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林分平均胸径和株数推算亩蓄积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建立杉木标准地,实测标准地内每株树木胸径,查一元材积表求算亩蓄积量,并算出标准地的平均胸径和林木株数.选择林分平均胸径和株数为辅助变量,林分蓄积量为因变量,采用最小二乘法,建立林分蓄积量预估模型,该模型经检验适用.调查取得杉木平均胸径和亩株数后,利用林分蓄积量预估模型,即可推算亩蓄积量,在林业生产上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优良种源区内,利用融水糠杉优良种源群体,选择和建立采种林分基地。运用数量化回归分析,建立采种林分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单株材积的生产力预测方程,提出优良林分立地分类方法和指标,对采种林分的选择进行立地控制。在立地控制的基础上,提出采种林分选择的方法和指标,建立1354公顷采种林分,年产种子1.2~4.0万公斤。采取疏伐技术措施,林分种子产量可提高64.8%。  相似文献   

3.
标准地     
在大面积林木调查及各项林业专项调查工作中,不可能对整个林分或全部苗木采用全面的实测调查。通常为了节省人力、物力,在调查工作中均采用部分实测的方法,即标准地法。所谓标准地法,就是在林分或苗木内部选取一定的面积作为样本,以样本的调查结果为标准(或依据)进而推算整个林分或全部苗木的方法,而被选定并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4.
毕君  王振亮 《林业科学》1996,32(6):509-515
通过对大量标准地的调查研究表明,单株开花量主要受自身遗传因素的控制,单株花量为0-5.2kg/株,同一单株各年度的开花量也有较大变化。林分花量与林龄、林分平均胸径、林分平均高、林分优势木平均高、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每公顷蓄积、林分总生物量、林分干量、林分枝量、林分叶量、林分根量等林分因子均具有极显著的多元回归估测模型。林分花量生长动态符合生物增长的Logistic运动规律,其速生点为8a,速生期为4  相似文献   

5.
太行山刺槐花量与蜜源林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量标准地的调查研究表明,单株开花量主要受自身遗传因素的控制,单株在量为0-5.2kg/株,同一单株各年度的开花量也有较大变化。林分花量与林龄、林分平均胸径、林分平均高、林分优势木平均高、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每公顷蓄积、林分总生物量、林分干量、林分枝量、林分叶量、林分根量等林分因子均具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通过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林分花量的主要林分因子,并建立了林分花量的多元回归估测模型。林分花量生长动态符合生物增长的Logistic运动规律,其速生点为8a,速生期为4-12a,林分生长后期的花量动态与干、枝、叶、根等其它器官的生长动态存在显著差异,上述结论对蜜源林的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林分平均树高的求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林分平均树高(记作)根据每木调查的测定结果进行推算,它是反映林分中全部林木高度平均水平的测树指标,是林分调查的一个重要测树因子。长期来使用的一些表达林分平均高方法,分别在何种场合适用,精度如何,各方法之间存在什么联系等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将对此作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7.
按照厚朴母树林选定标准,通过对现有厚朴林分的调查,进行了恩施州厚朴采种基地经营区划与布局,完成了采种基地境界标志布置、疏伐、抚育等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8.
采用固定标准地定位观测和临时标准地调查点面结合的方法,经研究天然杨桦林林分经营密度。对杨桦林各径级株数分布以厦胸径与小头直径相关关系的综合分析,得出林分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的生长进程规律厦林分最佳经营密度模型,提出了天然扬桦纸浆材用材林定向培育的技术措施。结果表明:采用该项技术,山扬林和白桦林林分单位面积生长量分别可提高14.0%和8.90%。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长期固定标准地设置的困难,研究林分生长规律及评价经营活动效果,以理查兹生长方程为基础,用临时样地及树干解析材料推测以往经营活动期间的林分信息,经在管涔山云杉林试验,效果较好,为森林经营决策提供了一个推算固定标准地信息的简捷方法。  相似文献   

10.
计算径阶整化误差的一种新方法胥辉(新疆八一农学院乌鲁木齐市830052)19M言在林分蓄积量调查中,一般采用标准地调查方法。而在标准地调查中,常常需进行每术检尺,即测定标准地内每一株树木的胸高直径。实际作业中,为简化外业直径量测和内业运算,林业上允许...  相似文献   

