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均匀设计对黔南长顺烟区盖膜条件下烤烟施N量、种植密度和留叶数调控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长顺县土壤质地为砂壤土,土壤肥力中等的烟地上,采用施N量7.5 kg/667m2,种植密度1 200株/667m2,留叶数18~22片的栽培技术,能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提高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有效解决烤烟生长前期低温寒潮的影响,促进高寒烟区烟株生长,提高高寒烟区烟叶单产,保证烟农经济效益.[方法]移栽期分别为4月5、10、15日,盖膜后打孔洞数分别为1、2、3.[结果]小苗膜下烟栽培技术因移栽期、破膜大小的不同,烟株在各个生长发育阶段的农艺性状有较大的差异,最终影响烟叶的产量与品质.在泸州高寒烟区,膜下烟栽培应选择移栽期为4月5 ~ 10日,破膜大小为3个孔洞的种植条件,在此种植条件下,各农艺性状最好.[结论]该研究可为提高泸州市烟叶生产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贵州烤烟省工栽培方法与措施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传统烟叶生产工序复杂、用工多的情况,为推进传统烟草农业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阐述了适合贵州烤烟生产的几种省工栽培方法与措施.在生产用工多、劳动强度大的环节应推行机械化作业,减轻烟农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改变传统的栽培方式,实施地膜覆盖免追肥免中耕栽培技术和少耕免耕技术,减少烟叶生产耕作次数;视烤烟品种、烟株生长量、每季烟叶的成熟情况调节烟叶采收间隔和时间来减少烟叶的采收次数,并推行散叶装烟方式密集烘烤;在烤烟栽培过程中针对传统的生产工序,优化烤烟栽培工序流程管理,从而达到省工降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凉山烟区浓香型烟叶关键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栽培措施是烤烟清甜香型表现的保障因素。本研究通过开展浓香型烤烟适宜品种筛选、适宜施氮量、适宜种植密度以及留叶数等关键栽培技术研究,总结形成了凉山烟区浓香型烤烟关键栽培技术。初步明确了凉山烟区适宜种植的浓香型质量特色烤烟品种为湘烟3号、NC97,适宜施氮量是10kg/667m2,不要超过12kg/667m2,适宜种植密度为1100株/667m2、留叶数为19~21片,可以建立良好的群体结构,个体与群体关系良好,利于形成浓香型特色的烟叶。  相似文献   

5.
烤烟揭膜培土技术集成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烤烟生产中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烤烟覆盖地膜后,具有增温、保温、保水、保肥和抗旱防涝,改善烟株生长环境,提高肥料利用率,保持土壤墒情,促进烟株根系发育和烟株早生快发,改善中、下部烟叶的光照条件,减轻杂草和病虫危害,提早烟叶成熟期等作用。但是,以膜代管或培土不揭膜的传统生产方式已造成烟株根系分布浅、墒面板结、墒体土壤水分不足、土表养分富集、中后期  相似文献   

6.
栽培措施是烤烟清甜香型表现的保障因素。本研究通过开展浓香型烤烟适宜品种筛选、适宜施氮量、适宜种植密度以及留叶数等关键栽培技术研究,总结形成了凉山烟区浓香型烤烟关键栽培技术。初步明确了凉山烟区适宜种植的浓香型质量特色烤烟品种为湘烟3号、NC97,适宜施氮量是10kg/667m2,不要超过12kg/667m2,适宜种植密度为1100株/667m2、留叶数为19~21片,可以建立良好的群体结构,个体与群体关系良好,利于形成浓香型特色的烟叶。  相似文献   

7.
膜下烟栽培技术是利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通过充分利用光、温、气、水、肥、土等自然资源,以解决前期低温、干旱而影响大田移栽的一项有效技术措施。膜下烟种植具有移栽早、用水少、发病率低、管理工序少等特点,同时能降低种植成本,提高烟叶产品质量,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主要介绍了膜下烟的栽培管理技术,为广大烟农开展烟叶生产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昭通保温烟区烤烟膜下小苗的适宜移栽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完善昭通保温区烤烟膜下小苗移栽技术和稳定烟叶质量,指导大田生产。2013—2014年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开展烤烟膜下小苗不同移栽期田间试验,比较不同移栽期烟株生长发育和烟叶产质量的差异。结果表明:4月5—10日是昭通烟区膜下小苗最适移栽期,此时移栽能明显提高移栽成活率,促进烟株地下根系和地上部生长发育,大田生育期增加至130d以上,顶叶成熟期较当地常规种植提前8d以上,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中上等烟比例和单叶重等5项主要经济指标表现优于当地常规膜上移栽方式。  相似文献   

