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畜禽业》2017,(11)
猪水肿病由溶血型大肠杆菌感染引起,以仔猪发病为主,成年猪耐过,发病急、病死率高是该病的主要特点;病原可分泌致水肿毒素和神经毒素,导致临床表现组织器官水肿和神经症状;疫苗免疫、药物预防和加强管理可有效预防该病,治疗该病需要及时,因该病和圆环病毒病发病日龄接近,临床需警惕二者同时感染的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2.
《畜禽业》2018,(12)
仔猪大肠杆菌病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所引起,主要发病于出生不久的仔猪,黄痢和白痢是常见的两种表现形式,养殖环境差和管理水平低的猪场多发;大肠杆菌呈全世界分布,血清型众多,抗原可分为菌体抗原(O)、表面抗原(K)和鞭毛抗原(H)三种,不同血清型毒力相差较大;根据症状表现和实验室菌检结果可对该病进行诊断;预防该病必须从管理、消毒和肠道保健三个方面着手做工作,抗生素是治疗本病最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仔猪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包括仔猪黄痢(以1~3日龄仔猪多见)、仔猪白痢(以10~30日龄仔猪多发)、仔猪水肿病(多发生于断奶前后体质健壮的仔猪),仔猪黄白痢是仔猪断奶前死亡的主要原因,给养猪业带来极大影响.由于大肠杆菌型号多,且极易产生耐药性,给防治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单纯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往往效果不佳.笔者经多年临床实践,认为只有在综合预防的基础上,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措施,才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畜牧业生产中,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大肠杆菌对许多药物产生了耐药性。为了指导临床用药,对大肠杆菌的敏感药物进行了筛选实验。结果表明,丁胺卡那霉素对大肠杆菌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可作为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的首选药物;其次为新霉素,庆大霉素,泰乐菌素和氧氟沙星。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20,(7)
鸡大肠杆菌病是养鸡生产过程中重要的细菌性疾病,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所引起,临床主要有菌血症型和肠道型2种,前者感染鸡主要表现全身症状,后者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后期也可转化为菌血症型;预防该病必须加强环境消毒,做好鸡群应激防控,提升管理水平,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进行预防;抗生素是治疗该病的最好药物,产蛋鸡和临出栏的肉鸡需考虑药物残留,建议使用中药或微生态制剂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6.
<正>仔猪大肠杆菌病主要指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对新生仔猪危害很大,可造成仔猪死亡或生长发育不良。因仔猪的生长期和病原血清型不同,该病在仔猪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真鲷弧菌病病原菌对3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选择抑菌作用较强的4种抗菌药物进行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IC)以及药物最小抑菌时间(MIT)的规定,结果表明,多粘菌素B的MLC和MBC最低,MIT值最小。小型治疗的实际结果表明,多粘菌素B对该病的治愈率达70%,不仅如引,还能控制该病的发生(发病率为20%),由此可见,在本实验所用的30种抗菌药物中,多粘菌素B是防治该病的首选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8.
裴有兴 《畜禽业》2023,(4):91-93
鸡大肠杆菌病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感染所引起,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黏膜接触以及血液等途径传播,不同日龄、性别和品种的鸡都能感染,临床常将该病分为气囊炎型、脐炎型、眼炎型和腹膜炎型等,临床危害较大。对此,从对健康鸡群科学接种疫苗、做好鸡群的动态监控、定期用药对鸡群进行净化、临出栏的肉鸡和产蛋期蛋鸡使用非抗生素类物质定期保健等方面详述了该病的预防措施,同时也阐述了病鸡的治疗方案,以期为广大养殖户防控该病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20,(8)
鸡大肠杆菌病是养鸡生产过程中的常见病,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引起,预防该病需加强鸡场的管理,科学消毒,防止鸡群应激;抗生素是治疗该病的最佳药物,对于产蛋鸡群可使用中药或微生态制剂进行治疗,避免出现药物残留而引发食品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刘九生 《畜禽业》2006,(7):48-48
仔猪水肿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所引起断奶仔猪的一种肠毒血症。本病主要发生于补料和断奶前后营养状况良好、生长快的仔猪,以突然发病,头部、皮下和浆膜下水肿,运动失调,阵发性痉孪和痹症状为特征。剖检可见胃壁,尤其是胃的大弯部和贲门部粘膜和肌肉层之间,切开可见一层透明或淡红色胶冻状水肿。本病是小型养猪户仔猪群的一种常见多发病,发病率为5%~15%,个别地方可达30%。采用抗过敏、脱水和抗菌药物治疗,治愈率不高,特别是在仔猪出现水肿症状后再进行治疗更是难以痊愈。笔者在多年的临诊工作中,采用“停食、开泻、脱敏、抗菌”四联疗法治疗仔猪水肿病取得较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1.
高大朋 《畜禽业》2023,(3):66-68
鸡肠炎型大肠杆菌病属于大肠杆菌的一种,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对养禽业危害严重。鸡发病后表现为腹泻、粪便呈现黄白或黄绿色,发病严重的病鸡会在短时间内出现死亡,给养殖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对鸡肠炎型大肠杆菌病的病理特征进行阐述,以期帮助养殖户了解该病,从而通过提升饲养管理水平、采取科学的药物治疗手段,降低该病带来的影响,为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不同抗菌素可溶性粉对仔猪白痢的治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白痢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一般发生在仔猪10~30日龄。该病传染快、病程短、死亡率较高,并且随着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产生了许多的耐药菌株,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试验利用不同抗菌素可溶性粉,对仔猪白痢进行治疗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甲哌力霉素可溶性粉(50g):含量2%,由沈阳中亚兽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试验样品批号为20030220。试验中配制成每20mg/ml的水溶液。1.1.2硫酸庆大霉素可溶性粉(50g):含量为2%(100万IU),杭州杭江动物药品厂生产。试验榈批号为20020703。试验中配制成每1…  相似文献   

