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激宁对大鼠应激性损伤中氧自由基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揭示应激损伤对氧自由基的变化影响及应激宁的保护效应,采用束缚浸水3h的应激方法,建立大鼠应激性损伤模型,测定血浆,胃,肝,心组织中SOD,MDA的水平,结果应激组和应激宁组与对照组相比较,SOD的活性明显下降,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而且应激宁组与应激组相比较,SOD活性明显升高,MDA的含量明显下降(P〈0.01或P〈0.05),提示氧自由基可能是应激性损伤的介导因素,应激宁对应激  相似文献   

2.
应激宁对HSP70在大鼠应激性溃疡中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应激性溃疡中表达的变化及应激宁对其变化的影响,选用Wistar大鼠水浸-束缚应激(WRS)4 h的方法,建立应激性溃疡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胃黏膜组织HSP70的表达.结果表明,HSP70的表达主要分布在胃腺区,对照组大鼠胃黏膜组织中有散在的表达,应激组中HSP70阳性细胞数目较应激宁组增多,两者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而且,应激组和应激宁组中HSP70阳性细胞数目均比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表明应激宁对WRS后胃黏膜组织HSP70的表达具有调节作用,这也表明应激宁具有抗应激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大鼠应激性损伤的生化指标变化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束缚浸水法建立大鼠应激性损伤模型,以探讨在应激状态下血浆中AST、ALT、LDH、CK、BUN、CREA的水平变化及应激宁的防治效应。结果表明,应激组的AST、ALT、LDH、CK、BUN、CRE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应激宁组(P〈0.01或P〈0.05)。而且应激宁对其升高具有抑制作用,提示应激宁对应激性损伤具有防治效应。  相似文献   

4.
冷热应激对蛋鸡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8周龄的伊莎蛋鸡在13~18℃、60%~70%RH的环境条件下,饲养至23周龄(产蛋率为70%)时,随机分为8组,(每组8只),用于模拟蛋鸡在南京地区自然急性冷热应激条件下的部分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试鸡分别在30℃-70%RH、35℃-70%RH、35℃-90%RH和2℃-55%~72%RH条件下进行试验,每种处理均设有一组适宜温度组为对照,试验期均为7天。结果表明,急性热应激时,蛋鸡血液的PCV、PCO2、LDH的活性、血糖、血清钙、T4、T3和E-17β的含量均与对照组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降低;直肠温度较对照组有极显著升高(P<001)。急性冷应激时,蛋鸡直肠温度较为恒定,血液pH、PCO2、Hb、PCV、血糖、Cor含量和LDH活性略有升高,但除血糖外差异均不显著(P>005),血清钙、T4、T3和E-17β的含量降低,且T4和E-17β的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冷热应激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试验随机选用30只雌性ICR小鼠,构建慢性冷热应激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的皮质酮、肾上腺素及生长激素含量,并测量应激前后小鼠体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冷热应激组小鼠体重显著降低(P<0.05);冷热应激组小鼠皮质酮与肾上腺素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冷热应激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冷热应激组小鼠血清中生长激素(GH)浓度极显著降低(P<0.01),且冷应激组GH浓度极显著低于热应激组(P<0.01)。结果说明,冷热应激激活机体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和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致使其分泌更多的皮质酮与肾上腺素来调节并完成对应激的适应,较好地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且冷热应激可抑制生长激素的分泌,影响小鼠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抗热应激添加剂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在热应激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试验组的血浆FSH含量降低慢,对照组(3组)降低快;试验组的血浆皮质酮都低于对照(3组)组,2组与3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它激素的规律性较差.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以附子、当归、黄芪、五味子等中药,按照祖国中医学传统理论,配成复方中药,研究其对冷应激雏鸡的保护效应。试验选取150只1日龄雏鸡。预试7d后分成空白组(正常温度对照组)、冷应激对照组、中药组(低温环境下饲喂含1%复方中药的日粮)。每组50只。试验周期为35d。各组雏鸡分别于7d、14d、21d、28d 和35d 随机抽取10只,称重后采血、宰杀,分离血清。取心脏、肝脏、脾脏、肾脏、睾丸、法氏囊、胸腺称重。用分光光度计检测血液内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总抗氧化能力、肌酐、尿酸和尿素氮的含量或者活性,并测定各组雏鸡血清中三碘甲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甲状腺素(thyroxine,T4)含量。结果表明,冷应激对照组雏鸡从饲养第21d 开始体重较空白组和中药组生长缓慢,与空白组和中药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中药组雏鸡,在生长21d之内,体重增长较空白组比较差异性不显著(p>0.05),从第28d 开始,体重增长较空白组差异性显著(p<0.05)。中药组雏鸡体重明显高于空白组和冷应激对照组。冷应激对照组雏鸡的脏器指数,以免疫器官为主明显受到损伤,中药组雏鸡在21d之内脏器指数维持正常水平,较冷应激对照组无差异(p >0.05)。28 d后免疫器官的脏器指数明显高于空白组,且高于冷应激对照组。与空白组和冷应激对照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 <0.05或p <0.01)。中药组的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水平较空白组降低(P<0.05或P <0.01),总抗氧化能力下降,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 <0.05或p <0.01),肌酐和尿酸含量较空白组升高,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 <0.05或p<0.01)。从14d开始至28d,冷应激对照组雏鸡的T3,T4含量升高,与空白对照组统计学比较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 <0.05或P <0.01)。中药组雏鸡的T3,T4含量未见明显变化,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 >0.05)。与冷应激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 <0.05或P <0.01)。  相似文献   

