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室内分别用人工饲料、藜(Chenopodium album L.)或龙葵(Solanum nigrum L.)饲喂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初孵幼虫,研究饲喂上述2种杂草对甜菜夜蛾存活率、发育历期、化蛹率、羽化率和繁殖力的影响,同时采用室内毒力生物测定的方法,比较取食不同寄主的甜菜夜蛾3龄幼虫对甲氧虫酰肼、虱螨脲及其复配混剂的敏感性变化。结果表明,与取食人工饲料相比,取食藜或龙葵后甜菜夜蛾的存活率下降,总发育历期分别延长3.11 d和7.02 d,单雌产卵量分别增加107.00粒和176.90粒,但化蛹率、羽化率变化不显著;与取食藜相比,取食龙葵后甜菜夜蛾幼虫发育历期延长3.37 d,蛹发育历期缩短0.36 d,雌成虫寿命延长0.60 d,雄成虫寿命延长0.65 d,成虫产卵量增加69.90粒。敏感性测定结果显示:与取食人工饲料相比,取食藜后甜菜夜蛾幼虫对甲氧虫酰肼、虱螨脲和复配混剂的敏感性降低;而取食龙葵后甜菜夜蛾幼虫对甲氧虫酰肼、虱螨脲和复配混剂的敏感性升高,对复配混剂的敏感性变化较小。综上所述,取食藜和龙葵会影响甜菜夜蛾的生长发育及对甲氧虫酰肼、虱螨脲、复配混剂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探讨钩枝藤总生物碱及3个单体化合物[(1)Ancistrocline,(2)5′-O-demethylhamatintine,(3)N-methylphylline]对斜纹夜蛾幼虫的毒杀活性,旨在开发新型植物源农药。采用浸虫法测定钩枝藤总碱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毒杀活性和采用饲料混毒法测定钩枝藤单体化合物对斜纹夜蛾初孵幼虫毒杀活性。结果表明:钩枝藤总碱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其第3天和第5天的LC50值分别为2.61 mg/mL和0.91 mg/mL。单体化合物对斜纹夜蛾初孵幼虫具有明显的抑制生长发育作用,其中以化合物(2)抑制作用最强,主要表现为化蛹率(23.33%)、羽化率(13.33%)显著低于对照(化蛹率90.00%、羽化率86.67%)。  相似文献   

3.
大叶桃花心木的花、叶抽提物对斜纹夜蛾的拒食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大叶桃花心木的花和叶为材料,测试了其乙醇抽提物对重要多食性害虫斜纹夜蛾5龄幼虫的拒食活性。结果表明:试剂中大叶桃花心木的花与叶各自的抽提物质量分数5%时均有较强的拒食作用,非选择性拒食率分别高达96.33%和86.23%,选择性拒食率分别高达96.63%和91.98%;质量分数5%大叶桃花心木花、叶抽提物拒食率在48 h后均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较高的拒食率,其非选择性拒食率分别为87.3%和73.9%,选择性拒食率分别为95.46%和85.63%;连续以质量分数1%的花、叶抽提物浸叶饲喂时,试虫体重的增长明显低于对照试虫,处理后第5天,质量分数1%的花、叶抽提物处理试虫的平均体重分别为对照的49.32%和53.01%。研究结果表明,大叶桃花心木的花、叶的乙醇抽提物对斜纹夜蛾均具有良好的拒食活性,并且大叶桃花心木的花抽提物对斜纹夜蛾的拒食活性高于其叶的抽提物。   相似文献   

4.
鄢铮  王正荣 《热带作物学报》2011,32(10):1945-1950
采用常规的生物测定方法和酶活力测定方法,研究阿维菌素亚致死剂量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及解毒酶的诱导效应,以了解阿维菌素对斜纹夜蛾的影响,并为指导其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剂量的增大,阿维菌素对斜纹夜蛾的亚致死效应逐渐增强.当剂量达到LC20时,与对照相比,化蛹率降低了13.04%,蛹重减轻了24.56%,羽化率降低了18.22%,孵化率减少了11.90%,成虫寿命缩短了22.65%,单雌产卵量减少了10.62%,但幼虫发育历期却延长了0.57d,且下一代的发育历期延长了1.02 d.另外,经过不同时间、不同亚致死剂量处理后,斜纹夜蛾3龄幼虫体内的羧酸脂酶活性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处理36h后,LC10、LC15和LC20试验组的羧酸脂酶活性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6.59%、20.24%和22.76%.但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多功能氧化酶O-脱甲基活性在试验期间无显著变化.结果说明阿维菌素能够影响斜纹夜蛾的生长发育,且对其体内的解毒酶系产生一些影响.  相似文献   