13.
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初生仔猪红痢和致病性大肠杆菌引发的仔猪黄痢、白痢最为常见。红痢1~3日龄仔猪多发,病程短,一般来不及治疗就整窝仔猪死亡。黄痢、白痢虽然经过治疗能把仔猪致死率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但所造成的生长发育滞缓、僵猪和大量的药物开支,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给母猪接种仔猪腹泻二联六价基因工程苗进行预防仔猪红痢、黄痢、白痢的效果试验,并在较大范围内扩大了应用,取得较好的效果。1材料与方法1.1试验疫苗仔猪腹泻二联六价基因工程苗(以下简称二联六价苗,由能产生大肠杆菌肠毒素、菌毛、魏氏…  相似文献   

14.
杨旭容 《畜禽业》2012,(7):66-68
仔猪大肠杆菌病是养猪生产中的常发病,防治不当会给养猪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笔者经过多年在猪场的临床实践认为:该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有饲养条件差、突然改变环境或应激、母猪患病导致、饲料和饲养管理不当、怀孕母猪出现猪瘟亚临床感染导致仔猪免疫力降低等。应该采取加强管理调整饲料配方、药物预防、母猪和仔猪免疫接种大肠杆菌苗和猪瘟疫苗、临床对症治疗等综合性防治措施。仔猪死亡率从2010年的15%降到2011年的8.49%,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鸡大肠杆菌病是养鸡临床常见的细菌病之一,大肠杆菌血清型极多,对鸡危害较大;该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精液、种蛋等途径进行传播;病鸡临床表现不一,常见的有急性败血症型、腹膜炎型、卵黄囊炎脐炎型、肠炎型和关节炎型;疫苗免疫是预防该病的最佳措施,长期受该病困扰的鸡场可考虑自家苗免疫,加强消毒管理可有效阻止该病的蔓延;治疗该病可选用对大肠杆菌敏感的抗生素,如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β-内酰胺类和磺胺类等,用药过程中务必注意兽药残留。  相似文献   

16.
84株仔猪黄、白痢E.coli的体外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四川省不同规模化猪场临诊发生典型仔猪黄、白痢猪只的肛试粪样及死亡猪只的心血和肝脏中分离出致病性大肠杆菌84株。用12种常用抗菌药物对分离菌株进行了体外药敏测定,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存在广泛的耐药性,以多重耐药性为主。庆大霉素、链霉素、痢特灵和喹诺酮类(环丙沙星、蒽诺沙星、诺氟沙星)等药物较为敏感。药敏试验结果为规模化猪场合理用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仔猪腹泻是一种多因素性疾病群,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腹泻较为普遍,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规模化养殖企业。试验选取典型病例进行该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观察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采取病料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根据其染色形态及生化特性结果表明,可判定病原菌为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对6种常用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阿米卡星高敏,对链霉素低敏。  相似文献   

18.
仔猪红痢是由C型或A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初生仔猪急性细菌性传染病,病原可形成芽孢,并能产生毒素,引发肠黏膜的坏死;便血是该病的重要特征,临床上该病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4种,前两者较为常见,后两种罕见,病死猪剖检病变主要集中在肠道;预防该病需要重点做好母猪卫生工作,同时对猪群进行程序性免疫;甲硝唑、庆大霉素、土霉素、恩诺沙星等对本病防治效果较好,但需尽早治疗,治疗过程中需防止病猪脱水。  相似文献   

19.
对疑似大肠杆菌的病猪进行病料采集,然后通过微生物培养、生化试验等确诊为仔猪白痢病。最后通过治疗试验来比较这几种药物的治疗效果,目的是可以找到适合的中药来代替西药治疗仔猪白痢病,进而减少西药的使用。  相似文献   

20.
鞠秋芬 《畜禽业》2004,(5):56-56
仔猪黄痢是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1周龄以内新生仔猪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在临床上以剧烈黄色水痢和迅速脱水死亡为特征。本试验选用磺铵嘧啶、恩诺沙星、氧氟沙星、强力霉素几种药物,对自然感染发病仔猪进行对比治疗试验,筛选出了对仔猪黄痢敏感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