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1 温度测试 不同鱼类要求的水温各异。鲢、鳙、草、鲤、团头鲂等,适宜水温为20℃~34℃。现市场上的水质分析仪和溶氧测定仪,均有测试水温的功能,可以测定不同水层的水温,以便采取措施调节水温。  相似文献   

2.
环境因子对黄鳝血清褪黑激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光周期和水温这 2种重要的环境因子对黄鳝血清褪黑激素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 :1)连续光照可导致黄鳝血清褪黑激素水平的昼夜节律消失 ;连续黑暗环境中黄鳝血清褪黑激素水平仍保持昼夜节律性 ,但波动幅度变窄 ;光暗颠倒导致黄鳝血清褪黑激素水平出现 180度移位。从而说明黄鳝血清褪黑激素水平的相位变化基本能反映出光周期的时程改变。 2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 (15~ 2 1℃ )内 ,黄鳝血清褪黑激素水平保持相对稳定 ;高温 (31℃ )则刺激黄鳝血清褪黑激素水平显著升高 (P <0 .0 0 1)。由此可见 ,黄鳝血清褪黑激素水平受到环境光周期与水温的协同调节。温度相关性的幅度变化协同光周期依赖性的时相变化 ,可能是调节褪黑激素发挥生殖调节作用的 2种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3.
1.温度不同鱼类要求不同的水温.鲢、鳙、草、鲤、团头鲂等的适宜水温为20℃~30℃,罗非鱼的适宜水温为25℃~34℃.用水质分析仪和溶氧测定仪,可以测定不同水层的水温,以便采取措施调节水温.  相似文献   

4.
家畜的生存都有适宜的温度范围,超过这一温度范围,家畜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会发生一系列的应激反应,以适应温度的变化。仔猪的适宜温度:生后1~3日龄30~32℃:4~7日龄28~30℃;15~30日龄22~25℃;2~3月龄22℃。初生仔猪大脑皮层调节体温的机制发育不全,不能协调进行化学  相似文献   

5.
1.温度测试.不同鱼类要求不同的水温.鲢、鳙、草、鲤鱼及团头鲂,适宜水温为20~30C;罗非鱼适宜水温为25~34℃.市面上出售的水质分析仪和溶氧测定仪均有测试水温的功能,可以测定不同水层的水温,以便采取调节水温措施.  相似文献   

6.
利用2007—2016年Argo温度剖面浮标资料,计算西北太平洋柔鱼作业渔场垂直剖面海水温度和温跃层特征参数,并结合西北太平洋公海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i)同期渔获数据,分析其中心渔场与垂直水温结构的季节性变化关系。结果表明:柔鱼渔汛期为每年的5—11月,其中8、9月是盛渔期,渔场位置相对集中,为150°E~160°E、39°N~45°N, CPUE超过2 t/(d·v);8月前和9月之后渔场相对分散,CPUE相对较低。渔场海洋温跃层上下界对应的海水温度,0~50 m和0~100 m水层温差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不同水层的水温温差从7月份开始逐步拉大,ΔT_(0-50 m)的平均温差达到了5.17℃,ΔT_(0-100 m)的温差为7.68℃;温差幅度最大值中ΔT_(0-50 m)出现在9月,为9.89℃;ΔT_(0-100 m)出现在9月,为12.64℃;10月和11月ΔT_(0-50 m)、ΔT_(0-100 m)逐步减小。在160°E以西海域,西部传统渔场海域温跃层上界深度处在20~50 m,对应海水温度范围在4~17℃;下界深度位于150~230 m,得出对应的温跃层下界的海水温度范围为3~11℃。渔场垂直水温结构ΔT_(0-50 m)、ΔT_(0-100 m)的值越大,CPUE越高,表明在温跃层水温降低幅度越大,柔鱼资源集聚密度越高,渔获量越好。对渔场垂直水温结构变化特征的研究为西北太平洋柔鱼的渔情预报和渔业生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pH 7.11±0.07,基准水温24.0±0.2℃条件下,采用静水停食法开展了水温对日本沼虾(体长4.29±0.32 cm,体质量1.80±0.12 g)存活、耗氧率及鳃组织CAT、SOD酶活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48 h内水温12.5℃和32.5℃实验组日本沼虾的死亡率均超过50%,而15~30℃范围内的存活率则为100%(;2)水温22.5~27.5℃范围内,日本沼虾昼均、夜均及各观测时段耗氧率均随水温升高而增大(P〈0.05),但耗氧高峰时段和耗氧昼夜节律均未发生改变;(3)48 h内,水温22.5℃和25℃实验组日本沼虾鳃组织SOD活力时序变化步调一致且无差异(P〈0.05),各时段观测值均低于27.5℃实验组(P〈0.05),低谷期较27.5℃实验组后延12 h;(4)水温22.5~27.5℃日本沼虾鳃组织CAT活力在48 h内均较为稳定,且均随水温升高而显著增大(P〈0.05)。  相似文献   

