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龚明强 《安徽农业科学》2023,(10):130-133+138
为探究有机肥替代无机肥对水稻的影响,开展了水稻有机肥替代无机肥的相关试验。结果表明,4 500kg/hm2有机肥代替常规施肥20%无机肥料施用量下,与常规施肥处理(1)相比产量增加了104.4kg/hm2,增产1.12%,成穗率、结实率、千粒重、经济系数提高。因此,施用4 500 kg/hm2有机肥料代替20%的无机肥料能够有效保证水稻产量,继续增加替代量水稻产量会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宁夏平原有机肥施用量对饲料玉米产量及土壤性状的影响,明确该地区有机肥安全施用量,为土壤培肥及玉米增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2019年在宁夏青铜峡市甘城子村开展有机肥不同施用量试验,共设6个用量水平:0、3750、7500、15 000、30 000、45 000 kg/hm2,以非有机肥(0 kg/hm2)为对照,研究不同有机肥用量对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土壤养分和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施用适量有机肥可显著增加玉米产量,以有机肥施用量15 000~30 000 kg/hm2对产量构成因素促进效果最佳,2018和2019年最高产量下有机肥施肥量分别为27 880和25 030 kg/hm2;施用有机肥可显著增加0~30 cm层土壤养分和土壤微生物数量,以有机肥施用量15 000 kg/hm2处理对增加土壤细菌数效果最佳,2018和2019年较对照分别显著增加252.1%和202.4%,且2019年微生物总数高于2018年;施用有机肥可有效增加土壤酶活性,0~...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改善农田生态,实现耕地用地养分平衡,达到培肥土壤、提升稻田土壤的质量、增加土地生产力的目的,2022年晚造开展水稻施用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配方施肥、有机肥+90%配方施肥、有机肥+85%配方施肥、有机肥+80%配方施肥的不同施用量对比试验,对水稻生育期的表现、产量性状、土壤养分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在施用纯N 177 kg/hm2、P2O535.7 kg/hm2、K2O141.8 kg/hm2的测土配方施肥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4 500 kg/hm2,能有效提高有效穗、结实率、千粒重,使产量提高1 323 kg/hm2,增产23%,此施肥方案对实现化肥减量增效、提升耕地质量、促进水稻增产、提高品质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常规施肥为对照,设置了5个不同用量的微生物菌肥处理,比较了各处理花生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适量微生物菌肥的施入可提升花生产量及品质,增加种植经济效益。在微生物菌肥施入量为900 kg/hm2时,花生荚果及果仁产量、品质即高于全化肥处理,在微生物菌肥施入量为1200 kg/hm2时,荚果及籽仁产量、品质最佳,种植经济效益最理想。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枯草芽孢杆菌菌肥对水稻产量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探寻适合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水稻栽培的施肥模式,以荃优1606为试验材料,设置常规施肥、“常规施肥+微生物菌肥”“90%常规施肥+微生物菌肥”“80%常规施肥+微生物菌肥”4个处理,比较不同处理的水稻农艺性状、产量、种植经济效益及土壤肥力。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枯草芽孢杆菌菌肥能有效提高水稻产量、种植经济效益和土壤养分含量。当减施常规肥料10%+配施枯草芽孢杆菌菌肥600 kg/hm2时,水稻产量、土壤养分含量均较为理想,是适合徽州区的水稻栽培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星碳微生物菌剂返青肥施用后,对水稻秧苗返青期和产量性状的影响。在水稻移栽24h内,施用星碳微生物菌剂返青肥和常规返青肥(尿素)进行对比试验,移栽15d后调查水稻秧苗素质,收获前调查产量性状。结果表明,施用星碳微生物菌剂返青肥15d后,与施用常规返青肥(尿素)相比,水稻秧苗返青期缩短,叶龄、叶宽、叶长、株高、根长、根数、百株鲜重和百株干重均有所增加;产量性状方面,收获前株高、穗长、倒伏率、分蘖数、千粒重、出米率和产量均有所增加,增加产量108.10~402.95kg/hm2,增收利润259.44~967.08元/hm2和净增利润359.94~980.10元/hm2。  相似文献   

7.
