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代谢组学是对生物体内代谢物组的含量或变化进行测定,进而研究生物体的整体功能状态的技术。在介绍代谢组学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代谢组学研究过程中的样品提取、分析技术和数据分析的常用方法,并对该技术在果实采后生理和病理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最后对该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以期促进代谢组学技术在果实采后生理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涩味是影响果实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除了与单宁含量相关,还受到儿茶素、表儿茶素、绿原酸、新绿原酸等多酚类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目前,多酚物质的生物合成途径已被解析,其在果实中的积累既受遗传因素影响,又受环境因素调控。总结了果实涩味物质分类、合成与积累、在不同果树上的代谢调控研究进展,阐述了果实脱涩机制与技术,并从建立涩味精准评价标准、完善涩味形成机制、探究不同果树中涩味物质代谢规律,以及选育风味和抗氧化性俱佳的新品种几个方面为果实涩味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果实有机酸代谢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果实中有机酸是决定果实风味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机酸在果实自身代谢中参与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合成酚类、氨基酸、酯类和芳香物质的代谢过程。综述了果实有机酸的合成、降解、液泡贮藏等代谢过程的生理生化机制,包括果实中有机酸的组分,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有机酸的变化,有机酸代谢酶、液泡膜质子泵与果实中有机酸含量的关系,果实有机酸的遗传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以及环境因素与栽培措施对果实有机酸的影响与调控;并提出了今后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桃种质资源糖酸品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了桃果实糖酸含量及其与果实风味的关系、桃果实糖酸遗传规律的研究进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桃果实以皮薄肉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优点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然而桃果实属于呼吸跃变型果实,且成熟期集中在夏季高温季节,采后迅速软化,导致果实品质下降、不耐贮藏及货架期短,是制约桃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前人研究发现桃果实具有不同的肉质类型,这其中也包含较耐贮运的肉质,为了解桃果实肉质的研究概况,笔者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桃果实肉质类型的分类及遗传定位、桃果实不同肉质形成的分子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研究趋势。指出目前桃果实肉质的研究局限于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细胞壁结构和相关物质的变化、细胞壁降解相关酶的活性变化,以及这些酶的基因克隆,认为未来激素调控桃果实成熟软化的转录调控机制,同时结合基因组、转录组、蛋白组和代谢组等多组学的研究将是桃果实肉质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6.
《蔬菜》2022,(2)
2022年1月,《Molecular Horticulture》在线发表了德国马普学会分子植物生理学研究所与华中农业大学合作的综述论文,具体介绍了番茄果实成熟期与果实品质(外观、风味、营养等)相关的代谢途径,包括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细胞壁、中央及次生代谢等及相关代谢途径的调控网络,包括转录及转录后调控,翻译及翻译后调控和表观遗传水平;并基于已发表的果实成熟期高分辨率时空转录组数据,对果实品质的代表性基因进行了权重基因共表达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常温(25℃)和低温(5℃)贮藏条件下美味猕猴桃‘布鲁诺’果实乙醇代谢和挥发性成分的变化,为采后果实风味品质的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测常温和低温条件下果实乙醇代谢相关产物、代谢关键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变化,并采用GC-MS分析果实贮藏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结果】低温降低了果实乙醇和乙醛等物质的积累速率,抑制了丙酮酸脱羧酶(PDC)和乙醇脱氢酶(ADH)活性及其基因表达;果实中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加,其中酯类物质是主要的挥发性成分。【结论】低温抑制了采后果实的乙醇代谢,有利于维持果实的风味品质;乙醇除直接影响果实的风味外,其酯化产物对果实的风味也产生进一步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桃品种杂交后代若干果实加工性状的遗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桃的几个优良品种间杂交后代的果实肉质、肉色、核肉粘着度、果形及风味等加工性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探讨其遗传变异动态,可以作为培育桃加工品种选择亲本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刘永忠 《四川果树》1997,25(4):17-19
本文综述了柑桔果实酸代谢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沿需要研究的问题,指出对果实酸代谢研究成果和尚需要研究的问题。指出对果实酸代谢研究对提高果实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乙醇代谢是果实采后贮藏过程中重要的次级代谢反应,代谢产物乙醇与乙醛具有合成香气与脱除涩味等功能。果实采收后由于贮藏环境胁迫以及调控技术不当,会导致组织内乙醇大量积累,产生异味且加快果实软化速度,影响果实风味与品质。系统综述了果实贮藏过程中乙醇代谢机理、乙醇积累对贮藏品质的影响、物理因子和化学因子对乙醇代谢的调控作用,以期为改善果实采后贮藏品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配方施肥对温室桃杏果营养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温室栽培果树是当前果树栽培中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桃、杏的温室栽培发展尤其迅速,但由于我国果树温室栽培起步较晚,与之相关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研究较为薄弱,栽培管理技术措施不当,常常导致桃、杏果实个小、风味淡、品质低下,已成为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本试验初步探讨了钾、钙、镁配方施肥对温室桃、杏营养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栽培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采后桃果实为对象,采用50℃10g/L壳寡糖水溶液浸泡处理1min后,置于25℃条件下贮藏,分析贮藏期间桃果实抗氧化代谢相关酶,如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氢酶(CAT)、脂氧合酶(LOX),以及苯丙烷代谢相关酶,如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壳寡糖复合热处理能够显著提高APX、PPO、POD、PAL活性,抑制LOX活性,降低膜脂质过氧化水平。壳寡糖复合热处理能够有效提高采后桃果实抗氧化及苯丙烷代谢相关酶活性,增强采后桃果实的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13.
矮生桃树性及果实风味的遗传研究马瑞娟俞明亮汤秀莲(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南京210014)矮生桃新品种选育是桃主要育种目标之一,也是桃树集约化栽培的途径之一。研究其遗传规律,对于正确配置杂交组合,提高育种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对桃矮生性状的遗...  相似文献   

