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疆春小麦育成品种遗传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新疆春小麦育成品种遗传演变规律,提高小麦资源的利用效率,为新疆春小麦品种选育和改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新疆春小麦育成品种为材料,对其主要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以春小麦90K芯片开展新疆春小麦育成种亲缘关系分析。【结果】新疆春小麦育成种遗传多样性丰富,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2.005,变幅为1.902~2.181。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穗粒数与育种年代呈极显著正相关。新疆春小麦品种选育主要是通过常规杂交育种、杂交辐射诱变育种、引种3种方式。利用小麦90K芯片将新疆春小麦育成种划分为3个类群,显示了各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结论】新疆春小麦育种遗传基础薄弱、遗传多样性逐渐散失,新疆小麦育种应加强资源收集与利用,扩大育种亲本选择,提高品种变异的丰度和广度,以多抗、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聚合育种,加快新品种选育进程,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2.
谷子理想株型在种质资源选育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谷子理想株型在种质资源选育中的应用。[方法]以具有理想株型形态特征的谷子种质资源立绿谷和立紫谷为试材,配置多个杂交组合,筛选具有理想株型形态特征的杂交后代,经河南、海南两地多年异地加代,将不同种质资源的理想植株形态、生理状态等优良性状整合到同一品种(系)内,培育出具有理想株型的高光效谷子新品种(系)。[结果]经过连续5年多代选育,选育出5个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新品种,其农艺性状较原始亲本有了较大的改良,并较好地遗传了原始亲本的叶群结构。[结论]利用原始亲本立绿谷和立紫谷开展谷子理想株型育种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广西从国际小麦玉米改良中心(CIMMYT)引进大量玉米种质资源,通过对这些种质资源进行筛选鉴定,筛选出表现较好的墨白1号(Tuxpeno1)和墨白94(Tuxpeno1 P.B.C15)、墨黄9号(Amarillo Dentado-2)、CML161、CML285、CML268等;经改良利用,选育出一系列适宜广西种植的玉米品种如玉美头102、玉美头168、桂单系列、桂顶系列以及黄粒群体等。今后,需继续加强外来种质的引进、保存和利用,保持引进种质的原有种性,利用其有利性状改良本地品种;加强对外来玉米种质进行遗传类群划分,为自交系的改良、杂交优势的组配以及基础材料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以减少育种上的盲目性;协调对外来种质高产和优质性状的筛选,并利用分子生物技术对这些性状进行改良创新,为选育高产优质玉米品系提供优异材料;通过与国内其他研究单位的合作与交流,加强玉米种质的交换,并进行异地培育或鉴定,扩大玉米种质的遗传变异,从而提高玉米新品种的选育效率。  相似文献   

4.
蓖麻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蓖麻Ricinus communis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揭示蓖麻优异种质的特性及分布规律,为蓖麻种质资源创新和品种的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国内外引进的40份蓖麻种质资源为材料,对20个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分析了蓖麻数量性状对单株产量的影响。【结果】40份资源材料通过聚类分析划分为5大类群,其中,类群Ⅰ为选育大果穗亲本材料;类群Ⅱ为大粒型具有增产潜力的亲本材料;类群Ⅲ为分枝多、蒴果多,小粒型材料;类群Ⅳ为丰产性较好,选育高产的目标亲本;类群Ⅴ为大穗、大粒型双重选育亲本材料。主成分分析将蓖麻的13个数量性状指标转化为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7.06%;在影响蓖麻单株产量的性状中,首先应考虑主穗位高,其次是单株有效蒴果数、主穗蒴果数、百粒质量和单株有效穗数的选择,依据这些性状可以对种质资源进行早期间接评价选择。【结论】所引进的蓖麻种质类型丰富、资源间的性状差异各具特点,可作为优异种质材料供将来选育种利用。  相似文献   

