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对菌株JS-1008、米曲霉CGMCC5992、黄孢原毛平革菌CICC40719等3株真菌固态发酵产木质素降解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株菌株中,米曲霉发酵产木质素降解酶活性最高,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和锰过氧化物酶活性可达2.08、1.79 U/g DS,产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活性则相对较低,分别为1.69、4.19 U/g DS,木质素降解率为7.23%;菌株JS-1008产木质素降解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的活性均较低,木质素降解率最低;黄孢原毛平革菌产木质素降解酶的水平最低,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锰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分别为0.40、0.51 U/g DS,但产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的活性最高,分别达到2.54、10.86 U/g DS,木质素降解率达11.7%。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大球盖菇对汞胁迫的耐受和应答能力,以及汞对大球盖菇的毒害机理,通过液体培养试验,分析了不同浓度(0、0.2、0.4、0.5、0.8、1.0μmol/L)汞(Hg2+)对大球盖菇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Hg2+浓度的增加,大球盖菇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的含量先显著升高,而后降低,Hg2+浓度为0.2μmol/L时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最高;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趋势相同,活性最大时的Hg2+浓度为0.4μmol/L。试验结果表明,大球盖菇在Hg2+胁迫下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与植物相同,但活性最高时的Hg2+胁迫浓度比植物偏低,说明大球盖菇对汞胁迫敏感。大球盖菇在栽培时应注意环境及基质的汞污染程度不能高于0.2μmol/L。  相似文献   

3.
苹果新梢离体不定根形成期间某些生理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苹果离体培养的新梢为试材,研究了不定根发生和发育期间淀粉、可溶性糖、蛋白质、游离氨基醚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在根原基形成时,淀粉大量消耗,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强;而在根原基形成后根的生长过程中,淀粉含量回升,蛋白质、游离氨基醚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下降.在根原基形成和根的生长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4.
光照强度对不同品种烤烟生长发育与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对不同品种烤烟生长发育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抗早花品种HY06和易早花品种K326为材料,用不同孔径黑色遮阳网进行人工遮光处理,研究在65%、44%自然光强下,遮光时间分别为10、20、30 d的条件下对2个烤烟品种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弱光处理总体上降低了植株的株高、茎围、叶长、有效叶片数,推迟了现蕾时间。随遮光时间的延长硝酸还原酶(NR)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光照强度下蕨类植物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方法]以蜈蚣蕨、毛蕨和肾蕨为研究材料,设置半遮阴(处理A)、未遮阴(处理B)和全遮阴(处理C)3个不同的光照处理,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3种蕨类植物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叶绿素含量、过氧化氢酶(CAT)含量、可溶性糖(SS)含量和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结果]在光照强度为4 145.00 lx下,总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幅度最大,叶片的通透性、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结论]强光对3种蕨类植物的生长不利,在实际生产中应适度遮阴,避免强光,以提高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光照强度对生姜生长和生理参数的影响,确定该植物的最佳光照强度,采用盆栽法研究不同遮光处理(100%、75%、50%、25%、12.5%光照)对小黄姜生长、生理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25%光强下的小黄姜株高、冠幅、叶宽、单株总叶面积较高,100%光强下所有生长参数均较低;50%光强下,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均较高,而丙二醛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较低,100%光强下的结果与50%光强相反;50%光强下小黄姜产量最高;随光强的增加,叶片中脯氨酸含量呈递增趋势,而叶绿素含量呈递减趋势;50%光强下最大荧光和最大光化学效率较高,而100%光强下均较低。50%光强为罗平小黄姜的最适生长光强,研究结果为罗平小黄姜的田间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铜对大球盖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了解大球盖菇对铜胁迫的耐受和应答,进一步研究铜对大球盖菇的毒害机理及避免大球盖菇铜污染提供参考,通过液体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铜(Cu)(0、50、100、200、400 μmol·L-1)对大球盖菇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影响和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基质Cu2+浓度增加,菌丝体内的可溶性总糖和脯氨酸含量显著降低,当Cu2+度达到400 μmol·L-1时,其含量分别下降至对照组的24.03%和33.91%.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活性最大时的铜离子浓度分别是200 μmol·L-1和100 μmol·L-1.大球盖菇在铜胁迫下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没有像高等植物那样随铜浓度升高而先升高后下降的现象,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氧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与植物相同,但活性最高对应的铜浓度比植物偏低,二者说明大球盖菇对铜胁迫敏感,在栽培时应注意环境及基质的铜污染程度不能高于100μmol·L-1.  相似文献   

8.
