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对以灌木为主的沙地植物水分生理特征及其研究内容、方法进行了简述.沙地植物耐旱性评价指标由植物形态解剖学特征向生理生化特征发展.研究表明,不论是形态解剖学表现,还是水势、蒸腾等其他水分生理表现,沙地灌木都有着适应干旱条件的特点,并通过多种途径达到避旱的目的.传统理论和方法仍有许多应用.SPAC理论为人们系统地定量研究水分的运输及能量转换奠定了理论基础.根据这一理论提出的各种尺度上的动态研究和模拟方法在干旱区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2.
梭梭、杨柴与沙地水分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广大沙区干旱缺水的生态环境,对多数植物的生长造成威胁,也是形成沙区植被稀疏种类单纯的根本原因。因此,搞清沙地水分状况与植物水分生理动态、对探讨植物的耐旱性,选择其最佳的水分生境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从1980年开始,在磴口实验局选用生长在半固定沙地上的沙生灌木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杨柴(Hedysarum mongdicum)进行沙地水分及主要生理指标综合研究,为今后沙区大面积造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灌木固沙林与沙地水分平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灌木固沙林与沙地水分平衡是治沙工作者极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六十年代初期,我国许多沙漠科学工作者或从“地”或从“树”两方面研究水分状况,提出了一系列研究报告,使我们对沙地水分的状态和沙生植物的水分生理的认识不断深入。此后,关于水分平衡的研究,一直持续到现在。这些研究成果几乎全部集中在半荒漠地带的宁夏沙坡头、甘肃民勤、临泽等地,而对毛乌素沙地造林的水分平衡问题,未见报道。我们从1975~1985年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1981年以前,沿袭以往的研究方法,局限于湿沙层水分动态,取得大量观测数据,  相似文献   

4.
锦鸡儿属植物是极具开发价值的生态经济型灌木,也是我国西北生态建设的重要植物资源.干旱引起的水分胁迫,对植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长发育及生理代谢过程等方面.文中概述了干旱胁迫条件下的锦鸡儿属植物种子萌发情况,叶片、茎和根的形态结构特征,以及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植物组织水分、光合作用、细胞膜系统、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  相似文献   

5.
以理塘县高寒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研究方法对该区不同沙化类型草地的植被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川西北高原沙化草地上常见植物30科89属174种。包括灌木6科8属15种;草本24科81属159种。(2)随着沙化程度的加重,各类沙化土地的植物盖度和生物量(总生物量、地上和地下部分生物量)均呈现出规律性变化,表现为非沙地(对照)轻度沙地中度沙地重度沙地极重度沙地;(3)植物种类数量为中度沙地重度沙地轻度沙地非沙地(对照)极重度沙地;(4)群落优势种数量为中度沙地重度沙地轻度沙地非沙地(对照)极重度沙地(无明显优势种)。  相似文献   

6.
用快速称重法测定了宁夏盐池沙地旱生灌木园内中间锦鸡儿和油蒿在生长季的蒸腾速率,同时测定了同时期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中间锦鸡儿的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形式,油蒿的蒸腾速率日变化则呈双峰曲线形式。中间锦鸡儿和油蒿有着适应干旱生境的水分生理特征,但避旱的具体方式不同,中间锦鸡儿属于低蒸腾植物,油蒿属于高蒸腾植物。随着温度的增加,两种植物的蒸腾速率都有增加的趋势。土壤含水量的不同影响油蒿蒸腾速率的高低,而中间锦鸡儿则相对保持自身稳定的蒸腾规律。  相似文献   

7.
应用PV技术对油松、侧柏等8种针叶枝的抗旱生理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V技术可以快速准确测定植物的某些水分参数,8种针叶树抗旱性排序为:侧伯〉油松〉杜松〉圆柏〉云杉〉柳杉〉雪松〉水杉,要全面研究植物的抗旱性,应在SPAC系统中研究植物生理,生态特性及解剖学特点。  相似文献   

8.
水分是影响风沙干旱区植物生长的重要因子,围绕水分问题,研究沙地滴灌引进对沙地开发,可缓解沙地水分供需矛盾,从而达到节水促进开发目的。  相似文献   

9.
浅析营造灌木林在防沙治沙工程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灌木具有适生范围广,适应性强,根系繁茂,耐寒耐旱,耐瘠薄,抗盐碱、水湿,易成活等特性,是荒漠中的主要植被类型。灌木具有深根、丛生习性,对削弱近地层风速的作用大。对水分、养分条件要求不高,是沙地上建立人工植被的主要植物类型。灌木在荒漠中亦比草本植物有更大的饲料潜力,并可提供多种工业原料和利用价值。在草原地区的流沙中,灌木也是某些乔木的先期植物和伴生植物。先期的作用主要是固沙和改良土壤。伴生的作用有:荫蔽地面,降低沙表高温和减少水分蒸发,削弱风沙的不良作用,减少林木病虫害和火灾的蔓延,增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提高稳定性等。同时,营造灌木林具有经济效益显著,营造成本低等许多特殊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是干旱、  相似文献   