8.
24头健康、3~4岁、体重100~120kg的锯茸期梅花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木笼绳索保定法(A组,n=12)和药物保定法(B组,n=12)进行锯茸。对血浆皮质醇含量及部分血液生化值的改变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A组锯茸后血浆皮质醇和血糖含量较试验前呈突发性升高,然后逐渐下降,两者的改变呈正相关(r=0.94),1~9日内各次测定值间及与B组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血浆CO2cp值锯茸后3~5日内呈明显下降;血Na+、K+、Ca+值均呈上升势态,1~7日内各次测定值间及与B组间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B组锯茸前后各项指标各次测定值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NH_4Cl和NaHCO_3对肉用仔鸡慢性热应激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320 羽1 周龄健康肉用雏鸡被随机分成4 组, 经1 周的适应后进行试验。组Ⅰ、组Ⅱ、组Ⅲ和组Ⅳ的日粮处理分别为: 基础日粮(B, 对照组) , B+ 0-5 % NaHCO3 , B+ 0-5 % NaHCO3 + 1 % NH4Cl 和B+ 1 % NH4Cl。试验为期5 周。研究日粮中添加NaHCO3 和NH4Cl 对慢性热应激肉用仔鸡的血液pH、CO2 分压(PCO2) 及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慢性热应激(23 ~35 ℃) 条件下, 肉用仔鸡未发生呼吸性碱中毒, 组Ⅱ的血液PCO2高于对照组( P< 0-01) , 增重比对照组多9-49 % ; 组Ⅲ血液pH 低于组Ⅰ和组Ⅱ( P < 0-01) , 血液的PCO2 高于组Ⅰ和组Ⅳ( P < 0-01) , 增重比对照组多8-19% 。组Ⅳ的血液pH 值极显著低于对照组( P < 0-01) , 比对照组少增重2-5 %  相似文献   

10.
24头健康、3 ̄4岁、体重100 ̄120kg的锯茸期梅花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木笼绳索保定法(A组,n=12)和药物保定法(B组,n=12)进行锯茸。对血浆皮质醇含量及部分血液生化值的改变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A组锯茸后血浆皮质醇和血糖含量较试验前呈突发性升高,然后逐渐下降,两者的改变呈正相关(r=0.94),1 ̄9日内各次测定值间及与B组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血浆CO2cp值锯茸后3 ̄  相似文献   