采用室内营养液培养试验与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3/4 g/mL)和不同施用量(0~540 kg/hm2)的微生物菌肥对4个水稻品种苗期性状和成熟期产量性状的影响。室内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在处理T2(菌液浓度为1/3 g/mL)下,不同品种芽期的根长、芽长、根数、鲜重、发芽率均达到最高值。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处理T3(菌肥施用量为367 kg/hm2)的微生物菌肥对4个水稻品种苗期性状和成熟期产量性状的影响。室内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在处理T2(菌液浓度为1/3 g/mL)下,不同品种芽期的根长、芽长、根数、鲜重、发芽率均达到最高值。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处理T3(菌肥施用量为367 kg/hm2)下,不同品种在成熟期的穗长、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结实率、单株产量均达到最高,以农香优雅占的单株产量最高(52.88 g)。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根长、根数、芽长、发芽率、有效分蘖数、结实率、千粒重、单株产量与菌肥用量呈显著正相关。因此,1/3 g/mL为菌肥在水稻芽期的最适施用浓度,367 kg/hm2)下,不同品种在成熟期的穗长、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结实率、单株产量均达到最高,以农香优雅占的单株产量最高(52.88 g)。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根长、根数、芽长、发芽率、有效分蘖数、结实率、千粒重、单株产量与菌肥用量呈显著正相关。因此,1/3 g/mL为菌肥在水稻芽期的最适施用浓度,367 kg/hm2为菌肥在水稻成熟期的最适施用量。农香优雅占为最适合施用微生物菌肥的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8.
为了筛选出临夏州旱作地区适用于马铃薯的微生物菌肥,临夏回族州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于2022年引进5种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菌肥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微生物菌肥的栽培模式下马铃薯田间长势良好、产量高、商品薯率高,薯块发生疮痂病和黑痣病减少,有增产增收效果。配方施肥+“旺农宝”微生物菌剂的模式下马铃薯产量最高,增产增收效果最好,增产7 497 kg/hm2、增收3 225元/hm2;其次是配方施肥+“强兴生物”复合芽孢杆菌模式,增产7 005 kg/hm2、增收2 082元/hm2;其他3种微生物菌肥+配方施肥的模式对马铃薯田间长势、产量、商品薯率、薯块抗病性均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石灰施用是改善稻田土壤酸化、提高水稻产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沿江平原酸化水稻田进行大田试验,分析石灰用量(750~3 750 kg/hm2)与土壤pH、水稻产量以及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对照不施石灰相比,随着石灰用量的增加,土壤pH增加0.16~0.33个单位。石灰用量在750~3 000 kg/hm2时能够不同程度提高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及实际产量,其中2 250 kg/hm2用量时水稻增产效果最佳;而较高用量3 350 kg/hm2则不利于水稻生长。种植水稻收益随石灰用量的增加而降低,750 kg/hm2用量下增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以“野香优莉丝”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施肥品种与施肥量,研究其对水稻植株生长指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水稻植株生长指标和产量显著高于化肥组,复合微生物菌剂施用量为78 kg/hm2,基肥、分蘖肥、穗肥和粒肥的施肥比例分别为40%、30%、20%和10%的水稻植株生长最佳、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1.
科学合理地施用餐厨废弃物堆肥是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关键。为探讨餐厨废弃物堆肥的水稻田应用适宜性,以及水稻田合理施用餐厨废弃物堆肥的施用量措施,于2020年在中国农业大学水稻生态农场展开试验,设置了餐厨废弃物堆肥的不同施用水平,分别为15 t/hm2(T1)、30 t/hm2(T2)、45 t/hm2(T3)、60 t/hm2(T4),以及常规施用化肥(F)、空白对照(K)共6个处理。研究了各处理对水稻株高、叶片SPAD值以及产量、品质的影响,并对各处理下稻谷的安全性、土壤的理化性质和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检测评价。结果发现,所有处理组的株高在灌浆期时达到峰值,高低顺序排序表现为F>T3>T4>T2>T1>K;水稻叶片SPAD值的趋势基本表现为T4>T3>F>T2>T1>K。餐厨废弃物堆肥可作为肥料施用于稻田,且有增产效应;其中,处理T1能显著提高稻米的食味品质。施用餐厨堆肥不会对稻米及土壤造成污染,属于安全范围,而且处理T1、T2均符合国家优质...  相似文献   

12.
