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秋季耕牛泄泻病是一种常见的肠胃疾病。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暑湿热泻,伤食泄泻,脾虚冷泻三种,分述如下: 一、暑湿热泻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多种病因或病原微生物导致犬猫腹泻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增加,化学药品和抗生素治疗不尽人意,本文根据中兽医理论讨论如何应用中药有效地辨证预防和治疗犬猫腹泻,中兽医理论认为各种类型犬猫腹泻多与脾虚和湿盛有关.因此根据中兽医辨证可将犬猫腹泻分为寒泻(冷肠泄泻)、热泻(湿热泄泻)、热毒痢、伤食泄泻、脾虚泄泻、肾虚泄泻(脾肾阳虚泄泻)、肝郁泄泻,分别给予不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 耕牛泄泻(西医称为急性胃肠炎);根据病例的观察,由于引起泄泻的原因不同,一般可分为冷泻与热泻两种情况。冷泻多发生在冬春相交和春播期间;热泻多发生在双  相似文献   

4.
正家畜的泄泻是临床常见症之一,有寒泻、热泻、虚泻和实泻,其所病脏腑不离脾胃肠和肾等。大家畜和幼畜因其病因病机不同而设不同治法。1大家畜泄泻的辨证施治1.1脾虚泄泻泄泻的所病脏腑在脾胃肠,所谓"泄不离脾,脾不虚不泻"。由于脾虚运化无力,水湿内生,升  相似文献   

5.
凡因脾胃功能失调、胃肠功能紊乱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而不夹脓血者,医学上则称之为泄泻。本病常见于幼畜及老龄家畜。发生泄泻的原因,主要由于感受外邪、内伤饮食或脾胃虚弱引起。中兽医根据腹泻症状的急缓分为暴泻与久泻。暴泻有热泻、暑泻、食泻等,病多骤发,肠鸣腹痛,暴下如注;久泻包括寒泻、脾泻、肾泻等在内,多属脾胃虚弱感寒而致,症常迁延。泄泻如调治不当或迁延日久,可使患畜营养不良,肷吊毛焦(或出现腹水),甚至衰竭死亡。暴泻亦可转为久泻,更可因脱水衰竭至死,给发展畜牧业生产造成经济损失。多年来,笔者针对泄泻的不同病情病证,分别采用不同的中兽医治法,常获满意疗效。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泄泻一证,病因繁多,病机各异。临床上以湿热泻、虚泻、寒泻、伤食泻等较为常见。另外,还有药物中毒和疫病引起的病毒性腹泻。本文只围绕湿热泻、虚泻、寒泻、伤食泻、药物中毒泻(于误投四环素族)和病毒性肠炎,谈作者对泄泻的辨证施治见解。  相似文献   

7.
四神丸和加味人参健脾丸,笔者十余年来“两丸”联用,治疗三十余头肾虚脾弱、大便泄泻的老龄奶牛,疗程3~15天,取得独特效果,尤其是慢性顽固病例疗效更为可靠。症候:老龄奶牛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一般以产多胎奶牛为多见,表现溏泻或水泻,粪便粗大、泻粪中混有未消化的料渣或有气泡。有的凌晨泻重,经久不愈,口温低,唇色淡白,舌色淡黄或淡红,脉象沉细或沉滑无力。食欲减退或不振,反刍减少,咀嚼缓慢,毛焦肷吊,日益瘦弱,肛门松驰,神衰力乏等症状。病因:本病的发生在于奶牛多胎后,肾脾阳虚,脾胃失调,致成泄泻。组方配伍:…  相似文献   

8.
牛羊肠炎泄泻 ,常因气候炎热 ,长期在外放牧 ,运动奔走太急 ,或过度使役 ,久渴失饮 ,感受暑湿之邪 ;长期饥渴 ,暴食暴饮 ;饲养失调 ,脾胃虚弱 ,采食霉变有毒饲料 ;外感寒邪 ,又采食冰冷饲草料 ;水土不服 ,损伤脾胃 ,导致运化失常 ,升降失职 ,清浊不分而成泄泻。1 症候类型湿热症 :多见于病畜低热或高热 ,口色赤红 ,口津粘腻干燥且口臭 ,喜饮冷水。尿少色黄 ,粪便腥臭或带脓血。虚寒症 :由于长期饲养不当 ,导致脾虚泄泻。临床表现为腹痛即泻 ,泻后痛减 ,体瘦毛焦 ,精神沉郁 ,两眼凹陷 ,食欲反刍渐减。寒湿症 :病畜耳鼻冰凉 ,口色青白 ,时流…  相似文献   

9.
牛和猪肾虚泄泻称肾虚泻或顽固性泄泻,为泄泻病证之一,因肠道功能失调,无力助脾运化,导致久泻不止或夜间泻重,特点是排粪次数增多,粪便稀软如水,四季皆发,在牛多见于老龄、体弱及种牛,亦  相似文献   

10.
山羊排粪频繁,粪便稀溏,甚至泻粪如水,但患羊无努责,粪中亦无脓血者,称为泄泻. 泄泻一般分为暴泻与久泻.暴泻多急发,患羊肠鸣、腹痛,暴注下迫,暴泻包括热泻、暑泻、食泻;久泻多因脾胃肾虚,寒邪入侵引起,包括寒泻、脾泻、肾泻.  相似文献   

