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工程原理”是我国高等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该文根据该课程的特点和食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对教学过程中学习方法的传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环节中实践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现代食品加工技术”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专业基础课,是食品专业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门知识.根据林业院校食品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对“现代食品加工技术”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在教学内容方面,强调借鉴国际前沿技术、加强教材建设,同时突出农林特点、彰显林业院校优势,开拓学生的国际化、专业化视野;在教学方法上,主张采用英语教学、开设课程专题、邀请专家讲座等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考核形式方面,尝试以学术报告等形式推动学生互动考评,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协调发展.本课程教学改革拓宽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联系途径,为新时代林业院校创新型食品专业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针对湿地学研究内容和对象纷繁复杂的特点,探讨了“湿地研究进展”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教学体系的设置、教学方法的探索和课程考核的思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文献阅读、科学前沿综述和论文撰写的技巧,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研究的信心和兴趣.课堂上,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为研究生快速了解相关研究领域、掌握该领域国际与国内的先进的研究成果搭建平台;同时,改变以往开、闭卷的考试模式,在每一个环节中随堂考核,直接地、公开地对学生进行评价,积极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4.
“土壤学”是茶学等涉农专业本科生的基础必修课程,旨在让学生奠定土壤学相关的知识基础,为后续一些涉及土壤学知识的专业课程做好铺垫,从而为学生搭建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通过分析贵州大学茶学专业本科生“土壤学”课程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实践,认识到该课程目前存在一些问题:①理论教学学时较短;②学生对“土壤学”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学习态度较差;③课程教学内容枯燥;④课程教学方式传统单一。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采取以下措施解决问题:①增加“土壤学”课程理论教学学时,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吸收相关知识点、能较为全面地掌握基础知识内容,搭建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②强调“土壤学”课程在茶学本科生专业中的重要性,使学生在意识上重视该课程、认识该课程的重要性;③增加“土壤学”课程的双语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部分知识点,同时提升学生专业英语的词汇量;④采用提问式教学方法,增加学生的参与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印象和记忆。教学实践证明,改革后学生学习“土壤学”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专业导论”是一门基础理论课程,是对刚入学的大学生进行的专业引导。“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体系一般可以分为4个部分:专业概况介绍;专业培养体系与学习目标讲解;专业的学习方法和兴趣培养;本专业的社会需求和就业前景。该文对“专业导论”课程教学体系应设置的内容做了探讨,目的是使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内容、学习方法及将来从事的工作岗位能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明确自己应努力的方向,对自己未来4年大学生活和学习形成一个较详细的规划,提高大学学习和生活的质量,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水土保持规划”是农林高等院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了“水土保持原理”、“林草生态学”、“水土保持工程学”、“林业生态工程”、“造林原理与技术”和“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等专业基础课程之后,掌握综合应用所学知识针对一定区域或流域进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区划或规划的一般原理、工作方法和步骤,以及有关应用技术。所以,该课程要求从教人员不但要具有较为广博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有丰富的水土保持的实际工作经验。本人在多年从事该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该课…  相似文献   

7.
“森林食品加工与利用”是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特色专业课程。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和森林食品的生态性、认证性及可持续性等特征,通过分析“森林食品加工与利用”课程教学存在的缺少专有教材、课程教学内容与相关学科知识缺少有机融合、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实际问题,探讨了课程教学的改革措施:一是将专业基础知识和食品科学研究热点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为前提开展教材建设;二是采取跨学院辅修的形式将课程知识与相关学科知识有机融合;三是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将科研融入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利用科研平台,强化学生对森林食品的生态性、认证性及可持续性的认知。通过课程教学改革,不仅提升了教学效果,而且激发了学生对森林食品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每年参与森林食品相关科研活动的学生人数递增10%,选择与森林食品相关的毕业论文或设计的学生占当年本科毕业人数的70%。  相似文献   

