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马腺疫陈旭东(甘肃省武山县农牧局741300)马腺疫中兽医称槽结,是马、骡、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特征为鼻、咽粘膜发生卡他性炎症,颌下淋巴结急性肿胀化脓。半岁至两岁的幼驹多发,影响生长发育,应引起高度重视。笔者28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法...  相似文献   

2.
马腺疫在中兽医中称为“槽结”、“喉骨肿”,民间一般称为“马下鼻”,彝族民间称为“嗡痹”,是由马腺疫链球菌引起的马属动物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主要以受病原侵害部位发生炎症、肿胀、热痛、化脓,进而发展成为全身反应为特征。  相似文献   

3.
马腺疫,中兽医叫槽结,群众叫喷鼻或传槽。是由马腺疫链球菌引起的马属动物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它的特征是颌下淋巴结肿大,有热痛;上呼吸道及咽喉黏膜呈卡他性化脓性炎症,流浆液性或脓性鼻液;人工诱咳呈阳性;体温升高至39—41℃。  相似文献   

4.
马腺疫中兽医称之为槽结,是马类家畜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鼻、咽、喉黏膜发生卡他性炎症,颌下淋巴结急性肿胀、化脓.近年来,笔者以中西结合法收治10例,治愈9例,治愈率90%.  相似文献   

5.
<正>马腺疫是由马腺疫链球菌感染,以鼻咽黏膜发生卡他性化脓性炎症,颌下淋巴结的化脓性炎症为特征的急性热性传染病,由于发病急易传染,病情较重而在临床上治疗比较困难。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马腺疫17例,治愈15  相似文献   

6.
正马腺疫是由马腺疫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的马属动物的传染病。马腺疫也被称为喷喉、喉骨胀、槽结,牧民还称之为"出吼"、"嗓吼"。马、驴、骡都能够发生。病畜的典型症状是体温升高,颌下淋巴结出现肿胀及急性化脓性炎症,上呼吸道咽黏膜发生卡他性化脓性炎症,全身性脓毒败血症。一、病原特点引起马腺疫的病原菌为马腺疫链球菌马亚种(Streptococusegui),  相似文献   

7.
马腺疫(俗称槽结)是马、骡、驴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病原主要是马腺疫链球菌。该病以发热、上呼吸道粘膜发炎及颌下淋巴结呈急性化脓性炎症为特征,各种年龄马都可发病,以1岁左右的幼驹最易感染,传播快,发病率高。该病多发于秋冬初春,呈地方流行或散发。  相似文献   

8.
腺疫是马、骡、驴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病原来源于马腺疫链球菌,主要发生于幼驹,以颌下淋巴结发炎化脓为特征。笔者结合多年基层工作中遇到的病例和中、西医治疗经验,对马腺疫的治疗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正腺疫俗称"槽结""喉骨胀",是马、骡、驴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以颌下淋巴结发炎化脓为特征,病原为马腺疫链球菌,主要发生于幼驹。1诊断要点1.1流行特点常见于春、秋气候骤变时,发生于四个月龄至四岁的马、骡、驴,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传播。1.2症状急性发热(40—40℃),鼻黏膜潮红,流出大量浑浊鼻液,渐渐成黏性及脓性,颌下淋巴结热痛肿大,甚至填满整个下颌间隙,以后破溃,流出黄  相似文献   

10.
正通过马腺疫灭活苗的制作试验,可以有效防治幼驹感染此病,不但大大节省了人力及物力,而且还进一步影响了马驹的正常生长发育,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养马业的健康发展,实现了经济、生态及社会化效益的有效提高。马腺疫俗称喷喉,中兽医叫槽结、喉骨胀,是由马腺疫链球菌引起的马、骡、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典型病例的临床症状为体温升高,上呼吸道及咽粘膜呈卡他性化脓性炎症,颌下淋巴呈急性化脓性炎症。为了防治本病的发生及预防,本所经数次试验,制作了马腺疫疫  相似文献   

11.
<正>马腺疫俗称"败喉"、"槽结"或"喉骨胀",为马、驴、骡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的特征为鼻、咽粘膜发生卡他性—脓性炎症,颌下淋巴结急性肿胀化脓。1病因本病的病原体是马腺疫链球菌。本菌在脓汁中常呈数十到百多个菌体相连的长链,革兰氏染色阳性,对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脓液和鼻液内能生存几个星期。对消毒药的抵抗力不高,一股常用消毒药可于10-15分钟内将其杀死;对磺胺、青霉素、龙胆紫等药品敏感。2流行特点本病分布较广。仅单蹄兽易感,其中马最敏感,骡、驴次之。4个月至4岁的青年马(包括骡、  相似文献   

