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评价沙雅县棉田土壤质量状况,并探讨棉田土壤盐渍化与其土壤质量的相互关系,促进棉田可持续生产。以沙雅县4乡镇主要植棉区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速效磷、盐分总量和容重等6项理化指标,计算土壤综合肥力指数(IFI),再基于M-SQR确定棉田土壤质量分级。结果表明:沙雅棉田养分指标含量适中,土壤容重偏大;有30%的样地呈不同程度土壤盐渍化,土壤盐分与土壤多数养分指标呈负相关;根据评分结果,棉田综合肥力指数可划分出5级水平;相比IFI评级,SQR中Ⅲ级以上的样点量减少了31.37%,而低级土壤质量样点增加了16个;盐碱斑地块、沙斑地块和芦苇斑地块的土壤质量均为Ⅴ级;中部棉区相比南部和北部棉区的土壤质量状况较好。评价结果表明M-SQR评价模式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土壤盐渍化抑制土壤养分的积累,是影响土壤质量的限制因素。各样点评价结果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区域性差异。本研究可为区域内棉田土壤盐渍化的改良工作提供良好的治理思路,并且能够服务于棉田土壤质量的管理。  相似文献   

2.
南疆膜下滴灌棉田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探讨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质量指标的相关性,为棉田土壤质量评价提供生物学指标。以南疆棉田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棉田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主成分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土壤过氧化氢酶、酸性转化酶、碱性磷酸酶、脲酶与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达到极显著相关关系;通径分析表明,全氮和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土壤酶活性的主要因子;有机质、全氮、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是反映土壤肥力和质量的主要组分。用过氧化氢酶、酸性转化酶、碱性磷酸酶作为评价棉田土壤肥力水平的敏感生物指标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沿江丘陵区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12种不同种植模式的6个土壤酶活性和7个土壤肥力因子进行测定,运用相关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期阐明沿江丘陵地区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因子的关系。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因子密切相关,多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典型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综合土壤酶活性因子”与“综合土壤肥力因子”存在极显著的典型相关关系,其中过氧化物酶、脲酶、多酚氧化酶和淀粉酶与有机质和全氮关系密切。综合土壤肥力因子可以作为土壤肥力评价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一、土壤肥力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肥力的关系十分密切。许多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肥力成正比。所以人们常以有机质含量作为评价土壤肥力的一个指标。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5.
应用土壤圆锥指数仪评估阜新海州矿排土场复垦工程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矿区土地复垦工作中,如何获取合适的土壤特征指标对于提高复垦质量以及复垦效果评估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以阜新海州露天矿排土场复垦工程为研究对象,应用新型土壤圆锥指数仪对复垦土壤压实度进行测量,结合GPS信息、GIS技术及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土壤圆锥指数方法在评估矿区土壤复垦效果中应用的可行性。通过对排土场覆土复垦区7个地块264个采样点的测量试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覆土工程5年后,89%以上测量区域的土层厚度达到北方常见农作物生长需求。研究表明,土壤圆锥指数作为评估矿区土地复垦工程一项参数指标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但具有一定的片面性,需与其他理化参数相结合,才能更全面地评价矿区复垦效果。  相似文献   

6.
不同植被建设措施设置对沙化土地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了解不同植被建设措施对沙化土地理化性质的影响,在黄羊滩地区选取不同树种、不同配置结构中具有代表性的植被建设措施,按随机抽样布点,分层取土样。制成混合土样后测定其各项理化性质数据,并对不同治理措施内的沙地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纯林地土壤肥力以小叶锦鸡儿最佳;乔灌混交林改良土壤的效果好于乔木纯林。该成果为采用植被建设措施改良沙化土地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前,地膜产品应用效果的评价方法难以兼顾作物产量、成本、土壤残膜状况、土壤肥力和地膜机械性能等综合因素.笔者采用戒上型隶属函数确定考核指标的隶属度值,采用相关分析法确定考核指标的权重系数,应用综合指数法定量地对以花生覆膜为例的不同地膜产品应用综合效果的评价方法做初步探讨.数据基于3年定位试验,研究了裸地栽培、普通PE地...  相似文献   

8.
