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吴云平  张斌  周初跃  焦天雷 《安徽农业科学》2014,(16):5220-5224,5242
[目的]评价分析云南德宏梁河产区烟叶质量,了解该产区的烟叶质量特色.[方法]通过对安徽中烟云南德宏梁河基地单元的烟叶外观质量、物理指标、化学成分、感官质量的评价,以系统地了解其质量风格特色.[结果]试验表明,云南德宏梁河烟叶的成熟度、叶片结构、油分、色度等各项指标符合标准规定,烟叶外观质量总体较好,上部、中部和下部烟叶外观质量得分分别为63.17、75.58和66.25分,3个部位的加权平均得分为69.53分.各项物理指标评价结果整体适宜,符合各部位烟叶物理特性.各部位化学成分评价得分为83.88分,烟碱含量上部叶整体适宜.上部烟叶糖碱比基本协调,中下部偏高.钾离子含量整体较高,氯含量较为适宜,钾氯比适宜.香型为较典型的清香型,香气质较好,香气量较充足,烟气浓度及劲头中等,杂气小,余味干净舒适.[结论]研究可为云南德宏梁河烟叶产区的品种筛选、栽培措施调整、烟叶采购、加工复烤、配方使用提供相应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从外观质量、感官质量、化学成分、加工质量稳定性方面对2015—2017年郴州永兴基地烟叶进行评价,得出以下结论。①外观质量:整体来看,近3年永兴基地烟叶外观质量较为稳定。②感官质量:永兴基地中上部烟叶感官质量稳定性较好,下部烟叶感官质量逐年有所提升。③化学成分:永兴基地烟叶烟碱含量上部叶和下部叶逐年降低,烟叶两糖比、钾氯比均在标准范围内;下部叶氮碱比近3年来逐年有所提高,各部位烟叶氮碱比均在标准范围内。④加工质量稳定性:从近3年烟叶模块变异系数结果看,2017年烟叶模块烟碱变异系数均小于2.815%,比2016年(均小于3.153%)略有提升,烟叶均质化加工水平得到稳定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基因型烤烟主要农艺性状、经济性状指标与主要化学成分指标可用性指数间、烟叶外观和感官质量间的相关关系,为烤烟新品系相关性状指标的选育及推广与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HKDN-2、C81-2-2、K326和云烟87为材料,在采用模糊理论分析主要化学成分指标可用性指数(CCUI)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分析主要化学成分指标可用性指数、感官及外观质量评价权重得分与主要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指标间的灰色关联。【结果】(1) B2F和C3F烟叶外观和感官质量权重总分与不同基因型烤烟主要农艺性状指标间的关联度表现为:叶宽叶长有效叶数节距株高叶面积茎围;(2) B2F和C3F烟叶CCUI与不同基因型烤烟主要农艺性状指标间的关联度表现为:叶宽叶长有效叶数节距株高叶面积茎围;(3) B2F外观质量及感官质量权重得分与其单叶重的关联度均高于与C3F的关联度;但B2F的CCUI与其单叶重的关联度则低于与C3F的关联度;(4)主要经济性指标与CCUI、烟叶外观和感官质量权重总分间有一定的关联度关系。【结论】不同基因型烤烟主要农艺性状指标、经济性状指标与烟叶的CCUI、外观和感官质量指标评价权重得分间有着重要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为遵义市植烟区烟叶生产及其在卷烟工业上的应用提供参考,以2017年遵义市11个植烟区烤烟的中部上等烟叶(C3F)为调查对象,采用抽样调查与样品烟叶化学指标检测相结合方法,对抽样烟叶的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协调性、感官质量和安全性等综合质量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遵义市11个植烟区烤烟中部上等烟叶的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协调性和感官质量均存在一定差异,专家对各项指标进行赋值评价的平均总得分分别为85.01分、97.48分和83.45分;烟叶安全性整体较好,但凤岗县、余庆县和湄潭县植烟区的多菌灵类农药残留含量超标,桐梓县植烟区的甲基嘧啶啉类农药残留含量超标,该植烟区应注意控制超标类农药的施用量;各植烟区烟叶的综合质量为务川县播州区湄潭县仁怀市余庆县凤岗县正安县绥阳县桐梓县道真县汇川区。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湖南郴州烤烟评吸质量指标与外观质量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湖南郴州烟区90个烤烟样品,进行外观质量和感官评吸测试,对其得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分析表明,烟叶外观质量指标和感官评吸质量在所取样本间变幅不大,郴州不同等级的烟叶在外观因素、感官评吸指标方面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其变异属于低变异度。烟叶感官评吸指标刺激性与外观质量指标的成熟度、身份、油分呈极显著负相关,浓度与组织结构呈显著负相关。