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广东园林》2020,(5):66-66
2020年10月23日,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规划设计分会和广东园林学会主办的“2020年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大会”在广州成功举办。本次会议响应疫情防控的要求,采用现场会议加网络直播的形式举办,受到了风景园林行业从业者们的巨大支持与关注,共有约6.27万人次观看线上直播。上午9:00大会正式开幕,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规划设计分会理事长王忠杰主持开幕仪式。广东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总工程师粟娟,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秘书长贾建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孟兆祯先后致辞,对大会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线上线下所有与会人员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对本次大会和风景园林行业发展提出了期望。  相似文献   

2.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学科历史悠久、体系完整。早在1948年秋,前身中山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已开设了庭园设计课程。此后,华工依托建筑学硕士点和博士点,设置了风景园林研究方向。2003年,华南理工大学在建筑学一级学科下自设景观建筑学二级学科硕士点并于2005-2011年开始招生。2004年,设立了景观教研室,景观建筑设计本科专业招生,该专业于2013年开始更名为“风景园林”。2005年,成为全国首批具有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单位之一。2011年,获全国首批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并于2012年开始招收风景园林学硕士生和博士生。2012年,获全国首批设立风景园林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相似文献   

3.
<正>学科发展历史沿革。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科始于1993年创建的园林专业专科,该专业1995年开始招收本科,2001年获得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硕士学位授权点,2005年获得风景园林专业学位授权点,2011年获得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博士点,2012年招收风景园林学工学硕士、博士  相似文献   

4.
蔡淦东 《广东园林》2021,43(3):84-87
风景园林学科近年来在海外院校中出现的新思潮同时兼有跨尺度、跨学科探索与关于设计文化的思考。风景园林思潮研究计划以介绍海外前沿学科理论为目标,先以星球尺度议题的讨论中心之一的哈佛大学设计学院为重点,通过设置星球化与在地性两个极端尺度作为切入点,邀请海外学者就相关议题展开讨论。回顾了于一年前开展的风景园林思潮研究计划,概括梳理了四位研究方向和关注尺度迥异的学者对相关问题的观点,归纳出星球化理论与学科文化建设、地球以外的想象空间、地域尺度的多学科协作、风景园林在本土问题上扮演角色、城市虚空的在地精神等主题。以学者在访谈中的观点为基础进行延展,并把其放于理论框架中以验证研究计划的可行性,指导下一阶段的研究与访谈方向,从而更好地搭建海外风景园林思潮与国内学科研究实践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10月10-12日,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女风景园林师分会第二届年会于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女风景园林师分会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承办。会议主题为"女性视角下的绿色生活与风景园林——共享2015武汉园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陈晓丽,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女风景园林师分  相似文献   

6.
风景园林工程技术学科发展与教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风景园林学于2011年成为一级学科,其下二级学科的建立与发展则越发成为关注的焦点,而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作为二级学科需要不断改革优化教学方法。文章从风景园林工程技术教育理念出发,提出了主要包括课程板块建设、教学方法探索和教学内容改革三个方面的内容。以期培养出一批有广阔视野、多学科背景、创新能力等特质、能够驾驭现代复杂风景园林工程、具备“大工程观”的应用性人才,不仅具有专业技术,还具有综合素质能力和社会意识。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12月22日下午,由广东园林学会联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主办,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广东省生态城镇建设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广东省风景园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广州市景观建筑重点实验室共同承办的"2017广东风景园林教育学术论坛"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红楼多媒体报告厅成功举办。论坛围绕着"风景园林教育的新时代、新发展"为主题,邀请三位专家学者进行了精彩绝伦的汇报,为风景园林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创新性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正2019年10月19—21日,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9年会在上海成功举办。来自全国风景园林及相关行业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和管理单位代表等,共计2 000余人参加了此次大会。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确定的"风景园林年"。本次大会主题为"风景园林与美丽中国",会议以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聚焦美丽中国建设和乡村振兴等一系列重大建设任务的实施。大会设置了包括中  相似文献   

9.
王涛 《林产工业》2023,(6):97-98
<正>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大会2021年会与2022年会合并举办,称作“2021—2022年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大会”。会议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规划设计分会和山东省园林绿化行业协会主办,于2022年4月24日—27日在济南市举办,大会以“风景园林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涉及到的内容较多,主要包括公园城市的规划、居民绿色生活的建设、城市与乡村的规划、生态环境保护与生物多样性、城市风景名胜与自然保护区规划、风景园林设计创新、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绿色生态规划设计、智慧园林研究、风景园林文化传承等,其中重点揭示了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文艺开放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正>10月26日下午,第三届"人文园林杯"中国风景园林主题摄影大赛摄影沙龙北京站的活动在颐和园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主办,北京园林学会承办,主题为"镜赏京秋领悟园境",活动通过对专门风景园林景物的摄影交流,发现和领司北京园林的独特魅力和意境,提升摄影技艺和园林的鉴赏水平。活动在作为世界遗产的颐和园举办,10余位风景园林摄影爱好者在活动指导老师中国园林杂志社  相似文献   