5.
福建柏是优良的用材树种,遗传改良和发展利用很有必要,但其育种群体尚未建立。该研究利用127株福建柏优树开展20 a自由授粉子代测定估算生长性状育种值,结合群体遗传多样性构建福建柏第1代核心育种群体,以期为交配创新种质提供亲本材料,提高优良品种选育效率。结果表明,优树生长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树高、胸径和单株立木材积的狭义遗传力介于0.214 7~0.308 5,分别有19.75%、32.38%和28.56%的遗传变异源自家系间。狭义遗传力与广义遗传力比值介于0.464 1~0.587 5,后向选择优树能获得稳定的生长遗传增益。依据单株立木材积育种值和EST-SSR分子标记特征值迭代筛选出41株优树构成第1代核心育种群体,观察杂合度0.359 8,Shannon信息指数1.322 8,等位基因数6.545 5,有效等位基因数3.306 9。核心育种群体的单株立木材积育种值是第1代育种群体的1.63倍,并保留了第1代育种群体73.58%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山西农业科学》2015,(12):1715-1717
太谷核不育小麦作为小麦特异种质资源,是理想的遗传改良工具。总结了山西省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麦及其衍生种质矮败小麦在品种选育、种质创新、基础研究和群体构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与取得的育种成就,并提出今后利用矮败小麦开展轮回选择、培育优异新品种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李邦发 《安徽农业科学》2014,(31):10901-10904,10940
根据近年来小麦新品种种质资源的遗传育种及推广应用情况,分析研究了小麦红粒品种和白粒品种的种植现状,提出了"以生产发展、群众喜爱、市场需要为基础,高产、抗逆性强为前提,努力选育优质、白皮、大穗大粒、商品性好、广适性强、农艺性状优异为中心"的小麦种质资源遗传育种新目标新方向。在30多年的小麦种质资源遗传育种工作中,将传统的育种理论与自创的选择方法相结合,阐述了白粒小麦品种种质资源的选育方法及育种成果。在目前小麦遗传育种转基因技术不太成熟、进展缓慢的情况下,为小麦育种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花生多个优异性状的同步聚合,提高花生品种选育效率,创建了"表型性状互补、遗传背景多元、综合性状优良"的花生亲本选用技术与后代群体多世代多逆境同步鉴定筛选技术相结合的育种技术体系。事实证明,该项育种技术的应用,使核心种质群构建、互补杂交、同步鉴定和定向选育有机结合,实现了多个目标性状的协同改良,增加了选择压力,缩短了育种年限,提高了育种效率,为选育优质早熟、高产稳产、多抗广适的夏直播花生品种提供了一种新方法,育成了商花5号等系列早熟优质花生品种。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克丰2号的遗传基础与在小麦育种中的利用,从而探讨了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优异种质春小麦品种克丰2号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根据生态育种理论,利用国内外亲本,采用阶梯式复合杂交选育而成,具有配合力高、丰产、多抗优质等突出特点。黑龙江省多家育种单位以克丰2号为育种亲本,采用不同育种途径,先后育成了15个小麦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拟明确川麦44的育种贡献及其与衍生品种的特征差异,为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和充分地利用优异种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来源于文献资料、审定公告和区试总结中的相关数据,将川麦44及其9个衍生品种的系谱、产量特征和品质特性进行比较分析,以明确川麦44的育种贡献及其与衍生品种的特征差异。【结果】川麦44在9个衍生品种中的细胞核遗传贡献率为47. 22%,细胞质遗传贡献率为55. 55%,衍生品种除有来源于川麦44的簇毛麦、硬粒小麦血缘外,还有来自黑麦、人工合成小麦等的遗传背景,衍生品种原始亲本数远多于直接亲本,遗传构成来源复杂。产量比较分析显示,衍生品种区试平均产量达5852. 59 kg·hm~(-2),比川麦44区试平均产量增产15. 11%(768. 34 kg),衍生品种的产量水平提升明显。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川麦44品质指标达中强筋类型,衍生品种为中筋或弱筋类型;弱筋类型中含优质弱筋小麦2个,膨化专用弱筋小麦1个。【结论】川麦44在衍生品种中的育种遗传贡献大。实践证明,在四川省高温、高湿、弱光照生态条件下利用川麦44为亲本,能够选育高产/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是育种利用的优异亲本。  相似文献   

