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葡萄小叶蝉又名二星叶蝉、葡萄斑叶蝉,俗称小蠓虫。主要以成虫和若虫在葡萄叶片背面吸食葡萄营养液。在葡萄整个生长期均有发生,世代多、数量大、发生严重,常造成早期落叶。叶片被害初期呈点状失绿,叶面出现小白点,随着危害加重,各点相连成白斑,直至全叶苍白,提早脱落,花芽分化及果实、新梢成熟也受到影响,虫粪可污染叶片、果面。一般通风不良、间作物较多或管理粗放、杂草丛生的葡萄园受害较重。叶背茸毛较少的品种受害较重,反之则轻。  相似文献   

2.
冯海燕 《河北果树》2010,(2):20-20,23
<正>1主要虫害1.1葡萄锈壁虱1.1.1发生规律从展叶至落叶均可发生,主要以生长前期危害较重。1.1.2危害状主要寄生在叶背,受害叶片背面有许  相似文献   

3.
<正>危害葡萄的叶蝉有葡萄二黄斑叶蝉、葡萄斑叶蝉、棉叶蝉、小绿叶蝉、假眼小绿叶蝉、小字纹小绿叶蝉、蔷薇小叶蝉、桑斑叶蝉、血点斑叶蝉、桃一点斑叶蝉、黑胸斑叶蝉、白边大叶蝉、黑尾大叶蝉等十多种,均属同翅目叶蝉科。陕西关中地区以葡萄二黄斑叶蝉、葡萄斑叶蝉发生最为普遍,数量较大,危害较重。  相似文献   

4.
二星叶蝉,属同翅目,叶蝉科。又名葡萄二点浮尘子、葡萄小叶蝉、小猛虫、葡萄斑叶蝉等。主要分布辽宁、陕西、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浙江等省。以危害葡萄为主,也危害梨、桃、杏及花卉苗木。但近年来,由于全套袋技术在苹果树上的应用,许多果农放松了对虫害的防治,导致该虫对苹果树的危害日趋严重,须引起高度重视。1危害症状二星叶蝉属刺吸式口器,成虫和若虫在叶片背面吸食叶片汁液,致使被害叶片出现点片状苍白色失绿,危害加重时整个叶片呈灰白色,严重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甚至会导致早期落叶,对花芽分化、果品产量和质量都造成很大程度的影…  相似文献   

5.
1 葡萄斑叶蝉 葡萄斑叶蝉 ,又名葡萄二星叶蝉、葡萄二星浮尘子、葡萄小叶蝉等 ,主要以成虫、若虫聚集在叶背面刺吸汁液 ,使叶先出现淡绿的白色小斑 ,严重时全叶淡绿苍白 ,早期落叶 ,影响生长发育。除危害葡萄外 ,还危害梨、桃和山楂等。1 1 发生规律 此虫在我省一年发生 3代 ,以成虫在葡萄园附近石缝、杂草和落叶下越冬。翌年春季葡萄发芽前 ,越冬幼虫先在桃、梨寄主嫩叶上吸食 ,葡萄展叶后又转到葡萄上危害。5月下旬出现第一代若虫 ,6月间是第一代成虫发生期 ,8月中旬和 9~ 1 0月间分别为二代和三代成虫盛发期 ,葡萄整个生长季节都受…  相似文献   

6.
1葡萄二星叶蝉葡萄二星叶蝉,又名二点浮尘子,主要以成虫、若虫聚集在叶背面刺吸汁液,使叶先出现淡绿的白色小斑,严重时全叶淡绿苍白,早期落叶,影响生长发育。除危害葡萄外,还危害梨、桃和山楂等。1.1发生规律此虫在我省一年发生3代,以成虫在葡萄园附近石缝、杂草和落叶下越冬。翌年春季葡萄发芽前,越冬幼虫先在桃、梨寄主嫩叶上吸食,葡萄展叶后又转到葡萄上危害。5月下旬出现一代若虫,6月份是第1代成虫发生期,8月中旬和9~10月份分别为2代和3代成虫盛发期,葡萄整个生长季节都受其危害。1.2防治方法①加强管理,秋冬季节,清除葡萄园的落叶和杂…  相似文献   

