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从瘤胃瘘管每天给25只山羊和15只绵羊投服甘啼粉末,同时选用本课题组研制的7种理论上可预防棘豆中毒的药物以探索其对山羊和绵羊甘肃棘豆中毒的预防作用。而保以康,腐敏散,及棘防D号则无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
“棘防C”预防山羊甘肃棘豆中毒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瘤胃瘘管每天给5只山羊投服甘萧棘豆粉末,同时饮用本课题组研制的“棘防C”溶液,以探索其对山羊甘萧棘豆中毒的预防作用。结果试验羊在第26 ̄31d出现甘肃棘豆中毒的临床症状,对照组羊(不预防组)在第15 ̄18d出现甘肃棘豆中毒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山羊甘肃棘豆中毒睾丸、附睾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山羊甘肃棘豆中毒睾丸、附睾的病理学研究丁伯良,王建辰,薛登民,贾维真,王淑娥(西北农业大学兽医系,杨陵712100)马远莉(陕西省农科院农业测试中心)摘要对6只10月龄西农莎能奶山羊公羊每日按10g/kg剂量单笼饲喂甘肃棘豆粉,4只同龄公羊作对照。1...  相似文献   

4.
冰川棘豆对山羊的毒性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给3号奶山羊按体重10g/(kg.d)饲喂冲川棘豆草粉,28d后山羊出现了中毒太,怀孕羊流产,中毒羊血液AKP活性和BUN含量升高,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心,肝,脾,肺,肾,脑等组织器官普遍出现空泡变性。为深入进行冰川棘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疯草灵"解毒缓释丸预防绵羊黄花棘豆中毒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将8只绵羊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天按10 g/kg饲喂黄花棘豆Oxytropis ochrantha鲜草,同时试验组投服疯草灵解毒缓释丸3丸,对照组不投服,以探索疯草灵解毒缓释丸对绵羊黄花棘豆中毒的预防作用.结果表明:对照组在试验第16-21天出现黄花棘豆中毒症状,试验组在试验第50-72天出现黄花棘豆中毒症状;实验室结果为2组羊血清谷草转氨酶(SGOT)、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尿素氮(BUN)含量比试验前明显升高(P<0.05或P<0.01).表明投服3丸疯草灵解毒缓释丸对绵羊黄花棘豆中毒具有预防作用,但还不能完全防止黄花棘豆对绵羊肝脏和肾脏等组织器官的损害.  相似文献   

6.
甘肃棘豆对绵羊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本研究给5只绵羊饲喂甘肃棘豆草粉(8~10g/kg体重),以研究其对绵羊的毒性。试验羊于饲喂棘豆后的20~25天出现中毒的神经症状,并逐渐加重,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目光呆滞,反应迟钝,喜卧,四肢无力,后躯麻痹,最后卧地不起,于56~70天内死亡。血液学检查发现SGOT和ALP活性明显升高,RBC和PCV明显下降。主要病理学变化为神经细胞、胰腺泡细胞空泡变性,肝细胞、心肌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颗粒变性,淋巴结中淋巴细胞减少,生发中心不明显等。  相似文献   