9.
不同移栽期和浇水量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盘县烟区旱土种植烤烟,烟苗移栽期常遇干旱,为提高烟草成活率,在移栽期研究了不同浇水量及不同移栽期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以确定盘县烤烟最佳移栽期和烤烟移栽最低需水量。结果表明:在土壤水分为11.42%的条件下进行盖膜栽烟,且短时期内未降雨的情况下,浇水量1.0 kg/株能保证移栽成活率达97%;5月15日后移栽的烤烟比4月25日前移栽的烤烟现蕾时间延迟6.5 d,农艺性状表现也相对占优势。  相似文献   

10.
<正>地膜覆盖是近几年来在安龙县钱相乡烤烟生产中广泛应用的一项栽培技术。烤烟地膜覆盖看似简单,但对烟株生长有较为复杂的影响,绝不是简单的覆盖一层膜就能增产增质的。由于各地区的气候、土壤等条件的差异,以及卷烟工业对原烟质量要求的变化,当前许多烟区在地膜覆盖栽培中存在的问题已制约着烟叶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地膜覆盖技术可以促进烟株前期生长,减轻烟草病虫害,解决烟株生育前期温度偏低、生长缓慢的问题,提高烟叶产量和质量,对促进土壤和养分的分解  相似文献   

11.
揭膜培土对烟株生长和烟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山地特殊气候和生态条件下的烤烟揭膜培土方式。[方法]以重庆市丰都县境内种植的烤烟品种云烟87为试验材料,研究揭膜培土对烟株生长和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与不揭膜培土处理对比,栽后40d揭膜培土效果较好。烤烟大田期农艺性状明显改善,其株高、茎围和有效叶片数显著提高;经济性状显著提升,上等烟比例、中等烟比例、均价和产量显著提高;且烟叶外观质量明显提高,其工业可用性进一步增强。[结论]揭膜培土有利于促进烟株生长和提高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12.
烤烟膜下小苗移栽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旭石磊袁  坤等 《安徽农业科学》2014,(7):1963-1964,1972
烤烟膜下小苗移栽技术是有效解决烟叶生产前期低温干旱、后期低温多雨不利因素的实用新技术。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成熟,近年各烟区加大了推广力度。结合昭通烟区生产实际,探讨了烤烟膜下小苗移栽技术的基本原理,归纳了主要技术环节的操作要求,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旨在为建立烤烟膜下小苗移栽技术相关标准,规范烟叶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研究结果表明,在烤烟生长季节干旱条件下,随着补水数量的增加,烟株生物学各项指标表现出指标上升、长势更好的趋势。在烤烟生长旺长期气候干旱、土壤水分不足成为限制烤烟生产的主要因素,成熟期适时适量补水可以明显改善烟叶的化学成分,提高烟叶的内在质量。在旺长期与成熟期均要分别进行补灌,补灌水总量达到在8~10 kg/株左右。  相似文献   

