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棉田杂草发生及防除枝江市植保站(443200)赵爱玲项海兰我市棉花种植面积约144万hm2,棉田草害严重,1996年我们开展了棉田杂草发生及为害情况调查,为今后选择经济安全有效的防治措施及方法提供可靠依据。现将其结果总结如下。1发生概况11主要种...  相似文献   

2.
麦套地膜移栽棉是近年推广的一种先进的棉花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它能保持土壤湿度,增加土壤温度,促进棉花早发、早现蕾,提高棉花产量。随着麦套地膜移栽棉田面积的扩大,棉田草害问题显得更为突出,一般减产1~2成。为有效地控制棉田草害,进行了麦套地膜移栽棉田杂草发生及化学除草技术的研究,现将结果小结如下:一、杂草的发生规律根据调查,我县麦套地膜移栽棉田杂草共有17科39种。其中主要优势种有马唐、旱稗、鳢肠和铁苋菜,分别占总出苗量的23.49%、21.83%、8.12%和9.23%。主要杂草群落组合有马唐-鳢…  相似文献   

3.
棉田草害是制约棉花生产的一个重要因子。近年来在明确棉田杂草种类、群落、消长规律的同时,推行了无草害工程实施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一、棉田杂草概况我市棉花种植分为稻棉轮作区和旱作物连作棉区,自然形成两大区域草相。本地系统调查杂草共有17科,...  相似文献   

4.
枝江市位于江汉平原与宜昌山区过渡地带,辖区内有丘陵和平原,常年棉花种植面积1.3万hm2,草害严重。2010年7~8月枝江市植保站开展了棉田杂草普查,摸清全市棉田杂草现状,为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南通地区棉田害草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通地区滨江临海,是我国主要商品棉基地,棉花生长前期雨水充沛,温度较高,棉田多种杂草萌发滋生,严重影响棉花生长发育。过去对草害的防除是以农业措施和人工防除为主,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力大为减少,而棉田除草每年均需3~5次,因而目前农村对化除技术越来越迫切。为筛选适于棉田使用的除草剂及开展草害防  相似文献   

6.
扶沟棉田盲椿象猖獗为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扶沟县棉花盲椿象常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然而像2001年严重发生和为害的程度属历史罕见。2001年全县种植棉花5万hm2,盲椿象发生面积达3万hm2以上,有1万hm2的棉田造成20%的减产,个别严重地块减产50%以上。扶沟棉田内发生的盲椿象主要有苜蓿盲蝽、绿盲蝽和中黑盲蝽。据调查,苜蓿盲蝽5月下旬迁入棉田为害,绿盲蝽、中黑盲蝽6月上、中旬迁入棉田为害,7月下旬到8月中旬达到为害高峰。据8月9日调查,平均百株有虫215头,最高达457头,并且以抗虫棉发生较重。究其原因主要是:①由于转Bt基因抗虫棉的推广应…  相似文献   

7.
棉田杂草危害分析与经济阈值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移栽棉田中设置重复试验,研究草害对棉株的危害及控制的经济阈值。草害参数与棉株生育、产量性状呈Y=AxB幂函数关系,与品质性状、害虫危害呈Y=A+Bx直线回归关系。因年度间棉花产量呈动态改变,据经济阈值的恒等变换模式,设计了各皮棉产量时除草的经济阈限指标,供棉田除草时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8.
一项被称为棉田“一封一杀”无草害技术正在松滋市全面推广。这一技术是从去年开始在松滋试验示范的。从参加试验示范的农户反映来看,这一技术不仅简单、经济,而且持效时间长、效果好,可基本控制棉田整个生育期杂草危害。所谓“一封一杀”,是指在棉花播种或移栽后,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加快江苏省棉田无草害工程实施,笔者1998年开展了不同除草药膜,在沿海棉田应用对杂草的防除效果及产量效应的研究,旨在为大面积推广应用和作为棉花双膜栽培的一项配套新技术,提供科学依据。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及处理A:杜尔药膜(喷涂法生产);B:杜尔药膜(重新造粒法生产);C:乙草胺药膜(喷涂法生产);D:杜尔十绿麦隆药膜;E:72%杜尔乳油100ml/667m2单用后覆膜;F:37%旱草灵乳油75ml/667m2单用后覆膜;H:白色普通地膜;I:对照(不盖膜、不除草…  相似文献   

10.
(一)棉田草害的发生特点: 春茬直播棉田,由于播种时间较早、行距较大、密度较稀,封行期也较迟,因而杂草具有发生量大、出草持续时间长、种类多、群落复杂等特点。据1980~1985年田间定点观察,从棉花播后10天左右到8月上中旬,田间都有杂草出土,出草数量呈多峰曲线,高峰一般出现在棉花播后20~45天和梅雨期间,出草持续时间达100~120天,平均每平方米出草1402.7株,杂草种类有45种之多。 (二) 目前棉田使用的除草剂评价:  相似文献   

