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三倍体和四倍体枣减数分裂行为异常现象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枣自然三倍体‘赞皇大枣’(2n = 3x = 36)和人工诱变同源四倍体‘辰光’(2n = 4x = 48)为试材,对多倍体枣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进行了观察和定量分析,并重点分析了其异常行为。结果表明,多倍体枣减数分裂的每个时期都存在异常,终变期染色体不规则配对,有单价体、二价体、三价体和四价体出现,且出现双核仁;中期Ⅰ和中期Ⅱ有部分染色体游离于赤道板外;中期Ⅱ除十字形纺锤体外,还有平行纺锤体和八字形纺锤体出现;后期Ⅰ和后期Ⅱ出现落后染色体及染色体桥现象;四分体时期出现含有微核或者不含微核的二分体、三分体、四分体。仅在‘赞皇大枣’四分体时期观察到多分体的发生,仅在‘辰光’后期Ⅰ和后期Ⅱ存在胞质提前分裂现象。由于多倍体枣减数分裂行为异常,造成了配子多样化、花粉畸形和育性降低。初步推断,‘赞皇大枣’为同源三倍体,其染色体减数分裂异常行为较同源四倍体‘辰光’更严重。  相似文献   

2.
勋章菊品种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4个不同株形和花色的勋章菊品种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表明:(1)勋章菊品种‘红纹’、‘星白’、‘日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均为2n = 10,而‘中国勋章菊’为2n = 20,推测勋章菊属植物的染色体基数为x = 5,而‘中国勋章菊’为四倍体。(2)‘红纹’、‘星白’、‘日出’的核型公式分别为2n = 8m + 2sm、2n = 8m + 2sm和2n = 10m;‘中国勋章菊’的核型公式为2n = 18m + 2sm。(3)4个勋章菊品种的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3.80% ~ 58.84%;除‘日出’的核型类型为“1A”,其余3个品种均为“2A”型,核型较对称。(4)从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可知,3个外引品种的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3.
 以6个A基因组香蕉(Musa spp.)品种为材料,采用改良的去壁低渗法对其核型特征进行分析。‘天宝蕉’(AAA)核型公式为2n = 3x = 33 = 3M + 27m(3SAT)+ 3sm,属“1A”核型;‘海南贡蕉’(AA)核型公式为2n = 2x = 22 = 2M + 18m(2SAT)+ 2sm,属“2A”核型;‘玫瑰蕉’(AA)、‘贡蕉’(AA)、‘抗枯1号’(AAA)和‘抗枯5号’(AAA)核型公式分别为2n = 2x = 22 = 2M + 16m(SAT)+ 2sm + 2st,2n = 2x = 22 = 4M + 16m(SAT)+ 2sm,2n = 3x = 33 = 6M + 15m(3SAT)+ 12sm和2n = 3x = 33 = 6M + 15m(3SAT)+ 12sm(3SAT),属“2B”核型。基于核型分析结果,绘制了6个香蕉品种的核型模式图。  相似文献   

4.
‘赞硕’是从自然三倍体枣品种‘赞皇大枣’的优良变异中选育出的大果、优质、干制鲜食兼用的新品种。果实9月中旬成熟,近圆形,平均单果质量28.11 g。果肉质地疏松,汁液中等,甜,制干率高;早果,丰产;枣吊短,休眠期部分枣吊不脱落;树势中庸,成枝力低,管理省工。适宜在河北省赞皇县、行唐县及生态条件类似区域栽培。  相似文献   

5.
利用两个对炭疽菌叶枯病高抗的苹果品种(系)‘富士’和‘QF-2’及两个高感品种‘金冠’和‘嘎拉’为亲本配制了4个杂交群体‘富士’ב金冠’,‘金冠’ב富士’,‘嘎拉’ב富士’,‘富士’בQF-2’。以F1群体植株为试验材料,对苹果炭疽菌叶枯病的抗性进行鉴定评价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4个群体中抗、感植株的分离比分别符合1︰1,1︰1,0︰1和1︰0的理论比值,初步推测苹果抗炭疽菌叶枯病性状受隐性单基因控制,抗病基因型为rr,感病基因型为RR和Rr。以‘金冠’ב富士’F1群体为试材,采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BSA)方法,通过对均匀覆盖苹果染色体组的500对SSR引物的筛选,获得了一个与抗病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S0506206-24,该标记与抗性基因位点的连锁距离为9.8 cM。  相似文献   

