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河口区斑节对虾淡化养殖塘溶氧收支平衡状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报道了1997年与1998年河口区斑节对虾淡化养殖塘生态系中溶氧收支平衡状况。表层水水柱毛产氧量均大于或显著大于水呼吸耗氧量,底层水毛产氧量却显著小于水呼吸耗氧量,呈现常有的"氧债"现象。在池塘氧耗因子中,水呼吸是最大的溶解氧消耗者,占水柱总耗氧量的70%以上;其次是底泥耗氧量,约占20%;虾呼吸耗氧量所占比例较小,但随养殖时间的延长明显上升。斑节对虾塘平均补偿深度(B)和平均透明度(P)之比(B/P)与通常鱼池所具有的比值(1.5~2.5)相比偏低,为1.42±0.53。说明池塘深层的产氧能力受到限制。斑节对虾淡化养殖塘溶氧处于支大于收的不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2.
湿地调控凡纳滨对虾养殖塘溶氧收支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养殖全过程湿地循环处理调控凡纳滨对虾养殖塘(E7塘)水体的溶解氧收支演变状况,并与改进封闭式养虾塘(E6塘)进行比较.E6塘因微囊藻致害,养至58 d终止;E7塘中后期经湿地循环处理3次,抑制微囊藻,养至94 d.2塘表层水体毛产氧量均大于水呼吸耗氧量,但E7塘至养殖后期,表层水体毛产氧量仍基本维持在9mg/(L·d)以上的高值水平.试验塘水柱毛产氧量与总耗氧量随养殖时间延长而递增,E7塘显示了直至养殖后期水柱毛产氧量仍维持较高水平的特点,70 d时,其水柱毛产氧量[13.17 g/(m<'2>·d)]为总耗氧量[8.99 g/(m<'2>·d)]的1.5倍.养殖期间,水柱呼吸为最强耗氧因子,E7塘水柱呼吸与虾呼吸耗氧所占比例随养殖时间延长分别递减89.4%~50.0%和递增1.0%~48.7%.试验塘底泥耗氧量较低,其中E7塘经湿地循环处理,底泥耗氧量仅为0.04~0.20 g/(m<'2>·d).虽在阴雨天或养殖末期水柱毛产氧馈低于总耗氧量,但E7试验墉仍取得了较好的溶氧调控与养殖效果,主要是因为湿地循环与塘内配套设施弥补了溶氧的不足,使虾塘溶氧收支处于良好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中华绒螯蟹幼蟹养殖池塘溶氧收支概况,于2019年7 —10月测定了上海市松江区泖港镇6口幼蟹养殖池塘的光合作用产氧量、喜旱莲子草呼吸耗氧量、幼蟹呼吸耗氧量、底质呼吸耗氧量和水呼吸耗氧量,并通过公式计算出机械增氧量及用差减法计算出大气交换溶氧量。实验期间,幼蟹塘光合作用产氧量始终小于水呼吸耗氧量,仅幼蟹塘表层水体光合作用产氧量显著大于水呼吸耗氧量(P<0.05),中层和底层水体光合作用产氧量几乎为零。幼蟹塘各层水呼吸耗氧量无显著差异(P>0.05)。机械增氧为池塘溶氧收入的主要因子,占溶氧总收入的72.32%;光合作用产氧仅占3.66%;大气交换溶氧量占溶氧总收入的24.02%,整个实验期间均通过大气溶解获得氧。喜旱莲子草呼吸耗氧量约为光合作用产氧量的21倍,是池塘溶氧支出的主要因子,占溶氧总支出的80.51%;底质呼吸、幼蟹呼吸和水呼吸耗氧量分别占总耗氧量的4.19%、4.81%和10.49%。结果表明,幼蟹养殖池塘定期清理喜旱莲子草和合理掌握增氧机开机时间是有效维持池塘溶氧收支平衡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凡纳滨对虾室内高密度封闭式淡化养殖耗氧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室内集约化养虾技术与合理调控养殖池水环境,对凡纳滨对虾采用室内高密度封闭式淡化养殖试验,研究了室内高密度养殖池养殖凡纳滨对虾的各耗氧因子的耗氧量.结果表明,虾呼吸耗氧量最大,占总耗氧量的64.3%,水柱呼吸耗氧量其次,为35.7%,水柱总耗氧量随养殖天数的增加而逐渐加大.虾池主要由机械增氧可满足其耗氧需求.  相似文献   

