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文化礼堂建设是推进乡村基层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措施,是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丰富村民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具有治理乡村文化的重要意义。在理论层面,文化礼堂“治理文化”具有必然性、“用文化治理”具有可行性,“治理文化”与“用文化治理”具有密不可分、共同发展的互动关系。在应用层面,文化礼堂对公共文化、地方特色文化、乡风文明等内容具有显著的治理效应。究其实现路径,可以从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经济产业开发经营,乡村文化特色风貌、文化供给内容途径,村民凝聚力归属感、乡村良好风气氛围,乡村文化宣传平台、村民自豪感积极性等方面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2.
对乡村、文化、乡村文化概念进行了探讨,回顾了我国乡村文化的发展脉络,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建设的特点,探索了推进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对乡村、文化、乡村文化概念进行了探讨,回顾了我国乡村文化的发展脉络,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建设的特点,探索了推进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文化的运用是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调查分析少数民族乡村文化发展的发展现状,提出对策,对建设美丽乡村具有重要意义。以六盘水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和乡村文化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对六盘水乡村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探讨,并提出构建美丽乡村的乡村文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广大的乡村地区是人类最初的精神家园,在当前浙江省内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开展的背景下,如何激活乡村的历史文化,使之得以留存、传承,对美丽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富阳市蒋家村美丽乡村规划为例,在梳理历史文化资源以及分析历史文化风貌现状的基础上,以留住历史文化的记忆、注入有机更新的活力、激发村民参与的动力为理念对美丽乡村历史文化特色的激活进行探讨,并从村庄布局规划、街巷空间、遗存保护、节点构建、产业发展五方面提出具体策略,以期对相关美丽乡村规划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美丽乡村是在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时提出的。美丽乡村是幸福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通过建设西部民族地区的美丽乡村,对促进西部各民族经济、文化、民生,缩小东西贫富差距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通过对西藏昌都嘎玛沟内美丽乡村整体建设进行研究,意在指导类似地区美丽乡村的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7.
文海 《乡村科技》2021,(4):38-39
乡村振兴,文化建设是一个的突破口。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一个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资源均非常丰富的民族地区,发挥比较优势,加强当地乡村文化建设,最终一定会实现乡村振兴。基于此,本文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重点分析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建设现状,并提出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治理体系的建设与创新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环节。在其发展和实践过程中,除了要通过少数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组成机制来因地制宜地进行当地乡村治理体系的建设,我们还需要对地区资源、自然环境、传统风俗文化等具有独特地域风情和少数民族风情的产物加以炼化并提供其现代化的发展路径。这是追求乡村治理和乡村未来发展的根本保障。新时代新要求新发展新面貌,民族地区乡村治理体系的建设,具有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作为加持,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之下,民族规范逐渐的与现代化法治规范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除了能够推动民族地区的治理,还能够触发民族地区文化新的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精神支柱,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但是,伴随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文化建设中也存在着资金投入不足、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取代、重经济、轻文化等各种问题。文章提出加大投入乡村文化建设资金、搭建乡村文化建设平台、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和构建乡村文化人才培养机制等路径选择,建议大力建设和提升乡村文化,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彰显乡村文化特色和魅力,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安徽宿州自启动美丽乡村建设以来,精心谋划,大胆创新,通过规划、投入等机制,走出了一条具有皖北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之路。但在美丽乡村建设推进过程中,文化建设仍然面临诸多困惑和难题,要确保美丽乡村建设取得实效,保留住乡土味道,就离不开文化建设,避不开对美丽乡村文化建设中相关问题的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1.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推进,乡村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村民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村民对乡村振兴的认知、需求、参与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本调研以广西南宁市江南区S村为调查对象,从村民需求的视角出发,通过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相结合,深入S村实地走访,了解到村民在乡村振兴中的精神需求、安全感需求、公共服务需求、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最为强烈。推进乡村振兴,需要从村民需求出发,尊重村民意愿和愿望,着眼于满足村民的合理迫切需求,重点是要完善公共决策机制,满足村民重点需求;建立村民参与机制,发挥村民主体作用;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精细化公共服务供给;构建人才保障机制,增强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2.