<正>本试验以甘肃印象公司棒棒耶生物有机肥作为基肥不同施肥水平进行比较试验,与当地施肥习惯作为对照对比,结果表明,当棒棒耶生物有机肥为1 800 kg/hm2时党参鲜重产量最高,为5 302.65 kg/hm2,比对照4 302.15 kg/hm2高出23.26%;1 200 kg/hm2时党参鲜重产量最低,为4 202.10 kg/hm2,比对照少2.23%。从试验数据可以看出,随着生物有机肥量的增加,党参产量呈现出先涨后降的趋势,得出棒棒耶生物有机肥在党参上的最佳用量。从而探索出棒棒耶生物有机肥哪个施肥水平对党参产量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3.
为达到油菜高产和化肥减量双重目标,在互助县林川乡保家村设置油菜有机肥替代化肥试验,试验设6个处理。通过试验分析,结果表明:80%常规+20%有机肥水平下(处理6),油菜产量最高,可达3 384.2 kg/hm2;常规施肥水平下(处理2),产量可达3 265.5 kg/hm2。建议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可提高油菜产量[1]。  相似文献   

14.
在水肥一体化条件下,将生物有机肥、商品有机肥与土壤调理剂配施,分析在轻度盐碱地施用不同用量的有机肥与土壤调理剂对玉米生育期、产量和土壤盐分的影响,为有机肥和土壤调理剂的配施应用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各有机肥与土壤调理剂配施处理对玉米的生育进程没有影响;各有机肥与土壤调理剂配施处理中,BM200+ST2处理(生物有机肥3 000 kg/hm2+土壤调理剂30 kg/hm2)玉米产量最高,BM300+ST2处理(生物有机肥4 500 kg/hm2+土壤调理剂30 kg/hm2)玉米产量居第二;生物有机肥与土壤调理剂配施的改土效果明显优于商品有机肥与土壤调理剂配施,且高施用量优于低施用量。从产量、投入和改土效果综合考虑,生物有机肥3 000 kg/hm2与土壤调理剂30 kg/hm2配施可实现玉米增产,并减缓土壤盐分表聚。  相似文献   

15.
为减轻农业废弃物带来的环境压力,以平菇菌渣为研究对象,通过菌渣好氧堆肥,分析堆肥过程中的温度、微生物数量变化和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的变化趋势,并用腐熟好的菌渣开展温室西瓜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在菌渣堆肥过程中温度能快速升高到进入高温阶段,细菌数量随着堆肥进程在不断增加,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在逐渐减少;堆肥结束后,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都有所增加,均符合有机肥标准。肥效试验结果表明,菌渣有机肥施用30 t/hm2和60 t/hm2可显著提高单个西瓜质量,且效果优于鸡粪有机肥;菌渣有机肥不同施用量均可提高西瓜产量和糖分,但差异不显著(P>0.05),推荐菌渣有机肥30 t/hm2作为当地设施西瓜栽培的指导施用量。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长期施用餐厨堆肥后稻田杂草群落的变化规律,评估杂草群落结构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连续4年设置餐厨堆肥(KF)、鸡粪有机肥(CM)、化肥(CF)及对照(CK)4个处理,在2021年对水稻在不同生育期的杂草群落进行监测和取样,对杂草的种类、密度、生物量、多样性以及杂草群落与水稻产量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期施用餐厨堆肥、鸡粪有机肥、化肥均减少了水稻莎草科和阔叶类杂草的密度和生物量,施肥处理的灌浆期杂草总生物量从高到低依次为CM(24.45 g/m2)、KF(21.98 g/m2)和CF(21.79 g/m2),水稻产量从高到低为KF(8 626.50 kg/hm2)、CF(8 071.50 kg/hm2)、CM(7 083.00 kg/hm2);改变了杂草群落多样性,CF处理杂草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较KF和CM处理显著降低,Simpson优势度显著提高;杂草群落结构的NMDS分析结果表明,KF和CM处理的杂草群...  相似文献   

17.