5.
笔者1989年5~9月用颗粒饵料培育大规格鲤鱼种的鱼池的理化特点,初级生产力及其对鱼产量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该鱼池主要离子含量较高,平均含量达1.73 g/l;pH偏碱性,较稳定,硬度高,碱度较高;有效氮含量平均为2.46 mg/l,其中铵氮占39.2%,亚硝酸态氮占3.75%,硝酸态氮占57.5%,溶解性磷酸盐平均含量为0.095mg/l,N/P为13~144,平均为43。溶解氧平均为7.5mg/l。磷酸盐的含量没有构成初级生产力的限制因子,5~9月其平均水柱月初级毛产氧量为14.18 g/m~2·d,水柱毛产氧量大于水柱耗氧量。平均透明度为20cm,平均补偿深度为84cm,为前者的4.2倍,池水氧气的消耗情况是,池鱼约占25.26%,水呼吸约占57.86%,底质约占11.78%。氧气来源约77.81%靠光合作用,22.19%靠空气溶解和水源补给。以上条件均对鱼产量产生很大影响,鱼产量平均为6507.1 kg/ha,饵料系数平均为1.31。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杭州湾畔中国对虾幼虾中间培育池的水化学状况,1993年4~5月全培育期内池水有效氮(Nt)含量丰富,Nt平均为1.47mg/l,其中氨氮占59%,亚硝酸氮占1%,硝酸氮占40%.有效磷基本未检出.化学耗氧量(CODMa)11.9mg/l,可溶性有机物耗氧量占86%以上,pH为9.15。溶解氧收大于支,水呼吸耗氧平均约占虾池总耗氧量61%,底质耗氧约占31%,虾呼吸耗氧约占8%,幼虾瞬时耗氧速率与溶氧量.体长和体重间存有良好相关性.据观测结果与多年生产状况,认为河口沿岸幼虾中间培育池放苗密度在225万尾/公顷内,采取在放苗时约27cm水位基础上,每隔2~3天添加10~15cm水量,最终水位达1.00m的管理方式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杭州湾畔中国对虾幼虾中间培育池的水化学状况,1993年4~5月全培育期内池水有效氮(Nt)含量丰富,Nt平均为1.47mg/l,其中氨氮占59%,亚硝酸氮占1%,硝酸氮占40%.有效磷基本未检出.化学耗氧量(CODMa)11.9mg/l,可溶性有机物耗氧量占86%以上,pH为9.15。溶解氧收大于支,水呼吸耗氧平均约占虾池总耗氧量61%,底质耗氧约占31%,虾呼吸耗氧约占8%,幼虾瞬时耗氧速率与溶氧量.体长和体重间存有良好相关性.据观测结果与多年生产状况,认为河口沿岸幼虾中间培育池放苗密度在225万尾/公顷内,采取在放苗时约27cm水位基础上,每隔2~3天添加10~15cm水量,最终水位达1.00m的管理方式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8.
通过引进海产斑节对虾苗种在淡水池塘中进行养殖试验,探索斑节对虾在内陆池塘淡水养殖技术与模式。试验结果表明:斑节对虾能够在淡水池塘中养殖,养殖成败的关键是苗种淡化与后期管理。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水温28.0℃时,在淡水养殖条件下凡纳滨对虾的瞬时耗氧速率与体长及溶氧水平的关系,测定了6种体长(2.02~8.67 cm)凡纳滨对虾的瞬时耗氧速率.结果表明:淡水养殖的凡纳滨对虾瞬时耗氧速率具有与河口水虾养殖的特点.其瞬时耗氧速率(V,mg/g·h)随时间(t,h)的延长与水体溶氧量(DO,mg/L)的降低而降低,呼吸类犁属于顺应型;V随虾体长(L,cm)增长而降低,耗氧量却与体长呈正相关.当体长L=6.31 cm时,淡水和河口水养殖的凡纳滨对虾具有相同的瞬时耗氧速率.体长L<6.31 cm时,淡水养殖虾耗氧速率大于河口水养殖.L>6.31 cm时,淡水养殖虾耗氧速率小于河水养殖;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窒息点随个体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10.
凡纳滨对虾室内外高密度养殖池水质状况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凡纳滨对虾室内、外高密度淡化养殖试验,探讨了室内外养殖池水质变化及溶氧收支特点.结果表明,养殖周期内室内池NO2--N平均值为0.342 mg/L、NO3--N为11.976 mg/L,极限著高于室外池(0.205、0.287 mg/L,P<0.01),pH值(8.13)和NH3-Nm(0.053 mg/L)则极显著低于室外池(8.93、0.216 mg/L,P<0.01),室内、外池的DO(6.64、6.60 mg/L)和CODMn(17.30、17.83 mg/L)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室内、外池的主要水质指标基本控制在对虾合适生长范围.室内、外试验池溶氧收支特点:室外池溶氧收大于支,水柱水呼吸为主要耗氧因子;室内池机械增氧能满足耗氧需求,虾呼吸为主要耗氧因子.  相似文献   

11.
卷口鱼耗氧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卷口鱼(Ptychidio jordani)的耗氧量随着体重的增长而增加,关系式为Y=0.3539X^0.5646。耗氧率却随着体重的增长而减少,关系式为Y=0.3519X^-0.4340。水温和水流量对耗氧率都有影响。在一定水温范围内,耗氧率随着水温的上升而增加,关系式为Y=0.0038X^1.2711,水温24-30℃时耗氧率变幅较小,24℃以下,30℃以上时耗氧率变幅较大。在一定的水流量范围内,耗氧率随着流量的增大而增加,关系式为Y=0.0012X0.5086.卷口鱼的呼吸耗氧率存在较明显的昼夜变化,耗氧高峰出现在每日10:00-13:00和20:00-23:00,白天的耗氧率均大于晚上。  相似文献   