8.
正1发生鱼病的原因。主要包括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外因主要指下面三项:1.1自然条件因素引起1.1.1水温的变化:鱼是冷血动物,体温随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水温急剧升降,鱼体不易适应,可能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鱼类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对水温也有一定的要求,鱼苗下塘时要求池水温度不超过2℃,鱼种不超过4℃,温差过大就会引起鱼苗大量死亡。1.1.2水质的变化:影响水质的因素主要有生物的活动、  相似文献   

9.
<正>7.放养方法放苗时,要求育苗池与养殖池的水质指标变化不能太大。水温变化<1℃,盐度变化<3,pH变化<0.5。可以在池塘的一个角用塑料膜围成一个占全池面积2%~4%的区域,把里面的温度、盐度、pH值等理化因子调和成接近育苗池的状态。当大棚池塘内的水温达到20℃以上,就可以选择在晴天的上午把虾苗放入小区域中进行暂养。一般经过7天左右的暂养,虾苗的个体达到  相似文献   

10.
农民朋友们:大家好! 南美白对虾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赤道附近海域,其适应温度为18~35℃,生长温度为22—32%,最适生长温度为28~32℃,当水温低于18℃时停止摄食,长时间处于水温15cC时出现昏迷,当水温低于9℃时会发生死亡。近年来,人们利用塑料薄膜的保温作用,使养殖水温在冬季能保持在20—25℃,从而保证南美白对虾在冬季温棚中安全越冬,提高了南美白对虾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一、温度测试。不同鱼类要求不同的水温。鲢、鳙、草、鲤、团头鲂等适宜水温为20—30℃,罗非鱼适宜水温为25~34℃。现市场上的水质分析仪和溶氧测定仪均有测试水温的功能,可以测定不同水层的水温,以便采取调节水温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1.温度 鸡胚发育的适宜温度范围为37~39.5℃,孵化室温度应控制在22~26℃。2.湿度 合理调节孵化前、中、后期孵化器内的湿度是提高孵化率的重要途径。一  相似文献   

13.
武清爽 《新农村》2008,(2):24-24
1.测水体温度定投饵量 鱼类属变温动物,消化摄食强度与水温有关,发病率则与摄食强度相联。在适温范围(7~32℃)内,水温越高,摄食量越大。为此,必须根据水温升降规律严格确定日投饲量。  相似文献   

