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旱地生姜-西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调整和优化旱地种植结构,发展多元化种植制度,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经济收益,2002年我们在仁庄镇小令等村进行旱地生姜--西瓜高产、高效生产示范,总面积4.9hm2,生姜667m2产量1482.5kg,单价1.00元/kg,667m2收入1482.5元;西瓜667m2产量1562kg,单价0.60元/kg,667m2收入937.20元;全年667m2收入2419.70元,总收入17.785万元.  相似文献   

2.
皋兰县旱砂田西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皋兰县属于典型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年平均降水量263.4 mm,且多数降水期与农作物需水期不吻合.在长期的抗旱生产实践中,当地群众创建的旱地砂田栽培技术在旱地农业生产的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经过多年的研究改进,砂田的抗旱、抗盐碱的效果不断提高,效益也不断增加.砂田西瓜是皋兰县主要的栽培模式,年种植面积约0.22万hm2,但单产仅27 590.9 kg/hm2,直接影响着兰州市夏季西瓜的供应.笔者通过3 a的生产试验,砂田西瓜最高产量可达73 924.5 kg/hm2,较当地农民常规种植的最高产量64 147.5 kg/hm2增产15.24%,尤其是2003年在久旱不雨的气侯条件下,我们生产试验的砂田西瓜产量达到了61 950.0 kg/hm2,而当地农民种植的最高产量仅为45 190.5 kg/hm2.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程庄镇为沙质土壤是西瓜种植大镇,西瓜种植面积1000hm2以上,其中瓜套棉面积在666.7hm2左右,一般西瓜在5月中下旬成熟,上市早、销路好、效益高,西瓜6.0×104kg/hm2左右,收入5.3×104元/hm2以上,棉花产籽棉3750kg/hm2左右,收入1.5×104元/hm2以上,合计产值在6.8×104元/hm2以上.  相似文献   

4.
玉门市西瓜套番茄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瓜套种番茄栽培技术是玉门市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成本低、效益好、栽培管理简单的高效种植模式.该种植模式在当地的西瓜产量为67 500~75 000 kg/hm2,产值达27 000~30 000元/hm2;番茄产量52 500~60 000 kg/hm2,产值达36 750~42 000元/hm2;两项合计产值可达63 750~72 000元/hm2.  相似文献   

5.
旱地谷子不同覆膜栽培模式试验结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榆中县干旱、半干旱山区进行的谷子不同覆膜栽培模式试验结果表明 ,谷子覆膜栽培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 ,其中以地膜穴播种植的产量最高 ,为 5 1 4 9.2 5 kg/ hm2 ,较露地种植增产 1 6 2 6 .86 kg/ hm2 ,增产率达4 6 .1 9% ,新增纯收益 2 73 3元 / hm2 ;膜侧沟播种植的产量为 4 776 .1 2 kg/ hm2 ,较露地种植增产 1 2 5 3 .73 kg/ hm2 ,增产率 3 5 .5 9% ,新增纯收益 1 96 8元 / hm2。因此 ,地膜穴播和膜侧沟播技术是榆中干旱、半干旱山区及同类地区提高谷子产量、增加收入的一项旱作适用技术  相似文献   

6.
旱地玉米秋季全覆膜栽培节水增产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旱地玉米不同覆膜方式栽培试验结果表明 ,秋季全膜覆盖处理具有明显的节水增产效果。其苗期至吐丝期 0~ 30 cm土壤含水量较秋条膜覆盖和春条膜覆盖分别提高 13g/kg和 2 1g/kg;产量较秋条膜覆盖和春条膜覆盖分别增加 6 6 1.37kg/hm2和 10 84 .6 5 kg/hm2 ,增产率分别为 9.16 %、15 .95 % ;水分利用效率较秋条膜覆盖和春条膜覆盖分别提高 1.2 6 kg/(mm· hm2 )和 2 .0 1kg/(mm· hm2 ) ;纯收益较秋条膜覆盖和春条膜覆盖分别增加5 77.5元 /hm2和 10 4 3.1元 /hm2。  相似文献   

7.
李晓春 《甘肃农业》2009,(12):102-103
临洮县北部干旱区中铺、红旗、太石等乡镇,的许多农户以种植西瓜为主要经济收入.当地砂田西瓜以外形美观、品质优良而誉满省城,年种植面积达470hm2~600hm2,但因采用传统的露地直播栽培模式,西瓜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才上市,恰逢"立秋"前后,气温下降,天气变凉,售价仅0.4元/kg~0.5元/kg,收入15000元/hm2左右.  相似文献   

8.
对宁夏中部干旱带旱地覆膜免耕种植马铃薯的水氮补施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仅施用氮肥的情况下,随补灌量的增加植株长势增强,产量、产值增加,水分生产效率和氮肥利用率均提高,但淀粉含量有所下降.在补灌225m3/hm2时,以150 kg/hm2为最佳氮肥施用量,在补灌450m3/hm2时,以氮肥225 kg/hm2为最佳施用量,均可获得最佳经济效益、水分利用效率、氮肥利用效率,并且显著提高马铃薯淀粉含量.  相似文献   

9.
试验采用二次正交旋转设计对旱地覆膜免耕马铃薯栽培关键因素,密度、N、P、K进行计算机寻优模拟预测,结果表明:宁夏中部干旱带在旱地覆膜免耕栽培模式下,实现马铃薯单产鲜薯19 500 kg/hm2、投资效益高于5.0元/kg、薯块淀粉含量高于13%的优化农艺方案为:密度32 265~41 850株/hm2,施纯N 93.6~104.1 kg/hm2,P2O531.20~46.05 kg/hm2,K2O81.75~100.05 kg/hm2。在可控栽培因子中,应重点把握合理密植,适量施氮肥,并注重钾肥的施用。  相似文献   

10.
经过多年的摸索,针对实际,提出了大蒜、菠菜、西瓜、玉米、芸豆1年5种5收高效立体种植模式.1998年示范推广1.7hm2,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一般产蒜头2.1×104kg/hm2、蒜薹3000kg/hm2、菠菜6000kg/hm2、西瓜4.5×104kg/hm2、玉米600kg/hm2、芸豆1.5×104kg/hm2左右,年总效益达7.5×104元/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