11.
抗应激药物对热应激肉鸡免疫器官的组织学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张乐萃  张刚 《中国家禽》1998,20(8):11-13
200只14日龄健康艾维茵肉仔鸡随机等分为四组,A、B两组分别在饲料中添加0.225%的抗应激Ⅰ号和抗应激Ⅱ号,C组为热应激对照组,D组为常温对照组。A、B、C三组鸡舍温度为28,32~36℃,49日龄时称重、杀死、取材作石蜡切片,观察免疫器官的组织学结构。结果表明,C组体重明显低于A、B、D组,A、B组鸡体重与D组间差异不显著。热应激对各免疫器官有明显的损伤性和免疫抑制样变化,而抗应激药物对免疫器官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从组织学角度看,抗应激药物可明显地对抗热应激所造成的免疫抑制,使免疫器官组织学结构接近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2.
高温应激对肉仔鸡的影响及补铬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65,自引:7,他引:58  
采用2×2因子设计,4组4周龄肉仔母鸡分别饲喂实用日粮及在此基础上补加0.40mg/kg酵母铬的试验日粮,并分别放入适中温度(22℃)及受热条件下(每天9:00~19:00维持38℃,其余时间维持在30℃)至6周龄。受热6d后注射牛血清白蛋白(BSA)。热应激显著降低了体增重、采食量、饲料转化效率、肾上腺、胸腺、法氏囊和脾脏的相对重量、异嗜性白细胞对淋巴细胞的比率、血清甘油三脂、T4、T3和胰岛素含量,提高了血清葡萄糖、胆固醇、BSA抗体效价。在热应激条件下,补加0.40mg/kg酵母铬能减轻以上因热应激而发生的变化,而在适中温度下,酵母铬却无太大作用。  相似文献   

13.
鹿安宁抗应激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中药制剂“鹿安宁”抗应激机理,本文以Wistar大鼠为实验动物,采用束缚浸水3h的应激方法,建立应激反应动力模型,对“鹿安宁”的抗应激效果进行实验研究。给药组应激前灌服100%“鹿安宁”煎剂2ml/d,连续7d,结果表明,未给药应激组应激后血浆皮质酮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给药组应激后血浆皮质酮含量明显低于未给药应激组,且趋势于正常对照组的含量;胃粘膜中组织胺含量明显低于未给药应激组,但高于  相似文献   

14.
试验研究了添加不同水平硒对热应激小白鼠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27只4周龄健康小白鼠,采用单因素试验,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极显著提高了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的含量(P0.01),极显著降低了血糖甘油三酯(TG)含量(P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组显著降低了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含量(P0.05),显著升高了血糖含量(P0.05);试验2组与试验1组相比,显著降低了谷丙转氨酶(ALT)的含量(P0.05),极显著提高了甘油三酯(TG)的含量(P0.01)。按每克体重添加0.4mg硒可增强小白鼠的热抗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15.
试验选用1440只朝鲜鹌鹑,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Ⅰ)饮深井水,试验组(Ⅱ、Ⅲ)分别饮用含1g/L、2g/L的氯化钾水,在高温环境中试验4周。结果表明:氯化钾能提高热应激蛋鹌鹑的产蛋率和饲料转换率,Ⅱ组显著高于Ⅰ组;氯化钾对蛋重影响不显著,但有使其升高的趋势。同时,KCl能提高蛋壳质量和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研究热应激对金定鸭生产性能、血液生殖激素、卵巢生殖相关基因表达量及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产蛋期400日龄的金定鸭,设置对照组(常温组)、试验组(热应激)。对照组环境温度(25±2)℃,试验组环境温度(35±2)℃;测定热应激下金定鸭生产指标、血清生殖激素指标和免疫指标、卵巢生殖基因表达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产蛋率、总蛋重和平均蛋重极显著降低(P<0.01);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含量显著降低(P<0.05);卵巢促性腺素释放激素(GnRH)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促黄体生成素(LH)基因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5);血清IgG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5)。由此可见,热应激对金定鸭生产性能、生殖激素水平及免疫指标产生不利影响,其中产蛋率、总蛋重、平均蛋重、血清FSH及卵巢LH、GnRH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降低,蛋鸭炎性因子水平显著增加,机体免疫力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7.
热应激对鸡免疫应答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用ISA蛋雏研究27~38℃昼夜节律高温对新城疫(ND)疫苗和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疫苗活苗免疫后体液免疫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ND苗或IBD苗免疫后立即产生热应激,不论ND的HI抗体水平还是ELISA抗IBD抗体滴度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均受到显著抑制(P<0.05);应激后立即免疫ND疫苗或IBD疫苗的鸡,HI抗体水平在免疫后第5和14天和ELISA抗体滴度在免疫后第9天和16天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应激后24小时免疫,或免疫后24小时至若干天遭受高温应激的鸡,抗ND和IBD抗体水平分别在免疫后第14天和16天均受到显著抑制(P<0.05)。试验组免疫器官与体重之比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但免疫器官的组织学结构都有明显的坏死和萎缩性变化  相似文献   