评吸总分与成熟度、发育状况、身份、油分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其他指标没有达到显著相关水平。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得出郴州烟区评吸总分与感官外观质量因素指标的多元回归方程Y=42.213+0.971X成熟度+0.569X油分,表明评吸质量与成熟度和油分呈正相关水平,这2个变量因素对评吸质量的相关影响达到95%的程度。[结论]研究可为科学合理地选用烟叶原料,优化叶组配方,充分发挥各种烟叶的潜在质量,合理利用烟叶资源,提高卷烟产品质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间香型烤烟叶片质量指标间的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找出我国传统中间香型典型产区烟叶质量评价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简化烟叶质量评价指标,对我国中间香型产区143份初烤烟叶样品外观质量和评吸质量进行量化评定,并进行物理性状、化学成分检测,分析了4个质量评价指标间的典型相关关系。结果显示,烟叶评吸质量、化学成分、外观质量、物理性状质量评价指标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典型相关关系,感官评吸质量与其他3组质量评价指标的显著典型变量累计方差贡献率由大到小依次为化学成分外观质量物理性状,外观质量与物理性状的关系最为密切。烟叶质量评价的单项指标对质量评价指标组间的相关关系贡献不同,化学成分评价指标主要为总糖、糖碱比,感官评吸质量指标主要为香气量、烟气浓度、刺激性、柔和程度,物理性状评价指标主要为单叶质量、叶长、叶片密度,外观质量指标主要为叶片的组织结构、色度、成熟度、身份。在大尺度的生态区域利用典型相关分析来简化烟叶质量评价指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严格以《烤烟国家标准》为依据,通过科学合理的选取沂水县有代表性的中部初烤烟C2F、C3F、C4F、C2L、C3L、C4L为材料,分析了中部烟叶外观质量与化学成分和感官评价指标等相关特征,评价了外观质量与评吸质量的关系,提高了对烟叶质量的认识,为卷烟工业提供外观质量与内在质量更为协调一致的优质烟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白肋烟品种在四川达州烟区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在达州烟区种植白肋烟品种TN90、鄂烟1号、达白1号和达所24,对其外观质量、理化特性和感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4个品种烟叶的外观质量较好且差异不大,烟叶总体理化指标适宜,烟叶感官质量较好,其中以TN90、鄂烟1号相对较优,烟叶理化指标较协调,具有白肋烟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9.
对2013年抚州6个烤烟主产县69个烤烟样品的烟叶质量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将各项指标与东南烟区及全国平均值进行了比对.分析表明:烟叶质量总体较好,吸湿性、韧性和填充性较好,拉力适宜,部分烟叶样品略薄,含梗率偏高.烟叶钾含量较高,淀粉含量较低,钾氯比值较高,中部烟叶化学协调性较好,感官质量整体较好,在“中等~中偏上”档次,大部分中部和上部烟叶样品香气质“中偏上”,香气量“尚足”,烟气较浓,而下部烟叶香气量和浓度略显不足.从得分比对来看,下部烟叶样品外观指标得分略低于东南烟区和全国平均值;中部烟叶成熟度、叶片结构分值与东南烟区及全国平均值相当;上部烟叶油分分值与东南烟区相当,其余指标分值略低.中下部烟叶吸湿性和韧性优于东南烟区及全国平均水平.总植物碱、中下部还原糖含量、钾含量高于东南烟区和全国平均水平,下部和上部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评价分值略低于东南烟区和全国均值.3个部位烟叶感官质量与东南烟区及全国平均水平相当,上部烟叶浓度分值略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烤烟品种间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差异,分析其与烟叶品质的关系,筛选培育优质烤烟品种。[方法]测定不同烤烟品种美拉德反应产物和烟叶色值,对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和感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不同烤烟品种美拉德反应产物存在差异,产物含量高的烤烟品种,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和评吸质量较好。[结论]美拉德反应产物可以作为筛选优质烤烟品种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1.