11.
泄泻是家畜最常见的一种普通病,该病多因风、寒、暑、湿、燥、火及冷热不调,饮食不节,阴阳清浊之气相混,损伤其肠胃,即肠胃有一切炎症过程,肠胃管壁出血、化脓、坏死,造成肠胃蠕动及分泌功能扰乱而致泄泻。病因泄泻的病因多系饲养管理失调,机体功能扰乱而致,泄泻种类颇多,病因亦有差异,如春天受了风邪,连留于体内,到夏天就要发生泄泻,中兽医认为湿是泄泻的主因,湿胜则濡泻,寒胜则肠泄,暑热胜亦能致泻,病久体虚,草谷不能消化亦为致泻之因。肠中寒则肠鸣泄泻,泻物清冷则属于寒;肠中热则出粪黑痢。脾胃虚弱则健运失常,草料不能运化,则成湿,湿胜则泄泻,亦有脾泻无不因湿的说法。  相似文献   

12.
初生犊牛,气血未充,腠理疏松,脏腑娇嫩;饥饱寒热、食物不洁、母乳变质等,均易伤其脾胃而生泄泻。在辨证论治中,应掌握幼畜稚阴稚阳的特点,重视健脾养胃,不可轻用攻伐。犊牛泄泻,四季可见,3~6月龄的犊牛发病较多。按其病因和症状的不同,临床上可分为伤食泻、热泻、寒泻、虚泻和虫泻五种。  相似文献   

13.
<正>貉属哺乳纲、食肉目、犬科貉属毛皮动物,在人工饲养的环境下,幼貉经常发生泄泻,轻者倦怠消瘦,重者虚脱而死,究其泄泻的原因,临床发现多以伤食泻(实泻)和脾虚泻(虚泻)为主。近年来,笔者依据中兽医理论,采用中药治疗幼貉泄泻,具有疗程短、体质恢复快、不复发的满意效果。1伤食泻1.1病因病机多因饲喂无度或饥后暴食,致使宿食停滞,损伤脾胃,脾胃运化、腐熟功能受损水谷,并走大肠而发。1.2症状  相似文献   

14.
家畜久泻又名慢性泄泻,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溏薄不成形或粪稀如水,反复发作,畜体消瘦,久治不愈.本病多由急性泄泻延误传变而来,也有直接发作的.或饮食不慎,或感冒受邪,或劳役所伤,或惊恐失仔,一有诱因,泄泻遂作.临床上可分为久泻(粪便长期溏泻),久痢(粪中夹有粘冻或血丝),痛泻(腹痛即泻,泻后痛止),五更泄(凌晨则泄)等.慢性泄泻病程长久,虚实夹杂,寒热交织、症状反复,病情缠绵,治疗棘手,探微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泄泻是指动物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顽固不化,直至泻出物如水样的病证。前贤以大便稀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现在统称泄泻,俗称拉稀(人称拉肚子),西医常以"腹泻"而概之。孙文胤《丹台玉案﹒泄泻门》说:"泄者,如水之泄也,势犹舒缓;泻者,势如直下,微有不同,而其病则一,故总名之曰泄泻。"中医临证时,泄泻按病因病机可分为寒湿泄泻(寒邪直中)、湿热泄泻、劳伤泄泻、肾虚泄泻、和脾  相似文献   

16.
<正>家畜的泄泻是临床常见症之一,有寒泻、热泻、虚泻和实泻等,其所病脏腑不离脾胃肠和肾等。因其病因病机不同而设各种治法,归纳起来有补脾、燥湿、渗利、温化、升提、疏利、收涩、消食、清化与解毒、调气、和营止痛和止血等十二个基本治法,每一种治法都针对着不同泄泻的病机。如能恰当地  相似文献   

17.
家畜泄泻是指排粪稀薄,时时溏泻的病症.泄泻病因此较复杂,症状不一,在临床上常见有脾虚泄泻,寒湿泄泻,湿热泄泻和伤食泄泻.作者共收治各类泄泻病63例.治愈58例,治愈率为94%,辨证施治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8.
四神丸治肾脾均虚的五更泻有良好效果,人参健脾丸是以补脾为主,消补并行的健胃良药。两方联用,治疗老龄奶牛肾虚脾弱,食草不健,大便泄泻的病例,尤其慢性顽固病例疗效十分可靠。1症候老龄奶牛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一般以产多胎奶牛为常见,表现为溏泻或水泻,粪便粗大、泻粪中混有未消化的料渣或有气泡。有的凌晨泻重,经久不愈,口温低,唇色淡白,舌色淡黄或淡红,脉象沉细或沉滑无力为主症。食欲减退或不振,反刍减少,咀嚼缓慢,毛焦肷吊,日益瘦弱,肛门松驰,神衰力乏等症状。2组方配伍四神丸与人参健脾丸二方联用。四神丸有补骨…  相似文献   

19.
冷肠泻与脾虚泄泻在临床上较常见,各种家畜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根据门诊记载,本县冬春两季发病率较多,尤其常见于马。一、病因冷肠泻和脾虚泄泻病因比较复杂,主要是:①久渴失饮,空肠误饮冷水太过,过食冰冷草料,或久喂拌麸过湿的饲草,致使脏冷气虚,清浊不分,下注大肠;②夜露风霜,风寒外袭,久卧湿地,阴雨苦淋,以  相似文献   

20.
家畜慢性泄泻是指排粪次数增多,粪便稀薄不成形,甚至泻粪如水样.从临床表现可分为久泻(粪便长期溏软)、久痢(粪中夹有粘冻或血丝)、痛泻(腹痛即泻,泻后痛止)、五更泄(凌晨则泄)等.慢性泄泻病程长,虚实夹杂,寒热交织,症状反复,病情缠绵,治疗颇为棘手.笔者结合临床实例,就施治细微之处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