设置4个处理(T1,25℃+遮光;T2,25℃+强光;T3,35℃+遮光;T4,35℃+强光),探讨了高温强光对成熟期烟叶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和强光均造成烟株叶片细胞膜透性增加,其中以T4处理下的烟叶相对电导度、MDA和H_2O_2含量均最高,分别达20.5%、4.774μmol/g和23.139 mmol/mg; T3处理下烟株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最高,分别达1.263和1.674 U/(mg·min);在T2处理下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最高,达1.289 mg/(mg·min);在强光处理下烟株叶片的生长素(IAA)、脱落酸(ABA)含量均高于遮光处理,而在高温处理下烟株水杨酸(SA)含量均显著高于低温处理;在T4处理下烟株叶片的茉莉酸(JA)含量最低,只有7.435 ng/g。因此,高温、强光胁迫会破坏烟株叶片的生理代谢,但也会通过促使保护酶活性升高和内源生长激素含量增加来抵抗逆境胁迫。  相似文献   

9.
高效选择性降解稻草木质素的菌株及其产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变色圈试验和木质素降解试验,对19株木材腐朽菌对稻草生物降解能力进行定性及定量筛选,获得了毛革盖菌(Coriolus hirsutus)、东方栓菌(Trametes orientalis)、彩绒革盖菌S2(Coriolus versicolor)和白干酪菌(Tyromyces albidus)4株高效降解稻草木质素的菌株.在15 d的培养中,各菌株对稻草木质素的降解率分别为36.71%、33.59%、22.46%和21.90%.在基础培养基发酵培养中,4菌株的漆酶活性分别在8 d和14 d达到峰值,其中白干酪菌的漆酶活性最高,为147.73 U/L,毛革盖菌、东方栓菌和彩绒草盖菌S2的漆酶活性最高分别为113.00,133.65,122.65 U/L;4菌株的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和锰过氧化物酶的酶活性均不高,可能与缺少必要的诱导剂有关.4菌株的胞外蛋白含量和菌丝重增加变化曲线基本一致,只是峰值略有提前.4株不同来源的彩绒革盖菌在木质素降解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与菌株的地域差异和菌株的多次转接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细叶云南松幼苗对不同光照强度的生理响应,以1月生和1年生细叶云南松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模拟不同光照条件(100%、50.3%、15.0%、4.2%全光照)的方法,对其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抗氧化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1月生幼苗叶绿素a、b和总叶绿素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在50.3%全光照时最高;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以及MD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15.0%全光照时达到最大值。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1年生幼苗叶绿素a、b和总叶绿素含量持续上升;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下降;S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15.0%全光照时活性最强;APX、CAT活性以及MD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15.0%全光照时达到峰值。1月生和1年生幼苗的POD活性均在50.3%全光照下最大。综合分析得出,50.3%全光照有利于细叶云南松幼苗生理代谢活动的提高,此时,1月生和1年生幼苗的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较高,MDA含量和SOD、CAT等抗氧化酶活性均保持低水平。因此,细叶云南松幼龄时期培育中应适当遮荫。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活性生物增产降解剂对锐尖山香圆的应用效果,以期为锐尖山香圆微生物肥料选择及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今后锐尖山香圆提质增效的规模化种植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1年生锐尖山香圆为试验材料,设叶面喷施(T1,1∶30;T2,1∶50;T3,1∶100)、灌根(T4,1∶100;T5,1∶200;T6,1∶300)、叶面喷施+灌根(T7,T1+T4; T8,T2+T5;T9,T3+T6)9个施肥处理,以同步等量施清水为对照(CK),比较活性生物增产降解剂不同处理对锐尖山香圆生长生理指标、药效成分及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施用活性生物增产降解剂可明显促进锐尖山香圆生长,除T9处理降低株高外,其余处理均可增加株高和单叶厚度,扩大单叶面积,提高折干率与药材干重;其中,T8处理显著增加株高19.5%(P<0.05,下同);T1处理显著增加干重73.4%、折干率31.7%、单叶厚度27.1%和单叶面积47.3%。