12.
高氧处理对草莓果实采后活性氧代谢和腐烂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草莓“丰香”果实在5℃贮藏15d期间用60%和100%O2及空气(对照)气流连续处理,研究高氧处理对草莓果实活性氧代谢和腐烂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采用60%和100%0:处理可使果实保持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及较高的维生素C含量,减少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积累;同时显著抑制果实纤维素酶活性的上升和果实硬度的下降,减轻果实腐烂发生。提示:60%和100%O2处理可维持草莓采后活性氧代谢的平衡,从而延缓果实的衰老进程和抑制果实腐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氯耗氧曲线校正法测定盐湖卤水中的COD值的效果。[方法]用氯耗氧曲线校正法测定运城市盐湖卤水的化学需氧量,并与其他的一些化学分析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在测定条件下,氯离子极易被重铬酸钾氧化,氯离子完全氧化时间为30min。CODCr(C1)与氯离子浓度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0.2224x-0.519,相关系数r=0.9876。通过测定得知,水样中氯离子的浓度为3503.85mg/L,通过耗氧曲线及方程得出运城市盐湖卤水中的CODCr的值为438.18mg/L,显示其污染较严重,需要进一步保护。[结论]用氯耗氧曲线校正法测定盐湖卤水COD值操作简单、简便、准确度高、精密性好,同时还可避免汞盐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14.
15.
张丽欣  金志民  刘铸  吕延鑫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7933-17934
[目的]了解花鼠的标准代谢水平,测定了花鼠在不同温度情况下的耗氧率。[方法]测定了15、20、25、30、35℃,5种温度下,花鼠的耗氧量。[结果]在15~20℃,花鼠的耗氧量和耗氧率总体是随温度升高而升高。20~35℃范围内,花鼠的耗氧量和耗氧率总体是随温度升高而减少。体重与耗氧量和耗氧率关系不大,另外花鼠的耗氧量、耗氧率与温度均呈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并得出耗氧量X0(ml/h)与温度t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X0=244.03-2.66t,耗氧率Q0[ml/(kg.h)]与温度t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Q0=2 249.3-24.49t。[结论]为该种鼠的保护和深入研究积累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6.
哲罗鱼稚、幼鱼耗氧量和窒息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三种不同体重规格的哲罗鱼(Hucho taimen)的耗氧率、耗氧量及窒息点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哲罗鱼的耗氧率与体重呈负相关;耗氧量和窒息点与体重呈正相关。水温在13.5~15℃范围内,平均体重(0.67±0.19)g的哲罗鱼平均耗氧率为(0.72±0.08)mg.h-1.g-1,平均耗氧量为(0.48±0.06)mg.h-1.tail-1;平均体重(2.60±0.61)g的哲罗鱼平均耗氧率为(0.60±0.10)mg.h-1.g-1,平均耗氧量为(1.62±0.23)mg.h-1.tail-1;平均体重(61.83±8.44)g的哲罗鱼平均耗氧率为(0.20±0.90)mg.h-1.g-1,平均耗氧量为(12.36±6.14)mg.h-1.tail-1。在13.5~15℃温度范围内,三组哲罗鱼的窒息点分别为2.08、1.92和1.6 mg.L-1;哲罗鱼的耗氧率呈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白天耗氧率明显大于夜晚;A1、A2和A3组窒息点分别为2.08、1.92和1.60 mg.L-1。  相似文献   

17.
白斑狗鱼耗氧率和窒息点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白斑狗鱼(Esoxlucius)属鲑形目(Salmoniformes)、狗鱼科(Esocidae)、狗鱼属(Esox),北半球北部亚冷水性大型凶猛淡水鱼类,我国仅产于新疆北部额尔齐斯河流域,如额尔齐斯河、布尔津河、哈巴河等及附属水体。鱼类大多数代谢活动都和氧的利用有关,耗氧率直接或间接地反映新陈代  相似文献   

18.
温度与溶氧水平对日本沼虾瞬时耗氧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日本沼虾瞬时耗氧速率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溶氧水平的关系,以日本沼虾为试验 对象,设4 个温度梯度(15、20、25、30益),采用密闭呼吸室法,求得各温度下试验虾耗氧量随时间的变化状况。结果表 明,日本沼虾的瞬时耗氧速率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且呈良好的乘幂函数增长关系,呼吸类型属于顺应型;在适宜溶 解氧量及温度范围内,瞬时耗氧速率均随相应溶解氧含量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且呈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白斑狗鱼(Esoxlucius)属鲑形目(Salmoniformes)、狗鱼科(Esocidae)、狗鱼属(Esox),北半球北部亚冷水性大型凶猛淡水鱼类,我国仅产于新疆北部额尔齐斯河流域,如额尔齐斯河、布尔津河、哈巴河等及附属水体。鱼类大多数代谢活动都和氧的利用有关,耗氧率直接或间接地反映新陈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