11.
小麦育种革命——矮败小麦育种技术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刘秉华  杨丽 《北京农业》2007,(14):11-12
<正>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作物产量水平的提高,都得益于品种遗传改良的进展。作物遗传育种研究的核心内容是种质资源和育种方法的创新。近些年来,国内外的小麦育种都处于爬坡状态,选育品种的综合性状无重大突破,其主要原因是传统的育种方法和亲本遗传基础狭窄。  相似文献   

12.
论吉林省水稻品种改良及亲本选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1949~2009年吉林省审定的309个粳稻品种为材料,通过对育种方式、核心亲本和代表性品种的系谱分析,来探讨亲本选配经验。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前,育种方式简单,主要采用单交、系统选育,个别采用复交、单倍体育种,育成品种血缘80%来源于日本稻种资源,遗传基础狭窄;90年代以后,引进各地优异种质,育种方式增多,遗传背景丰富。每个时段育成的品种都有利用率较高的核心亲本,在亲本选配上主要是利用每一时段核心亲本不断累加聚合优良基因。因此,吉林省水稻品种的选育,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累加互补某些优良性状基因的过程,是核心亲本不断扩大、优良基因库不断扩充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小麦生物节水品种的遗传改良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生物遗传改良技术,培育水分高效利用的多抗节水高产品种是实现生物节水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根据20多年小麦育种实践,提出了小麦生物节水品种应具备的特点及两圃平行交替选择生物节水品种的遗传改良技术,突破了常规育种技术单一选种环境、主要目标性状基因不能同时表达和遗传类型不能充分表现的缺陷。通过加大逆境选择压力以及后代材料逆境与非逆境的交替选择,多抗节水高产品种的遗传改良效果显著,同时提出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发掘抗旱节水基因资源,将常规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有效结合的育种途径,提高生物节水育种水平。  相似文献   

14.
小麦光合作用的遗传和改良潜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普通小麦不同品种间光合速率,光合色素含量存在显差异,遗传变异系数及相对遗传进度较大选较好,有较大的改良潜力,它们属于数量性状遗传,受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控制,P1代杂种优势出现低于低亲,超过双亲均值,超高亲等多种类型。参试品种的一般配合力和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都有明显差别,在株型改良的基础上,依靠提高光合速率以进一步增加品种产量,其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要广泛筛选高光效种质资源,根据亲本的表现,性状  相似文献   

15.
水稻遗传改良是提高水稻生产力水平的途径之一,是水稻育种工作的主要内容。在掌握水稻性状遗传变异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育种目标,选择适当的亲本,采用恰当的育种方法和手段,可以大幅提高选育出优良新品种的效率。文章对几种水稻育种的方法和手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优缺点分析。  相似文献   