7.
10只山羊随机分为攻毒对照组和免疫攻毒组。免疫攻毒组山羊经过2次免疫,检测血清效价达到较高后,2组山羊同时饲喂甘肃棘豆草粉,进行攻毒饲喂试验。攻毒组山羊出现明显中毒症状后处死,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免疫攻毒组继续饲喂试验,以观察疫苗的保护效果。分别测定血液中各项生化指标,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攻毒组山羊于饲喂草粉的第15~20天出现典型的中毒症状,免疫攻毒组于第50~55天出现中毒症状,比攻毒对照组延缓30~40d;攻毒后,攻毒对照组山羊血液中生化指标迅速改变,而免疫攻毒组表现渐进性变化,其中苦马豆素(SW)浓度、AST、ALP、LDH、BUN、α-mannosidase活性分别比攻毒对照组延缓27、24、27、30、24、30d达到较高或较低点;中毒山羊组织器官出现以急性中毒性缺血、缺氧和空泡变性为特点的病理变化。结果表明,SW-BSA人工抗原疫苗对山羊疯草中毒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甘肃棘豆黄酮的抗氧化及免疫活性,试验通过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测定其抗氧化活性,通过测定不同浓度甘肃棘豆黄酮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白细胞介素2(IL-2)和免疫球蛋白G (IgG)抗体形成的影响研究其免疫活性。结果显示,甘肃棘豆黄酮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为32.23%,略高于维生素E (28.55%),低于维生素C (97.05%);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为80.03%,高于维生素E (69.70%),低于维生素C (98.69%);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为30.39%,低于维生素C (98.98%)、略低于维生素E (32.57%)。在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试验中,随着甘肃棘豆黄酮溶液浓度的提高,脾脏淋巴细胞相对增殖率也提高,当其浓度为200 μg/mL时,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率为23.40%;200 μg/mL甘肃棘豆黄酮组IL-2水平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50和100 μg/mL甘肃棘豆黄酮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各甘肃棘豆黄酮组IgG抗体水平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50 μg/mL甘肃棘豆黄酮组极显著高于100和200 μg/mL甘肃棘豆黄酮组(P<0.01),100 μg/mL甘肃棘豆黄酮组极显著高于200 μg/mL甘肃棘豆黄酮组(P<0.01)。综上所述,甘肃棘豆黄酮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及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9.
实验性甘肃棘豆中毒绵羊血清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8只绵羊每天按10g/kg,bw量投服甘肃棘豆,实验前和实验期间每周测定一次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结果表明:整个实验期间血清总蛋白、球蛋白含量与试验前没有明显的动态变化(P〉0.05),白蛋白含量在实验第21d和28d明显降低(P〈0.05)。  相似文献   

10.
将18只健康成年家兔随机分为3个组,每天分别按每千克体重1、5、10 g剂量饲喂甘肃棘豆,并在试验前及试验后每隔14 d测定血液生化指标,探索甘肃棘豆对实验家兔的毒性.结果表明,在试验第18天Ⅲ组1只怀孕母兔流产,Ⅱ和Ⅲ组试验家兔在第35天开始出现甘肃棘豆中毒症状,I组试验家兔在整个试验期间没有出现异常表现;3个试验组...  相似文献   

11.
甘肃棘豆对实验家兔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18只健康成年家兔随机分为3个组,每天分别按每千克体质量1、5、10g剂量饲喂甘肃棘豆,并在试验前及试验后每隔14d称重和测定血液学指标。结果表明,在试验第18天Ⅲ组1只怀孕母免流产,Ⅱ和Ⅲ组试验家兔在第35天开始出现甘肃棘豆中毒症状,Ⅰ组试验家兔在整个试验期间没有出现异常表现;各试验组试验家兔血液红细胞(RBC)、...  相似文献   

12.
家兔实验性甘肃棘豆中毒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18只健康成年家兔随机分为3个组,每天分别按每千克体重1、5、10 g剂量饲喂甘肃棘豆,并观察临床症状。待连续饲喂120 d时,处死试验家兔,观察心、肝、肺、肾、大脑、小脑、淋巴结等组织器官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Ⅰ组实验家兔在整个试验期间没有出现明显异常表现,Ⅲ组实验家兔有1只怀孕母兔在试验第18天流产,Ⅱ和Ⅲ组实验家兔从第35天开始出现甘肃棘豆中毒症状。实验家兔病理形态学变化呈现剂量效应关系,随甘肃棘豆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加重,镜检可见主要以肝、肾、脑细胞广泛性空泡变性为特征,特别是脑变化较明显。  相似文献   