徐源  祝开清  林翠鸿 《农业科技通讯》2023,(12):127-129+134
为减少化肥投入、提高西瓜产量和品质、增加经济效益,本研究在栽培管理措施相同的条件下,以习惯施肥配施农家肥15 000 kg/hm2为对照,开展习惯施肥配施商品有机肥(蚯蚓基料)不同量(10 500 kg/hm2、15 000 kg/hm2、19 500 kg/hm2)的对比试验,探索不同施肥水平对西瓜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及采瓜后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西瓜在习惯施肥的基础上,配施商品有机肥(蚯蚓基料)10 500~19 500 kg/hm2,比配施农家肥15 000 kg/hm2更有利于西瓜吸收土壤养分、改善土壤酸碱度、提高西瓜产量和品质。在商品有机肥不同量对比试验中,施用15 000 kg/hm2的商品有机肥增产增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减量施肥造成作物产量降低和效益减少等问题,以添加生物有机肥为材料,于2019~2020年研究减量施肥模式下生物有机肥营养补偿机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以期为玉米增产增效的施肥方式提供技术方法。试验设置常规施肥、常规优化施肥、减量10%、减量20%、不施肥和不施氮肥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减施化肥10%的基础上,通过添加生物有机肥75kg/hm2和追肥时期速效与缓释尿素纯量施用比例2∶1的施用模式能够增加产量5.24%,提高经济效益929元/hm2;在添加生物有机肥75kg/hm2的基础上,减施肥料20%的N4处理减产4.42%,减少经济效益224元/hm2。添加生物有机肥能够有效提升玉米产量,也是我国北方寒区玉米作物增产增效的技术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控制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发生和流行,探究有效控制白菜根肿病的绿色防控措施。【方法】选取云南省大理市祥云县白菜根肿病较为严重的蔬菜基地为试验地,以生物炭和微生物菌剂配合施用,开展田间试验,通过设置对照(CK)、生物炭30 t/hm2(BC)、哈茨木霉15 kg/hm2(HZ)、枯草芽孢杆菌15 kg/hm2(SE)、生物炭30 t/hm2+哈茨木霉15 kg/hm2(BH)、生物炭+枯草芽孢杆菌15 kg/hm2(BS)、哈茨木霉15 kg/hm2+枯草芽孢杆菌15 kg/hm2(HS)、生物炭30 t/hm2+哈茨木霉15 kg/hm2+枯草芽孢杆菌15 kg/hm2(BHS)8个试验处理,研究了田间条件下配施生物炭微生物菌剂对白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和对白菜产量的影响以及根区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分析生物炭配施微生物菌剂在田间条件下对白菜的促...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施用生物有机肥对有机枸杞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及土壤性状的影响。【方法】以宁杞7号为材料,于生长季(7~11月)以不施肥为对照(CK),比较不同生物有机肥处理对枸杞生长的影响及土壤养分含量差异。【结果】与CK相比,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均降低了土壤电导率和pH,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施用44.55 L/hm2复合型生物有机肥土壤改良效果明显,与CK差异显著;施用生物有机肥后,枸杞叶片光合特性得到改善,枸杞植株树高和冠幅显著提高,施44.55 L/hm2复合型生物肥的效果最佳;施用木霉菌生物有机肥、复合型生物有机肥和芽孢杆菌生物有机肥后各处理产量增加了4.8%~21.7%、11.9%~31.4%和3.5%~21.7%,并改善了枸杞果实品质,枸杞果实中枸杞多糖、黄酮、类胡萝卜素、甜菜碱、抗坏血酸多酚含量分别较CK显著提高,施用44.55 L/hm2复合型生物肥果实品质最好。【结论】不同生物有机肥处理下枸杞的生长状况均得到一定程度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得到改良,其中施用44.55 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