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部: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年12月24日,农业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农质发[2014]16号),要求各级农业部门充分认识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紧迫性和使命感,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强化生产经营主体诚信自律,营造诚信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本刊特摘出重点部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农业部印发《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级农业部门充分认识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紧迫性和使命感,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以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等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社、种养殖大户为重点,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强化生产经营主体诚信自律,营造诚信  相似文献   

3.
<正>本报讯近日,农业部印发《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级农业部门充分认识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紧迫性和使命感,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以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等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社、种养殖大户为重点,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强化生产经营主体诚信  相似文献   

4.
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治理体系是中国实现农业治理现代化、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治理相关问题分析农产品质量安全失信的危害、动因及其治理措施,探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治理体系的内涵和作用机制。同时,在梳理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治理体系建设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体关系及权责、信用信息制度、信用评价工作开展、信用奖惩效力发挥和信用协同治理氛围5个方面的不足。基于此,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治理体系未来将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拓展信用协同治理新局面,同时将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提高治理效率;未来,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治理体系的进一步发展,需要理顺建设模式及主体权责,完善信用信息“征管用”相关制度,落实信用评价标准建设及应用工作,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奖惩效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正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是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体制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信用信息公开和共享,依法依规运用信用激励和约束手段,构建政府、社会共同参与的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  相似文献   

6.
<正>农办质[2017]3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农机、畜牧、兽医、农垦、渔业(水利)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4]21号)、《国务院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33号)和《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农质发[2014]16号)要求,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管理制  相似文献   

7.
<正>"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信用,已成为一个人、一个行业乃至国家的生存发展之本。近年来,我国相继发生的一系列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暴露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缺失问题。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步伐,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国务院相关文件多次提出,要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信用环境,  相似文献   

8.
正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公布《关于推进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将开展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及相关人员信用等级评价,实现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最大程度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据介绍,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分三个阶段:2016年底前,建立企业及相关人员信用信息档案,启动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工作,初步构建信用等级评价机制;2017年至2018年期间,初步建成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信息数据  相似文献   

9.
为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以湘阴县为例介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即建立促进绿色兴农发展的补贴政策体系和市场补偿机制,采取“主体自律、部门监督、诚信评价”运行机制,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0.
为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本文以湘阴县为例介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包括建立自律机制落实主体责任、建立监管机制强化源头控制、建立评价机制促推质量兴农等,以期为加快推进绿色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须解决。发达国家和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相关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值得世界各国各地区学习、借鉴。本文从当前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进展及问题出发,分析了典型国家和地区相关的实践经验和成功做法,结果表明:全面系统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统筹高效的质量安全监管模式、多元主体协作参与、公开透明的信息响应和披露制度等是发达国家和地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举措。借鉴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做法,有助于中国在“十四五”时期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农业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农资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信用档案的通知》,要求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把建立主体信用档案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予以推进,逐步构建以信用为核心,事前信用承诺、事中信用监管、事后信用评价的新型监管机制。通知明确要求,规模以上农资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需建立信用档案,主要包括农资生产经营企业、农资社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农业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农资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信用档案的通知》,要求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把建立主体信用档案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予以推进,逐步构建以信用为核心,事前信用承诺、事中信用监管、事后信用评价的新型监管机制。通知明确要求,规模以上农资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需建立信用档案,主要包括农资生产经营企  相似文献   

14.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农民持续增收和现代化农业发展,责任大,意义大。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措施,也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和自律意识,有利于发挥市场调控作用,有利于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效能。  相似文献   

15.
<正>本报讯近日,农业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农资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信用档案的通知》,要求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把建立主体信用档案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予以推进,逐步构建以信用为核心,事前信用承诺、事中信用监管、事后信用评价的新型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16.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农民持续增收和现代化农业发展,责任大,意义大。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措施,也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和自律意识,有利于发挥市场调控作用,有利于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效能。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三品(无公害农产品、有机农产品与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迅速,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尚未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三品"监管问题主要有法律制度保障、监管职责、体系建设、企业诚信与生产标准化等几方面。而"三品"监管路径主要包括建立建全保障机制、全面建设监管机制、构建全程监管可追溯机制等几方面。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国家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政策措施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支持政策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构建农产品生产、收购、贮藏、运输等各个节点信息的互联互通,实现农产品从生产源头到产品上市前的全程质量追溯。2015年及今后一段时期,将重点加快制定质量追溯制度、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推动国家追溯信息平台建设,进一步健全农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推进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明确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思路和主要任务,并提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具体保障措施,对加快推进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杜建兵 《甘肃农业》2019,(7):99-100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建设是落实生产经营主体主体责任的重要手段,也是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甘肃省永昌县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综述,对基层诚信体系建设、管理及发挥作用等进行探讨,以期为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形成长效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