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沾化冬枣为原料,探究不同巴氏杀菌方式(低温长时、高温短时)对非浓缩还原(not from concentrate,NFC)冬枣汁理化性质、色泽及香气等特征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两种杀菌工艺下的NFC冬枣汁与未灭菌冬枣汁的pH、总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多糖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杀菌后,NFC冬枣汁亮度降低,颜色由绿色向黄色转变,低温长时杀菌冬枣汁的ΔE较高,为22.75,而高温短时杀菌冬枣汁的ΔE较小,仅为1.76,因此后者可以更好地保留冬枣汁的色泽;醛类是NFC冬枣汁中最主要的香气成分,占冬枣汁香气成分总量的43%~83%,经过低温长时杀菌,冬枣汁香气成分受到严重破坏,总量仅为18.95 mg/L,显著低于高温短时杀菌的129.01 mg/L,高温短时杀菌的冬枣汁香气更接近未杀菌的冬枣汁。NFC冬枣汁嗅闻结果与气质测定结果相同。综上所述,与低温长时杀菌工艺相比,高温短时灭菌更适合NFC冬枣汁的生产。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不同热杀菌条件对NFC冬枣汁理化性质、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本文以冬枣为研究对象,设置了低温长时杀菌(75℃,5、10、15、20、25 min)和高温短时杀菌(90℃,0.25、0.50、0.75、1.00、1.50 min)两个处理,考察了NFC冬枣汁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pH值、总酸含量、VC含量、DPPH清除率、亚铁离子还原率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杀菌方式对NFC冬枣汁基本理化性质影响不显著(P>0.05)。相比于低温长时杀菌,高温短时杀菌的△E值更低,更能保持冬枣汁原有的色泽。两种杀菌处理后多酚、VC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低温长时杀菌25 min后VC含量未检出,抗氧化活性也显著低于高温短时杀菌(P<0.05)。因此,通过对NFC冬枣汁品质变化的分析,发现高温短时杀菌能更好地保持原有的色泽和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3.
灰枣是新疆特色林果产品之一。为提升新疆干制‘灰枣’商品性,特开展不同贮藏时间对新疆干制‘灰枣’品质影响的研究。采用新疆较为常用的贮存方式,在温度-2~5℃、湿度40%~45%条件下,采用Folin-酚法、出口食品总黄酮测定、常规理化指标测定等方法,测定不同贮存时间干制‘灰枣’的总多酚、总黄酮、总糖、总酸、还原糖等指标。结果表明,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整体变动幅度较小,贮存45 d时达到最高值,分别为10.7 mg/kg、1.05%;脂肪、蛋白质、水分、总酸含量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贮存60 d时达到最高值;总糖、还原糖、淀粉、膳食纤维含量呈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贮存30 d时含量最高。新疆干制‘灰枣’最佳商品期为入库贮存后的30~60 d。  相似文献   