研究河西东部枸杞品质评定指标,可为区域产业发展、品种优选以及品牌营销提供理论支撑。笔者以2016年试验数据为基础,将生长量指标与理化指标作为评价依据,采用熵权法和主成分分析对16个批次红枸杞进行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赋值,并借助动态赋值对两种评价权重进行综合赋值,然后利用评价模型有效实现了枸杞的品质评定,结果显示丰乐基地品质最为突出,评定结果与实际相符。本研究为河西东部红枸杞质量评定提供了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9.
土壤质量评价的生物指标及其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的人为破坏及不合理利用使土壤质量受到严重的威胁,寻找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已成为土壤生态学的研究热点。而传统的理化指标已难满足评价土壤质量的需要,寻找能够全面反映土壤质量动态变化和判别土壤质量变化的灵敏指标已成为土壤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对近几年来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动物等土壤质量生物学指标及其相关性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评述,以其为土壤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PI模型在东北松嫩黑土区土壤生产力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摘 要:【研究目的】综述土壤生产力指数模型(Soil Productivity Index,简称PI)的原理、方法以及在国外的运用,探讨其在松嫩黑土区的适宜性以及改进的可能。【方法】在系统介绍PI模型的基础上,以东北松嫩黑土区为研究区,利用研究区17个土壤剖面理化性质数据和作物产量调查数据,比较分析了表土评价法(CI),原PI模型以及根据研究区土壤特性订正过的PI模型(BPI)对土壤生产力的评价效果。【结果】结果表明:(1)CI法生产力指数差异小,不易将土壤生产力水平进行分异;PI和BPI模型生产力指数差异大,容易将土壤生产力水平进行分异;(2)三种模型生产力指数与正常年景玉米产量的线性回归结果,BPI模型最好(R2=0.6774, P<0.01),其次是PI模型(R2=0.3285, P<0.05),CI模型较差(R2=0.0865),未通过显著性检验(P>0.05);(3)PI模型对于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的土壤生产力水平出现高估,BPI由于引入有机质含量指标,评估效果明显改善。【结论】总体而言,PI模型将一定厚度的土体作为对象综合评价土壤生产力,效果明显优于表土评价法,但在具体地区应用时,应根据当地土壤生产力影响因子的重要性,选择适当指标进行修订。东北地区有机质对作物生长十分重要,引入该指标后明显改善了PI模型对土壤生产力的评价效果。是否需要引进其它指标,并建立评价模型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滨海盐渍棉田施用微生物菌肥的降盐效果及棉花长势响应,选择黄河三角洲滨海轻度、中度盐渍棉田,布设不同种类生物产品、不同用量微生物菌肥的棉花田间试验,采集土壤盐分、棉花株高、SPAD值、冠层NDVI等数据,以各处理间的对比分析及方差分析方法,系统分析微生物菌肥对盐渍棉田的降盐效果及其棉花的长势响应.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生物产品处理均有一定降盐效果,表层和下层、根际和垄间含盐量均有所下降.轻度盐渍棉田土壤含盐量降幅7.03%~35.06%,株高增幅9.76%~15.40%,SPAD值增幅12.97% ~22.64%,NDVI值增幅12.58% ~19.85%,微生物菌肥处理效果最佳;中度盐渍化棉田土壤含盐量降幅6.18%~31.85%,株高增幅10.02%~17.12%,SPAD值增幅13.67%~15.55%,NDVI值增幅9.22%~18.69%,微生物菌肥的降盐效果最为明显.综合看,施用微生物菌肥的降盐和长势促进效果,优于有机物+有益微生物处理,优于商品有机肥处理,微生物菌肥的推荐施用量1500 kg/hm2.本研究证明滨海盐渍棉田施用微生物菌肥有明显降盐效果,并对棉花的长势有积极促进作用,研究结果为滨海盐渍农田生物改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有机质水平常用作评价土壤肥力的首要指标,如何分析土壤有机质含量对正确评估土壤肥力有重要意义。