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研究从腐烂紫菜中分离的Stenotrophomonas sp.Z705菌株产琼胶酶的最佳发酵条件和培养基组成。【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分析装液量、摇床转速、发酵时间、初始pH、发酵温度、盐度等因素对Stenotrophomonas sp.Z705菌株发酵产琼胶酶活力的影响,从中筛选出该菌株的最佳发酵条件。在此基础上,采用单因素试验和L9(33)正交试验,分析不同氮源和碳源对Stenotrophomonas sp.Z705菌株发酵产琼胶酶活力的影响,从中筛选出该菌株最佳培养基的组成。【结果】Stenotrophomonas sp.Z705菌株发酵产琼胶酶的最佳条件为:装液量25mL、摇床转速200r/min、发酵时间23h、初始pH 7.2、发酵温度28℃、盐度3.4%;最佳培养基组成为:牛肉膏5.0g/L、酵母浸膏1.50g/L、琼胶0.30g/L。【结论】在最佳组成培养基和发酵条件下,该菌株产琼胶酶活力稳定在87.1U/mL左右,比优化前提高了60.4%。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高效分泌纤维素酶的细菌,为纤维素资源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为唯一碳源,对通过筛选培养基从森林湿泥样品中分离筛选出的细菌,采用刚果红染色、革兰氏染色和生化特性及16S rDNA进行鉴定,并对菌株产酶性质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获得一株纤维素酶产生菌L-30,该菌株在pH4.8、50℃条件下的酶活力为4.25 U/mL,经鉴定L-30为蜡样芽孢杆菌.酶学性质研究表明,L-30菌株所产纤维素酶最适反应pH为6.0,最适温度为50℃,该条件下酶活力最高,达4.95 U/mL,该酶对CMC-Na具有较强的分解能力;L-30菌株在最佳生长条件下,于接种后48 h即可达到产酶高峰,L-30菌株的产纤维素酶能力能稳定遗传.[结论]分离到的L-30为一株高产纤维素酶蜡样芽孢杆菌,其酶学性质好,具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从广东省南澳岛采集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分离出一株酶活性较高的琼胶酶产生菌,探究其应用价值,通过筛选培养基分离产琼胶酶的菌株,采用形态学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初步鉴定,构建系统发育树;采用DNS比色法对琼胶酶活性进行测定;初步探究菌株所产琼胶酶类型和酶解产物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经分离纯化得到一株产琼胶酶海洋细菌ZXY772,该菌株为革兰氏阳性球杆菌,属于节杆菌属(Arthrobacter sp.);胞外酶只产β-琼胶酶;该菌株于28℃、转速为180 r/min液体发酵培养基中振荡培养时,其生长对数期为3~14 h,当菌株摇床发酵至27 h,其琼胶酶活力到达最高96.0 U/mL;菌株粗酶液的酶解产物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最强,其抑菌圈直径大小到达14.45 mm。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高活力纤维素酶产生菌,高效利用纤维素资源.[方法]从朽木和和纸浆样品中分离筛选出一株产纤维素酶活较高的菌株TY2.对其形态和18S rDNA特征序列分析鉴定为木霉菌(Trichoderma sp.).对菌株发酵条件及酶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 TY2菌株的最佳产酶条件为:1;滤纸+2;麸皮+0.5;葡萄糖为碳源,0.5;蛋白胨为氮源,起始pH 5.0,温度28 ℃,200 r/min,5 d,其CMCase和FPase活力分别达412.5 和100.3 U/mL.经分离纯化出TY2菌株内切β-葡聚糖苷酶.内切β-葡聚糖苷酶最适反应温度为60 ℃,最适反应pH为4.6,在50 ℃以下,pH 3.0~5.0,酶活性稳定,且在80 ℃仍具有降解CMC-Na的效果.同时研究发现铜离子、锌离子、钾离子和钠离子对内切β-葡聚糖苷酶的酶活有促进作用,而汞离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所筛选的TY2菌株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申玉凤  张杰  张映  王娇  熊文  赵喜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3,(36):13840-13842
[目的]研究大庆采油厂附近盐碱地产酯酶的中度嗜盐菌菌株的形态和生理生化特点及其所产胞外酯酶的性质.[方法]利用平板筛选法分离得到一株产酯酶中度嗜盐菌,对其进行形态、生理生化和分子水平的鉴定,并对其产生的酯酶的部分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初步判断产酯酶的菌株Z01为Gracilibacillus saliphilus strain YIM 91119;对酯酶粗酶液酶学性质的研究结果显示其最适反应温度为45℃,最适反应pH为8.5,酶反应最适NaCl浓度为10%;所产酯酶在50℃以下时稳定性好,对pH的碱耐受性好,对小于15%浓度的盐溶液耐性较好.[结论]分离得到了一株产酯酶活性较高的中度嗜盐菌.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耐热性纤维素降解细菌菌株,进行鉴定并研究其酶学特性。[方法]采用刚果红法从腐烂秸秆与腐殖质土壤样品中分离纤维素降解菌,通过形态学观察与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其种属,并对该纤维素酶进行酶学性质研究。[结果]筛选到1株纤维素酶活性高的菌株NP29,经鉴定该菌株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微生物。对该菌所产纤维素酶酶学特性的研究表明,该酶反应的最适pH为4.5,最佳反应温度为65℃,具有良好的pH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在37℃、pH7.0的条件下,该菌株在发酵36 h后纤维素酶活性可达1.8 U/ml,且产酶量与细菌生长密切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7.