11.
文中以杉木人工林标准地为材料,用多变量逐步回归方法,求解出杉木人工林各地位指数、疏密度级、密度株数级之林分平均直径。结果表明:经理论分析证明,不论林分疏密度之高低,当林分疏密度及密度株数相同时,其林分平均直径在各立地奈件下较接近或趋于一致。此规律将为森林抚育间伐,林分直径生长量预测、预报,确定林分工艺成熟以及森林调查设计等,提供理论依据及一些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2.
依据40块标准地资料对太行山阳坡、半阳坡刺槐林分花量与林龄,林分平均胸径、林分平均高、林分优势木平均高、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每公顷蓄积、林分总生物量、林分干量、林分枝量、林分叶量、林分根量等1l个林分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分花量与诸林分因子间均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由此筛选出影响林分花量的主要因子,并建立了林分花量的多元回归估测模型。林分花量生长动态完全符合logistic运动规律,其速生点为8.01年,速生期为4.39~11.63年,林分生长后期的花量动态与其它组分量动态存在显著差异,此结论对蜜源林的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油松天然林主要分布于冀东北山地和冀西山地的中海拔地区。为了提高油松种子遗传品质,很有必要在天然林中选择优良林分作为采种林分,重点保护,并进一步选择其中适合条件的改建成母树林。 1983年我们参加了“油松天然优良林分选择、改良和促进结实技术的研究”国家攻关协作组,对河北省重点分布区的油松天然林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提出了本省油松天然林优良林分的选择标准和利用优良林分改建母树林的林分标准。  相似文献   

14.
一、材料来源与调查方法对江汉平原的意杨、水杉、池杉进行详细的调查。共设置标准地269块,解析木130株,土壤剖面调查269个。对标准地进行林分调查、土壤调查及植被调查。林分调查:标准地面积0.1公顷,每木检尺并测高15—21株,绘制树高曲线。在标准地内选择优势木5—7株,选取平均优势样  相似文献   

15.
白桦低产林改造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根河林业局角刀木林场1991年、1992年等带皆伐白桦营造的落叶松人工林和保留带中,设立6块0.04hm2标准地(更新改造的落叶松林带和保留对照的白桦林带各3块)。通过主要林分因子调查和解析木(每块标准地选择1株解析木)分析,从林分质量、出材量和经济、生态方面对白桦低产林改造效益进行评价。研究表明:更新改造后30 a生的林分平均胸径约为未改造林分的4倍,林分平均高差异不大,而林分蓄积量提高约11倍,木材产品质量明显改善,林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提高,低产林改造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文中以豫西日本落叶松人工标准地为材料,用多元回归方法,求解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各地位指数级的郁闭度、密度株数级与林分平均直径的关系。该关系将为森林抚育间伐,林分直径生长量预测、预报.确定林分工艺成熟以及森林调查设计等,提供理论依据及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遵循林木育种学原理,通过调查研究和选择育种试验,探讨从优良种源区选择优良林分,优良林分中选择优良单株的选择原则、方法和标准,获得遗传增益46%的选择效果,是国内外罕见,达到第三代种子园增益预估值。为建立采种母树林、高世代种子园和无性系造林提供科学依据和丰富的育种原始材料。  相似文献   

18.
利用天然兴安落叶松林分178块标准地的平均木解析木资料,对林分年龄与平均木直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林分年龄与平均木直径之间存在着A=α+βlg(D)关系,且相关紧密。利用平均木直径估测林分年龄的方法对野外调查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林木高径比变化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径比是说明林木树高与胸径相关关系的一个统计指标,本文根据实测资料对16块标准地,395株油松进行了研究分析,从单株木树高与胸径,径阶平均高与平均胸径,林分平均高与平均胸径,以及林分密度、林分年龄与高径比关系的变化规律中,看出研究高径比在森林调查,林业生产和科研上是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桂西北八角林分果实产量及其优良类型的初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桂西北的河池、东兰、凤山县(市)建立八角林分标准地,运用标准枝法估测八角果实产量以及筛选优良类型等进行综合调查研究,并与桂南、桂东南八角主产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①运用“标准枝法”估测果实产量与实测产量无显著差异,平均预测精度达95.27%;②该地区的八角果实产量因年龄、密度及品种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单株平均果实产量为21.8lkg,林分平均果实产量为11936.0kg/km^2,与八角主产区相当;③在该地区初步筛选出八角单果重和单株果实重的优良类型有:普通红花八角(东兰三石3号和风山弄内3号)、普通淡红花八角(东兰大坡1号和风山弄内1号)、柔枝红花八角(凤山弄内6号),这些优株可作为当地重点采种推广试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