12.
马腺疫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腺疫是由马腺疫链球菌引起的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的马的传染病。笔者从事兽医门诊 16年来 ,首次在都匀甘塘地区发现发生马腺疫 ,现将诊治过程介绍如下 :症状表现及发病经过 :2 0 0 1年 3~ 5月 ,都匀甘塘战斗村片区村寨马匹相继发病 ,呈传染性经过。多数病马症状较轻 ,表现咳嗽 ,流脓性鼻液 ,颌下淋巴结轻微肿胀 ,吃食正常 ;部分病马症状明显 ;咳嗽 ,流多量灰白色脓性鼻液。颌下淋巴结、颈前淋巴结显著肿大 ,3~ 5天后化脓破溃流出脓汁。体温升高 39 5~ 4 0 5℃。吃食缓慢 ,显著减少 ;个别病马症状严重 :经上述症状 2~ 5天后吃食废绝 ,…  相似文献   

13.
马属动物腮腺管瘘在兽医临床上比较少见,近年笔者遇见2例,经手术治疗成功1例,介绍如下。病历摘要:2例均为马腺疫感染后并发症。其中1例是马腺疫感染下颌淋巴结,淋巴结化脓、溃烂,侵蚀腮腺管造成断裂成瘘。另1例也是马腺疫感染下颌淋巴结脓肿  相似文献   

14.
<正>马腺疫中医又称为"糟结"或"喉骨胀",是三喉症之一,是一种心肺积聚热毒,郁结于咽喉而发生肿胀的一种疾病。典型的症状就是发热、上呼吸道粘膜发炎或颌下淋巴结呈急性化脓性炎症。此病的分布范围广,很多地方都有发生。1流行特点马腺疫是由马腺疫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马最易感,驴、骡次之,尤其是4月龄至4岁的马多发,1岁左右的马发病率最高,老马或者哺乳的幼驹(1~2月龄)易感性较  相似文献   

15.
几个好验方     
(一)《中兽医医药杂志》1984年第2期所载治马腺疫验方,经临床应用,效果不错。该方不仅治马腺疫有效,若应用得当,对初期副鼻窦炎、脓性鼻卡他均有良效。该验方是阎超山同志在河南省周口地区兽医经验交流会上作过介绍的。几年来,我  相似文献   

16.
马腺疫,中兽医称槽结,是马、骡、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原体是马腺疫链球菌,病原体通常随着病马或带菌马鼻液及破溃的脓汁排出,污染周围环境,主要经消化道感染,也可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临床以颌下淋巴结呈急性化脓性炎症为特征。本病一旦流行,幼驹最易感染发病,而且影响幼驹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7.
腺疫是马、骡、驴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除典型腺疫是以颌下淋巴节发炎化脓为特征外,还可发生恶性腺疫(即内腺疫)。幼驹的易感性最高。腺疫对产驹少的地方和单位并不可怕,但对产驹集中的马场来说,危害就十分严重。笔者连续九年采用自家血液皮下注射预防幼驹腺疫,收到显著效果。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马腺疫俗称喷喉,中兽医称槽结、喉骨胀,县内俗称“嗓喉”,“出喉”。是由马腺疫链球菌引起的马、骡、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典型病例的临诊特征为体温升高,上呼吸道咽粘膜呈卡他性化脓性炎症,颌下淋巴结呈急性化脓性炎症。1发病情况1975年前无记载。1976年,盘安、水洛公社从四川  相似文献   

19.
马腺疫是马、驴、骡易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近年来因马属动物饲养量减少,很少发生。2018年12月在辽宁省抚顺市高湾经济开发区友爱饲养的观赏马中发生马腺疫病,发病快,传染速度快,仅仅不到一周的时间饲养的三十多匹马、骡全部发病,传染率100%。因先期治疗不及时,死亡2匹,经过二十多天的诊治,其余的全部治愈。1马腺疫病的发生马腺疫俗称喷喉或槽结、喉骨胀。主要临床特征是下颌淋巴结呈现化脓性炎症,该病的病原体是马腺疫链球菌。该马场饲养的马匹是用于棋盘山旅游区游客骑乘旅游用,不同游客骑乘技术不同,有的游客骑马奔跑,马匹近期饲养管理不良,精料不足,再加上气候寒冷,造成免疫力下降,诱发马腺疫,先是3~5匹,继而不到10d时间,全部发病。  相似文献   

20.
马腺疫(Adenitis Eguorum)是马、骡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特别是幼驹容易感染,此病常发生在秋末春初气候潮湿多变季节。一九七七年秋末至一九七八年初春,我县西溪、林泉、野坝、绿化等公社先后发生马腺疫流行,蔓延时间达三个多月,据统计,发病马占50%以上。为了及时防止马腺疫的传染,减少马匹的死亡,促进农牧业生产和运输业的发展,我站自配处方,试制复方千里光注射液共四万八千五百多毫升,我们与上述四个公社畜牧兽医站协作,对马腺疫进行了治疗试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共治疗病马253匹,(死亡3匹,有34匹中途配用其他药物治愈未计入疗效)治愈216匹,治愈率达85.3%。现将治疗情况介绍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