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溶氧是池塘养鱼产量及效益的主要制约因素,近几年,三峡库长吻娩基地对增氧机的使用进行比较研究。总结出增氧机不只是在鱼浮头缺氧时开机的“救命机”,而是通过实际体情况,适时开机,使水中溶氧达到4.5毫克每1升,满足鱼类健康生长之需要,从而达到高产高效,成为“增产机”。  相似文献   

2.
<正> 合理使用增氧机,就是巧妙安排生物增氧(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与机械输氧(增氧机)的时间,改变池塘溶氧分布不均匀性,缓解和避免池鱼浮头和泛塘。 最适开机时间的选择和增氧机运行时间的长短应根据鱼类动态、池鱼量的多寡及增氧机功率等灵活掌握。增氧机功率小而池塘  相似文献   

3.
增氧机因其具有增氧、搅水、曝气三大功能 ,当前已在各地的精养鱼池普及推广。但如何合理使用增氧机 ,仍有不少渔农未能完全掌握 ,现总结以下方法仅供参考 :1.在鱼类生长季节 ,运用生物造氧和机械输氧相结合的方法 ,晴天中午开动增氧机0.5~1小时 ,充分发挥增氧机的搅水作用 ,增加池水溶氧 ,并加速池塘物质循环 ,改良水质 ,减轻或减少浮头发生。一定注意避免晴天傍晚开机 ,此时开机与傍晚下雷阵雨相似 ,会使上下水层提前对流 ,增大耗氧水层和耗氧量 ,容易引起鱼类浮头。2.阴雨天 ,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弱 ,造氧能力低 ,池水溶氧不足 ,易…  相似文献   

4.
在1米以下的水层中,光照渐暗,温度降低,光合作用越来越弱,溶氧渐少,低层可能产生了氧债,此时开动增氧机搅水,打破热成层,促使池塘上下层水体对流交换,填补了下层水体的氧债,使整个水体保持合理的溶氧量。开机时间长短以增氧机负荷水面多少而定。如:3千瓦增氧机负荷3~5亩水面开  相似文献   

5.
一、营造优良的水环境1.合理使用增氧机:增氧机具有搅水、曝气、增氧的作用,合理使用好增氧机一方面可增加池水的溶氧量,有效预防鱼类浮头;另一方面溶氧量高了,可以增  相似文献   

6.
正4.注意事项(1)夏季高温天气要在中午开动增氧机,才能发挥最佳增氧效果。因为中午植物光合作用最强,水体表层溶氧量最高,如果通过增氧机的搅动,表层饱和溶氧就会灌放底层,使水体上下层溶氧均匀,大大提高池塘总溶氧量。(2)叶轮式增氧机使用时,千万不要在傍晚时分开动增氧机,因为这时水体中的浮游植物已停止光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河南中牟县万滩镇养殖池塘机械增氧技术单一的问题,通过试验研究微孔式、水车式、涌浪式等几种增氧机的性能及使用方式,以达到提升增氧效果和提高养殖效益的目的。结果表明,该地区池塘溶氧含量高而利用率低,养殖户传统增氧方法不当。适宜增氧方式为:涌浪式增氧机适合在晴天下午使用3~6 h,可有效提升周边20 m范围内底层水体的溶氧水平;投食前后半小时开启和关闭微孔式、水车式增氧机,可提升投食期间投饵区溶氧水平1~2 mg/L,保证鱼群的进食效果;夜间搭配使用微孔式和低功率叶轮式增氧机增氧,可使微孔区域底层水体溶氧比不增氧状态高出1 mg/L以上。  相似文献   

8.
必须根据增氧机的性能和池水有关性状的周日变化,按照季节、气温气候、水质、投饵施肥及放养品种等有关情况,灵活掌握开机的次数和时间,特别是天气闷热,气压低,阴天,傍晚雷雨前后,更要注意观察,及时开机增氧。一般每年开机时间为4—10月中旬。正确使用增氧机必须坚持“三开、两不开、两延长”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正1水质调控管理1.1加换新水每7~10 d加水1次,每次加入新水20~30 cm,保持水深为2 m左右;每半月换水1次,每次换掉30%的老水,保持池水透明度为30~40 cm。1.2适时增氧晴天于中午开增氧机,阴天于清晨开机,连绵阴雨天于半夜开机,有浮头征兆时提前开机,每次开机时长为2~3 h。在增氧机因故不能正常使用时,可采取抛撒"久氧"(主要成分:过氧化酰胺、聚合过  相似文献   

10.
用测氧仪自动监控精养鱼池增氧机适时开机的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在、我国的池塘养鱼大都采用精养方式、亩产达700~1000公斤、其水质控制是养殖的关键.一般采用鱼池换水和利用增氧机的方法来调节水质.在7~9月份.鱼的主要生长期内由于大量投饲.加上鱼大量地排出粪便,水质极易恶化.为防止鱼晚间浮头,一般要在晚间提早启动增氧机、甚至有时在傍晚开机.直到次日凌晨.但开机的人为因素多、有的人凭经验开机、具有很大盲目性、因此具有诸多弊端.如多耗电能.可以计算一下.一个10亩鱼池.有2台3kW增氧机、由于盲目开机.每台每晚多开5小时、仅在7~9月份三个月就多耗电2700kW·h,这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就鱼池的生态角度来讲.晚间在鱼池溶氧不致于引起鱼浮头的情况下要尽量推迟开机的时间.为了克服这种情况,我们尝试利用测氧仪来自动监控精养鱼池增氧机适时开机、实验证  相似文献   