11.
《广东园林》2019,(3):9-9
2019年5月11-12日,由广东园林学会园林教育信息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主办、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承办的“2019广东风景园林教育大会”在广东海洋大学成功召开,专委会委员、广东省内开设有风景园林相关专业的高校负责人和教师代表、风景园林企事业单位代表近百人参会。大会以“风景园林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为主题,旨在更好地培养适应市场需求和高度竞争力的风景园林专业人才,促进教育科技创新和人才成长,推进风景园林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广东园林》2014,(3):13-13
6月7—8日,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园林博物馆、深圳市城市管理局和广东园林学会主办。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和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承办的“中国风景园林传承与创新之路暨孟兆祯院士学术思想论坛”在深圳隆重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风景园林行业的领导、专家、学者、一线设计师以及高校师生共100余人汇聚一堂,围绕“中国园林传承与创新之路”和“孟兆祯院士学术思想与研究对中国风景园林行业发展的意义”等议题展开高端学术研讨。  相似文献   

13.
结合2009年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的年会主题——融合与生长,从风景园林学科专业名称的统一,专业教育评审制度的建立和注册风景园林师制度的建立三个方面的分析中,探讨当前中国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困境.提出学科专业名称的统一是风景园林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专业教育评审制度的建立是风景园林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注册风景园林...  相似文献   

14.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于10月26~28日在武汉举办。会上颁发了2013年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奖的“科技进步奖”“优秀规划设计奖”“优秀园林工程奖”“优秀管理奖”“优秀论文奖”,终身成就奖及特别奖、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大学生设计竞赛奖等多个奖项。  相似文献   

15.
正2019年11月15—17日,2019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大会于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成功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建筑类教学指导委员会风景园林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全国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风景园林学科评议组共同主办,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承办。来自全国各地400多位风景园林教育工作者和从业者参加了大会。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蓬勃发展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的大背景之下,本次大会以"风景园林教育与研究:新空间、新议  相似文献   

16.
风景园林学经历了从二、三级学科跃升为一级学科的发展历程。风景园林学科具有复合性、实践性、融贯性等特点。在风景园林学成为一级学科前,风景园林专业在其他一级学科背景下存在专业称谓不同、学制学期不同、课程设置不同、师资的学源背景不同等差异性。随着风景园林学被确定为一级学科,对不同一级学科背景下的风景园林专业的建设思路进行了探讨,提出确定统一的专业方向、优化高校的教学资源、创建联动的学科平台、制定保障措施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回顾风景园林学科的近现代发展历程基础上,分析了风景园林学科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并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前瞻性、课程设置的体系性、教学内容的前沿性、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学生能力培养的综合性等方面提出风景园林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教育部提出新工科理念以来,风景园林学科内涵、教育目标和教学方法等产生了变化,而现有风景园林研究生职业课程教学体系对于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较为薄弱,亟待提升。以华南理工大学风景园林研究生职业课程为例,探索面向新工科的“校企地”思政融合育人课程模式。课程围绕建立“校企地”合作平台和引入“专业型-实践型-思政型”多元师资,构建匹配职业发展多样化的“校企地”多元师资体系。围绕思政要素的渗透、思政模块的教学内容和思政模块的实施方式,形成适应行业发展与时代变革的思政融合育人模块。课程模式充分回应了面向新工科建设对于强化专业的应用性与思政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面对生态文明转型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新要求,地方高校风景园林教育需要探索差异化的培养特色定位、创新多维融合的教学组织机制、重构耦合需求的教学内容体系。论文以广东工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和学科建设为例,从3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实践:1)通过匹配地方需求与学科资源,因势利导发展“建成环境更新+生态修复”的专业特色;2)建立“课内+课外、横向+纵向、教师+设计师”三维闭环的教研组织机制,突破时间、空间、师资、资金多重人才培养的资源限制;3)创新“主体内核+交叉前沿”的课程群体系,实现专业教育与地方发展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20.
星球城市化:风景园林的新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蔡淦东 《广东园林》2020,42(5):76-80
星球城市化是建立在对城市/非城市二元论批判上提出的立足全球尺度的城市理论,其对非城市区域的关注与思考,以及操作性景观等概念的提出,均论证了这一城市研究理论与风景园林学科的密切联系。以星球城市化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新思潮近年来对风景园林的教育与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星球生态学、星球建筑学以及星球基础设施等新概念的提出为学科带来了新的思考角度与操作手法,同时也促进了风景园林与多个学科之间的良性交流与补充。在星球视野下的风景园林学科将凭借其综合性与包容性,在全球人居环境营造中承担更重要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