表现出了良好的生长状况,是我国尤其是高寒区域栽植难得的优良观赏果树,2009年通过新疆林木良种委员会审认定,命名为西域红叶李。  相似文献   

17.
不同贮藏温度下红心火龙果的品质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红心火龙果为试材,探讨不同贮藏温度(0,5,10,20,30℃)下果实腐烂率、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溶性糖、有机酸等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贮藏温度对果实品质影响存在差异,0,5℃贮藏的火龙果22 d没有腐烂,而30℃贮藏的火龙果在9 d时就已完全腐烂;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火龙果生理生化指标呈现明显的变化,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溶性糖、有机酸含量都呈现下降的趋势,但低温贮藏可明显减缓果实品质的变化,5℃条件下其下降的趋势比较缓慢。综合分析,5℃是火龙果贮藏的最佳温度。  相似文献   

18.
红枣、杜梨是新疆南疆地区富有特色的果品,为充分开发利用南疆地区这些优质果品资源,本试验以杜梨和红枣为主要原料,研制开发红枣杜梨复合果汁饮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合食品分析评价手段研究其产品最佳工艺参数和配方。试验结果表明:以杜梨汁、红枣汁添加量为100 g(杜梨汁、红枣汁添加量之比为3:7),蔗糖添加量5 g,柠檬酸添加量0.1 g,复合稳定剂添加量(琼脂0.15 g、黄原胶0.1 g、羧甲基纤维素钠0.10 g)0.35 g为配方制得的产品具有风味独特、口感柔和细腻、酸甜适宜、色泽红艳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红色乡村借助绿色生态进行发展成为一种新模式。本文以靖江市 生祠镇东进村为例,对该村如何构建“红色文化+绿色生态”模式进行调研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 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美人酥’和‘云红梨1号’红皮砂梨果实的着色生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两个不同遗传背景的红皮砂梨品种在其着色过程中色素的变化与相关酶活性及糖积累的关系,旨在了解砂梨果实着色的一般规律。【方法】选择两个云南地区主栽的红皮砂梨品种‘美人酥’和‘云红梨1号’,系统研究果实整个生长发育过程果皮中花青苷、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类黄酮、总酚等色素含量和花青苷积累相关的酶活性,以及果肉中糖含量的变化。花青苷含量采用pH示差检测法测定,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类黄酮和总酚含量采用比色法测定。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采用比色法测定,类黄酮半乳糖苷转移酶(UFGT)活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糖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在果实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两个品种呈现了相似的生理变化趋势。果实生长前期,果皮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类黄酮和总酚的含量不断上升,几乎没有花青苷的积累;果实生长中后期(花后13周)开始,叶绿素急剧降解,花青苷不断积聚并在成熟时达到最高值。在果实着色始期,PAL和UFGT活性相继达到最高值;之后随着花青苷的快速合成,PAL活性急剧下降,但UFGT活性一直保持在很高的水平。果实整个发育过程中可溶性总糖含量持续上升,其中蔗糖开始有明显积累的时期与花青苷开始大量积累的时期相吻合。【结论】红皮砂梨花青苷的合成积累主要是在果实生长发育后期,伴随着果实的成熟,花青苷含量达最大值。PAL与花青苷合成的启动有关,UFGT与花青苷的积聚密切相关。花青苷的积累伴随着果肉中可溶性总糖的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