6.
抗裂与易裂枣内源激素含量和细胞壁代谢相关酶活性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枣抗裂果品种‘圆铃枣’和易裂果品种‘俊枣’为材料,测定了果实生长发育曲线、果 形指数及种子败育率,并对果皮、果肉、种子中内源激素含量及果皮、果肉中细胞壁代谢相关酶的活性 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俊枣’果形指数和种子败育率均显著高于‘圆铃枣’。果实发育后期‘俊枣’ 果皮中的GA3 含量、果肉中的IAA 含量明显高于‘圆铃枣’,而‘圆铃枣’果肉及种子中的ABA 含量高 于‘俊枣’;‘俊枣’果肉及种子中(GA3 + IAA + ZT)/ABA 的比值在整个果实生长发育期均高于‘圆铃 枣’。果实生长发育后期‘俊枣’果皮中的果胶酶及纤维素酶活性高于‘圆铃枣’,且‘俊枣’果肉中的 POD 及PPO 活性也较高。以上结果显示,枣果实生长发育后期易裂品种‘俊枣’果肉中的IAA 积累较多, 而抗裂品种‘圆铃枣’果肉及种子中ABA 含量显著高于易裂品种;易裂品种‘俊枣’果肉及种子中(GA3 + IAA + ZT)/ABA 的比值较高,果皮中的果胶酶、纤维素酶活性影响裂果的发生,其POD 及PPO 活性相 对较高。  相似文献   

7.
 应用25S rDNA-FISH对大白菜—结球甘蓝异源三倍体(ACC)中期染色体组成和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花粉特性和结实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大白菜—结球甘蓝异源三倍体染色体数为28,含有9个25S rDNA位点,其中4个来自结球甘蓝4号和7号染色体;5个来自大白菜1 ~ 5号染色体;A、C基因组间不同染色体同源程度不同,减数分裂终变期常形成单价体、二价体和三价体等不同的联会方式;中期Ⅰ和中期Ⅱ存在游离染色体;后期Ⅰ和后期Ⅱ染色体分离不均衡,并存在染色体落后或丢失;末期Ⅱ有微核产生。异源三倍体花粉整齐度和生活力远低于其二倍体亲本,自交及与亲本甘蓝(CC)回交的结籽率都极低,仅为0.01%。  相似文献   

8.
东方百合新品种‘中华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思乡  罗福贤  张朝君  李英  赵宁  黄静  章海龙 《园艺学报》2009,36(11):1713-1714
 以东方百合‘真情’ ( ‘Co Amore’) 为母本, 以‘元帅’ ( ‘Acapulco’) 为父本采用三倍体培育方法(专利号: ZL0315334216) 培育出东方百合新品种‘中华红’, 3年田间试验表明: 整体性状稳定, 花色鲜红色, 柱头紫黑色, 茎杆绿色, 明显区别于父母本, 经济性状优良, 适应性强, 易繁殖, 是一个优良的切花品种。  相似文献   

9.
 苹果无融合生殖砧木‘青砧1 号’是1999 年通过杂交育种获得,母本为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 Rehd.),父本为柱型苹果株系CO(Malus × domestica Borkh.)。该砧木树体柱形,无融合生殖坐果率97.0% ~ 98.1%,种子繁殖,实生苗整齐,可以直接作为基砧嫁接‘嘎拉’、‘乔纳金’、‘烟富3’ 和‘烟富6’等主栽品种,表现亲和性好,成苗率高;嫁接树抗重茬病能力强,并且成花早,产量高,果实品质优,适于在环渤海湾、黄土高原等中国苹果主产区应用。  相似文献   

10.
福建若干品种类型香蕉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对福建主栽的台湾蕉、美蕉、柴蕉三个品种以及一个当地的野生蕉类型进行了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它们的染色体基数都是x=11,野生蕉是二倍体2n=22,台湾蕉、美蕉和柴蕉三个品种都是三倍体,2n=33。 野生蕉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正常,花粉发育良好,高度能有。台湾蕉、美蕉和柴蕉的减数分裂行为极不规则,中期Ⅰ有单价体、二价体和三价体后期Ⅰ和后期Ⅱ染色体分离亦不规则,主要表现在两极染色体数不等、染色体落后、多极分离以及小核形成等;通过第二次分裂后,除形成四分孢子外,还有比例不小的异常多分体出现。它们的花粉发育不良,大小极不整齐,不育。  相似文献   