14.
烤烟地膜覆盖栽培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云南省高海拔地区烤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一项提高烤烟产量、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但由于施肥种类的不当,造成土壤日趋贫瘠,烤烟品质下降等;一些新开发的低海拔热区种植夏烟,盲目地采用地膜覆盖技术,引起膜内温度过高等不良因素,影响了烤烟正常生长发育,造成烟株蹲棵不长,甚至早花,使烤烟产量减少,品质下降,以及因覆膜把烤烟适种范围推至高寒山区等不利因素.本文根据烤烟生长发育的特点,较全面地分析了高海拔、低海拔地区烤烟地膜覆盖栽培的问题所在.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高海拔地膜烟需增施有机肥,其施用量占所需施肥总量的2/3对一些海拔低于1800m的烟区,特别热区,不适宜采用该项技术,在夏烟上应停止使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概述了近几年我县优质适产烤烟栽培技术,通过几年的烤烟生产工作,总结了一些适宜我县优质适产烤烟的栽培经验和栽培技术,为景谷县种植生产优质适产的国际型烟叶奠定基础,使我县烤烟生产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烤烟生产能否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直接取决于栽培管理技术.经过几年的种植和广大科技人员、烟农的逐步摸索,总结出一套适宜我县烤烟生产栽培实用技术.实践证明,种好烟、烤好烟是烤烟生产的关键,种植烤烟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好项目.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栽培方式对烤烟生长的影响,探究符合威宁县烤烟生产实际情况的栽培技术。[方法]栽培方式采取井窖式、膜下小苗移栽、双行凹形垄3个处理,对照栽培方式为当地的常规栽培方式,前2个处理栽培的时间比常规方式提前15 d。[结果]采用井窖式、膜下小苗移栽和双行凹形垄覆膜,能促进烟株生长发育,株高、茎围、叶片数、叶面积均增加;采收结束时间比常规方式提前了18、13、2 d,产量分别增加87.0、73.5、45.0 kg/hm2,中上等烟比例分别提高0.8、0.4、0.3个百分点,均价提高了0.28、0.30、0.08元/hm2,产值分别增加1 920、1 785、1 020元/hm2。[结论]井窖式和膜下小苗移栽方式有效地避开了常规移栽时期遇到高温、干旱等不利因素,为烟苗的还苗期提供良好的微环境;其采收期提前,能促进上部叶成熟。双行凹形垄覆膜能提高烟田抗旱保水能力,缩短烟株生育期的时间,可有效地促使烟叶成熟,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威宁烟区应采用井窖式+双行凹形垄复合型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烤烟小苗膜下移栽与常规漂浮苗膜上移栽效果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烤烟生长期和移栽期长短、烟株大田长势、病害发病率、烟叶经济性状等方面对烤烟小苗膜下移栽与常规漂浮苗膜上移栽的栽种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烤烟采用小苗膜下移栽明显节约用水,缩短大田移栽时间(能抓好最佳节令),烟株大田长势好,经济效益比较显著,在双廊镇的烤烟生产中推广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8.
不同覆盖栽培模式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量、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干旱地区寻找较好的烤烟配套栽培措施,在大田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地膜覆盖(ck)、稻草覆盖、地膜覆盖+保水剂、稻草覆盖+保水剂、前膜后稻草覆盖、麦秆覆盖、裸栽+保水剂7个处理,研究了覆盖栽培对宁洱烤烟生长发育及产量、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地膜覆盖+保水剂、地膜覆盖、稻草覆盖、稻革覆盖+保水剂、前膜后稻草覆盖,可改善烟株生长的环境条件,保湿、保肥、增温效果明显,有效降低烟株生育前期的干旱胁迫,促进烟株早长快发;麦秆覆盖和单施保水剂,随着干旱时间的延长而抗旱作用力减弱,稻草覆盖可有效降低烟叶底烘现象的发生.综合表现以稻草覆盖和稻草覆盖+保水剂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9.
KRK26是引自津巴布韦的烤烟新品种,其在云南烟区的栽培技术尚不成熟,以植烟密度、施肥量、留叶数和留叶方式4个关键生产技术为试验因素,设计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以烟株的田间表现和产量产值为评价指标,对KRK26的最佳栽培措施进行筛选.结果表明,KRK26在云南烟区种植时,以株行距55 cm×120 cm、每公顷施氮量75 - 105 kg、留叶数22片、打顶时去掉下部2~4片叶为最优栽培技术组合.  相似文献   

20.
以K326品种烤烟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干旱胁迫下烤烟生长与生理状况,以及喷施水杨酸、甜菜碱和氯化胆碱对烤烟抗氧化代谢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抑制烤烟正常生长,烟株矮小,有效叶片数目少,茎干瘦弱,叶长变短及叶宽变窄。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缓解干旱胁迫症状,喷施氯化胆碱能有效增加株高、最大叶长、有效叶片数,提高烟株干重、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酶(SOD)活性;喷施甜菜碱对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有较好调节效应;喷施水杨酸能显著提高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提高烤烟茎围和最大叶宽。综上所述,植物生长调节剂能提高烟株耐旱性,增强烟株对干旱环境适应性,其中以喷施氯化胆碱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