14.
以‘春雪’桃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草种及生草方式对其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草条件下‘春雪’桃的果实纵横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等显著高于清耕(对照),而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果皮斜率脆性、果肉平均硬度等显著低于清耕(对照),说明生草处理显著提高了‘春雪’桃果实外观和风味品质,有效促进了果实成熟,显著改变了果实的食用性和贮运性等质地品质;就不同草种而言,黑麦草对‘春雪’桃果实外观和风味品质、果实成熟度及果实的食用性和贮运性等的影响最显著,紫花苜蓿次之;就生草方式而言,全园自然生草对‘春雪’桃果实外观和风味品质的影响显著优于行间自然生草,但对果实成熟度、食用性及贮运性等质地品质的影响与行间自然生草差异不大。综上,‘春雪’桃园生草栽培推荐种植黑麦草并实行全园生草。  相似文献   

15.
桃果实缝合线软化与糖代谢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说明桃果实缝合线过早软化的原因,测定了不同发育时期大久保桃果肉软化果和正常果缝合线部位的蔗糖、葡萄糖、果糖和山梨醇的含量以及蔗糖代谢的相关酶——酸性转化酶、中性转化酶、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及山梨醇代谢的关键酶山梨醇脱氢酶(SDH)和山梨醇氧化酶(SOX)的酶活性,并对软化果和正常果果实中糖积累与酶活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糖代谢是影响桃果肉缝合线软化的重要因子之一;软化果在硬核期缝合线果肉快速生长,且糖代谢和相关酶活性都较旺盛,以单糖代谢为主,主要受中性转化酶的调节;果实发育进入阶段Ⅲ时,软化果的糖代谢比正常果的进程和速度都快,此阶段前期软化果的糖代谢快速旺盛,蔗糖快速大量合成,后期糖积累减少且糖含量大幅降低,果实出现未熟缝合线先软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中南部地区栽培的晚熟桃品种以燕红为主,该品种虽果个较大,风味较甜,但果实着色较暗,易裂果,果实硬度小,影响其商品价值。为筛选适合河北省中南部地区发展的晚熟桃优良品种,我们开展了晚熟桃品种的引进和筛选研究,1999年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果树研究所引进通过大久保实生选种培育出的晚熟桃新品种秦王。经6年试栽、观察研究,秦王在河北省中南部表现出果个大、着色鲜艳、外观美、品质极佳、不裂果、栽培管理容易,是一个优良、晚熟、耐贮运鲜食桃品种,适合在当地栽培。  相似文献   

17.
晚熟鹰咀桃是南靖县船场镇坑头村果农在实生鹰咀桃中发现的一个变异株系,其果实外观艳丽,风味优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营养丰富;果实的成熟期较晚(8月中、下旬),适应性较强,可有助于改变华南地区桃的产期集中、鲜销及加工难等现状,具有较高的示范、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兼具品质、营养和健康特征的甜瓜新品种——风味甜瓜应运而生,探索适度的风味甜瓜糖酸比非常重要,而目前对甜瓜果实中主要有机酸成分柠檬酸的代谢机制尚不清晰,因此,综述了风味甜瓜果实柠檬酸代谢特性的研究进展,并对利用RNA-seq技术分析甜瓜果实柠檬酸代谢关键基因的挖掘提出了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综述了柑桔果实酸代谢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尚需要研究的问题.指出对果实酸代谢研究对提高果实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基于膜脂代谢组学研究低温诱导的桃果实采后膜脂代谢变化与冷害的关系。与4℃相比,8℃延缓了桃果实磷脂降解、磷脂酸(PA)生物合成以及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表达水平的增加,进而降低PA积累和脂肪酸去饱和过程,保持高水平的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组分和脂肪酸不饱和度,最终延迟桃果实冷害发生。8℃诱导桃果实差异脂质代谢物数量显著增加,并在贮藏后期保持较高水平的甘油二酯(DAG)和较低水平的甘油三酯(TAG)组分,可能是8℃诱导的采后桃果实正常后熟软化过程和冷害作用的结果。综上所述,8℃下桃果实的膜脂代谢动态变化利于冷害的延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