13.
西藏阿里地区冰川棘豆毒性生物碱的鉴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光谱分析表明冰川棘豆生物碱结晶Ⅰ为含有1分子结晶水的2,2,6,6-四甲基-4哌啶酮(2,2,6,6-tetramethyl-4-piperidone,TMPD)。小鼠口服LD50为935.4 mg/kg,95%可信限为852.7~1021.4 mg/kg。小鼠TMPD急性中毒症状与山羊冰川棘豆自然中毒症状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疯草灵解毒缓释丸对黄花棘豆中毒绵羊血液常规指标的影响,试验将16只绵羊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每天按体重10 g/kg饲喂黄花棘豆,同时3个试验组羊分别投服1丸、2丸、3丸疯草灵解毒缓释丸,对照组不投服。结果表明:对照组绵羊在试验16~21 d出现黄花棘豆中毒症状,试验组分别在试验33~48 d、62~66 d、50~72 d出现黄花棘豆中毒症状;所有试验羊红细胞数、白细胞数、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与试验前相比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投服疯草灵解毒缓释丸对绵羊黄花棘豆中毒具有一定预防作用,但对血液常规指标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利用青贮技术将黄花棘豆进行青贮,并给4只试验羊每天按每千克体重10 g剂量投服青贮后的黄花棘豆,探索青贮后的黄花棘豆对试验羊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青贮后的黄花棘豆保持原有的绿色色泽,有清香味道,青贮效果较好;试验羊在60d连续投服青贮后的黄花棘豆,没有出现典型的黄花棘豆中毒症状;实验室检测结果表明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等活性和血清尿素氮、肌酐等含量在试验期间与实验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1或P<0.05),表明青贮后黄花棘豆对试验羊的肝脏、肾脏和肌肉具有一定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甘肃棘豆间歇饲喂对绵羊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凯  赵宝玉 《畜牧与兽医》1998,30(3):125-126
甘肃棘豆间歇饲喂对绵羊的毒性研究*王凯莫重辉赵宝玉曹光荣(青海大学浓牧学院,西宁81003)(西北农业大学,陕西杨陵712100)棘豆(Oxytropis)是我国草原上危害最严重的毒草,家畜棘豆中毒在西北、西南及华北的9个省时有发生。棘豆与栎树叶,紫...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甘肃棘豆黄酮的抗氧化及免疫活性,试验通过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测定其抗氧化活性,通过测定不同浓度甘肃棘豆黄酮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白细胞介素2(IL-2)和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形成的影响研究其免疫活性。结果显示,甘肃棘豆黄酮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为32.23%,略高于维生素E(28.55%),低于维生素C(97.05%);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为80.03%,高于维生素E(69.70%),低于维生素C(98.69%);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为30.39%,低于维生素C(98.98%)、略低于维生素E(32.57%)。在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试验中,随着甘肃棘豆黄酮溶液浓度的提高,脾脏淋巴细胞相对增殖率也提高,当其浓度为200μg/mL时,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率为23.40%;200μg/mL甘肃棘豆黄酮组IL-2水平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50和100μg/mL甘肃棘豆黄酮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各甘肃棘豆黄酮组IgG抗体水平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50μg/mL甘肃棘豆黄酮组极显著高于100和200μg/mL甘肃棘豆黄酮组(P0.01),100μg/mL甘肃棘豆黄酮组极显著高于200μg/mL甘肃棘豆黄酮组(P0.01)。综上所述,甘肃棘豆黄酮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及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18.
山羊天然富硒饲料中毒时毛,血及组织中硒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用陕西省紫阳县双安所产富硒玉米饲喂山羊引起硒中毒后,测定毛、血及组织中硒含量的变化及其相关性。实验证明:血硒含量高于0.2μg/g可作为山羊硒中毒的早期诊断指征;血硒含量高于0.5μg/g、毛硒含量高于3μg/g,临床症状明显,可作为山羊硒中毒的诊断指标;其毛硒和血硒含量变化之间呈正相关,且与临床症状相一致。山羊硒中毒后其组织中硒含量以肾脏最高,肝脏次之。两脏器病理变化亦最严重。  相似文献   

19.
甘肃棘豆中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豆科棘豆属植物广布于青康藏高原,在青海省至少有8个以上品种,其中甘肃棘豆(Oxytropis kansuensiss)生长较多,分布很广,是造成牲畜中毒的植物之一。我们报导过甘肃棘豆的原植物形态、组织构造、微量元素的含量测定,以及对其所含生物碱和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初步试验。若能使棘豆中毒得到预防或治疗,也可能变毒草为益草。加之,棘豆也是一种中药,不仅早巳用于临床,目前已用于  相似文献   

20.
奶山羊甘肃棘豆中毒卵巢,胎盘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阐明甘肃棘豆引起山羊流产的机理,对9只怀孕关中奶山羊,每日按10g/kg体重剂量喂给甘肃棘豆粉。孕羊于第10-43d陆续全部流产,流产的为弱羔、死胎、畸胎或腐败胎。流产羊子宫粘膜水肿、出血或腐败;母体胎盘整片出血或呈豆腐花状。光镜观察,卵卵巢黄体细胞、卵泡细胞和胎盘滋养层细胞胞浆广泛性空泡变性。透射电镜观察,卵母细胞、黄体细胞、合体滋养细胞的核仁和线粒体空泡变性;黄体细胞和合体滋养细胞核内出现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