5.
室内测定了非洲楝提取物对斜纹夜蛾幼虫的杀虫活性。结果显示,非洲楝提取物对斜纹夜蛾幼虫具有很强的毒杀作用,10和14 d的LC50值分别为0.466和0.173 mg/mL;此外,非洲楝提取物对斜纹夜蛾幼虫还表现出较强的抑制生长发育作用,与对照相比,幼虫龄期和蛹期延长,蛹重减小,化蛹率和成虫羽化率显著降低。非洲楝具有防治斜纹夜蛾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饲料混毒法测定鳢肠对棉铃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饲料中鳢肠比例的加大和棉铃虫幼虫取食时间的延长,鳢肠对棉铃虫幼虫的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幼虫取食鳢肠比例高的饲料后,棉铃虫蛹质量显著降低,但羽化率和单雌日均产卵量与对照处理差异不显著;给棉铃虫幼虫饲喂鳢肠明显延长了幼虫和成虫历期,但对蛹历期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世界性的重大迁飞性害虫,寄主范围极广。本文比较研究了草地贪夜蛾幼虫取食茶树和玉米叶片的生长适合度。试验结果表明,饲喂茶树叶片的初孵草地贪夜蛾幼虫8 d死亡率高达100%。3龄(9日龄)草地贪夜蛾幼虫取食茶树叶片的幼虫体重增长量显著低于以玉米叶为食的幼虫;取食3 d和6 d后,以茶树叶片为食的草地贪夜蛾幼虫的体重分别是以玉米叶为食的幼虫体重的35.58%和36.67%。取食茶树叶片的草地贪夜蛾幼虫的生长适合度明显低于取食玉米叶的幼虫。主要表现为:(1)8 d后,取食玉米叶的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存活率比取食茶树叶片的幼虫高出20%;(2)取食茶树叶片的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成功化蛹率为54.17%;(3)取食茶树叶片的草地贪夜蛾幼虫的发育历期极显著长于取食玉米叶的幼虫,且蛹重、蛹长和蛹宽极显著低于取食玉米叶的幼虫的蛹。尽管取食茶树叶片的草地贪夜蛾幼虫的生长适合度较低,但是由于茶园中存在草地贪夜蛾嗜食的杂草,初孵幼虫可以杂草为食,3龄以上幼虫可取食茶树叶片并成功化蛹。因此,推测一旦草地贪夜蛾误迁入茶园,在茶园中的嗜食杂草被其食光后,其幼虫很有可能进一步危害茶树。  相似文献   

8.
张静  胡林峰  冯岗 《热带作物学报》2010,31(10):1821-1824
在室内测定了查耳酮、二氢查耳酮和4-甲氧基查耳酮3种查耳酮类似物对斜纹夜蛾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3种查耳酮类似物对斜纹夜蛾幼虫拒食活性大小依次为:4-甲氧基查耳酮查耳酮二氢查耳酮,处理后24 hAFC50值分别为0.452、0.524、1.072 mg/mL;对斜纹夜蛾幼虫还有一定的胃毒作用,在2 mg/mL的供试浓度下,处理后12 d的死亡率分别为67.78%、57.41%和53.33%;此外,查耳酮类化合物对斜纹夜蛾幼虫还具有一定抑制生长发育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幼虫体重、化蛹率和羽化率均显著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9.
室内测定丁香酚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丁香酚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有较强的拒食作用,24和48 h的AFC50值分别为0.631和0.478 mg/mL;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也具有一定的毒杀作用,处理后6和9 d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41.44 %和68.10 %(5 mg/mL);在供试浓度为5 mg/mL时,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有明显的抑制生长发育作用,表现为幼虫的体重和体重增加量明显减少,幼虫死亡率增加,蛹重和化蛹率显著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0.
人工饲料条件下茶尺蠖的饲养与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生命表法研究一种人工饲料条件下茶尺蠖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结果表明:人工饲料饲养条件下茶尺蠖能够正常生长发育,幼虫存活率、蛹羽化率和卵孵化率分别为90.50%、86.29%和91.03%,与茶树嫩梢饲养比较差异不显著。人工饲料饲养幼虫化蛹率为85.52%,低于茶树嫩梢饲养87.50%的化蛹率。取食人工饲料的茶尺蠖幼虫历期和世代历期分别为20βd和39.62βd,较茶树嫩梢饲养历期分别增加了1.44βd和2.41βd,但两者无显著差异。人工饲料饲养茶尺蠖雌成虫寿命显著高于对照,单雌产卵286.9粒,较茶树嫩梢饲养增加14.82%。幼虫种群存活率曲线呈死亡率-年龄增函数,死亡主要发生在后期(化蛹)个体中,与茶树嫩梢饲养差异不显著;实验种群生命表参数种群内禀增长力和周限增长率分别为0.113和1.119,平均世代周期和种群加倍时间较茶树嫩梢饲养增加了2.43βd和0.265βd,种群趋势指数87.21,表明采用人工饲料饲养的茶尺蠖种群数量呈显著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