烟叶质量评价的目的是对相应表征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其结果应能客观公正地反映烟叶质量的发展变化,并为评价组织者、决策者所信服和接受.试验根据烤烟烟叶化学成分检测结果,建立了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投影寻踪烤烟烟叶化学成分指标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对云南省临沧市烤烟烟叶化学成分指标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植烟区域烤烟烟叶化学成分指标品质的优劣顺序为临翔区、云县、沧源县、耿马县、双江县、永德县和凤庆县,各评价指标中以还原糖总糖比值、氮碱比值和钾含量3个指标对临沧市烤烟烟叶品质的贡献最大,与实际情况相符,说明评价结果可行而有效.模型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可为烟叶生产决策、卷烟企业采购原料和配方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并为采用化学成分指标来评价烟叶质量提供了一种较为合理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不同部位烟叶外观特征与内在质量分析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要正确区分烟叶等级质量,必须首先分清烟叶的部位。本文通过生产试验,分析了不同部位烟叶的外观特征、内在质量、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依据烟叶外观特征表现可正确地判定烟叶部位,从而更好地进行烟叶分级。  相似文献   

13.
李卓璘 《安徽农业科学》2011,(8):4492-4493,4506
[目的]探讨采收方式对白肋烟叶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对比试验的方式对逐叶采收和半斩株采收方式下白肋烟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半斩株采收提高了白肋烟的外观质量,改善了其感官质量,降低了烟叶总含氮化合物含量,使烟碱含量更加适宜,氮碱比得以提高,糖碱比和钾氯比也获得一定提升,烟叶主要化学成分更趋协调;半斩株采收的白肋烟感官质量表现为刺激性小、干燥程度低、燃烧性好。[目的]半斩株采收的白肋烟品质总体优于逐叶采收的白肋烟。  相似文献   

14.
烟叶贮存外观质量及其内在品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武鸣红岭、柳州龙腾烟叶仓库选取产自重庆、云南、贵州、湖南、湖北、广西等地的复烤片烟进行贮存外观质量调查,并对不同外观质量烟叶的化学成分及感官评吸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烟叶产地、等级及仓储条件均可影响烟叶的贮存外观质量,其中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的烟叶变色(褐变)及油印较严重;烟叶等级越高,发生褐变及油印的程度越高;贮存在柳州龙腾仓库的烟叶褐变及油印均重于武鸣红岭仓库;严重油印及褐变的烟叶化学成分比例失调,烟叶内在质量明显下降,香气质变差,香气量减少,吃味变差,杂气、刺激性增加。建议加强产地烟叶贮存保管工作,严格控制烟叶水分,强化仓库温湿度管理,以减少烟叶变色(褐变)及油印,降低损失。  相似文献   

15.
烤烟化学成分平衡与感官质量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索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相互平衡对烟叶感官质量的影响,以45份烤烟样本为研究对象,运用广义可加模型对样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糖碱比(包括总糖、还原糖)、碱氮比(也即氮碱比)、碱钾比、碳碱比、氮钾比、碱氯比、碳钾比、两糖比对烟叶感官的香气质、香气量、浓度、劲头、甜度有重要影响。尤其是以烟叶烟碱为中心的含氮、含碳、碳水化合物所建立的平衡指标对烟叶的感官质量影响较大。因此,在打叶或者叶组配方过程中可以考虑烟叶化学成分的平衡选择来优化烟叶感官质量。  相似文献   

16.