14.
根据2013—2017年1—4月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公海渔场生产统计数据以及南极海冰覆盖范围和作业渔场内54、96、193 m的水温等环境数据,利用栖息地适宜性指数(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 HSI)表征阿根廷滑柔鱼栖息地的适宜性情况,以HSI≥0.6的海域范围占比表示适宜栖息地的变化,探究南极海冰覆盖范围与不同水层温度的关系,评估南极海冰变动引起的渔场内海水降温效应对阿根廷滑柔鱼栖息地的影响。结果发现,南极海冰覆盖范围、不同水层温度和阿根廷滑柔鱼HSI均存在显著的月间变化。相关分析表明,南极海冰覆盖范围与不同水层水温存在正相关关系,且海冰高的年份栖息地适宜性要高于海冰低的年份。南极海冰融化导致的阿根廷滑柔鱼渔场不同水层水温降低0.1、0.3、0.5和1.0 ℃的情况下,随着水温的降低,阿根廷滑柔鱼栖息地时空分布发生明显变动:当水温降低不超过0.5 ℃时,整个海域适宜栖息地面积略微上升;而水温降低1.0 ℃时,适宜栖息地急剧减少。不同海域内适宜栖息地变化具有差异,适宜栖息地整体向阿根廷专属经济区(exclusive economic zone,EEZ)线内移动,且EEZ内的适宜栖息地占比显著升高,公海范围适宜栖息地变化较小,而福克兰群岛EEZ内适宜栖息地占比明显降低。研究表明,南极海冰融化导致的阿根廷滑柔鱼渔场内垂直水温降低幅度较高时,可能导致其向阿根廷近海移动,而福克兰群岛EEZ内的栖息地将大幅减少。  相似文献   

15.
<正>1控制水温水温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黄鳝的生长、摄食。黄鳝是淡水鱼类中较怕热的一种鱼,其最适宜的温度为22~28℃。当水温高于28℃时,其摄食量明显下降,、生长受到抑制。进  相似文献   

16.
经过对机制龙井茶过程中青锅温度变化的50多次的测试、比较、分析和辉锅温度变化的30多次测试、分析,又结合产品的感官审评,结果表明,有利于机制龙井茶品质形成的温度为:①青锅槽壁起始温度控制在150~180℃,整个过程温度控制在120~180℃,且低于150℃的时间不能太长(一般应少于3min);②锅槽空气起始温度控制在90~105℃,整个过程控制在80~125℃;③辉锅槽壁温度控制在120~145℃,辉锅槽内空气温度控制在70~95℃  相似文献   

17.
用Nikon显微镜观察了日本黄姑鱼胚胎发育全过程,并比较了受精卵在13种温度下胚胎的发育状况。结果表明:在水温为20~22.5℃、盐度29.9和pH 8.2条件下,从受精卵至孵化出膜总历时34 h 55 min,胚胎发育过程可划分为21期;孵化水温对受精卵的孵化率、畸形率和孵化时间有显著影响,孵化时数(h)、孵化积温(A)与平均水温(θ)密切相关,h=4265.9θ-1.547 9,A=3.420 1θ2-168.99θ+2 786.1;有效积温为480.04~553.96℃.h,阈温度为7.01℃,但实际孵化水温须高于12℃,14~28℃胚胎均能正常孵化。适宜孵化水温为17~22℃,孵化率高于89%,畸形率低于16%。  相似文献   

18.
大鲵模拟生境人工饲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泳 《河南农业》2011,(7):53-53,64
一、人工饲养的基本条件 (一)充足的冷水性水源 大鲵多喜栖于冷、清、流的水域环境之中.其水温变化范围控制在10℃~18℃。所以,人工饲养大鲵应选择具有充足且其水温最好不超过25℃,以14℃~22℃的冷水性水源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9.
黄鳝对水温的变化十分敏感,适宜生长水温为15℃-30℃,20-30℃时活动力最强、生长快、饵料利用率高。在这段时间要注意饲料的投喂,让黄鳝吃饱。当水温低于15℃时黄鳝不摄食,进入冬眠状态。所以在江北地带,4月份水温不稳定时,不要往池里加水和投饵诱黄鳝出洞,以免水温度变化大造成黄鳝疾病。黄鳝可采用湿法越冬,其方法是:先把水放干,保持土层湿,  相似文献   

20.
程玮玮 《安徽农学通报》2015,21(24):128-129
该文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对大鳞副泥鳅和真泥鳅胚胎发育的影响.实验表明,大鳞副泥鳅的胚胎在18~30℃都能孵化发育,在32℃时致死率达93%,适宜发育温度为24~26℃;真泥鳅的胚胎可耐受水温为1 8~30℃,在32℃时致死率达72%.适宜发育温度为26~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