数字乡村:如何开启乡村文化振兴新篇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乡村文化振兴是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乡村振兴战略顺利推进注入持续的文化动能。长期以来,乡村文化建设滞后、乡村文化自信缺乏成为制约我国乡村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国家“数字乡村战略”的实施,将为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推动乡村文化跨越式发展提供一个全新的契机和重大机遇,对于打造充满文化自信的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数字文化具有传统传播媒介不可比拟的优势,能够极大拓展乡村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突破乡村文化资源的局限,促进乡村文化与经济的全面融合。利用数字技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当前要重点做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开发、制作、传播、交流、展示等工作,通过制定规划、出台政策、培育市场主体、鼓励数字化消费等措施,实现乡村文化建设的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努力加强农村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打造文化底蕴深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河南省邓州市张村镇台湾村美丽乡村是由河南省财政厅于2013年12月立项的建设项目,对台湾村的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归纳出其文化建设中的不足并分析原因,最后提出了台湾村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的相应对策,以期对邓州市张村镇台湾村今后的美丽乡村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村干部与村民的矛盾已经严重影响乡村政治生态文明,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研究乡村治理的重要议题之一。合作、竞争是村干部与村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两种基本样态。基于村干部与村民关系视角,探析民族地区乡村治理中村干部与村民矛盾生成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主观原因。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民族地区村干部与村民矛盾的化解要发挥驻村干部的利益调节功能;提升村民治村的主体作用;建立完善矛盾化解机制;重塑理念,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村格局。助力构建民族地区良好的乡村政治生态文明,实现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乡村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提升乡村文化底蕴的有效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乡村文化的发展。本文从制度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文化素养提升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乡村文化建设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16.
吴蓉 《农业与技术》2023,(8):176-180
村规民约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手段,却陷入功能显著、问题显然的困境。研究结果表明,当下村规民约建设具有整合国家意志与乡土意志、优化基层民主与村民行为、承替优秀传统理念与现代理念、完善治理工具与治理体系等4个功能,但是在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村规民约建设面临“上墙标语”下的虚置化,“显隐条纹”下的新旧之争,“独角戏文”下的“孤立化”困境。对此,在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村规民约建设应重视执行、重视协商、重视衔接,以此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相似文献   

17.
鼓楼是侗族文化的标志,是侗族村民其特有的精神文化家园,也是侗族村主要的文化交流地,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元素,但鼓楼文化受到现代化的冲击。通过对占里侗寨的调研发现鼓楼文化的传承在传承人、传承功能、创新方面存在问题,提出制定合理行业标准,完善政府扶持机制,建设配套基础设施等促进乡村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根据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前期扶贫攻坚工作积累的经验,从黔东南州扶贫攻坚的关键(乡村产业)、推动助力(民族文化和民俗产业)和重要力量(人才资源)等方面总结黔东南州扶贫攻坚工作实践的主要内容,并提出可从巩固乡村产业振兴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作用;促进乡村文化繁荣、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与乡村文化振兴并举;促进乡村人才振兴,激发乡村活力,实现乡村产业和文化振兴等方面实施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乡村文化建设中应当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利用。社火在关陇地区拥有深厚的民众基础,是乡村文化建设中可资利用的重要文化资源。社火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休闲娱乐、人际交流、团结民众、体育锻炼、精神信仰、劝世教化、抵制恶习、自尊自豪等方面。民间社火组织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非正式组织。政府因对社火发展的缺位而未能发挥管理和引导作用。乡村文化建设为社火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20.
乡村文化建设有利于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实现乡风文明,重建乡村文化自信,提升乡民满足感、获得感、幸福感,意义重大。目前乡村文化建设遇到乡土文化元素流失、原始生态文化资源被破坏、乡村文化发展滞后、缺乏内涵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要加强党的领导,加强精神文化价值引领,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增加政府投入,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多元共治,促进乡村文化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