11.
增氧机是池塘高密度养鱼不可缺少的机具,一般认为亩产超400公斤的池塘必须使用增氧机。目前增氧机已成为使用量最大的渔业机械。从各地使用情况来看,增氧机最主要的问题不是机械故障导致的机械部份损坏,而是电气故障导致的电动机烧毁。在盛夏季节,也是鱼类旺长季节,能否保持池塘水有一定的溶氧值几乎是能否高  相似文献   

12.
陈畅 《河北渔业》2019,(10):47-49,56
根据淡水池塘溶氧的来源、时空变化规律及常用增氧机的特点,综合分析目前淡水池塘常用增氧机的配置和使用情况,提出了以水车增氧机或叶轮增氧机为主,与微孔增氧机、耕水机和涌浪机等的优化配置及其合理使用技术。  相似文献   

13.
1 叶轮式增氧机的选购1 .1 根据水面大小、养鱼数量的多少 ,确定增氧机的功率。增氧机每千瓦动力约可满足 0 .2 7hm2单产 750 0kg/hm2 成鱼池的增氧需要。1 .2 测定恶劣环境中水体的总耗氧速率 ,然后选择增氧能力大于耗氧速率的型号 ,以确保鱼类对溶氧的需要。1 .3 比较各机型的动力效益 ,以获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2 叶轮式增氧机的正确使用2 .1 使用前减速器应加符合要求的机油并加注至规定量。2 .2 用绳索牢固地将增氧机固定在鱼塘中央 ,调整浮力使叶轮上端面与水面基本平齐。2 .3 连接电缆绝缘良好 ,接线正确牢固 ,接地可靠。2…  相似文献   

14.
最近,笔者发现一些养鱼场(户)在池塘使用增氧机时缺乏科学性,直接影响增氧效果。根据本人养鱼工作实践提出如下探讨。 一、增氧机的作用 叶轮增氧机具有增氧、搅水和曝气等综合作用。它虽然在运转过程中同时完成,但在不同情况下,三者所起的作用各有其特殊性。 (1)增氧作用。增氧机的增氧效果与池水本身溶氧成反比。即只有在池塘溶氧较低的夜  相似文献   

15.
正一、调控好水质1.加换新鲜水将水位加深至2米以上,每隔10天左右加换新鲜水1次,每次加换水量为20~30厘米,时间以晴天上午12:00-下午2:00或清晨3:00-5:00为宜,忌选择傍晚加换水,以免引发鱼类浮头,造成不必要的损失。2.增加溶氧池塘增加溶氧的主要措施是使用叶轮增氧机、微孔增氧机、撒洒增氧颗粒。叶轮增氧机的正确使用方法是晴天中午开,傍晚不开;阴天清晨开,白天不开;有浮头征兆时提前  相似文献   

16.
南美白对虾的底栖生活方式决定了底层溶氧状况是限制产量的一个关键因素。科学合理地使用增氧机是南美白对虾养殖高产、稳产的重要保障。 1 装机功率和开机时间在池塘底质较好、水质管理得当的情况下,若计划每667m~2产量400~500kg,每667m~2水面需装机功率为0.75kW,但在养殖后期,仍须注意观察和监测池水的  相似文献   

17.
3.通过理化指标鉴别(1)溶氧溶解氧是水产养殖动物的生命要素,虾类水产养殖动物的养殖水域溶解氧应保持在5~8毫克/升,至少要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缺氧调控措施:①定期开动增氧机。一般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连续阴雨天午夜开,增加水中溶氧。②根据轻度浮头、严重浮头等不同缺氧程度将氧动力按500克/亩直接  相似文献   

18.
溶解氧是养殖动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养殖生产一般使用机械增氧.目前的增氧机械主要有水车式增氧机、叶轮式增氧机、微孔增氧机组、水泵式增氧机、涌浪机等.可利用不同增氧机的特点,组合使用多台机械,实现平衡增氧.使用过程需定期维护,严防漏电伤人.微孔增氧机组管道须安装排水开关和气流控制开关.除工厂化养殖外,一般应遵循晴天中午开,阴...  相似文献   

19.
池塘溶氧是鱼类生存的必要条件,溶氧的多寡直接影响到鱼类的生长及水质的优劣。由于养殖水平和机械化水平的提高,鱼类的密度增加和大量的投饵施肥,往往造成池水缺氧,使水质恶化,鱼类浮头,甚至泛池死亡,因而,防止水中缺氧已成为养殖生产中一个很重要的管理问题。一般认为,池塘正常负荷是每亩水面400公斤的鱼类,超过这个产量就必须使用增氧机,因此,近年来,许多高产地区广泛使用增氧机,  相似文献   

20.
胡佩敏  李谷 《淡水渔业》2021,51(1):11-19
针对鲜有鱼池溶氧模型考虑增氧机对鱼池溶氧日变化影响的现实,在传统的描述鱼池水温和溶氧日变化多层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叶轮式增氧机水跃和液面更新对鱼池多层水体中各能量要素和溶氧变化因子的影响,构建了能反映叶轮式增氧机增氧效果的鱼池水温和溶氧日变化模拟模型.通过实验数据对模型的校参和验证,发现溶氧逐小时模拟值与观测数据的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