7.
葡萄斑叶蝉属于同翅目叶蝉科.其别名有葡萄二星叶蝉、葡萄二点叶蝉、葡萄二点浮尘子。20世纪90年代中期,伽师县葡萄品种以马奶子、和田红、无核白等本地品种为主,外引少量巨峰葡萄。2000年以来引进木纳格、红提、黑提。随着葡萄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葡萄斑叶蝉也随之侵入本县,自2003年开始有逐年加重趋势.其危害特点是以成虫或若虫在葡萄叶片上刺吸汁液.受害叶片先出现失绿小白点,后连成自斑,致使叶片苍白早期脱落。目前已发展成为葡萄害虫优势群体.给葡萄产业造成严重威胁。为此,2003~2005年,县农技中心植保站对葡萄斑叶蝉进行了系统调查。并掌握其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8.
葡萄叶蝉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蝉又名浮尘子,属同翅目叶蝉科。为害葡萄的常有二黄斑叶蝉和斑叶蝉两种。2000年西安市葡萄产区普遍发生。叶片受害率严重的达百分之百,导致叶片提早脱落,树势衰弱,葡萄产量品质降低。 1 为害症状 两种害虫均以成、若虫群栖于叶背刺吸汁  相似文献   

9.
梨木虱繁殖快速和强的耐药性让果农头痛。春季集中新梢叶柄处危害,虫态整齐划一;夏季则多居叶背取食世代重叠,分泌黏液,影响药效,叶片受害光合效能降低,引起早期落叶;果实霉污长不大。笔者摸索出一套十分理想的防治方法,并在生产上推广试用,取得了显著效果。提出:‘压两头、狠中间’防治思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正>果树落叶后到第2年萌芽前是果树的休眠期,此时多数果树病虫开始进入冬眠状态。如果冬季管理措施得力,可大大降低来年病虫对果树的危害程度。1清园、刮老翘皮苹果树早期落叶病、炭疽病、灰霉病,梨黑星病、轮纹病,葡萄褐腐病、霜霉病等病菌,以及山楂叶螨、桃螟虫、葡萄二星叶蝉等害虫,都是在枯枝、落叶、荒草及僵果中越冬。因此,在果树落叶后及时清理果园中的落叶、落果、杂草及果园周边杂草并进行集中深  相似文献   

11.
<正>3月27日山东德州市平原县的桃树开花、抽生嫩梢,在桃树上发现了小绿叶蝉。桃小绿叶蝉,别称叶跳虫,为害桃、杏、李、碧桃、红叶李、樱花、葡萄、杨、柳、月季等树木。以成虫和若虫吸取寄主幼嫩枝叶,严重者削弱树势,影响叶片光合作用、正常生长、发育、开花、结果等。桃小绿叶蝉安全防治技术策略:(1)清。冬季清除桃园内及周围杂草及枯枝落叶,集中销  相似文献   

12.
葡萄假尾孢大褐斑病,又称葡萄大褐斑病,是葡萄褐斑病(分大、小褐斑病)中的一种,仅危害叶片,且以危害下部叶片为主(图1)。在我国各葡萄产地多有发生,以多雨潮湿的沿海和江南各省发病较多,干旱地区或少雨年份发病较轻,管理不好或疏忽管理的葡萄园多雨年份后期可大量发病,若不及时防治,严重时可引起早期落叶,影响树势,造成减产。  相似文献   

