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3 毫秒
1.
2005年5月下旬,在我县及周围县市桃生产区,大面积发生落果现象,落果率达50% ̄60%,有的园区甚至全部落光,给果农造成了巨大损失。为此,我们对部分桃园进行了深入调查,并对桃树落果现象进行了认真分析,具体调查情况如下:1桃树落果情况调查我们对获嘉县的城关、照镜、位庄、修武县  相似文献   

2.
桃树落果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落果原因桃的多数品种结果率高,但也有些品种或某些年份因落果过多而影响产量。桃落果一般有三个时期。第1期落果是在开花后1~2周内,落掉的是未膨大的子房,主要是由于上年夏季管理不善,影响了花芽分  相似文献   

3.
北京地区桃褐腐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平谷区作为北京市最大的桃树栽植地区,现有桃树面积1.46万hm2,桃树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自2000年以来,桃褐腐病在平谷区普遍发生,且逐年加重。其中2005年发病严重的桃园,桃果受危害,大量脱落;采摘时未显症的果实,在采后2~3d内50%桃果腐烂,给果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丰泉 《中国果菜》2000,(2):13-13
柑桔落果现象严重,对柑桔产量影响很大。柑桔第一次生理落果,一般在五月份,小果带柄脱落,数量较多。第_二次生理落果,一般在六月份,幼果黄化后自密盘处脱落。主要原因是幼果发育过程中,养分供应不足所致。如阴雨连绵、日照不足,光合效率低,养分供应不上,引起大量落果;土壤排水不良,根系吸收功能弱,也会引起大量落果;春季红蜘蛛危害,致使幼果脱落;施氮肥太多,促抽大量的早春梢,新消与幼果争夺养分也会造成脱落;7月以后的落果,主要是夏秋干旱,病虫危害,裂果,大风等因素引起。因此,根据不同落果原因应采取不同的管理…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桃褐腐病在鲁西南露地桃园发生严重,已对鲁西南桃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因此,笔者对该病在鲁西南的发生情况与发生流行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和研究,提出了相应的绿色防控对策。1危害症状桃褐腐病主要危害果实,也可危害花、叶及枝梢。桃果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但以果实近成熟时发病最重。桃果受害,初生褐色圆形病斑,后迅速扩大,数日波及全果,果肉变褐软腐,病斑表面长出同心环状的灰色霉丛,有的脱落,有的失  相似文献   

6.
史琼 《西北园艺》2020,(1):37-38
桃果要实现连年优质丰产稳产,细致、到位的花果管理显得非常重要。据我们调查,大多数果农只注重常规修剪、施肥及采果前病虫害防治等,而忽视了对花果的直接管理,往往造成落花落果过多,影响了桃果树持续连年丰产和优质生产。现就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对策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柿树具有单性结实的习性,在自然生长的情况下,由于营养失调,树势衰弱,落花落果较为严重。在我国北方的许多柿产区,进入6、7月份,大果型柿品种便进入生理落果高峰期,轻者10.5%,重者达80%以上。 1 落果时间 柿树开花前,随着新梢生长即有花蕾脱落现象,幼果形成以后又有生理落果现象。小型果品种生理落果高峰在花后2~4周,6月中旬以  相似文献   

8.
<正>齐河县极晚熟桃种植面积200多hm2,主要栽培品种为‘映霜红’‘金秋红蜜’‘齐鲁巨红’等。前几年,由于极晚熟桃具有甜脆可口、耐贮运、货架期长等特点受到市场和消费者欢迎,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2021年秋季遇到阴雨连绵的极端天气,极晚熟桃裂果、落果、果锈发生严重,影响桃果的商品率,果农损失惨重,果品收入不抵投资成本,出现刨树现象。我们深入桃园进行调研,分析探讨极晚熟桃裂果严重的原因,提出预防对策。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袁波 《果农之友》2013,(7):17-17
高庄镇位于沂水县最西部,与蒙阴县交界。目前全镇桃面积1.5万亩,年产优质桃3000万千克。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该镇生产的桃果大、色佳、产量高、品质优。但是在桃生产中落果、坐果率低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果农,笔者经过多年探索总结了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现介绍如下,供生产中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荔波县随着‘荔波血桃’(地方品种)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各种病害、虫害的发生也在呈上升趋势。特别是桃缩叶病以及桃蚜的为害较为突出,而这2种为害症状极其相近,导致许多果农无法正确识别进而对症下药,延误了防治的最佳时期,对桃树的生长和桃果的产量有很大的影响,从而降低了桃园的产量和品质。特别是桃缩叶病,对桃树的生长和桃果的产量有很大的影响,在流行年份,  相似文献   

11.
枣树采前落果原因很多,品种特性、雨量过多、日照不足、风害、高温干旱、氮肥施用过多、病虫危害等都可能导致采前落果,但主要是由于养分失调造成。因为枣果成熟前是迅速膨大期,需从树体摄取大量营养物质,如果此时树体养分不足,果柄离层就容易早期解体,这时发育较差的枣果就会脱落。一般,落果大多集中在成熟前15天左右,落果轻的占总产量的10%~15%,严重的可达40%~60%。据笔者近2年在甘肃省庆城县玄马镇梨枣基地试验,  相似文献   