4.
《中国果菜》2014,(4):24-24
近日,国际知名公司利乐发布了新型果汁巴氏杀菌工艺,这一新技术可以将高酸果汁产品的二次巴氏杀菌温度从95℃降至80℃。别小看这15℃的改变,它可以节省多达20%的能耗,为客户带来成本优势的同时,也减轻地球的能源负担。与牛奶加工中常用的超高温灭菌技术不同,果汁一般采用巴氏杀菌,并且分两步进行:果汁刚刚榨取出来后就会进行首次灭菌,这主要是为了抑制酶的活性,同时杀死微生物;在灌装前还要进行二次巴氏杀菌,这是为了消灭散装储存阶段产生的微生物。通常来说,二次巴氏杀菌阶段需要把果汁产品加热到95℃并保持15秒。利乐的最新研发成果表明其二次巴氏杀菌的温度可以降至80℃,并且丝毫不影响产品安全和质量。利乐专业技术中心经理米凯尔·西蒙森表示,这项新型果汁加工工艺可以帮助客户节省能源、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探索脉冲强光技术在杨梅汁加工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和色差法研究了不同脉冲强光处理和热处理对杨梅汁中酚类物质含量,色泽以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脉冲强光可显著降解杨梅汁中的花色苷(P<0.05),且杨梅汁中的花色苷的含量随着脉冲能量的增加而降低。而杨梅汁中总酚的含量却是随着脉冲能量的增加显著上升(P<0.05)。脉冲强光处理对杨梅汁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随反应体系不同而异。杨梅汁清除.DPPH活性随着脉冲强光处理能量的增加而增大,并与花色苷的含量呈一定的负相关(R2=0.848 6),而脉冲强光处理却使杨梅汁清除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的活性有所下降。【结论】与传统的热杀菌相比,脉冲强光处理可更好的保持其活性成分和品质,脉冲强光技术在果汁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超声波协同微波处理对枣汁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采用自然浸出、超声、微波、先超声后微波、先微波后超声、榨汁取汁这6种方式处理红枣片提取红枣汁,并比较了红枣汁的营养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先微波后超声处理的多酚含量较高;黄酮含量为15.17μg/mL,仅高于微波处理组;维生素C含量较少,为2.54 mg/mL;c AMP、cGMP含量较高,分别为181.45 mg/L和1 404.58 mg/L。因此,先微波后超声处理使得枣汁的部分营养成分损失较多,但对环核苷酸类物质影响不大;而且先微波后超声处理,能有效提高枣汁的抗氧化活性,得到的枣汁的抗氧化活性比较高。  相似文献   

7.
以哈密瓜汁为试材,研究了低温灭菌条件下微波功率、微波次数对哈密瓜汁品质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哈密瓜汁经灭菌处理后,常温条件下其pH值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室温存放第2天,600W与900W处理的pH值较初始变化不显著,均保持在6.0以上;果汁无异味;不同微波处理条件下,随着处理次数的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微波处理对POD活性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微波处理的效果优于巴氏杀菌,其中微波600W与900W处理效果显著优于300W。  相似文献   

8.
以红色老山芹、绿色老山芹、混合色老山芹的叶片和叶柄为试材,测定不同种类、不同部位老山芹的总酚、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能力,并分析功能活性与物质成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种类、不同部位老山芹的总黄酮含量、总酚含量大体上表现差异显著,3种老山芹叶片的总黄酮含量和总酚含量均显著高于叶柄;红色老山芹叶片醇提物的抗氧化能力最强,其次为混合色老山芹叶片,绿色老山芹叶柄最弱;各处理醇提物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DPPH·自由基、O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呈线性关系,醇提物浓度与抗氧化能力呈正相关;老山芹醇提物的抗氧化能力与叶片、叶柄总酚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总黄酮含量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鲜食葡萄品种多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个主要鲜食葡萄品种为试材,利用比色和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葡萄的果皮、果肉、种子和果梗中花青素、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分析了清除氧自由基(ORAC)、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和铁离子还原(FRAP)能力与多酚类物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葡萄品种多酚类物质主要以黄酮类化合物为主,其中花青素在果皮以及总酚和总黄酮在种子和果梗中含量较高,但多酚类物质在果肉中最低。葡萄品种‘夏黑’果皮中花青素、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均高于其它葡萄品种。以‘巨玫’果皮和果肉花青素、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但‘青提’果皮和果肉中花青素、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均低于其它葡萄品种。通过分析各葡萄品种抗氧化活性与多酚类物质之间的关系发现,果皮中FRAP和ORAC清除率以及种子和果梗中DPPH·清除率与花青素、总酚及总黄酮之间均呈显著性正相关,且多酚类物质含量较高说明其抗氧化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10.
以鲜食品种的枣为原料,加工制成鲜冬汁,破碎打浆后的原料要经高温瞬时杀菌、保温酶解、压滤、脱胶、冻融澄清、粗滤、硅藻土过滤、加热和气压精滤等过程,即可以生产出澄清枣汁。产品保有鲜本原有风味和营养价值,不浑浊,不分层,无沉淀。试验确定了加工鲜枣澄清汁的工艺流程和控制参数。  相似文献   