13.
<正>1主要虫害1.1梨木虱梨木虱属同翅目木虱科。分布广泛,食性专一,主要危害梨树。春季多集中于新梢、叶柄上危害;夏季和秋季多集中于叶背危害,有时还在套袋果上危害。成虫和若虫吸食芽、叶、嫩梢的汁液。叶片受害后发生褐色枯斑,严重时全叶变为褐色,引起早期落叶。若虫在叶片上分泌大量的黏液,可诱发煤烟病。若虫常将两枚相邻的叶片粘合在一起,栖居其间危害。蚜虫发生时,大部分梨木虱若虫钻在蚜虫危  相似文献   

14.
正苹果斑点落叶病也叫苹果轮斑病,在我国各个果区都有发生,尤其是环渤海湾和黄河故道果区发生比较严重。该病主要侵染叶片,尤其是幼嫩叶片受害较重,发病严重的果园病叶率可达90%。落叶率可达80%,严重影响果品的产量、品质以及果树的树势与花芽分化。1危害症状苹果斑点落叶病主要危害叶片,造成早期落叶,也  相似文献   

15.
正斑衣蜡蝉又称椿皮蜡蝉,斑蜡蝉。属于同翅目蜡蝉科。分布范围广泛,在辽宁、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等省份均有分布。寄主范围广泛,除了危害葡萄外还危害四季海棠、桃树、梨树、石榴等树种。近几年来,随着生态园的兴起,斑衣蜡蝉在葡萄上的危害越来越重。1危害以成虫、若虫群集在叶片的背面和嫩梢上危害(图1),吸食嫩梢、叶片内汁液,被害叶片  相似文献   

16.
1葡萄白粉病 葡萄白粉病是我县发生的一种干旱性病害。 1.1症状主要危害叶片、新梢及果实等幼嫩器官,老叶及着色果实较少受害。葡萄展叶期叶面或叶背产生白色或褪绿小斑,病斑渐扩大,表面长出粉白色霉斑,严重的遍及全叶,致叶片卷缩或干枯。  相似文献   

17.
葡萄二星叶蝉又称斑叶蝉或小叶蝉,是为害葡萄的主要害虫之一。叶片被害后先出现退绿,后变成黄白色小点,严重时白点连片成白斑,失去光合功能,导致早期落叶,影响枝条成熟、花芽分化和浆果质量。通过试验,用吡虫啉灌根防治该虫,防效高、不杀天敌、不污染环境。1 材料与方法 试验  相似文献   

18.
<正>1病原无性世代为半知菌亚门梨黑星孢菌,分生孢子梗暗褐色,单生或丛生,呈倒棍棒状,直立或弯曲,多不分枝,孢痕多而明显。分生孢子单孢,淡褐色,卵形或纺锤形,发芽前少数生有一横隔。有性世代为子囊菌亚门梨黑星病菌,子囊壳在树盘浅层的病落叶上形成,病落叶正面、背面均有,以背面居多,常聚生成堆。2危害症状梨黑星病能危害梨树各种绿色幼嫩组织,从落花后至果实成熟前均可造成危害。2.1叶片发病多在叶背主脉和支脉之间,产生圆形  相似文献   

19.
桃树潜叶蛾在我国各个桃树生产区都有分布,它除了危害桃树以外,还危害李、杏、樱桃、苹果、梨、山楂等。近年来,桃树潜叶蛾在桃树上的危害逐年加重,致使叶面布满虫道,影响光合作用,严重的造成早期落叶。1危害症状桃树潜叶蛾以幼虫潜入叶片内危害吃食叶肉,初期虫体小危害的虫道较小(图1).  相似文献   

20.
<正>1危害症状柑橘黄蜘蛛主要危害叶片,绿色枝条,其次危害花蕾和果实。以春梢嫩叶受害最重。幼螨、若螨、成螨3个虫态群集于叶背主脉、支脉及叶缘危害。被害叶片失绿形成大黄斑,叶背凹陷,正面突起,凹陷部常有丝网覆盖,受害严重时叶片扭曲成畸形,大发生时可造成大量落叶、落果及枯枝,影响树势和降低产量,影响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