在探讨现行标准在新垦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分析中存在问题的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结果表明,用现行NY/T1121.6-2006标准测定的是以<2mm土粒为基数的有机质含量;若以包括>2mm砾石为基数计算时,新垦耕地土壤有机质水平下降了22%(平均值从23.1g/kg降至18.0g/kg);按照耕地质量评定与分等定级技术规范(DB33/T895—2013),土壤有机质生产能力赋值由0.84分降低到0.4分,属于低水平。研究结果为准确评估新垦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调查海南省主要椰子园土壤养分状况,并评价土壤肥力,为掌握海南省椰子种植区土壤养分状况以及合理、科学施肥管理提供依据。采集海南省北部(海口)、东部(文昌),南部(三亚、陵水)、中部(琼中、屯昌)、西部(昌江)等市县的椰子种植园表层(20 cm)土壤样品,测定土壤养分,并进行相关和差异显著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调查样点土壤偏酸性;椰子土壤的有机质、氮磷钾、钙镁等养分含量较高的为海南省中北部,但滨海地区有机质、氮磷钾含量较低,尤其是文昌地区的;调查样点土壤不缺乏铜、锌、铁3种微量元素;然而,所有调查海南省样点土壤均存在缺硼现象。通过合理和科学施肥和栽培措施,提高滨海地区如三亚、陵水、文昌市等地土壤肥力水平和保肥能力,以满足该地区的椰子生长和发育的需要;另外,应重视施用硼肥,以改善海南省椰子园缺硼现状。  相似文献   

14.
对云南砚山县和西畴县典型石漠化区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丰缺诊断和综合肥力评价,以期为研究区域土壤品质提升提供科学依据。测定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电导率6个土壤肥力指标,对土壤肥力指标变化规律进行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计算土壤肥力综合得分,应用系统聚类法对土壤肥力进行分类。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有效磷含量属于中等偏下水平,碱解氮含量属于高水平。采用主成分分析将土壤肥力指标提取为3个主成分,可反映土壤全部信息的80.52%。第一主成分以有机质和pH贡献大,第二主成分以速效钾、碱解氮、有效磷贡献大,第三主成分以电导率贡献大。土壤综合肥力可分为2类,第一类土壤综合肥力属于中等水平,第二类土壤综合肥力水平较低。总而言之,云南砚山县和西畴县典型石漠化区土壤综合肥力属于中低水平,土壤有效磷、有机质和pH是影响土壤综合肥力高低的关键因子,需加强土壤养分管理,合理施肥,提升土壤综合肥力水平。  相似文献   

15.
在滨海盐碱地区开展植树造林是改良盐渍土壤的重要手段。对黄河三角洲4个人工林及对照空地的土壤理化性质指标及其相关性进行测定和分析,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不同人工林的土壤改良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4种人工林均能改善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的土壤质量,降低土壤容重、含盐量,增加有机质及速效养分含量,且各理化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2)因子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人工林土壤质量综合评价得分情况为:白蜡(1.223)杜梨(0.686)柽柳(0.307)盐柳(-0.107)空地(-2.108)。  相似文献   

16.
广东英德13个村镇茶园土壤质量及重金属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考察广东英德地区茶园土壤的质量及重金属安全性,本研究采集了该地区13个村镇的茶园土壤样品76份,以国标方法对土壤酸碱度、肥力指标以及6种重金属铬、铜、铅、砷、镉、汞含量进行了测定,并进一步对土壤重金属安全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有10个地块出现酸化和碱化,占土壤总数的13.15%,其中沙口镇和云岭镇部分茶园土壤已发生酸化;大湾镇、石牯塘、石灰铺镇部分茶园土壤发生碱化。对土壤肥力指标进行分析发现绝大多数土壤样本在散点图中位置相对集中,处于正负2较低的位置,说明英德绝大多数茶园土壤肥力较低。根据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来看,有9.21%的土壤砷污染指数超标,1.31%的茶园土壤汞污染指数超标和铬污染指数超标。大部分土壤样品的综合污染指数低于0.70,处于安全级别。有3.95%的茶园土壤重金属污染达到警戒级,包括望埠镇、石灰铺和英红镇;1.31%的茶园土壤重金属为轻污染级别,位于东华镇。研究认为,广东英德地区茶园土壤肥力相对较低、出现酸化和碱化现象,少量茶园土壤重金属出现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17.
