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狗肝门静脉和肝静脉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铸型技术和实体解剖方法观察狗肝内门静脉和肝静脉,发现狗的肝内门静脉和肝静脉与兔,猪相似。全肝同样可分烟左,右二叶及左外侧段,左内侧段,右内侧段和右外侧段4段;肝大静脉包括左外侧叶肝静脉,左内侧叶肝静脉,右内侧叶肝静脉,右外侧叶肝静脉,肝中静脉,尾状突肝静脉和尾状叶肝静脉。  相似文献   

2.
马属动物肝内门静脉系统和肝静脉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实体解剖及铸型技术观察马(Equuscaballus)驴(E.asinus)肝脏的门静脉和肝静脉,发现马属动物(Equus)的门静脉系统与人,猪,兔等相似,全肝同样可以肝的叶(段)间裂分作左,右二叶和左外侧叶(段)左内侧叶(段)及右内侧叶(段)右外侧叶(段)4段,左内侧叶小,尾状叶的左侧部和右侧部分隶属于左,右叶,马属动物门静脉左以横部与脐部之间的夹角较基它动物明显增大,与人及许多动物不同,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行不规则肝叶切除治疗肝癌时的入肝血流阻断方法。方法:保留肝动脉血供的肝蒂阻断行不规则肝叶切除。结果:本组43例,阻断门静脉时间,最短13min,最长52min,平均26min。术中出血量,最少30mL,最多620mL,平均220mL。大部分病人不需要输血。全部病人均在术后30min内苏醒,术后2周肝功能恢复正常。结论:不规则肝叶切除行保留肝动脉血供的肝蒂阻断法较全蒂阻断法可明显延长断肝时限,以及减少出血量。  相似文献   

4.
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肝动脉造影诊断与栓塞治疗梁立华,陈义雄,吴义忠,刁胜林,周国英,夏宁,刘培光(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湛江524001)肝海绵状血管瘤以往主要依靠手术治疗[1],随着介入放射治疗的开展,肝动脉栓塞术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疗效肯定[2]...  相似文献   

5.
动物肝再生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学  席兴字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6021-6022
对动物肝再生模型进行了综述,包括部分肝切除模型、门静脉分支结扎模型、化学药物损伤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肝左动脉来源、分支及变异情况,为临床开展左半肝活体肝移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解剖经甲醛固定灌注红色乳胶的尸体肝脏标本30例,观察肝左动脉的来源、走行、分布情况及规律。并测量有关数据;在15例肝脏铸型标本和15例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的肝脏中进一步观察左半肝动脉血管的分布和吻合情况。结果:左半肝血供丰富,来源复杂。主要血供来自肝固有动脉的分支肝左动脉和肝中动脉,变异较常见。动脉在肝内呈段性分布,各叶,肝段动脉之间没有重要的吻合。结论:外科医生熟悉肝动脉的分支,走行和变异情况,对设计合理的手术方式,安全的施行手术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小儿肝母细胞瘤切除的经验。方法:对13例小儿肝母细胞瘤的手术指征、手术暴露,减少术中出血措施及残肝胆管损伤等问题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手术切除率为76.5%,其中右半肝切除7例,右三叶切除2例,左半肝切除3例,左三叶切除l例。手术死亡率为15.4%。结论:对小儿肝母细胞瘤,只要掌握好手术指征,早期手术切除,其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蒋巍  杨军  赵松 《长江大学学报》2007,4(3):243-243,265
肝血管瘤为良性肿瘤,多为海绵状血管瘤,其血供来源多为肝动脉供血,患者因肝区胀痛或体检时偶尔发现病灶。无症状且瘤体较小者一般无须治疗,瘤体较大、产生症状者须及时处理。经典外科手术风险及创伤大,并发症多,恢复慢。我科于2003年6月~2006年10月收治肝血管瘤患者28例,采用平阳霉素联合鱼肝油酸钠经肝动脉栓塞治疗,取得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肝包虫囊周肝组织的遗传特性,使用RAPD技术对病旁肝脏组织和外囊组织基因组DNA进行检测,以期获得病灶组织中基因变化的信息.结果显示,在病旁肝脏组织基因组DNA中,出现了一些多态性位点的缺失和部分多态性位点的增加;在外囊组织DNA只出现了多态性位点缺失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外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肝外伤65例的治疗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平均住院天数24.8d,治愈50例(77%)。好转2例(3%),死亡8例(12%),转院5例。结论:肝外伤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术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肝星状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与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关系及针对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siRNA与肝纤维化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我院于1998年至2003年对2例肝内胆管结石合并狭窄的病人进行了肝叶切除,获得满意效果,现将基层医院行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多发性结石的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肝内Ⅰ~Ⅲ级胆管切开术中联合胆道镜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37例均行胆总管上段切开探查证实胆管狭管后,沿肝下缘分离肝门板或同时切除肝方叶或肝中叶下段至肝内Ⅱ~Ⅲ级胆管分支,切开狭窄段胆管,术中联合胆道镜取石,对切开胆管整形、缝合后与空肠上端Roux-en-y侧侧吻合。结果本组37例患者术后均一期愈合,术后临床症状消失,黄疸消退,结石取净率91.9%。结论合并肝部分切除的肝内Ⅰ~Ⅲ级胆管切开术中联合胆道镜,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是完全可行的,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是解决肝内胆管结石合并狭窄较为彻底和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15.
1、品种选择 品种是影响肥肝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鹅品种肥肝性能差异很大,不是所有鹅都能生产肥肝.比如我国的小型鹅种以产蛋为主而生产肥肝性能很差,不宜选用.可用于肥肝生产的有大型鹅种如狮头鹅,平均肥肝重600克,最大达1.4千克;中型鹅溆浦鹅,平均肥肝重600克,最大达1.33千克;世界著名的肥肝专用种法国朗德鹅,平均肥肝重836克,最大1.78千克;法国的图卢兹鹅又叫茜蒙鹅平均肥肝重1~1.2千克,最大1.8千克.  相似文献   

16.
活体肝脏移植以左外叶部分肝移植较为常用,供肝静脉与受体下腔静脉或肝静脉间的吻合常发生静脉回流受阻,有可能导致移植物功能障碍以致移植失败.以左外叶或左半肝作为活体肝移植物,其较大的回流静脉有1~3支,切取方式的设计是移植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我们通过对福尔马林固定的尸肝和新鲜尸肝铸型标本各30例左半肝静脉的解剖、观察,为探索左外叶活体肝移植供肝肝静脉切取方法,选择合适的血管吻合模式提供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科采取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10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20.
兔肝球虫病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