12.
番茄在生产中平均落花落果率为20%~35%,在个别年份、个别品种或地块,落花落果率有时可高达40%~50%。生长早期和后期开的花及每一花序中迟开的花,往往脱落较多。早期落花,对前期产量影响很大,应设法防止。1落花落果原因由于花柄或果柄基部形成分离层,细胞之间失去原有的连结,花果终因失去支持而掉落,称落花落果。  相似文献   

13.
林冬梅 《蔬菜》2008,(1):22-23
保护地栽培西红柿如果不能满足西红柿所需的水、肥、光、热、气等生长发育条件,落花落果就会比较普遍,特别是缺乏栽培经验的菜农的棚室表现更为严重,有的棚室第1穗花果出现全部脱落,第2穗花果大部脱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根据调查中发现的落花落果原因,提出如下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桃奴是怎样产生的答河北读者张福南在桃园里,有的树上桃果长到红枣大小时就不再长了,直到成熟时仍然很小,人们把这种小桃叫做正常桃与桃奴“桃奴”。桃奴的产生,与品种特性有密切关系,象肥城桃、深州水蜜等品种就相当严重,桃奴约占总果数的30%—50%。产生桃奴...  相似文献   

15.
柿树是莱芜市莱城区主要经济树种之一,主栽品种为牛心柿、四丰柿和磨盘柿等涩柿品种。2002年以来,又先后引进富有、次朗和伊豆等甜柿品种。这些甜柿品种定植后3~4年陆续结果,但2006年5月中旬至7月上中旬都有大量花和幼果脱落,以6月上中旬最为严重。为此,我们先后在牛泉镇张积庄和风城办事处山子后村对落花落果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并采取了一些防落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落花落果率由80%下降到40%.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 ,柿树落花落果普遍发生 ,严重的造成绝收 ,直接影响着柿树生产的发展。1 落花落果原因1 1 树体营养不良 由于柿树管理粗放 ,加之修剪不当 ,枝条徒长 ,营养生长大于生殖生长 ,造成大量落花落果 ;树体缺乏营养 ,树势极度衰弱 ,授粉受精不良 ,也会落花落果1 2 柿蒂虫的为害 柿蒂虫以幼虫蛀食柿蒂 ,第 1代为害后柿果变褐 ,多不脱落 ;第 2代受害后 ,果实提前脱落 ,造成严重减产。该虫一年发生 2代 ,以老熟幼虫在柿枝干的老皮下和树根土缝中 ,以及残留于树上的被害果中结茧越冬 ,越冬幼虫翌年 4月中下旬化蛹 ,5月中下旬成虫羽化盛期 ,…  相似文献   

17.
京艳桃是德城区桃树主栽品种,面积超过1000公顷,因其香甜适口,品质优良,加上鲜食、加工兼用,在市场上一直供不应求。2009年,为满足市场对高档桃的需求,提高桃农收入.我们在中心桃区进行了桃果套袋试验。试验在黄河涯镇前寨村的一片桃园进行,京艳树龄10年生,树势中庸。果袋使用双层纸袋(内黑外黄)、单层黄色木浆纸袋、蜡纸袋、报纸袋.每种纸袋用量为5000个,套袋时间5月下旬,8月下旬除袋。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8.
樱桃果实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有 3次较为集中的脱落 ,严重影响樱桃的产量。现将落果原因及预防对策简介如下。1 落果原因 第 1次落果出现在花后 2周 ,主要由于花芽质量差以及授粉品种与主栽品种亲和性差、花期不一致、花期大风低温、传粉昆虫少等原因造成授粉受精不良所致。  相似文献   

19.
玉露水蜜桃是桃树中的著名品种。该品种在上海郊区表现生长势、抗病力、适应性均较强,但硬核期间很易产生生理落果。一般生理落果率为30%左右,严重的年份要脱落60~70%,个别年份甚至可达90%左右。如75年南汇县果园公社一工区644亩玉露桃原估产为亩产3000斤,后因硬核期严重落果,平均亩产仅378斤,造成严重减产。因而极大地影响了果农发展玉露桃生产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1 引起桃树落花落果的主要因素1 1 品种间差异 不同的品种 ,其坐果能力差别较大 ,一般南方硬肉桃、水蜜桃坐果率较高 ,而北方硬肉桃、水蜜桃的坐果率较低 ,此外有些品种雄蕊退化 ,自花不实 ,落果多 ,如深州水蜜桃、佛桃等 ;有些品种坐果率较高 ,如绿化 9号 ,庆丰等 ;有些品种坐果率较低如大久保等。1 2 不能正常授粉 如深州水蜜、冈山白等品种 ,由于雄蕊不能产生花粉或花粉发育不良 ,自花不实 ,而引起大量生理落果。1 3 春季开花期遇低温 桃树花期对低温的抵抗力最弱 ,当遇低于 0℃以下的气温或晚霜时 ,极易受冻害 ,而引起落花。1 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