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智慧赋能教育治理是提升教育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关键因素。依据中国式现代化核心理念,以人工智能作为教育治理工具,在为教育治理现代化带来机遇的同时,存在主体功能缺位、协同失效、数据孤岛、基建不足等现实问题。为破解以上难题,应以中国式现代化理念引领教育治理现代化,以此构建政府导向型教育治理的“四维”合作平台,为教育智慧治理提供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2.
何义晨 《乡村科技》2023,(10):26-29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乡村治理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数字技术通过对乡村治理进行“互联化”下的结构赋能、“数据化”下的资源赋能、“全民化”下的思想赋能,助推乡村治理实现现代化发展。然而,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过程中仍面临着多元协同共治效果不佳、数字治理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数字化建设人才匮乏、技术支配引发数字伦理问题等现实困境。为有效摆脱这些困境,建议采取如下措施:着力提升治理主体的数字素养,完善多元协同共治格局;加强技术赋能的顶层设计,完善乡村数字治理制度保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数字技术与乡土民情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3.
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据驱动教育,智慧变革教育”的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智能分析技术和教育新基建已成为智慧教育长远发展的基本保障。政府在构建教育新基建进行教育智慧治理的变革过程中,面临着教育治理思维更新迟缓、教育治理体制建设迟缓、新基建技术负外部性、基建不完善等困境。以协同治理为理论基础,提出构建以互联网智能技术为基础的政府导向型教育治理“四维”合作平台,为教育智慧治理提供实现路径,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实践指向。  相似文献   

4.
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基层治理的创新发展对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基层治理的数字化转型并非单纯、客观、独立地存在,而是有其缘起、发展和推进的现实逻辑。结合实践调查,以数字赋能基层治理体系建设的内在逻辑为切入点,探究数字赋能基层治理体系建设的作用机制,基于数字赋能基层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阐明强化数字赋能基层治理体系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并提出加强数字化思维渗透、健全数据共享开放机制、构建基层公共服务平台等具体建设路径,以期不断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建设水平,推动实现社会智慧化治理。  相似文献   

5.
当前农村社区应急治理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和谐发展的短板,处于充满不确定性的风险社会中,大数据驱动农村社区应急治理体系存在法律制度缺位、组织运行僵化和技术发展滞后等制约因素。为满足日趋复杂的应急治理需求,从法制保障、组织支撑、技术赋能3个方面构建大数据驱动农村社区应急治理体系,并提出加强制度设计、推进多元共治和创新科学技术等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6.
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适应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创建一流大学,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需要。围绕高校治理这一中心,立足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和治理制度三个基本点,着力解决当前高校"治理体系不平衡""治理能力低水平"和"治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构建起"政党(领导)+政府(管理)+高校(办学)+社会(监督)"的"四位一体"治理体系,充分发挥政党领导能力、政府管理能力、高校办学能力和社会监督能力。  相似文献   

7.
建设数字中国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不断构建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上海市金山区星火村不断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将数字化赋能基层治理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和抓手。为促进金山区乡村治理水平迈上新台阶,现对星火村数字化治理模式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以期为周边地区探索数字化赋能乡村基层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1):226-227
基层社区作为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相比,资源相对不足,完善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更有效地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显得很有必要。通过梳理农村社区多元主体治理现状,针对主体治理观念、治理主体关系、有效参与不足等问题,从多元主体思想观念、协同治理结构与机制的角度为农村社区和谐有序的良性共治状态的达成给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乡村治理现代化是推进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对国家治理现代化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基于各地乡村治理实践的经验案例,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呈现出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生成逻辑。结果表明,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需充分体现政治引领的核心地位,实现“法治、德治、自治”有机结合,并以智治支撑为重要赋能。  相似文献   