11.
酸枣和赞皇大枣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许晓光  陈龙  彭建营 《园艺学报》2009,36(8):1127-1133
 以酸枣和赞皇大枣为试材, 对其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进行了系统观察, 并将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加以描述和分析。结果表明, 酸枣减数分裂符合二倍体的分裂规则; 赞皇大枣分裂不规则, 终变期出现单价体、二价体和三价体, 且减数分裂后期Ⅰ和后期Ⅱ出现落后染色体, 最终产生三分体、四分体、五分体、六分体, 形成不等孢子。  相似文献   

12.
‘赞皇大枣’不同株系的染色体数及其核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赞皇大枣’原产分布区域内, 结合地理分布和形态学特点随机选取42个株系进行细胞学研究, 结果表明: 供试赞皇大枣均为三倍体, 2n = 3x = 36。对42个株系进行了染色体核型分析和比较,表明赞皇大枣存在核型多态性, 主要归纳为3类代表核型: 2n = 3x = 21m (1SAT ) + 15 sm, 2n = 3x = 15m +21 sm, 2n = 3x = 21m (2SAT ) + 15 sm; 核型对称性分别为2A、2B、2A类型。赞皇大枣可能是由二倍体品种未减数配子和同品种或不同二倍体品种正常配子天然杂交而来。  相似文献   

13.
运用压片法对秋水仙素滴注处理后的‘无核丰’枣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及其与花蕾外部形态变化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并测定了2n花粉的比例。结果表明:秋水仙素处理后枣小孢子母细胞第一次减数分裂正常;在减数分裂前期Ⅱ观察到胞质分裂异常现象;中期Ⅱ纺锤体主要有4种类型:平行型、垂直型、八字型和融合型,分别占27.31%、19.35%、45.27%和8.06%;四分体时期观察到二分体、三分体、四分体,分别占6.00%、43.04%、50.96%;定位异常纺锤体八字型与融合型分别与三分体、二分体呈正相关;秋水仙素处理后‘无核丰’枣2n花粉的形成受胞质分裂异常、纺锤体定位异常两种机制控制,因纺锤体定位异常而产生的2n花粉占2n花粉总数的96.97%,遗传上等同于FDR(第1次分裂重组)型配子,因胞质分裂异常产生的2n花粉在遗传上等同于SDR(第2次分裂重组)型配子;秋水仙素处理后‘无核丰’枣2n花粉绝大多数为FDR型,因而在枣有性多倍化中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与花蕾外部形态变化具有对应关系,花蕾直径达到1.34 mm时,小孢子母细胞开始进入减数分裂;达到1.68 mm时,小孢子母细胞进入四分体时期;超过1.92 mm时,减数分裂结束,且有大量花粉粒形成。2n花粉诱导最佳的秋水仙素滴注时期为细线期末期,即花蕾直径在1.34~1.42 mm时,诱导后‘无核丰’枣2n花粉发生比例为17.36%。  相似文献   

14.
秋水仙碱诱导枣多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24  
蒋洪恩  刘孟军 《园艺学报》2004,31(5):647-650
 以冬枣、临猗梨枣和辣椒枣一年生嫁接苗为试材, 以秋水仙碱为诱变剂诱导多倍体。结果表明: 临猗梨枣诱变率最高可达50 % , 最佳组合为0.15 %秋水仙碱处理茎尖18 h ; 冬枣和辣椒枣的诱变率最高可达43.3 % , 最佳处理组合分别为0.1 %/ 30 h 和0.15 %/ 18 h。变异材料的细胞染色体数(2 n = 4 x =44) 和单细胞DNA 含量均为二倍体对照的2 倍, 在辣椒枣中还出现了染色体数为2 n = 2 x + 2 = 26 及DNA含量为八倍体的细胞。四倍体变异材料均表现出叶长、叶宽、叶面积增大, 叶形指数减小, 节间长度变短等特征。另外, 还表现出叶片气孔保卫细胞增大, 叶绿体增多, 花粉粒增大, 畸形花粉增多, 四孔沟花粉出现及花粉粒育性降低等。  相似文献   