从生理指标来看,T5处理可降低叶片各项生理指标,T7~T9处理也降低了叶绿素和脯氨酸含量,而T2处理对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最优,较CK显著提高叶绿素含量35.5%、可溶性蛋白含量60.0%、脯氨酸含量94.6%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82.7%,其次为T1和T4处理。从药效成分来看,T3处理的女贞苷含量和T1处理的野漆树苷含量最高,分别较CK增加59.4%和83.3%,其次为T5和T6处理。从土壤质量来看,除T3和T6处理外,其他处理均可有效改善土壤质量,尤其是T2处理较CK显著提高有机质含量76.1%、脲酶活性12.3%、蔗糖酶活性483.3%、酸性磷酸酶活性18.7%,其次为T1和T5处理。采用隶属函数法对生长生理、药效成分和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不同处理的综合排序为T1处理>T2处理>T4处理>T7处理>T6处理>T9处理>T5处理>T8处理>T3处理>CK。【结论】综合考虑锐尖山香圆形态指标、生理性状、产量及药效成分等,叶面喷施活性生物增产降解剂的效果优于灌根,且叶面喷施浓度以低浓度(1∶30~1∶50)为宜,可有效促进锐尖山香圆生长、提高产量,同时增强抗性并提高药效。  相似文献   

12.
光照强度对成熟期烤烟衰老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光照强度对烤烟衰老生理特性的影响,探明其在植株衰老过程中的调控作用,以云烟87为材料,设置5个光强梯度:100%自然光(T1)、85%自然光(T2)、76%自然光(T3)、68%自然光(T4)、58%自然光(T5),探讨不同光强下成熟期烤烟叶片中与衰老有关的光合色素、可溶性蛋白、丙二醛含量及SOD、POD、CAT等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成熟期烤烟叶绿素a、b含量随光强降低而增加,类胡萝卜素含量及chla/b则随光强减弱而下降;丙二醛含量基本随光强减弱呈降低趋势,成熟中期T2处理丙二醛含量最低;可溶性蛋白含量前期以T2处理最高,其他处理随光强减弱基本呈降低趋势,后期则以T5最高;全光照下抗氧化酶类活性整体较低,适度光照(T2、T3)下抗氧化酶活性较高,其活性随光照减弱而降低。可见,以抚州为代表的南方部分烟区,76%~85%的光照对成熟期烤烟最为适宜,且成熟后期适宜烤烟生长的光照强度较低。  相似文献   

13.
不同光温条件对烟株叶片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置4个处理(T1,25℃+遮光;T2,25℃+强光;T3,35℃+遮光;T4,35℃+强光),探讨了高温强光对成熟期烟叶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 表明:高温和强光均造成烟株叶片细胞膜透性增加,其中以T4处理下的烟叶相对电导度、MDA和H2O2含量均最高,分别达20.5%、4.774 μmol/g和23.139 mmol/mg;T3处理下烟株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最高,分别达1.263和1.674 U/(mg·min);在T2处理下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最高,达1.289 mg/(mg·min);在强光处理下烟株叶片的生长素(IAA)、脱落酸(ABA)含量均高于遮光处理,而在高温处理下烟株水杨酸(SA)含量均显著高于低温处理;在T4处理下烟株叶片的茉莉酸(JA)含量最低,只有7.435 ng/g.因此,高温、强光胁迫会破坏烟株叶片的生理代谢,但也会通过促使保护酶活性升高和内源生长激素含量增加来抵抗逆境胁迫.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黄芪多糖处理过的小叶杨(Populus simonii)在接种杨树烂皮病菌(Valsa sordida)后其体内与抗性有关的物质含量和酶活性的变化,探究了黄芪多糖增强植物抗病性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黄芪多糖对杨树烂皮病菌菌丝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低质量浓度黄芪多糖在短时间内能够提高小叶杨叶片内可溶性糖质量分数,而高质量浓度黄芪多糖可使小叶杨叶片内可溶性糖质量分数缓慢持续增加;0.010 g·L_(-1)黄芪多糖处理后,叶片内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总酚活性在0.100 g·L_(-1)黄芪多糖处理组中达最高;黄芪多糖各质量浓度处理后,叶片内叶绿素a、b及总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黄芪多糖能够通过提高与抗性相关的物质的含量及酶的活性来提高林木自身抗性,从而促进林木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5.
