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阐明了掖单13春玉米公顷产量12.75t~15.67t条件下,Fe、Mn、Cu、Zn在体内浓度、分布,运转的动态变化规律;查明了其不同生育时期的吸收量、速率、比例以及最快吸收速率和出现时间;建立了Fe、Mn、Cu、Zn吸收动态模型;查明了Fe、Mn、Cu、Zn消耗系数,生产效率,百公斤籽粒吸收量;明确了不同高产春玉米Fe、Mn、Cu、Zn吸收量,吸收速率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明了掖单13等3个品种在公顷产量13.7t~15.9t条件下,N、P、K在体内的浓度,分布、移动的动态变化规律;建立了N、P、K吸收动态数学模型;查明了N、P、K吸收量、消耗系数、生产效率,不同生育阶段的吸收效量、速率、比例,最快吸收速率及其出现时间;分析计算了穗部和籽粒三要素的来源;明确了掖单13、掖单20、西玉3号春玉米品种在高产条件下N、P、K营养方面的共性与个性.  相似文献   

3.
本项研究查明拔节水使春玉米体内Ca,Mg及Fe,Mn,Cu,Zn浓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吸收累积量却显著增加;对相对吸收量最多的时期没有改变,但改变了吸收动态模型参数,最快吸收速率(mg/d.株)分别为Ca39.05,Mg14.22,Fe.0.784,Mn0.121,Cu0.068,Zn0.285,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成熟期运转率分别为Ca19%,Mg45%,Fe19%,Mn10%,Cu26%,Zn49%,大多有所增加;对百公斤籽粒吸收量、养分生产效率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绝大多数元素的消耗系数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4.
地膜覆盖对春玉米硫、钙、镁吸收、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项研究查明地膜覆盖显著增加S、Ca、Mg的吸收累积量,成熟期分别增长15%、22%、22%,大口期增108%、79%、85%;使吸收数量最多的时期由大口至吐丝期提前到拔节至大口期;使S、Ca、Mg最快吸收速率分别提高17.6%、15.3%、19.5%,最快吸收速率出现时间分别提早5d、1d、14d;成熟期S、Ca、Mg运转率分别为61%、18%、39%,分别提高4、4、1个百分点;使S、Ca、Mg生产效率分别达610、168、279,分别提高18、4、8,而S和Mg的消耗系数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5.
研究黄花菜(Hemerocallis fulva)的养分吸收规律及其与高产形成的关系,可为黄花菜高产栽培中的科学施肥,以及专用肥料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以黄花菜普通品种实心和高产品种207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3—11月,对不同生育期的黄花菜取样,测定其干物质积累动态,以及氮(N)、磷(P)、钾(K)、硫(S)、钙(Ca)、镁(Mg)、锌(Zn)、硼(B)、钼(Mo)、锰(Mn)含量。结果显示,2个品种总的干物质积累均在萌蕾开花期达到最大,在展叶期到抽薹期干物质积累速度最快。普通品种的根干重在抽薹期最大,而高产品种的根干重在萌蕾开花期最大。高产品种对N、P、K、S、Ca、Mg、Zn、B、Mn、Mo的需求量均显著(P<0.05)大于普通品种实心。高产品种对N、K、P的养分需求主要在萌蕾开花期之前,而普通品种在萌芽期到展叶期对N、K的吸收量最大,P的吸收量在抽薹期最大;普通品种在萌芽期,对S和Ca的吸收量最大,Mg在展叶期的吸收量最大,而高产品种对S、Ca、Mg的吸收主要在萌蕾开花期之前;普通品种对Zn、B、Mo、Mn的吸收集中在抽薹期之前,而高产品种对Zn、B、Mo、Mn的吸收一直持续到抽薹期,且以抽薹期吸收量最大。整个生育期,高产品种对N、P、K的需求比例为1.0∶0.25∶2.3,而普通品种为1.0∶0.24∶1.7;高产品种207对S、Ca、Mg的需求比例为1.0∶11.5∶1.8;而普通品种为1.0∶5.5∶1.0。综上,高产品种具有更长的根系发育时间和较高的干物质积累量。在黄花菜,特别是高产黄花菜专用肥料的配制中,尤应保证钾元素和中、微量元素的供应,以满足黄花菜生长发育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查明地膜覆盖使春玉米体内Fe、Mn、Cu、Zn浓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各个时期的吸收累积量显著增长;使相对吸收量最多的时期由露地的大口期至吐丝期提前到拔节至大口期;改变了吸收动态模型之参数,最快吸收速率分别为Fe1.53mg/d@株、Mn0.138mg/d@株、Cu0.075mg/d@株、Zn0.296mg/d@株,分别比露地提高51%、44%、15%、25%.最快吸收速率出现时间有所提前;成熟期运转率有不同程度提高;养分消耗系数有所增加,而生产效率大多都降低.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在施肥与不施肥处理情况下,半湿润偏旱区春谷子不同生育期氮、磷、钾养分的吸收特点.结果表明:在供试土壤条件下,施肥可明显提高春谷子产量、干物质累积量、体内氮、磷、钾含量及其累积量;施肥或不施肥,春谷子地上部干物质的累积量随生育期呈典型"S型"曲线增长,其中抽穗灌浆期为累积高峰期,占总累积量的50%左右;植株氮含量随生育期呈曲线下降趋势,整个生育期植株含磷量呈"W型"变化,植株含钾量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拔节期;植株氮、磷、钾累积吸收量随生育期的延长和施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但各生育期相对累积吸收比例,施肥与否差异不大;苗期氮、磷、钾的吸收量约占总吸收量的1%~3%,拔节期约占总吸收量的30%、20%、37%,是钾素吸收的高峰期,孕穗期约占22%、21%、34%,抽稳灌浆期约占43%、53%、23%,是氮、磷吸收的高峰期,籽粒形成期约占3%~5%;不论施肥与否,地上部氮、磷、钾累积吸收量与干物质累积量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植株氮、钾含量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双玉(春、夏两季玉米,下同)、菜立体种植中双玉米超高产对氮、磷、钾的吸收、运转及利用规律。结果表明,双玉米氮、磷、钾累积吸收量、累积吸收速率和累积利用率的时段变化类同,即随生育期的推进呈递增趋势,前二者与施肥量呈正相关,后者与施肥量呈负相关。春玉米对肥料氮、磷、钾的吸收量和利用率均远高于夏玉米。  相似文献   