为确定热带海洋环境中琼胶降解菌的最佳产酶条件和最适培养条件,提高其产酶能力,采用3,5-二硝 基水杨酸(3,5-Dinitrosalicylic acid,DNS)比色法测酶活,研究其酶学性质并利用高通量测序获得其参加糖代谢的酶。 单因素和多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院FG12 的最佳产酶条件为1%蛋白胨、0.8%琼脂、0.02% K2HPO4、pH 7.5、28益;最适培 养条件为0.8%琼脂粉、0.5%蛋白胨、pH 6.8。优化后的酶活达到739.58 U/mL,比优化前提高了273.49%。琼胶酶的最 适温度为36益,在36~55益之间的热稳定性很好;最适pH 值为7.5,在pH 为6.5~7.5 时,酸碱稳定性较好。高通量测 序的代谢图中,FG12 中含有多种不同数量的酶参与糖代谢,能通过基因改造提高酶产量。因此,FG12 是一株高效琼 胶降解菌,为潜在的工程菌。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1株多粘类芽孢杆菌所产菊粉酶的粗酶学性质。[方法]以菊芋菊粉为底物发酵培养了1株多粘类芽孢杆菌,利用超声波法破碎细胞,得到该菌的菊粉酶粗提液,并对菊粉酶的粗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这株多粘类芽孢杆菌最佳产酶时间约在摇瓶发酵培养40h时,所产的胞内菊粉酶的菊粉酶活力与蔗糖酶活力之比(I/S)为0.2187,小于10,表现为外切酶活性。该酶反应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值分别为45℃和5.0,在此条件下菊粉酶酶活力最高,可达102.81U/L。[结论]这株多粘类芽孢杆菌所产菊粉酶为外切酶,该酶的粗酶学性质研究为进一步深入系统地研究菊粉酶的酶学性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土壤中分离筛选获得了一株具有高产木聚糖酶能力的真菌Sp1.[方法]经过28S rDNA测序鉴定为赭绿青霉(Penicillium ochro-chloron ).通过对摇瓶发酵条件优化试验及酶特性研究.[结果]该菌株的最适产酶条件为:2;(W/V)粗制木聚糖+0.5;葡萄糖为碳源,0.44; KNO3+0.06;蛋白胨为氮源,发酵起始pH为5.0,150 mL三角瓶装液量为40 mL,转速为220 r/min,28 ℃下培养72 h木聚糖酶酶活可达387 U/mL.将菌株Sp1发酵所得粗酶液经过纯化后研究其酶学特性,酶最适反应pH为4.0,最适反应温度为55 ℃,在40 ℃,pH 2.2~6.0,酶活性稳定.终浓度为0.01 mol/L的Na+ 、K+ 和Zn2+ 对酶活有促进作用.[结论]所筛选的Sp1菌株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武玉永  于敏  武芝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496-4498,4555
[目的]从土壤中分离得到产甘露聚糖酶的菌株。[方法]以魔芋粉为底物,从崐嵛山采集的土壤中,经平板法筛选得到产甘露聚糖酶的优势菌株。将该菌株的一段16S rDNA片段进行序列分析以确定其所属菌种,并对该菌株的发酵条件和酶的性质做初步研究。[结果]该菌株在不同的培养基中产酶量不同,不同温度下的相同培养基中产酶量也不同,在LB培养基中,27℃下培养较30℃利于该菌株产酶,而SOC培养基在30℃下培养较27℃利于该菌株产酶;该菌株所产酶的最适反应pH为7.0,最适反应温度为55℃,之后温度升高酶活力会急剧下降。在最适反应条件下测得酶活力可达95.3 U。[结论]为甘露聚糖降解产物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克雷伯脂肪酶产生菌产酶条件优化及其粗酶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本实验室分离的1株产脂肪酶克雷伯氏菌A2(Klebsiella sp.A2)的产酶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粗酶性质进行初步的研究,为该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一定基础.该菌的最佳产酶培养基为(m/V):蛋白胨1.0%,MgSO4·7H2O 0.05%,K2HPO4 1.0%,KH2PO4 0.45%,2.0%的菜籽油.