11.
冬枣叶面喷施PBO300、400、500倍液,结果表明,能有效提高冬枣每枣吊坐果数、平均单果重及产量,促进果面着色,提高枣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降低枣果可滴定酸含量,使冬枣提早4~6d成熟,不同浓度处理试验效果不同,以喷施300倍液效果最好,667m2面积效益增加3300元。  相似文献   

12.
【目的】综合评价荔枝种质资源功能性品质并为抗氧化活性种质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比较35个荔枝品种成熟果实果肉中多酚、黄酮、维生素C含量,从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清除能力、氧化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三个方面分析各品种抗氧化能力差异,并采用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对各品种的抗氧化能力进行相关性比较和分类。【结果】(1)不同荔枝品种间多酚、黄酮、维生素C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 0.01),其酚类物质主要以游离态形式存在,游离酚、结合酚和总酚含量分别为64.92~173.64、2.01~23.45、69.74~186.22 mg·100 g~(-1),游离态酚含量占总酚含量的81.5%~97.76%;总黄酮含量介于73.44~331.52 mg·100 g~(-1);维生素C含量介于6.00~56.33mg·100 g~(-1);不同荔枝品种间DPPH清除能力介于71.78%~99.61%,FRAP介于1.18~10.10μmol·g~(-1),ORAC介于0.97~39.72μmol·g~(-1)。(2)荔枝果肉中游离多酚、总酚、总黄酮含量与FRAP、ORAC值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维生素C含量与FRAP呈显著正相关(p 0.05);依据相关系数大小排列:游离多酚总酚总黄酮ORACFRAP结合多酚维生素CDPPH清除能力;(3)聚类分析依据功能性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高低将35个荔枝品种分为4大类。【结论】不同荔枝品种间抗氧化能力存在显著差异(p 0.01),多酚、黄酮类物质是荔枝果肉发挥抗氧化作用的重要物质‘;妃子笑‘’绿纱‘’红绣球‘’井冈红糯‘’岭丰糯‘’金包银‘’状元红’是一类多酚、黄酮物质含量高,抗氧化活性强的品种。  相似文献   

13.
蓝群  金晨钟  莫亿伟 《北方园艺》2018,(10):144-149
以罗汉果块根为试材,不同浓度乙醇为溶剂,对罗汉果块根总酚和总黄酮进行提取,采用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羟自由基(·OH)、1,1-二苯基-2-苦苯肼自由基(DPPH·)、自由基阳离子(ABTS~(+·))和对Fe~(2+)诱发脂质过氧化抑制作用及总还原能力的方法评价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并测定其对6种试验菌的抑菌能力。结果表明:80%乙醇提取物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5.79%和8.17%;提取物均具有较强抗氧化和清除多种自由基能力,且与浓度剂量有关,但抗氧化和总还原能力稍弱于抗坏血酸;对6种试验菌均具有一定抑菌作用。研究结果为罗汉果块根的合理利用提供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14.
《现代园艺》2020,(3):44-45
以毛葱为研究对象,研究水煮、蒸制和油炸等不同烹饪方式处理对其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变化。利用福林酚法测定总酚含量,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3个指标评价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水煮、蒸制、油炸3种烹饪加工后毛葱的总酚含量均降低,烹饪处理降低了毛葱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却提高了其还原能力。不同烹饪处理后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为:蒸制>水煮>油炸,且烹饪时间越长总酚含量越少,抗氧化能力越弱。  相似文献   

15.
以食用菌培养料为试材,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程序升温(100℃下用50~60min,间隙式抽真空,将釜内的压力抽成-0.05~-0.06MPa,用12~15min升温使釜内达到121℃,压力0.11MPa保温90min,关闭蒸汽,杀菌结束)与常规灭菌15h(100℃)和一般高压灭菌方法灭菌1.5~2.0h(121℃)对食用菌培养料中叶酸、烟酸、维生素C、维生素B1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阶梯式高压灭菌工艺培养料中的叶酸、烟酸、维生素C、维生素B1含量损失少于常压灭菌方法灭菌及一般高压灭菌方法灭菌。  相似文献   