旨在探讨不同光照度对商洛丹参生长和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测定商洛道地丹参不同生育期(幼苗期、开花期和生长减缓期)叶片在不同遮光处理下(遮光率为40%~50%、50%~70%、70%~80%和85%~95%)生长指标和叶片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遮光率为40%~50%时,株高、主茎数、单株鲜质量和根鲜质量最大;随遮光率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脯氨酸质量分数遮光率呈增加趋势,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先增后减。综合全生育期来看,遮光率为50%更适合商洛丹参生长。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香菇生长过程不同阶段胞外酶纤维素酶系(羧甲基纤维素酶、滤纸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木质素酶系(漆酶、愈创木酚酶、多酚氧化酶)、淀粉酶、半纤维素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香菇生长不同阶段均能检测到上述8种酶的活性,说明这些酶参与了香菇生长发育的全过程。各种酶活性峰值出现时间不尽相同,木质素酶的活性高峰出现在营养生长期,纤维素酶的活性高峰出现在生殖生长期,说明香菇生长过程中优先利用木质素。8种酶活性在香菇生殖生长阶段变化趋势较一致,从原基形成到子实体成熟均呈现逐步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7.
灵芝子实体不同生长阶段多糖与三萜类物质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光光度计法研究了灵芝芝蕾、芝柄、分化菌盖及成熟子实体等生长阶段的多糖与三萜类物质含量。结果表明,芝蕾发育阶段多糖含量最高,随着灵芝的生长发育,多糖含量逐渐降低;而三萜类物质含量则相反,芝蕾发育阶段最低,随着灵芝的生长发育逐渐升高,到成熟子实体阶段含量又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18.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接种不同丛枝菌根真菌(AM真菌)对丹参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不同AM真菌对丹参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均具有显著的影响,并且都表现出接种混合AM真菌(G4)处理相应的酶活性都较对照高,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最高,分别较对照高出14.46%和13.91%。  相似文献   

19.
白菜型冬油菜品种的抗寒性及其生理生化特性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研究了8个白菜型冬油菜品种在越冬过程中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及其与品种抗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整个越冬期间,各品种的酶活性、可溶性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变化幅度各品种之间有差异,表现为越冬率高的品种酶活性较高、可溶性物质含量较高。其中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与品种抗寒性关系密切,在不同低温条件下可以作为选择抗寒性品种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光照强度与蒲公英营养品质之间的关系。【方法】在蒲公英生长过程中进行5种不同光照强度处理。利用遮阳网遮光,设置5种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透光率100.0%(平均光照强度15 882 lx)、透光率82.6%(平均光照强度13 116 lx)、透光率60.1%(平均光照强度9 545 lx)、透光率37.8%(平均光照强度6 003 lx)、透光率14.5%(平均光照强度2 303 lx),测定产品中可溶性糖、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和总酚酸含量。【结果】5种光照强度处理中透光率82.6%的处理,维生素C和总酚酸含量最高,分别为0.49 mg/g和90.28 mg/g。透光率60.1%的处理,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分别为32.18 mg/g和136.03 mg/g。【结论】在蒲公英的生产栽培上,适当用遮阳网处理降低光照强度,透光率保持在60.1%~82.6%之间有助于提高蒲公英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