发酵条件:pH值6.5~7.5,28 ℃,200 r/min摇床振荡培养3 d.酶学性质表明:该酶的最佳催化温度和最适催化pH值分别为40 ℃和pH值8.0,该酶的热稳定性较差,在60 ℃保温1 h时丧失50%的活性.Mg2+,Ca2+和K1+能刺激该酶的活性,而低浓度的EDTA和SDS对该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俊峰  尹尧  王萍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673-11675,11678
[目的]对从Bacillus sp.SN02004-01菌所产高温海藻糖合酶产酶特性进行研究。[方法]通过试验研究了菌株细胞的破壁处理工艺及所得细胞海藻糖合酶性质。[结果]以2%甲苯+0.2%EDTA为破壁试剂,菌体浓度0.05g/ml,温度为35℃,150r/min处理3.0h为最佳处理条件;该细胞酶最适反应pH值7.0,最适反应温度为60℃;Cu2+、Zn2+对该酶有抑制作用。[结论]在最佳处理条件下获得最高酶活为54.05u/ml,提高了2倍,说明该酶具有很好的生物反应特性。  相似文献   

13.
赵银娟  袁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554-17556
[目的]探究羟基化酶产生菌Stenorophomonas maltophilia CGMCC 1.1788菌株中羟基化酶的转化活性.[方法]采用摇瓶发酵转化方法对羟基化酶产生菌S.maltophilia CGMCC 1.1788对农药氯噻啉的生物转化条件(不同生长时期的细胞、温度、pH等影响因子)进行了优化.[结果]确立了转化条件:100 ml锥形瓶最佳装液量10 ml,最佳反应温度25℃,最适pH 6.5,最佳反应底物起始浓度0.2 g/L,最佳反应时间48 h.[结论]为较好地发挥该菌的微生物转化功能及了解羟基化酶的生物学特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薛静  陶树兴  田泽英  苏蕊  丛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8826-8830
[目的]筛选脂肪酶高活性菌株作为脂肪酶生产菌株和脂肪酶基因的供体菌。[方法]从油脂厂等地采集26份含菌样品,采用溴甲酚紫平板对样品进行初筛,以产脂肪酶发酵培养基摇瓶复筛,获得1株产脂肪酶活性较高的菌株09-7-1,经鉴定该菌株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采用正交试验对影响该菌株产酶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该菌株所产脂肪酶的性质。[结果]该菌株最佳产酶条件:碳源为0.5%的可溶性淀粉,氮源为0.2%的酵母膏,培养温度为32℃,发酵液pH为5.2,该菌株最初发酵液中酶活力为13.164 U/ml,优化后酶活力达24.112 U/ml,是最初酶活力的1.83倍。该菌株所产脂肪酶最适作用温度为30℃,最适作用pH为7.0;酶液在60℃保温90 min后,活性损失较少,pH为5.5~10.0内稳定。[结论]该研究可为脂肪酶生产和基因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黄原胶是植物致病菌野油菜黄单胞菌所分泌的胞外多糖,其主链类似纤维素很难降解,可作为生物胶用于增稠剂、悬浮剂、乳化剂和稳定剂,还能引起十字花科植物黑腐病.筛选分离对黄原胶有显著降解作用的放线菌,以生物方法降解黄原胶,降解产物黄原胶寡糖可有效防治黑腐病,具有开发为生物农药的潜力.[方法]从自然土壤样品中进行分离筛选、纯化、16S rRNA鉴定及诱变选育,获得高效降解黄原胶放线菌菌株,通过发酵工艺研究,确定最适产酶条件.[结果]优化产酶培养基配方为:蔗糖3;,( NH4 )2SO4 0.5;,KNO31;,酵母膏0.1;.菌株发酵产酶培养条件为:发酵温度28℃,pH7.5,500mL瓶装量为150 mL,底物浓度0.5;,接种量为5;.[结论]获得一株高效降解黄原胶的链霉菌(Streptomyces sp.),优化其产黄原胶降解酶的摇瓶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发酵液黄原胶降解酶的酶活达到200 IU/L.  相似文献   

16.
