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随着纳米技术的兴起和发展,纳米材料尺度效应、智能表面和界面效应及其优异的药物传输与控释性能等特性提供了设计不同于传统农药剂型的具有独特物理、化学特性的纳米农药新理念。综述了4类纳米材料在农药缓控释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介孔二氧化硅、介孔碳材料、壳聚糖、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等材料在农药缓控释领域的应用,并对纳米缓控释农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纳米材料作为农药载体是增强农药稳定性和减缓农药释放速率,从而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的重要手段;其中介孔二氧化硅(MSN)是一种高比表面积、粒径与孔径可调节和生物相容性良好的纳米载体.鱼藤酮(Rot)作为一种优异的生物农药,在环境中易降解,在植物中无不内吸传导特性.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出纳米载体MSN,再通过溶剂挥发法将Rot负载到MSN上制备得到纳米颗粒Rot@MSN,其载药率为33.2%,且具有控制缓释特性.研究表明,所制备的Rot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持效期延长.此研究对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和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纳米,就象米、厘米、毫米一样,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1纳米是1米的十亿分之一,我们把粒径在1纳米~100纳米之间的材料称为纳米材料。随着物质的超微化.使纳米材料具备了传统材料所不具有的物理、化学特性。纳米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对我国农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农村实用科技》2005,(3):41-41
纳米,就象米、厘米、毫米一样,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1纳米是1米的十亿分之一,我们把粒径在1纳米~100纳米之间的材料称为纳米材料。随着物质的超微化,使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四大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具备了传统材料所不具有的物理、化学特性。纳米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对我国农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了降低农药残留,提高介孔硅的吸附能力,采用一步法制备氨基改性介孔硅(Amino modified mesoporous silicon, NH_2-MCM-41)和水杨醛亚胺改性介孔硅(Salicylaldehyde imine modified mesoporous silicon, Sal-MCM-41).水杨醛亚胺改性介孔硅负载金属离子(Salicylaldehyde imine-modified mesoporous silicon-supported metal ions, Zn~(2+)-Sal-MCM-41、Cu~(2+)-Sal-MCM-41和Mn~(2+)-Sal-MCM-41)后和NH_2-MCM-41分别吸附模型药物啶虫脒,制备了啶虫脒/NH_2-MCM-41和啶虫脒/金属离子-Sal-MCM-41复合体系.改性前后的介孔硅结构特征由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y, SEM)和氮气吸附脱附(Brunauer-Emmett-Teller, BET)进行表征,改性介孔硅的吸附行为通过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表征.结果表明,两种改性介孔硅均具有有序结构. MCM-41对啶虫脒的吸附质量分数为0.091 g/g,Mn~(2+)-Sal-MCM-41的吸附质量分数达到最大值,为0.161 g/g.改性介孔硅通过负载金属离子后,对模型农药啶虫脒的吸附质量分数增加,可提高介孔硅在农药吸附上的作用,有助于介孔硅在农药残留处理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纳米材料与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纳米材料与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取得了一定进展,综述了纳米材料与技术在农业投入品的传输、动植物遗传育种、农产品加工、农业环境改良和农业纳米检测技术等方面的应用。目前纳米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研究仍处于初期阶段,一些研究成果实现商业化还需要更大的努力。此外,纳米材料因其特性可能存在潜在的安全性问题,选择生物安全型、环境友好型纳米材料进行农业应用研究对于发展农业纳米技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采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对MCM-41进行改性得到了氨基化介孔硅,并以浸渍法制备了毒死蜱/介孔硅缓释体系。利用红外光谱、氮气吸附-脱附和X射线衍射对MCM-41和氨基化介孔硅进行了表征,着重探讨了不同KH550用量对介孔硅的载药量和载药体系缓释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氨基化介孔硅的比表面积、孔容随KH550用量的增大而减小,且明显小于未改性的MCM-41。氨基化介孔硅的载药量低于MCM-41的载药量,但其相应载药体系的缓释性能优于未改性的MCM-41载药体系。毒死蜱/介孔硅缓释体系,其释药行为可用Korsmeryer-Pappas动力学方程描述,其释放受扩散机制控制。  相似文献   