15.
 为了阐明‘金冠’苹果果锈形成的时间与原因,探索防止果锈形成的方法,以‘金冠’及 其无锈芽变品种‘丰帅’为试材,利用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果面果锈形成过程,测定了果皮色 素和次生代谢产物组分和含量。结果表明,花后4 周‘金冠’苹果果面尚无肉眼可见的果锈时,表皮细 胞蜡质层已经开裂、脱落;花后5 周表皮细胞角质层大量开裂,细胞壁木栓化;花后6 周,大量果锈出 现在果实表面。据此推断,花后4 ~ 6 周是‘金冠’苹果果锈形成的关键时期。另一方面,‘丰帅’果皮 叶绿素和类萝卜素含量显著低于‘金冠’,而总黄酮和绿原酸含量显著高于‘金冠’,特别是在花后4 ~ 6 周。花后4 周利用0.05 ~ 5 mmol · L-1 外源绿原酸处理,可以显著降低‘金冠’果皮果锈指数,且对果实 品质没有不良影响。因而,适当浓度外源绿原酸可望用于苹果防锈实践。  相似文献   

16.
核桃砧木新品种‘中宁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桃砧木新品种‘中宁强’是由美国引进的魁核桃(Juglans major)与河南省洛宁县核桃(Juglans regia L.)杂交选育而成。具有树干通直,根系发达,分枝力强,生长速度快,抗干旱,耐瘠薄,嫁接亲合力高等特点,年胸径生长量1.7 cm,为核桃的1.7倍。嫩枝扦插生根率85%,作砧木嫁接核桃品种的枝接成活率90%以上,芽接成活率95%,嫁接的核桃品种表现出生长势旺盛,坚果仁更加香甜。适宜在华北、西北、华东和西南核桃主产区应用。  相似文献   

17.
Eighty-six triploid Citrus plants were recovered from interploid crosses between a natural tetraploid selection of the tangerine ‘Dancy’ (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cultigroup ‘Tangerine’), used as the pollen parent, and two seedy selections of diploid mandarins (C. reticulata Blanco) as well as one clementine (Citrus clementina Hort. ex Tan.): ‘Fortune’ mandarin, ‘Wilking’ mandarin and ‘Monreal’ clementine. Flow cytometric analysis was used for screening the triploid plantlets and the ISSR-PCR technique was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obtained triploids through a double approach, confirming the hybrid nature of the offspring and allowing the analysis of the genetic pool obtained. Selection among triploid genotypes generated from elite seedy parents will give us a better chance to obtain superior mandarin cultivars characterized by true seedlessness.  相似文献   

18.
null     
null 《园艺学报》2012,39(7):1415
 ‘台绿1 号’是分别以日本青花菜品种‘绿雄90’和‘Br60’为原始材料经连续多代自交选 育的自交不亲和系‘B19-10-1-2-1’和‘Br60-2-2-1-2’为母本和父本杂交育成的青花菜新品种。生长势较 强,植株半直立,叶片长椭圆形,叶色深绿,蜡粉中等。花球紧实,高圆形且圆整,蕾粒中细,单球质 量0.76 kg,产量约23 000 kg · hm-2。中晚熟,从定植到采收约95 d,保鲜和速冻加工兼用。适合长江流域秋、冬季栽培。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地平线’天竺葵的花芽分化特性及光周期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石蜡切片 方法观察了花芽分化的过程,探讨了7 种光周期处理对始花期及开花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地平 线’的花芽分化过程可以划分为8 个时期,持续时间大约为9 周;(2)‘地平线’花芽分化时期与各生长 指标(株高、株幅、真叶数和播种周数)均极显著相关,通过回归方程判断其幼龄期在5 片真叶前结束; (3)‘地平线’为量性短日照植物,促其早花的最佳光周期为昼12 h/夜12 h;(4)较长日照下‘地平线’ 的株形高大松散,较短光周期下矮小紧凑。‘地平线’天竺葵在5 片真叶前,采用16 h 日照栽培,可得到 健壮幼苗;5 叶期后,12 h 日照诱导,可促进分枝开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