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6 毫秒
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刘振伟(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西宁,810003)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最早发生于美国的甘保罗地区,故也叫甘保罗病。以后世界各地都有本病发生。IBD是目前危害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超强毒和病毒亚型的出现及免疫失败加剧了本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以破坏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为主要发病机制的病毒性传染病,因该病在1957年首次确诊于美国东海岸特拉华州的甘保罗镇.因此义称之为甘保罗病(gumboro disease)。该病的危害不仅足鸡只死亡、淘汰率增加、影响增重等直接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病毒损伤法氏囊而导致免疫抑制,使病鸡对大肠杆菌、腺病毒、沙门氏菌、鸡球虫等病原更易感,对马立克疫苗、新城疫疫苗等免疫接种的免疫应答下降或丧失。  相似文献   

3.
肉鸡甘保罗病的发生趋势及其原因分析卢永胜(广东省温氏集团稔村服务中心新兴县52742鸡甘保罗病(传染性囊病,IBD)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病毒性传染病。近年来,通过养禽科研工作者的努力,本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在集约化养鸡生产中,本病对鸡群造成的不良...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以破坏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为主要发病机制的病毒性传染病,因该病在1957年首次确诊于美国东海岸特拉华州的甘保罗镇,因此又称之为甘保罗病。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以破坏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为主要发病机制的病毒性传染病,因该病在1957年首次确诊于美国东海岸特拉华州南部的甘保罗镇,因此又称之为甘保罗病.  相似文献   

6.
稿约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vs Bursal Disease,IBD)是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又称为传染性法氏囊炎、传染性腔上囊病、甘保罗病,主要表现为粪便变稀、法氏囊及肾脏出现特征性病变。  相似文献   

7.
鸡甘保罗病的防治进展何庆兰(浙江省富阳市畜牧兽医站)我国鸡群罹患甘保罗病(传染性囊病)是由邝荣禄教授于1979年最早证实的。我市于1986年首次发现本病,此后,在群养鸡中便不断发生和蔓延。发病率约占鸡饲养量的30%以上,死亡率达15%左右。其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8.
鸡的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腔上囊炎或甘保罗病,是引起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流行之初,曾给养鸡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该病与鸡新城疫、鸡马立克氏病并列一起被称为危害养鸡业的三大传染病。  相似文献   

9.
鸡病现场诊断与防治——病毒性疾病(下)¥中国台湾拜耳股份有限公司鸡病现场诊断与防治——病毒性疾病(下)中国台湾拜耳股份有限公司传染性法氏囊炎Infectiousbursaldisease传染性法氏囊炎(又叫做甘保罗病)是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的病毒性疾...  相似文献   

10.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双股RNA病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发食物以破坏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病为主要发病机制的病毒性传染病,因该病在1957年首次确诊于美国东海岸特拉华州的甘保罗镇,因此又称之为甘  相似文献   

11.
鸡甘保罗病的发生及其预防措施刘兴文(江苏省铜山县房村职业中学221115)鸡甘保罗病(传染性囊病、IBD)是由病毒引起的以侵害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为主要特征的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该病发病率高,流行迅速,影响鸡群整体免疫及育雏、育成期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1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以破坏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为主要发病机制的病毒性传染病,因该病在1957年首次确诊于美国东海岸特拉华州的甘保罗镇,因此又称之为甘保罗病。该病的危害不仅是鸡只死亡、淘汰率增加、影响增重等直接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病毒损伤法氏囊而导致免疫抑制,使病鸡对大肠杆菌、腺病毒、沙门氏菌、鸡球虫等病原更易感,对马立克疫苗、新城疫疫苗等免疫接种的免疫应答下降或丧失。  相似文献   

13.
传染性法氏囊病预防接种ErieJensen兽医学博士赛诺菲动物保健部──亚洲/太平洋引言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甘保罗)是一种侵害青年鸡的病毒性传染病。Cosgrove在1962年最早报道。该病毒感染法氏囊中的B淋巴细胞和其他淋巴组织。根据感染的年龄...  相似文献   

14.
1 疾病概述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OBD)又名腔上囊炎、传染性囊病,又称甘保罗病,是一种破坏鸡免疫中枢器官的免疫抑制性传染病。是由病毒引起的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以法氏囊肿大、出血、坏死及肾脏损害为主要特征。该病于1957年在美国特拉华州甘布罗地区的肉鸡群中首次发现,因此又称甘保罗病。  相似文献   

15.
育成期蛋鸡甘保罗病的诊治艾晓生,上官凌云(江西省永丰县鹿冈畜牧兽医技术服务部331505)甘保罗病(传染性囊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多发于3~6周龄的仔鸡。但近几年来的养鸡生产实践证明,只要鸡的法氏囊还具有功能,育成期蛋鸡也有可能感染本病...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甘保罗病,简称IBD)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以造成鸡下痢、震颤、异嗜、动作不协调,法氏囊萎缩甚至退化(消失),以及各种程度的免疫抑制,是危害养鸡业发展最重要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17.
鸡甘保罗病(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近年来严重危害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其危害主要在于一方面造成死淘率增加,另一方面导致免疫抑制,易引起鸡群免疫失败而继发鸡新城疫等多种疾病,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能否成功地控制该病是养鸡场生产经营成绩好坏的关键。深圳市某肉鸡场自办场以来,一直受到甘保罗病的严重影响,发病鸡的死亡率常为3%-6%,高者可达8%~12%,生产经营成绩一直上不来。这几年,该场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笔者结合生产实践,谈谈该场防治IBD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一、提高员工的…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灭活油剂苗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灭活油剂苗的研究朱治远,黄承锋,彭万强,吕敏娜(广东省农科院兽医研究所510640)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鸡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首次发现于美国特拉华州的小城──甘布罗(Gamboro),故又称“甘布罗病”。该病的主要危害是发病...  相似文献   

19.
鸡肾病变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肾病变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治王红宁,廖德惠,钟妮娜,陈孝跃(四川农业大学兽医系,雅安625014)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是危害鸡生产最严重的病毒性传染病之一。Schok和Haun(1931)首次报道了致呼吸道病...  相似文献   

2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最早在美国特拉华州的甘保罗镇发现,又称甘保罗病。我国于1979年发现该病。传染性法氏囊病主要侵害雏鸡和成年鸡的法氏囊等免疫器官,破坏法氏囊产生B淋巴细胞,导致鸡体液免疫能力下降,使鸡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对ND、IB等疫苗免疫应答能力下降,容易感染其他疾病,给养禽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