8.
1.前言随农业高技术的发展,农用棚膜的需求量猛增。同时也对农用棚膜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希望农膜在高性能和多功能化方面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为农业的优质高产提供更优良的条件。纳米复合材料由于具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协同性质而吸引了许多研究者的注意。从复合材料的观点出发,若粒子刚硬且与基体树脂结合良好,刚性粒子能起到增韧增强作用。因此利用纳米无机粒子这一特性,可提高棚膜的强度、韧性、耐穿刺性及抗风性等。由于无机纳米材料的尺度小,此材料不阻碍可见光的传播,采用无机纳米材料与农膜基材复合后不影响农膜的透光…  相似文献   

9.
纳米载体具有可调控的孔道结构,可显著增强农药的水溶性和水分散性,可促进农药进入靶标有害生物内,有助于农药的精准释放及减量增效,在农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对纳米递送系统与促进植物吸收传导、增强叶面润湿性、抗紫外光解和农药智能响应释放之间的增效机制总结较少,对纳米农药的应用安全性评估不充分.鉴于此,本文系统总结了农用纳米递送系统的种类及其在植物病虫害防控领域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表面修饰的纳米载体对农药增效的影响,指出了纳米农药可能存在的应用风险,以期为纳米递送系统防治病虫害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常规评价方法不能评价纳米粒子在页岩中的封堵效果,而孔隙压力传递试验装置可以评价在真实页岩中压力的传递速度,准确地测定纳米粒子封堵页岩效果。取美国 TerraTek 公司的 PIERREⅡ页岩岩心,进行岩心矿物含量和 SEM 分析,可知 PIERREⅡ页岩岩心孔喉尺寸属微米及纳米级别。利用孔隙压力传递试验装置,通过测定页岩渗透率变化,评价纳米材料封堵页岩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盐水与基浆中加入纳米材料都能明显降低页岩中孔隙压力传递速率,使页岩渗透率降低,说明纳米材料封堵页岩中微米及纳米级孔喉效果明显。该研究对页岩封堵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能够帮助解决页岩段钻进过程中出现的井壁稳定等难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纳米载体作为农药载体,提高农药利用率。【方法】采用自模板合成法,在合成实心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MSNs)的基础上,以水为刻蚀剂制备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Hollow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HMSNs)。通过溶剂挥发法将植物源农药鱼藤酮(Rot)负载到HMSNs的孔道中,制备得到Rot@HMSNs。测定Rot@HMSNs的缓释性能和杀虫活性。HPLC检测Rot@HMSNs中鱼藤酮在黄瓜植株中的系统分布。【结果】所制备的HMSNs粒径约250 nm,比表面积达999.4 m2/g。Rot@HMSNs粒径均一,载药率达46.7%,具有良好的释放特性,释放模型符合Ritger-Peppas释放模型。HMSNs显著提高了鱼藤酮在黄瓜植株中的吸收和传导能力。【结论】通过纳米载体HMSNs可以提高鱼藤酮的利用率,此研究对于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啶虫脒/介孔硅缓释体系的一步法制备及其释药行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瞬间液晶模板法一步制备负载啶虫脒/F127(分子式为(EO)106(PO)70(EO)106)的介孔硅(Mesoporous silica).利用红外光谱法(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差式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DSC)、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和氮气吸附脱附法(Brunauer-Emmett-Teller,BET)对介孔硅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探究了载药介孔硅的释药行为.结果表明,啶虫脒成功负载于介孔硅且以非晶相存在于介孔硅中.介孔硅在水平方向上呈高度结晶的片状结构,且属于IM-3M结构.去除模板剂后的介孔硅均呈现出典型的Ⅳ型特征和笼状孔道结构;孔径分布于3~4 nm之间,具有均一的介孔孔道.载药介孔硅的药物释放曲线动力学拟合模型与Korsmeyer-Peppas模型较为符合.  相似文献   

13.
三维有序大孔径介孔二氧化硅载体的仿生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孔二氧化硅作为固定漆酶的载体,在降解氯酚农药研究中意义重大。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以不同链长的长链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nTAB,n = 12,14,16,18)和两性生物表面活性剂椰油基甘氨酸钠(YCS)为混合模板剂,仿生合成了具有三维六方结构的有序介孔二氧化硅。和传统介孔二氧化硅载体相比,三维六方介孔二氧化硅具有较大的孔径及比表面积,且相邻孔道之间发生相互的连通。当使用链长为C16以上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YCS混合时,得到孔径为9 nm左右,且具有不同形貌的大孔径介孔二氧化硅,为酶的固定化提供了优良载体。图8表2参22  相似文献   