11.
棉田间种红花招引草蛉防治棉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田中间种红花带,利用红花上的桃蚜,招引、繁殖大量草蛉,以控制棉田蚜虫,取得很好效果。红花田内草蛉成虫最多年份每亩达4万多头。不间种红花的对照田,从5月开始,用药7次。在棉蚜高峰期,蚜害株和卷叶率均比间种红花田严重。间种红花的棉田,经济效益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2.
旱粮棉区棉田杂草主要靠人工防除和使用乙草胺、敌草胺、高效盖草能、草甘膦等有限的几种除草剂进行化学防除。由于上述除草剂对多年生恶性杂草防除效果不理想,有的(乌蔹莓)甚至无效,因此使多年生恶性杂草得以蔓延和危害加重。为了控制多年生恶性杂草的为害,我所于1996~1998年进行了旱粮棉区棉田多年生恶性杂草控制技术研究,摸清了旱粮棉区棉田多年生恶性杂草草相及发生规律,重点研究了化学防除技术,针对不同草相提出了不同化除方法。本文为“九五”江苏省重大攻关“棉田草害控制技术”课题的 部分内容。收稿日期:199…  相似文献   

13.
不同除草药膜防除棉田杂草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加快推进江苏省棉田无草害工程的顺利实施,笔者1998年开展了不同除草药膜在沿海棉田应用对杂草的防除效果及产量效应的研究工作,旨在为大面积推广应用和作为棉花双膜栽培的一项配套新技术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试验设喷涂法生产杜尔药膜、重新造粒法生产杜...  相似文献   

14.
30%除蜗特防除棉田蜗牛效果好今年入春以来,黄冈地区降雨频繁,特别是棉花播种后多雨,利于蜗牛的发生与为害。据调查,棉田最多的有蜗牛160头/m2,是80年代以来少见的。4月初,龙威湖农场植保站从江苏铜山农药厂购进4.5吨30%除蜗特,防除蜗牛1000...  相似文献   

15.
自七十年代后期以来,我省不少地区先后开展了稻、麦、棉田草害的调查工作,根据各地经验及笔者实践,就调查方法提出几点看法,以供讨论。一、草害调查的目的农田草害调查属宏观、概略性调查,内容是调查一定地区内不同耕作制度下主要杂草的种类、分布、侵染为害现状,并予测发生发展趋势。这是一项基础工作。对制订综合防除对策,有计划地生产与合理分配除草剂,确定研究课题以及为农业区划提供资料都有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组织开展“麦田无草害工程”建设田子华,张绍明(江苏省植物保护站,210037)开展“麦田无草害工程”建设,是控制麦田草害的一项有力措施。从1988起,江苏省通过调查全省麦田草害的发生型相,分析了草害加重的原因,在总结综合治理麦田草害经验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7.
棉花播后苗前施用53%草力克乳油50 ̄75mL/667m^2,广泛适用于直播棉田或棉花育苗田,可有效地防除棉田多种单、双子叶杂草,并具有较好的防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郑宏海 《植物保护》1994,20(5):48-48
磺草灵防除蔗地杂草效果好为解决日趋严重的蔗地草害问题,我们于1993年试用20%磺草灵水剂(浙江慈溪农药厂产)进行了蔗地除草试验。小区试验设33、50、80、100倍及不用药(对照)5个处理,每处理3重复,于地膜果蔗2.5—3.2叶(平均2.8叶)时...  相似文献   

19.
杂交稻制种田杂草出苗有两个主高峰:第一峰是从父本移栽至母本移载(直播)期间的10多天,占总出草量的63.2%;第二峰是从母本移栽(直播)至7月中旬,占总出草量的32.3%。本场万亩制种10年无草害的关键技术是:(1)精选种子,防止杂草种子下田;(2)培育壮秧促早发,控制杂草萌发,减少草害;(3)适时使用化学除草剂,父本栽后用药,杂草防效达93.7%,直播田立针期用药,直至药后45天防效仍达90%左  相似文献   

20.
德化县地处闽中山区,以栽培一季中稻为主,秧田面积大、草害多。主要杂草优势种有:稗草、鸭舌草、节节菜、瓜皮草、牛毛草等。秧田草害不但与秧苗争肥、争光、争水,而且在拔秧时还需投入大量劳力除草。为寻找经济安全高效秧田除草剂,在生产上应用,我站从1995年开始应用17-2%幼禾葆WP,农药名称:17-2%哌·苄可湿性粉剂(dimepiperate&bensulfuronmethyl)(浙江乐吉化工厂生产),防除秧田杂草试验。结果表明:在中稻育秧田应用17-2%幼禾葆200g/667m2对水30kg,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