新疆连作棉田耕层土壤理化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新疆长期连作棉田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调查、取样测定的方法,研究新疆连作棉田不同产量水平条件下土壤理化指标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棉花产量增加棉田耕层深度、犁底层厚度均呈增加趋势,但不同产量水平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土壤紧实度、土壤容重和土壤含盐量则呈下降趋势,其中高产田土壤紧实度在10-46cm显著低于中、低产田,而高产田耕层土壤容重和土壤含盐量显著低于中、低产田,但高产田土壤粘粒较中、低产田有所提高,而一定比例的粘粒有利于提高土壤保水性。高产田耕层土壤有机质、速效氮含量较高,表现为高产田>中产田>低产田,而速效磷、速效钾无显著差异。从产量构成因素来看,单株铃数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单铃重,衣分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8.
郑州市郊区土壤综合肥力评价及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修改后的内梅罗公式作为土壤肥力的评价模型,将传统的统计方法与地统计学方法及GIS技术相结合,研究了郑州市土壤肥力的空间变异规律,对郑州市土壤质量进行了定量化的评价。结果表明,郑州市土壤速效磷以差级水平为主,全氮含量中等之外,pH、速效钾、CEC和有机质均以中等级以上水平为主;相对来说,速效磷含量总体较低是郑州市土壤肥力的主要限制因子郑州市土壤综合肥力系数的空间分布总体上具有以下特征:在东北西南方向上,土壤的综合肥力系数很较低,大面积处在差的水平,其中少面积具较高肥力。东南和西北方向的肥力较高,大部分处在良和中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通过调查黄河流域棉区149个采样点早衰棉田和正常棉田土壤养分情况,构建土壤综合肥力指数(Integrated fertility index,IFI),研究引起棉花早衰发生的土壤养分原因。结果表明:早衰棉田土壤肥力各指标均低于正常棉田,其中0~20 cm土层的有机质和钾含量差异极显著。调查区域0~20 cm土层,正常生长棉田的IFI值为0.41,早衰棉田仅为正常棉田的75.6%;20~40 cm土层的IFI值显著低于0~20 cm土层,正常棉田的IFI值为早衰棉田的1.67倍。土层各肥力指标对IFI影响的直接通径系数0~20 cm从大到小的顺序为速效钾、速效磷、全氮、有机质、碱解氮含量,20~40 cm从大到小的顺序为为速效钾、速效磷、有机质、全氮含量;间接通径系数0~20 cm土层从大到小的顺序是碱解氮、全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20~40 cm从大到小的的顺序为有机质、全氮、速效钾、速效磷含量。综合分析,IFI与棉花早衰密切相关,其值越小越易引起早衰的发生,其中钾素和碱解氮分别是对IFI产生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的最大营养元素,大田生产中需要合理施入钾肥和氮肥,合理调节IFI值,方能有效防控因土壤肥力引发的棉田早衰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耕地质量作为反映耕地不同性状的综合性指标,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文章综述了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在耕地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情况。当前耕地质量评价信息采集技术中存在监测范围小、监测时间跨度短、成本高、效率较低等问题,难以实现耕地质量的快速、准确评价。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的遥感影像为长时序、大范围的耕地质量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数据基础。文章总结了国内外应用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对地形特征、田间基础设施、生物多样性、土壤性状、农田环境状况等指标识别方法。文章在介绍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方法基础上,归纳了植被指数协同评价法,结合主成分分析法提出了基于高分辨率遥感的耕地质量评价方法,探索基于高分辨率遥感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获取方法和评价体系,以期为快速、准确耕地质量评价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