18.
日粮中添加大豆黄酮对大鼠抗热应激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日粮中添加大豆黄酮,研究其对大鼠抗热应激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大豆黄酮组大鼠平均增重稍有提高,料重比略有下降,表明大豆黄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鼠生长。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热应激组大鼠血清GSH-Px活性极显著下降(P<0.01),血清葡萄糖含量显著上升(P<0.05);血清丙二醛(MDA)、尿素氮有所升高,IL-2水平有所降低,但差异均不显著。与热应激组相比,大豆黄酮热应激组血清MDA、尿素氮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GSH-Px活性、IL-2水平有所升高,但差异均不显著。3组间胰岛素水平均无显著差异。结果提示,大豆黄酮一定程度上可增强大鼠抗热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热应激对不同泌乳阶段奶牛生产性能、血清激素及热休克蛋白70浓度的影响。试验采用二因子完全交叉(3×2)设计,选用胎次相近、3个不同泌乳阶段(泌乳前、中、后期)的荷斯坦奶18头,每个阶段6头;设计2个热应激期(热应激期与非热应激期)。结果表明:热应激显著降低了奶牛产奶量(P<0.05),极显著降低了奶牛干物质采食量(P<0.01);与非热应激期相比,奶牛在热应激期血清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甲状腺素、瘦素浓度有下降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三碘甲腺原氨酸、皮质醇和催乳素浓度均极显著下降(P<0.01),热休克蛋白70浓度极显著提高(P<0.01)。结果提示,热应激会严重影响奶牛血清激素和热休克蛋白70浓度,从而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与泌乳中、后期相比,热应激对泌乳前期奶牛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慢性冷热应激对繁殖母牛血清生化指标、免疫指标、抗氧化性和内分泌激素的影响,评估可早期监测繁殖母牛冷热应激反应指示物。试验选取体重和胎次相近的繁殖母牛10头,分为对照组、冷应激组和热应激组,分别在秋季、冬季和夏季3个阶段进行,各试验期采集血样测定免疫生化等指标,温湿仪测定养殖场全年的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计算温湿指数(THI)。结果表明:全年THI监测显示夏季六、七、八月份属于轻度热应激;冬季一、二月份属于轻度冷应激,其余月份处于舒适区。血清指标测定分析发现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尿素氮(BUN)、葡萄糖(GLU)、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白细胞介素-4(IL-4)、雌二醇(E2)均呈现冷应激组>对照组>热应激组的规律,除GLB和GLU外,其余指标均差异极显著或显著(P <0.01;P <0.05)。MDA和IL-2冷应激组极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