9.
玉米生长量、养分吸收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61,自引:4,他引:61  
 在不同水、氮供应条件下 ,研究了玉米干物质累积、养分吸收及氮肥利用率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 ,植株干物质和养分吸收量 ,随生育期延长而持续增加 ,变化动态可用S曲线方程拟合。对干物质和养分累积方程求导 ,得到了干物质累积和养分吸收速率。玉米生长期间干物质累积速率前期上升快 ,至高峰后缓慢下降。在氮、磷、钾三要素中 ,氮、钾吸收速率高 ,上升快 ,下降也快 ;磷吸收速率低 ,上升慢 ,下降亦慢。养分最大吸收速率出现的时间 ,钾最早 ,氮次之 ,磷最晚 ,但均早于干物质最大累积速率出现时间。氮肥利用率与干物质累积、养分吸收速率有类似变化趋势 ;氮肥最高瞬时利用率与氮素最大吸收速率出现的时间基本一致。灌水明显提高了氮肥累积利用率和瞬时利用率 ;水分和氮素供应虽然增加了养分吸收速率和干物质累积速率 ,但未改变其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磷肥不同施用方式下,土壤速效磷含量变化、超高产春玉米磷素吸收规律以及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速效磷含量随施磷量的增加呈增加的趋势,苗期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至蜡熟期差异逐渐减小.施用磷肥提高了春玉米植株对磷素的吸收量,在磷肥总量相同的条件下,不同基肥、追肥比例春玉米磷素吸收量有所不同.春玉米产量与磷肥施用量呈典型抛物线关系,一定范围内随施磷量增加春玉米产量呈增加的趋势,过量施用磷肥导致减产.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了三株木霉(TrichodermaharzianumT162;T.aureovirideT13;T.longibrachiatumT274)和一株绿色粘帚霉(Gliocladiumvirens)以及柑桔青霉(Penicilliumitalicum)和绿霉(P.digitatum)分生孢子萌发的比较研究结果。在柑桔皮汁滤液中,木霉菌株萌发的温度和绿色粘帚霉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以25-35℃最好;而柑桔青绿霉分生孢子在10℃时萌发率为42.4%和37.3%;在高于40℃时仍有少量萌发。木霉和绿色粘帚霉分生孢子分别在pH4和pH5时萌发最好,柑桔青绿霉能在pH3的条件萌发,以pH5时萌发最佳。在15℃时,供试各菌在蒸馏水、自来,10%葡萄糖和10%土壤浸液中几乎不萌发;而在柑桔皮汁液中,除绿色粘帚霉外,其余各菌株的分生孢子均能萌发,尤其是柑桔青绿霉孢子萌发较好。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和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L.种子的成分组成。结果表明,贮藏物质的种类和数量随树种不同而变化,并且同一种子的不同部位其含量也有差异;刺槐和樟子松种子分别以含蛋白质和脂肪为主;刺槐和樟子松种子含有较高的维生素E(V_E),其次为维生素A(V_A)。总之,刺槐和樟子松种子内含物非常丰富,加工后,可做为饲料和工业原料,并对医药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产几丁质酶芽孢杆菌的筛选鉴定和酶活力测定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从103份采自中国各地的土样中分离得到了312株芽孢杆菌,用平板透圈法筛选到3株产几丁质酶菌株G1、G2和G3。经鉴定,G1为短芽孢杆菌(Bacillus brevis);G2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G3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它们的几丁质平板上的透明圈直径以G1>G3>G2 ,在以Schales‘法测定壳聚糖酶活力时,其摇瓶发酵上清液的酶尖力以G3>G1>G2为序。本文首次报道短芽孢杆菌产生几丁质酶和壳聚糖酶。  相似文献   

14.
15.
由甘蓝(Brassica oleracea)和芜菁(Brassica rapa)黄化小苗子叶和下胚轴分离出大量有活力的原生质体,并成功地进行了培养。30小时后发生第一次分裂。下胚轴原生质体分裂频率明显高于子叶原生质体。除芜菁子叶原生质体外,其余材料的原生质体均能持续分裂,20天后形成肉眼可见的愈伤组织。在 MS 培养基上,来源于甘蓝子叶原生质体的愈伤组织分化出根,其余的未见分化现象。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地膜覆盖对春玉米氮磷钾吸收积累和化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地膜覆盖促进春玉米对养分的吸收,N、P2O5、K2O浓度比露地分别提高0.39-0.74,0.10-0.26,0.29-0.46个百分点,每公顷累积量分别提高138.0kg、29.5kg、123.3kg;使N、P2O5、K2O的消耗系数分别提高0.41、0.20、0.46,使生产效率分别降低10.8、11.7、4;氮、磷、钾化肥利用率分别比露地提高15,5,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通过测定细菌生长过程的热量变化,得到相应的热谱图,由热谱图得到了不同温度下菌种在乳中的生长代时,并与传统测代时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