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保护性耕作是一种新型耕作技术,能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扎赉特旗是一个农业大旗,其气候特点和生态环境适宜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通过试验、示范,大面积推广保护性耕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保护性耕作实质是尽量减少耕作次数,减少水土流失、风蚀、沙化,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达到高产、低耗、保护环境的目地,在西部地区推行保护性耕作技术应因地制宜,大力实施保护性耕作农机具推广,实现片区耕作示范,以点带面、循序渐进、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积极有效地带动呼和浩特市农业发展及生态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是一种新型耕作技术,能保护土壤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用物产量。文章通过对蓝田近几年试验、示范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论述,提出了大面积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保护性耕作实质是尽量减少耕作次数,减少水土流失、风蚀、沙化,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达到高产、低耗、保护环境的目地,在西部地区推行保护性耕作技术应因地制宜,大力实施保护性耕作农机具推广,实现片区耕作示范,以点带面、循序渐进、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积极有效地带动呼和浩特市农业发展及生态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是一种新型耕作技术,能保护土壤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产量。通过试验、示范,根据乌拉特前旗实际,大面积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传统耕作方式进行重大变革的一项新技术,它以少耕免耕技术为主体,逐步改善土壤结构,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国内外实践证明,保护性耕作可以在减少生产投入的前提下,提高土地产出率,减轻农牧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相似文献   

7.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旱作农耕技术在近代发展的最新成果。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可改善生态环境,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谐发展。大力发展和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现了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8.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是一项可保证播种质量,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生态环境的新型耕作技术。加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意义重大,本文对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力求使该技术的应用得到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农业保护性耕作是农业耕作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国内外实践经验表明,植树造林、防止草原沙化、农业保护性耕作是构成系统并从整体上治理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保护性耕作是一项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利用的先进耕作技术;是创建生态园林城市,构建园林城市生态主骨架的必然选择。提出太原市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建设“两带三区”农业生态区的总体思路与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保护性耕作是一项保护农田、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先进耕作技术.  相似文献   

12.
保护性耕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各地实践证明,推广保护性耕作可减少土壤耕作,能有效保护农田、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但在保护性耕作技术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各地推广实践中尚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13.
针对额敏县土壤沙化严重,农业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现状,提出在额敏县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有利于治理水土流失、遏制沙尘暴、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并总结了加强政府支持,搞好宣传培训,坚持农机与农艺结合等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4.
美国发展保护性耕作的做法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土壤侵蚀、荒漠化及盐碱化导致的耕地地力退化,严重威胁着中国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为了阻止耕地地力的持续下降和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土壤管理方式必须由传统的耕作方式转向保护性耕作.纵观20世纪有关治理耕地水土流失的技术方法,没有哪一项技术可与由美国提出并加以完善的保护性耕作相比.美洲的农业实践证明,保护性耕作可以控制土壤侵蚀,减少劳动量,节省时间和能源,改善土壤属性,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水和大气质量,增加土壤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是一种耕作体系,它将作物的残茬均匀覆盖地表或混入浅层土壤,起到了保土蓄水,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的作用。通过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施,可以达到防风治沙、改善生态环境,从而达到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可以实现土壤保墒、培肥地力,增强农作物抗旱能力,改善生态环境,减少作业环节,降低作业成本,实现农业稳产、增产的农机化实用技术。近年来,我省在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方面下大力气,多渠道、多途径推广宣传,投入大量财力物力进行保护性耕作示范基  相似文献   

17.
保护性耕作技术以机械化作业为手段,通过免耕、少耕等方式减少土壤耕作次数,增加土壤表面覆盖率,蓄水保墒,减少土壤风蚀、水蚀;增加土壤有机质、维持土地生产力;促进秸秆还田利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生态环境等多种功效。本文在我国保护性耕作技术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存在的问题,论述了推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前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保护性耕作发展现状 近年来,北京由于水资源过度利用、土地沙化、沙尘暴日趋加剧等,造成水资源供需矛盾逐年加大,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生态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制约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而且直接影响到北京生态环境改善.因此,为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北京市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了保护性耕作的研究,目前保护性耕作技术已经在全市范围内得到了普遍推广.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实施保护性耕作必要性、技术内容及效益的分析,阐述了在呼市地区应推广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从源头上治理农田的风蚀、沙化,改善生态环境,使呼市农业生产得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王帅 《当代农机》2011,(2):42-43
内蒙古的保护性耕作工作起步于2000年,作为农业部重点发展的保护性耕作地区之一,内蒙古多年来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农牧业生态环境、保护耕地、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牧业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