10.
任亚萍 《甘肃农业》2023,(6):108-111
武威市数字赋能乡村治理已具备一定基础,但也面临着数字治理理念有待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乡村数字治理主体相对缺乏、技术支撑不足、数字化治理制度体系尚不健全等困境。建议从培育数字乡村治理理念、建设乡村数字化基础设施、培育多元化数字化治理主体、优化数字化技术支撑、完善制度保障方面打破瓶颈,推进武威市乡村治理实现“智治”。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职业教育国际化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数字技术、智慧教育理念给职业教育国际化带来了全新的变革和新的可能性。调研发现,当前职业教育国际化在实践中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和命题,智慧教育理念和技术与在地国际化理念具有天然的契合性。在此基础上,从明确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定位和发展方向、设计构建国际化智慧职业教育平台、制定职业教育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和知识能力清单、改进国际化职业教育的教学方式、整合校外实践资源和打造智慧职业教育教师队伍、促进管理和评测机制的智慧化出发,提出了智慧教育视域下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实践方案。  相似文献   

12.
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是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现代化的乡村治理不仅能推动乡村振兴,而且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正值脱贫攻坚的关键期和乡村振兴实施的新阶段,乡村社会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吸引了不少外出精英回归乡村,有部分甚至重返乡村社会的“前台”,成为乡村治理中创新的代表,其作用不可忽视。本文结合已有文献和调研实例,对返乡精英之于乡村治理的作用进行分析,认为返乡精英必然会影响乡村治理的体系,重构乡村治理的权力结构,成为乡村治理体系中重要的一方面,能有效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进程,推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巧实力"是硬实力和软实力巧妙结合所形成的一种合力效应,高职院校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努力搞好硬实力、软实力的有效整合和综合运用,以促进自身"巧实力"的提升.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建构"巧实力"是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实现和谐发展的重要根基,也是培育高素质人才和化解教育风险的必要前提.从"巧实力"的视野看,当前高职院校要实现科学...  相似文献   

14.
多元主体职业教育集团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治理的追溯和逻辑路向考量,进而找寻多元主体职业教育集团治理的内外部动因,建构网络化和协商治理范式,探索基于完善政策法规和制度、实现产权制度改革以及建立“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沟通机制,以期实现有效治理,最大程度激发办学活力。  相似文献   

15.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积分制作为新型乡村治理模式,通过确立党组织核心地位、推动形成多元化治理主体、加强各级治理主体联系、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以及促进"三治"融合内在统一进一步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总结分析积分制实施先进经验对提升我国乡村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积分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宣传力度不足、农村居民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应从坚持党的领导、保障基层民主、规范实施过程、明晰奖罚政策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传统性乡村自治日渐式微,现代乡村治理困境逐步显现。如何破局,这是推进国家 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整体布局中亟须解决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我们要在历史维度、现实 维度和理论维度的统一中,深刻认识和把握我国乡村治理的问题,不忘初心和使命,牢牢把握提升乡 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要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7.
走乡村善治之路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乡村善治体现的是以治成善或善之治,是基于人的好生活而对治理秩序的美好愿景及其实践活动,因而它成为乡村社会秩序的目标与价值基础。随着国家意识的确立进而有了国家对乡村的整合,乡村善治实现了乡土善治到国家善政,再到现代社会的善治过渡,并在国家及现代化意义上不断获得新的诠释、演进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国家及现代化、公共利益及其多主体参与等方面的善治特征。国家现代化由此成为乡村善治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赢得新冠肺炎疫情大考胜利的重要支撑。从融入定位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提供了深厚的思想支撑、价值支撑和体系支撑。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也集中暴露出融入工作存在着治理体系不完善,治理能力有限等问题。为此需要以疫情防控为重要契机,坚持“三个统一”,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过程中,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19.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背景下,推动运动式治理转向长效治理,是实现社会治理目标的必要举措。基于此,以山东和东北两地秸秆禁烧运动为例,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从政策目标制定、政策执行机制和治理效果评价三大维度阐述两地在秸秆禁烧治理中的运动式治理过程,并提出以用促禁,推动运动式治理向长效治理进行范式转换,以实现治理效果的长期化、稳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