14.
采用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P123)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Tetraethylorthosilicate,TEOS)为硅源,以水热法制备介孔硅Santa Barbara Airport-15(SBA-15).借助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热重分析(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TG)、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DSC)、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N2吸附-脱附法对介孔硅SBA-15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就其对农药氟虫腈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介孔硅SBA-15负载了农药氟虫腈.在9 h左右,介孔硅SBA-15在初始质量浓度为1.5 mg/m L的氟虫腈乙醇溶液体系中对氟虫腈的吸附效果达到175 mg/g的最佳值,而后吸附量下降至60 mg/g,并在55~73 mg/g附近保持平衡.其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行为可分别用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方程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15.
氧化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碳质纳米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化学性质稳定、分散性高、比表面积大、丰富的含氧官能团等优良特性,是纳米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在航空航天、医药、新能源和生物传感器等领域应用广阔。近年来,氧化石墨烯在现代农业技术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为现代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氧化石墨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包括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种子萌发、枝叶生长、根系生长)、提高农作物抗逆性能、产量和品质、开发具有缓控释功能的氧化石墨烯基肥料,实现提高肥料利用率和降低环境风险的功效;作为农药载体及增效剂用于农作物病虫害防控,达到缓控释放、高效利用的目的 ; 探讨氧化石墨烯作为吸附剂或降解细菌固定剂来修复受污染土壤的效果,为污染土壤修复提供新技术、新方法;介绍了氧化石墨烯作为高灵敏度的湿度传感器,可实现土壤墒情实时监测和无损监测植物生长状况;最后探讨了氧化石墨烯在农业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目前,氧化石墨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仍处于初期阶段,尚不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条件。随着氧化石墨烯在农业领域的研究深入和应用范围的扩大,有望实现农业生产方式和技术的变革、实现资源高效利用、降低农业生产带来的环境危害,为推进绿色低碳农业的发展助力。  相似文献   

16.
<正>由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牵头实施的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项目"利用纳米材料与技术提高农药有效性与安全性的基础研究",近日在京启动。据介绍,该项目针对国家发展绿色农药的重大战略需求,围绕纳米载药系统的农药水基化分散效应、农药叶面高效沉积与剂量转移机制、改善农药生物活性的作用机制、残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纳米材料与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碳纳米材料具备纳米材料的特性,在农业中的应用也日益增加,正缓慢地推动着农业生产上的变革。本文主要综述了碳纳米材料在农业环境改良方面的应用,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目前由于纳米材料的安全性评价体系尚不完善,因而将纳米技术应用于农业时,必须重视相应的毒理学、安全性研究,引导农业纳米技术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纳米材料与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取得了很大的研究进展。碳纳米材料具备纳米材料的特性,在农业中的应用也日益增加,正缓慢地推动着农业生产上的变革。文章主要综述了碳纳米材料在农业环境改良方面的应用,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目前由于纳米材料的安全性评价体系尚不完善,因此,将纳米技术应用于农业时,必须重视相应的毒理学、安全性研究,引导农业纳米技术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综合介绍了近年来纳米粉体材料和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对木材/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通过纳米材料在木才、塑料、涂料等领域的应用,提出了纳米材料在木材科学与技术中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农药固体纳米分散体是将纳米技术与农药固体分散体制备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农药新剂型,是药物以纳米尺度的微粒、微晶形态均匀分散在固态水溶性载体中形成的固体纳米剂型。该剂型在杜绝有机溶剂和大幅度减少表面活性剂用量的同时,克服了水基化纳米剂型稳定性差的瓶颈问题,提高了难溶性农药在水中的分散性,有利于增加农药在叶面的粘附性和渗透性,进而提高其生物利用度,节约农药使用量,降低残留污染。综述了固体纳米分散体在农药和医药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其主要制备方法,基于目前农药使用过程中有效利用率低及残留污染严重的问题,探析高效、环保的固体纳米分散体作为一种新型农药剂型的应用前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