16.
野生稻种质拥有许多优良的性状和基因,与栽培稻的亲缘关系最近,是栽培稻遗传改良的重要候选资源.文章通过综述野生稻种质在常规稻、三系杂交稻、两系杂交稻上的应用研究进展,并结合生产实践对水稻高产育种方向提出了建议:在科研体制上应加强顶层设计,允许实施一定数量的中长期育种项目,为培育重大品种创造环境;对于普通野生稻的利用,宜选择具有所需优异性状的栽培稻作亲本进行回交、复交或选择不同野栽杂交后代中的优良株系进行兄妹交,使各亲本的优良基因结合于同一栽培品种上;通过胚拯救、转基因、花粉管导入或穗茎注射野生稻DNA、MAS等方法相结合、构建野生稻外源种质渗入的近等基因系和染色体片段替换系等生物技术手段,充分利用其优异性状;利用骨干亲本材料与野生稻种质资源构建遗传材料进行基础理论研究,同时利用MAS技术在骨干亲本材料中进行高产QTL遗传效应验证,从而促进遗传育种科研项目在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远缘杂交是提高不结球白菜产量、品质、抗逆性和实现种质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南方夏季高温影响不结球白菜周年生产和市场供应,远缘杂交可以丰富不结球白菜的品种供应,拓宽其遗传背景。【方法】以3个不结球白菜亲本和3个苗用大白菜亲本分别进行远缘杂交,测定亲本和F1代的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倾向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远缘杂交中单株重的遗传力最高,对后代的遗传效果最稳定;叶色值的变异系数最高,人工选择潜力最大;株高、株幅、叶长、叶柄长、叶柄宽、单株重的超中优势和超亲优势较高,在后代中具有杂种优势。【结论】筛选出D2和Q2的亲本组合可以用来选育农艺性状突出的不结球白菜品种,D3和Q3的亲本组合可以用来选育丰产的不结球白菜品种。  相似文献   

18.
节节麦D染色体组特异RAPD标记(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节节麦(Triticumtauschii,2n=14,DD)被认为是普通小麦(Triticumaestivum,2n=42,AABBDD)D染色体组的供体,节节麦具有许多对小麦育种有益的性状,如抗病虫,优质等,这些有利性状可通过有性杂交直接导入普通小麦中,因此,节节麦是小麦遗传改良十分有价值的近缘种质。建立重要有种目标性状的分子标记是开展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基础。RAPD是利用PCR扩增技术和单一随机引物检测核酸多态性的分子标记技术,由于其操作简单,快速,所需DNA数量少,因此用于标记辅助选择有独特的用途。目前RAPD技术已应用于构建连锁图,品种鉴…  相似文献   

19.
6个玉米人工合成群体的育种潜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系统评价6个玉米人工合成群体的育种潜势,为进一步改良利用提供合理方案。【方法】采用群体性状表型鉴定、配合力测定以及SSR标记对群体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多数性状与季节互作不明显,群体间多数性状差异极显著。多数农艺、经济性状的GCA群体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少数经济性状的SCA组合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26对SSR引物在供试群体内共扩增出246个等位位点。多态性位点数、多态位点比例、基因杂合度以及遗传距离等分析表明,除群体P1外,各群体遗传重组比较充分,群体内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变异,且群体间遗传距离大于群体内遗传距离。【结论】群体P4、P2和P7除自身遗传变异较为丰富外,主要经济性状GCA较高,优于对照高产组合出现次数较多,育种潜力较大。群体P1、P3和P5 经济性状GCA低,优于对照高产组合出现次数相对较少,需进行必要的改良。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粤糖系列甘蔗品种的遗传基础,为甘蔗育种中亲本选择和杂交组合配制提供参考。【方法】对近年来培育的粤糖系列18个甘蔗品种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各供试甘蔗品种以其亲系逐代寻根追溯分析,绘制系谱图。【结果】18个供试甘蔗品种选育共使用了18个亲本材料,这些亲本材料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分别是CP72-1210、粤糖93-159和粤农73-204,从这3个亲本共育成了18个供试材料中的13个品种,占被统计品种数的72.22%;所有供试甘蔗品种的细胞质源均为班扎马新黑潭,其遗传组成源由11个热带种、3个割手密种、2个印度种、3个中国种、1个大茎野生种及高粱共21个基础种质组成;所有品种均是在引进品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都含有POJ2878或其姐妹系POJ2725、F134、F108、CP49-50、Co290等的血缘,遗传基础比较狭窄。【结论】为扩大甘蔗品种的遗传基础,宜选用亲缘关系较远的亲本配制杂交组合,同时,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育种方法培育优良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