16.
香菇软罐藏加工保鲜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杀青、抗氧化处理后的鲜菇 ,用聚丙烯薄膜真空包装 ,经巴氏杀菌 ,37℃恒温、每日 2 5W日光灯连续照射 6h条件下保藏达 12d以上 ,产品完全符合软罐藏保鲜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7.
断根对冬枣营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6年生的冬枣(Zizyphus jujuba Mill. ) 为试材, 分别在行间两侧距树干3倍、5倍和7倍胸径距离处对其进行断根处理, 研究了断根对冬枣营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3倍胸径断根与对照相比,枣头一次枝的长度和数量分别减少了27.9%和12.1%。3倍和5倍胸径断根与对照相比, 35 d时叶片N、P、K含量差异不明显, 而断根161 d时差异达显著水平; 叶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及根系玉米素( ZT) 含量, 35 d时较对照略有下降, 161 d时则有所升高; 枣头一次枝顶端生长素(IAA) 含量和根系IAA含量, 35 d时较对照略有升高, 而161 d时有所下降; 枣头一次枝顶端乙烯释放量和根系脱落酸(ABA) 含量, 断根35 d和161 d时较对照均有所升高。与3倍胸径相比, 5倍胸径断根对冬枣营养生长的抑制效应有所减弱。冬枣叶片叶绿素含量以3倍胸径含量最高, 随断根距离的增加, 含量逐渐减少, 但一直高于对照。断根促进了果实维生素C和总糖含量增加, 对总酸含量和产量则无明显影响。综合分析认为, 3倍胸径断根是控制营养生长的最佳距离。  相似文献   

18.
 以6年生曙光油桃/青州冬雪蜜桃为试材, 研究40℃、45℃、50℃高温短时间处理对油桃芽总酚含量、活性氧含量及相关酶活性和自然休眠解除的影响。结果表明: 40℃高温处理对油桃芽自然休眠的解除具有负调控效应(11月30日) 或效应不明显( 12月10日) , 其萌芽级数、·OH (羟基自由基)和O2·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产生速率、H2O2 (过氧化氢) 含量及POD (过氧化物酶) 、CAT (过氧化氢酶) 、PPO (多酚氧化酶) 活性均低于对照(11月30日) 或与对照无显著差异( 12月10日) , 而总酚含量和PAL (苯丙氨酸解氨酶) 、SOD (超氧化物歧化酶) 活性高于对照(11月30日) 或与对照差异不明显(12月10日) ; 45℃和50℃高温处理对油桃芽自然休眠的解除呈正调控效应, 其萌芽级数、·OH和O2· 产生速率、H2O2含量及POD、CAT、PPO活性与对照相比明显升高, 而总酚含量和PAL、SOD活性显著降低,虽然部分花芽和叶芽因高温处理而死亡, 但是在存活芽中短时间高温对油桃芽自然休眠解除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总酚含量的降低和活性氧的迅速增加可能是高温解除自然休眠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冬枣叶面喷施PBO 300、400、500倍液,结果表明,PBO能有效提高冬枣每枣吊坐果数、平均单果重以及产量;促进果面着色,可提高枣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降低枣果可滴定酸含量,可使冬枣提早成熟4~6天,不同PBO浓度处理间试验效果不同;对枣果维生素C含量、果皮厚度及风味基本无影响。综合来看,在天津地区,冬枣以喷施PBO 300倍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猗冬1号具有冬枣品种的基本特性,属于冬枣(沾化冬枣)中的优良变异类型。猗冬1号叶片大,阔卵圆形。平均单果重20.3 g(冬枣14.8 g),最大单果重58.2 g,果实扁圆形。果实含水量稍低于冬枣,适宜鲜食,品质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5.8%,还原糖含量67.9 g/kg,可滴定酸含量0.36%,维生素C含量2 990 mg/kg,可食率97.2%。成熟期稍晚于冬枣,在山西省运城地区10月上中旬进入脆熟期,设施栽培可提早成熟。高接后当年即可结果,第2年丰产,幼树定植第4年进入丰产初期,综合性状优异。适宜在山西省年平均气温11℃以上、土壤p H值8.3以下地区进行设施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