胡建斌  王政  尹永强  王学杰  齐永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355-10355,10377
[目的]寻找适宜烟草生产的叶面肥,为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叶面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烟草K326为供试品种,研究分别喷施1.5 kg/hm2瑞培乐、保得微生物增效剂和多效开片剂3种叶面肥对烤烟上部叶开片效果、叶斑病害情况、烤后叶片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喷施3种叶面肥均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烤烟上部叶生长和品质的提高。喷施瑞培乐和多效开片剂能有效促进烤烟上部叶开片,改善烟叶结构,协调内在化学成分,提高评吸质量。[结论]在烟草生产中,应根据叶面肥特点和烟株生长情况选择叶面肥。含有中、微量元素的叶面肥能明显促进烤烟生长和提高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品种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常规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差异。[方法]通过研究同一生态环境下5个品种烤烟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和常规化学成分,分析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结果]5个品种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差异达显著水平,HB061品种表现较好,在颜色、成熟度、叶片结构、色度4个指标方面均优于其他品种;常规化学成分不同品种之间差异显著,HB061的钾含量相对较高,还原糖、总糖、烟碱含量均在优质烟叶范围内,最符合优质卷烟的要求;物理特性方面,HB061在叶面密度、拉力、平衡含水率等方面均优于其他品种;烤后烟叶外观质量与物理特性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烟叶的外观质量与物理特性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筛选能提高曲靖烟叶质量、卷烟工业可用性和多样性,彰显曲靖烟叶特色的烤烟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不同采收方式和成熟度对烤烟上部烟叶单叶重、烟叶等极、烟叶外观质量、烟叶物理特性和烟叶化学成分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种采收方式中,烟叶烘烤质量在总体上以一次性采收(带茎或不带茎)的最好,一次性带茎采烤能增加烟叶的产量.可能是因为叶片在烘烤过程中得到了茎杆中的一些物质补充,自身内含物质消耗较少;一次性采烤对提高上部叶烘烤质量具有一定的作用:一次性带茎采烤的烟叶的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化学成分也均优于其他采收方法。常规采收的次之,常规采收的烟叶的各种特性和成分优于环割处理的烟叶,但比一次性带茎采烤的较差。环割处理的烟叶与前两种采收方式采收的烟叶相比较差。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烤烟散叶密集烘烤烟叶外观等级质量和内在品质,尤其是香气质量。对比研究了散叶烘烤不同采收成熟度烟叶(尚熟、成熟和完熟)烤后外观等级质量、化学成分、感官评吸质量及香气成分含量的差异。散叶烘烤后烟叶外观等级质量(均价、上等烟率和橘黄烟率)以成熟处理最佳;烤后烟叶香气成分总量随成熟度的提高而增加;除新植二烯外,成熟烟叶中性香气成分总量最高;在12种酸性香气成分中,成熟烟叶有10种组分含量最高;成熟和完熟处理烟叶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均较好;香气质、香气量、吃味等感官指标均随成熟度的提高而增加。成熟采收是获得烟叶优质外观等级质量的基础,完熟采收可提高烟叶内在品质,但会增加杂色烟叶的比例,导致烤后烟叶外观等级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20.
饼肥不同施用量对邵阳烟区烤烟综合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武  贾海江 《广西农业科学》2009,40(10):1331-1334
在湖南邵阳烟区进行饼肥不同施用量对比试验,探讨其对烤烟主要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外观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现有试验条件下,饼肥不同施用量对烤烟的农艺性状影响不大,随着饼肥用量的增加,株高、叶片数、最大叶面积、茎围、节距等均呈现出先增、后减、再增的趋势,除了对上部最大叶宽的影响达到显著性水平外,对其他指标的影响均不显著,说明过多施用饼肥对烤烟生长发育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综合烟叶产量、外观质量、主要化学成分、感观质量评定等指标,提出湖南邵阳烟区烤烟生产最适宜的饼肥施用量为450kg/h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