旨在从双峰驼粪便中筛选能够分解纤维素的菌株,并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和酶学特性分析。采用羧甲基纤维素平板法初筛和摇瓶发酵法复筛,从双峰驼粪便中分离筛选到1株能够降解纤维素的纤维素分解菌;采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初步鉴定该菌株为纤维化纤维微菌(Cellulosimicrobium cellulans)。根据该菌株的产酶特性评定其产酶能力;从其发酵产纤维素酶的适宜pH、温度、时间和接种量来评价该菌株的酶学特性。结果显示,该菌株最适酶反应条件为50℃,pH为6.0,且该菌株产生的纤维素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该菌株的最佳产酶条件为接种量10%,初始pH为7.0,培养温度为30℃,发酵时间为72 h。所筛选菌株产生的酶具有一定的耐碱性和耐热性,可应用于食品行业或废料处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菌株I13产碱性蛋白酶的酶学性质.[方法]从一株碱性蛋白酶生产菌株I13中得到了碱性蛋白酶粗酶液,并研究了温度和pH值对该酶液酶活力的影响.[结果]所产碱性蛋白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0℃,但在30~60℃范围内活力水平均较高,且在20~30℃范围内也保持了最大活力的40%以上;最适反应pH值为10.5,在8.0~11.0 pH值范围内保持了最大活性的90%以上,有较宽的pH值谱.[结论]该碱性蛋白酶具有开发成为洗衣粉添加剂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8.
从内蒙古腾格里沙漠红盐湖泥样中分离到一株高产纤维素酶菌株,根据菌株形态特征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为拟诺卡氏菌属(Nocardiopsis sp.),命名为Nocardiopsis sp.DN-A4.采用单因素筛选和正交试验方法优化产纤维素酶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最适产酶条件:低粘度CMC 4% (w/v),明胶0.05 g/100 mL,pH=7.0,NaCl3 g/100 mL,接种量60mL/100mL,装液量80mL/250mL,优化后纤维素酶活力达到1.25 U/mL.部分酶学性质研究表明,酶反应最适温度55℃,pH=7.0,NaCl 0 g/100 mL,该酶具有较强的热、pH及盐度的稳定性,酶反应55℃保温8h,pH=6.0~10.0保温6h,NaCl(0~25) g/100mL保温12 h,酶活力仍保持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19.
詹萍  吴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5846-5847
[目的]寻找产纤维素酶的高产菌。[方法]通过固体培养初筛和摇瓶发酵复筛获得产纤维素酶的菌株,通过考察培养基、生长温度、pH值、产酶时间等主要的影响因子及酶学特性对产纤维素酶酶活较高的菌株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筛选得到了产纤维素酶活较高、稳定性较好的菌株B5。通过对B5菌的研究,发现其最适生长培养基为查氏培养基,最适生长温度为35℃,最适生长pH值为7.5,产酶的最佳时间为72h;通过对其酶学特性的研究,发现该酶反应的最适温度为50℃,酶反应的最适pH值为7.5,酶在pH值为7.0~8.0范围内稳定性较高。[结论]初步确定了B5菌的生长特性和酶学特性,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白色噬琼胶菌(Agarivorans albus)菌株QM38产琼胶酶的发酵条件,研究结果初步表明:蛋白胨5.0 g/L、酵母粉1.0 g/L、柠檬酸铁0.01 g/L、装液量1/4(150 ml三角瓶)、培养基琼脂浓度0.4%是其最适发酵条件,发酵48 h时产酶活性达到最高,为0.61 μmol/(L·min);23 h时菌种生长最旺盛,OD值为0.5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