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中棉所9712是2021年通过河南省审定的转单价抗虫基因杂交棉品种,在2018―2019年河南省杂交春棉区域试验中,平均生育期107.5 d,株高112.8 cm,单株结铃18.6个,铃重6.8 g,籽指11.2 g,衣分39.7%,霜前花率94.8%;2年平均666.7 m2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84.6 kg、113.4 kg和107.7 kg,纤维品质达到国家棉花品种审定Ⅱ型品种标准。主要介绍了杂交棉中棉所9712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转基因抗虫常规棉品种国欣棉32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和栽培技术要点。国欣棉32在河北植棉区春播生育期123 d,植株紧凑,铃重6.6 g,霜前花率93.9%。2019―2020年河北省春播常规棉组区域试验中,2019年多点平均籽棉、皮棉、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4 529.0 kg·hm-2、1 843.0 kg·hm-2、1 734.6 kg·hm-2;2020年多点平均籽棉、皮棉、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3 886.4 kg·hm-2、1 627.8 kg·hm-2、1 524.8 kg·hm-2;2年纤维品质检测结果为上半部平均长度30.6 mm,断裂比强度31.0 cN·tex-1,马克隆值5.0;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  相似文献   

3.
赣棉02是由江西省棉花研究所选育的早熟转基因抗虫棉常规品种,在江西省棉花产区生育期99.9 d,植株塔形,株型较紧凑,出苗好,霜前花率98.4%,耐枯萎病,抗黄萎病,抗棉铃虫。2019―2020年江西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赣棉02平均皮棉产量为1 351.5 kg·hm-2。主要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早熟转基因抗虫常规棉品种湘棉37于2023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夏播生育期102.9 d,单株结铃17.9个,铃重5.5 g,衣分40.9%;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2 mm,断裂比强度34.8 c N·tex-1,马克隆值5.0;抗枯萎病,耐黄萎病;适于轻简化栽培和机械采收。2020年湖南省棉花品种早熟组区域试验中,湘棉37平均每666.7 m2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13.4 kg、86.8 kg和86.8 kg,分别比对照省工棉2号增产2.6%、0.7%和0.7%;2021年湖南省棉花品种早熟组区域试验中,湘棉37平均每666.7 m2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73.5 kg、111.4 kg和110.4 kg,分别比对照湘棉早1号增产9.5%、9.4%和9.0%。主要介绍了湘棉37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石彩17是于2021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早熟棕色棉品种。其高抗枯萎病,抗黄萎病;2016―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彩色棉组品种区域试验中,2年结果平均666.7 m2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377.59 kg、156.76 kg和155.95 kg,分别比对照品种新彩棉20增产17.30%、16.95%和16.85%;纤维品质达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彩色棉品种审定标准要求。主要介绍了石彩17的选育过程、生物学特性、产量表现、纤维品质及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中棉所9C02为转cry1Ab/cry1Ac基因抗棉铃虫早熟常规棉品种,2019―2020年和2021年先后参加长江流域棉区早熟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于202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长江流域棉区夏播生育期104 d,株高97.5 cm,第一果枝节位6.6,单株结铃12.6个,铃重5.1 g,衣分38.9%,霜前花率95.1%,耐枯萎病和黄萎病,抗棉铃虫,纤维品质达到国家棉花品种审定Ⅲ型品种标准;2年区域试验平均666.7 m2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08.6 kg、81.1 kg和77.5 kg,分别比对照中棉所50增产8.8%、9.5%和8.9%。基于中棉所9C02在长江流域棉区早熟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的表现,主要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
中棉所96A在南疆早中熟植棉区生育期约为133 d,株型较紧凑,塔形,结铃性强,铃重5.8 g,霜前花率97.0%以上,高抗枯萎病,抗黄萎病。2016―2017年新疆早中熟常规棉品种区域试验中,其平均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5 681.3 kg·hm-2、2 488.5 kg·hm-2和2 426.3 kg·hm-2。介绍了优质常规早中熟棉中棉所96A的选育过程、生物学特性、产量表现、纤维品质、抗病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新塔棉4号于2022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审定。新塔棉4号全生育期129 d左右,果枝为Ⅱ式,单株结铃6.45个,铃重5.85 g,衣分42.10%,霜前花率96.60%。抗枯萎病,感黄萎病,纤维品质达到国家棉花品种审定Ⅱ型标准;2018―2019年2年区域试验平均每公顷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5 708.3 kg、2 409.7 kg和2 330.4 kg。基于新塔棉4号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早中熟陆地棉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的表现,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9.
山农丰抗棉6号(原系97-52)来源于91-28∥269/植480,1999~2000年参加山东省中熟品种区域试验,两年皮棉、霜前皮棉平均每公顷1336.5kg和1243.5kg,分别比对照中棉所12增产12.76%和14.1%,均居第一位;2000年参加区试的同时参加生产试验,皮棉、霜前皮棉分别比对照中棉所12增产14.2%和16.3%,于2001年4月通过了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中生棉15号于2022年11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在长江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22 d,株高119.9 cm,耐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2019―2020年参加长江流域棉区中熟杂交棉品种区域试验,中生棉15号2年平均666.7 m2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54.2 kg、105.7 kg和101.5 kg,分别比对照GK39增产9.0%、7.5%和9.6%。介绍了中生棉15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刘艳珍  单莹  沈丹  朱鹤  李越  王子胜 《中国棉花》2023,(1):33-35+47
辽棉54在辽宁特早熟植棉区春播生育期为127 d;植株较紧凑,呈塔形;铃卵圆形;出苗好,后期不早衰;结铃性好,吐絮畅且集中,含絮力适中,适宜机采;高抗枯萎病,抗黄萎病。2019―2020年在辽宁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该品种平均666.7 m2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199.405 kg、82.185 kg和77.370 kg。介绍了辽棉54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赣棉15号是江西省经济作物研究所培育的转基因抗虫常规棉品种,202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长江流域棉区,其春播生育期122 d,单株结铃29.3个,铃重5.65 g,衣分39.65%,株高118.2 cm;2018―2019年长江流域中熟常规棉区域试验中,赣棉15号2年平均666.7 m2籽棉、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63.7 kg、99.9 kg,比对照GK39增产4.8%、0.5%。主要介绍了赣棉15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山农丰抗棉 6号 (原系 97- 5 2 )来源于 91 - 2 8∥ 2 69/植 480 ,1 999~ 2 0 0 0年参加山东省中熟品种区域试验 ,两年皮棉、霜前皮棉平均每公顷1 336.5 kg和 1 2 4 3.5 kg,分别比对照中棉所 1 2增产1 2 .76%和 1 4.1 % ,均居第一位 ;2 0 0 0年参加区试的同时参加生产试验 ,皮棉、霜前皮棉分别比对照中棉所 1 2增产 1 4.2 %和 1 6.3% ,于 2 0 0 1年 4月通过了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该品种高抗棉铃虫 ,生育期 1 31天 ,出苗势强 ,苗期生长势强 ,叶较大 ,叶色浅绿 ;蕾期生长稳健 ,果枝外伸能力强 ;花期株型清秀 ,叶片中等…  相似文献   