8.
研究生“土壤理化分析”是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等专业研究生的一门重要实验课程,它着重培养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专业研究生的实验研究能力。根据研究生“土壤理化分析”课程的建设历程,提出了该课程进行改革的必要性;通过实验室建设、实验指导书的编写和补充、土壤理化分析教学方法等内容的改革,使课堂讲授中学生主动参与性明显提高,能提出相关的问题并通过课堂讨论和课外阅读等形式解决;学生通过课外英文原版资料的阅读,丰富了专业词汇、掌握了分析方法的来源、学科的最新进展和学科前沿,使研究生“土壤理化分析”课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9.
“测树学”课程教学环节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树学”课程是林学专业重要的必修基础课程,具有实践性强、学科交叉性大等特点.为了满足新时期林业事业对本课程的教学效果与质量提出的新要求,笔者结合多年来学科组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林学专业“测树学”课程教学改革的4点建议:加强各教学环节的有机结合,提高教学质量;融林业教育于课程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林业素养;突出实践教学地位,锻炼学生专业调查与设计能力;改进课程考核环节,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植物学”是高等林业院校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授课对象涉及多个专业的学生,不同的专业对“植物学”的专业需求和社会需求都有所不同.基于后教学法提出的教师自主、学习者自主及教师与学习者合作的教学指导思想,探讨了适合高等林业院校“植物学”教学的理念与策略:教师应通过增强自主更新知识的能力并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创造灵活适用的个性化的教学理念;通过引进专题讨论、加大探究性教学内容和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实践等方法调整教学策略及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社会需求,与学生共同设计针对不同需求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而统计学作为财经类高职院校的专业基础课程,目前普遍存在教学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手段陈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因此,需要采取新的教学手段,增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达到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适应高职教育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同时它也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一门重要的选修课程。针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课程教学缺少与水保专业相关的课程内容、教学学时偏少、缺乏实践教学环节、课程教材缺乏时效性、教学方法单一、课程考核方式缺乏科学性等问题,探索了课程教学的改革措施:一是要结合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特点科学设置教学内容;二是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三是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四是注重课程教材的时效性和多元化;五是采取“期中+期末”动态式评价模式。通过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的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了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从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和培养目标出发,结合“森林有害生物控制技术”课程的特点,将项目教学法引入到课程教学实践中,试图通过解决学生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来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效地建立课堂教学与社会生产的联系,使高职学生的学习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项目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使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充分挖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协作和互助能力、交际和交流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使高职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对林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在新林科建设背景下,“动物学”作为高等农林院校生物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实践教学在其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分析动物学课程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学生对动物学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动物学实践教学与日常生活相脱节;动物学实践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不够紧密;动物学实践教学考核体系不够完善等。针对以上问题,近年来,在动物学实践教学过程中进行了改革和探索,包括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动物学思维;改变实验课的授课方式;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开展课程实践教学;结合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改革动物学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等。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动物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效果,增进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5.
高等院校的很多专业都开设“高等数学”课程.现实的情况是,“高等数学”的教学效果并不令人满意,这不仅直接影响了该门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严重制约了学生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要改变这种状况,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是让“高等数学”的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为此,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坚持因材施教和民主自由的原则,并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与互动.  相似文献   

16.
“概念图”作为一种图形化的认知工具,能有效辅助学生识别关键问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构建相应的知识体系;能使教师针对学生掌握的情况实时调整教学进程,提高教学效率。针对“森林经理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师难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学生缺少学习的主动性,难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等问题,以课程核心章节“法正林”为例,探讨了“概念图”教学法在“森林经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途径:首先,学生针对课程核心章节编制概念图,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完成概念图的构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最后,通过小组协作进一步完善概念图,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概念图”教学法在“森林经理学”课程教学中应用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的能力、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拉丁学名是从事园林、园艺相关专业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但目前“园林花卉学”课程教学由于课时少,学生重视程度低、缺少学习兴趣,影响了教学效果。为提高学生对园林花卉拉丁学名的学习兴趣,提升“园林花卉学”课程教学质量,对花卉拉丁学名的教学进行了探讨与实践:利用花卉拉丁学名,可以分析出园林花卉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和生境特点,辨析形态类似的花卉种类、原产地及栽培特性,还可以用花卉拉丁学名分析出花卉的药用价值及相关的植物学家、神话故事等人文内容。通过对园林花卉拉丁学名的讲解分析,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还能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针对物联网专业的建设现状,在“数据获取与处理”课程教学实践中实施了研究性教学.在“数据获取与处理”课程教学中开展研究性课堂教学首先要确定若干个研究性主题,围绕研究性主题展开学习、讨论和总结;其次探讨了在该课程中实行研究性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包括研究性实践教学、申报大学生创新计划、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竞赛、引导学生参加老师的科研项目等.“数据获取与处理”课程实施研究性教学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物联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9.
“种苗学”是东北林业大学林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黑龙江省精品课程.为进一步提高“种苗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对开展研究性教学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构建原则,从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模式选择、教学效果考核方法等方面初步构建了“种苗学”课程的研究性教学模式;同时制定了研究性教学模式的监督机制.通过该教学模式的初步实施,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风景园林植物学》是风景园林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该课程开设已有近十年的历史,但尚未有基于该课程教学效果反馈的教学改革研究。面向风景园林专业毕业生开展《风景园林植物学》教学反馈的问卷调查,并通过SPSS因子分析,总结影响该课程教学效果的3个主要因子,即“课堂教学形式”“实践教学模式”和“考核标准”。通过因子要素分析,发现学生更倾向以老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形式;希望尽可能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衔接,并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实践教学;同时适当调整平时成绩在期末成绩中的比重。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和课程特点,围绕两个学期的教学活动,探索出“以提高学生风景园林植物识别水平为核心,兼顾风景园林植物应用能力培养”的“两循环”教学模式,有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