14.
中棉所143于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基于中棉所143在西北内陆棉区早中熟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的表现,介绍了其选育过程和主要农艺性状、产量、纤维品质、抗病性等特征特性,并总结了主要栽培技术措施。中棉所143生育期131 d,株型较紧凑,Ⅱ式果枝,单株结铃6.9个,铃重6.2 g,衣分43.5%,霜前花率82.6%,抗枯萎病、抗黄萎病,纤维品质达到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Ⅰ型品种要求;2年区域试验平均666.7 m2籽棉、皮棉、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357.8 kg、155.4 kg、149.6 kg。  相似文献   

15.
德棉16号在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种植表现为生育期111 d,株型松散,株高100.4 cm;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为耐旱、耐盐品种;在2018―2019 年黄河流域棉区中熟常规品种区域试验中,每666.7 m2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69.18 kg、106.49 kg和101.92 kg。介绍了德棉16号的选育过程、生物学特性、产量、品质、抗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中棉所9708是转单价基因抗虫常规棉品种,在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14 d,株高107.5 cm,单株结铃16.9个,衣分41.3%,籽指10.9 g;纤维品质达到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Ⅱ型品种要求。2019年黄河流域棉区中熟常规品种生产试验中,666.7 m2籽棉、皮棉、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61.0 kg、112.0 kg和106.2 kg。主要介绍了中棉所9708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创棉518于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简要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农艺性状、产量表现、纤维品质及主要栽培技术措施。创棉518在西北内陆棉区春播生育期118 d,株型紧凑,株高73.05 cm,第一果枝节位5.1;抗枯萎病,耐黄萎病;2020年生产试验中,创棉518每666.7 m2平均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394.5 kg、186.2 kg、176.7 kg。纤维品质达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Ⅱ型品种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中7700在西北内陆早熟棉区春播生育期123 d,株高67.05 cm,Ⅱ式果枝;抗枯萎病,耐黄萎病;2018―2019年西北内陆棉区早熟品种区域试验中,2年平均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5 380.5 kg·hm-2、2 272.5 kg·hm-2和2 250.0 kg·hm-2。介绍了中7700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赣棉115新品系是江西省棉花研究所1984年从赣棉78-7品种中系统选育而来的。该品系主要优点除具备赣棉78-7高产、早熟优点外,主茎较硬,品质好,根系发达,耐旱性强,特别适宜于丘陵灌溉条件较差棉区种植。1987年在本所、都昌、彭泽,波阳四点耐旱棉新品系联合鉴定中,平均亩产籽棉220.05 kg,比对照(晋棉7号——全国四省耐旱棉统一对照种)增产50.3%,均居首位,皮棉平均亩产81.85 kg,比对照增产63.7%,三点第一,一点第二。1988年参加全国耐旱棉新品系大区(江西、河南、山东、山西)12点次联合试验。霜前皮棉平均58.03 kg/亩(全国联试统一按霜前皮棉计产),比对照(中12,下同)增产8.35%,列全国9个参试  相似文献   

20.
邯杂棉13号于2021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冀中南春播植棉区平均生育期120 d,株高103.7 cm,铃重6.4 g,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2018―2019年河北省冀中南春播杂交棉区域试验中,邯杂棉13号每666.7 m2平均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69.3 kg、113.5 kg和102.2 kg。简述了转基因抗虫三系杂交棉邯杂棉13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技术措施及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