10.
采用沙地土壤定位研究方法,系统地研究了毛乌素沙地土壤的水分特性及SPAC(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中水势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经验方程θ=AS^-B对该地区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有良好的模拟性,该区土壤的水分特性为:持水量低,供水力小,耐旱性差;(2)水分从树叶扩散到大气中的阻力是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中水分传输的主要阻力,土壤水势的变化受降雨、土壤蒸发和林木蒸腾的共同影响,林地的土壤水分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树木的叶水势日变化呈明显的单峰曲线,树木受到水分胁迫时水势最低值出现的时间前移,大气水势、土壤水势与叶水势之间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沙柳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日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柳是一种生长在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及沙丘间低地的灌木,常以极稀疏的方式分布于沙丘中下部(尤其是背风坡),或者是以较大的密度分布于滩地覆沙区,常与乌柳组成柳湾林,分布于鄂尔多斯高原。沙柳为多种动、植物提供栖息环境,是鄂尔多斯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种之一。沙柳较耐旱,抗沙埋,生长迅速,具有很高的防风固沙的生态价值,近几年来已成为毛乌素沙区防风固沙的首要物种之一。在毛乌素沙地,由于以灌木为主体的植被层的多样性,沙地的干旱性,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决定了沙生植物的水生理生态及沙地水分平衡,是沙地灌丛生态…  相似文献   

12.
用快速称重法测定了宁夏盐池沙地旱生灌木园内中间锦鸡儿和油蒿在生长季的蒸腾速率,同时测定了同时期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中间锦鸡儿的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形式,油蒿的蒸腾速率日变化则呈双峰曲线形式.中间锦鸡儿和油蒿有着适应干旱生境的水分生理特征,但避旱的具体方式不同,中间锦鸡儿属于低蒸腾植物,油蒿属于高蒸腾植物.随着温度的增加,两种植物的蒸腾速率都有增加的趋势.土壤含水量的不同影响油蒿蒸腾速率的高低,而中间锦鸡儿则相对保持自身稳定的蒸腾规律.  相似文献   

13.
结合灌木沙地适生性表现,对其特性进行综合评价,从中筛选出适宜沙地生长灌木。并提出了沙地条件下灌木立体复层配植技术,对沙地植被恢复和植物群落配置,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海拔和光温水对植物叶片生理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的生长发育与环境密切相关,当植物生长的环境发生变化时,植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上会做出相应的改变以适应新的环境,即植物对生长环境表现出表型可塑性。综述了环境改变对植物叶片生理的影响,总结了叶片气孔大小和密度、叶片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对海拔、光照、温度和水分变化的响应,分析了一些变化的原因,并进行了研究展望,为植物叶片生理对环境的表型可塑性等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短柄五加蒸腾作用及其与生理生态因子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岳春雷  江洪  朱隐湄 《林业科学》2003,29(2):158-161
水分是植物生长和分布的主要限制因子 ,因此对植物蒸腾作用特征及与环境因子关系的探讨一直是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短柄五加 (Acanthopanaxbrachypus)是分布于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濒危灌木树种 ,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目前 ,已有关于短柄五加无性系种群生长和生殖生物学特征的报道 (田国伟等 ,1 998;王仲礼等 ,1 997;1 998a ;1 998b ;1 999;岳春雷等 ,2 0 0 1 ) ,但对其生理生态学的研究尚为空白。本文通过对短柄五加在林下和开阔地两种生境下的蒸腾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的比较研究 ,旨在从植物水分…  相似文献   

16.
植物水分利用策略及其阈值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植物水分利用策略是植物对环境适应性的体现,植物种类、生长阶段以及生长季节都是影响植物水分利用策略差异性的重要因素。由于降雨量以及植被覆盖的差异性,土壤水分对于降雨的响应以及阈值也具有明显的差别,植物生理特征及其阈值也会随着水分供给的变化而产生波动。文中阐述了目前植物水分利用策略、植物生理特征对水分的响应及其阈值、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响应及其阈值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多方法、多角度以及深入进行植物水分利用机理研究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7.
多伦县沙地云杉混交林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多伦县沙地云杉林3条样带的群落调查数据为基础,研究了沙地云杉混交林的物种组成结构,分析了3个典型群落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沙地云杉混交林植物种类丰富,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共有植物71种,群落垂直结构分层明显;多伦县沙地云杉与白桦混交林物种多样性较丰富,在群落梯度上,群落Ⅰ为52种,群落Ⅱ为45种,群落Ⅲ为47种,物种丰富度指数大小顺序为群落Ⅰ>群落Ⅲ>群落Ⅱ;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规律大致相同,均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3个典型群落的物种均匀度指数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为乔木层最大,灌木层其次,草本层最小。通过对多伦县沙地云杉混交林物种多样性的研究,为加强沙地云杉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毛乌素沙地3种典型灌木生物量分配与土壤含水量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灌木生物量是评价植被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参数,研究不同灌木类型的生物量分配规律对指导荒漠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以毛乌素沙地柠条锦鸡儿、油蒿、杨柴3种典型灌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灌木的生物量分配与土壤含水量特征。结果表明,3种灌木标准株整株生物量与各器官生物量均为柠条锦鸡儿﹥油蒿﹥杨柴,且均达到了显著性差异(P0.05);在根、茎、叶生物量分配及其比例方面,3种沙生灌木均表现为茎﹥根﹥叶,但各器官分配比例具有明显的差异。在植物含水率方面,杨柴和柠条锦鸡儿两种灌木各器官含水率表现为叶﹥根﹥茎,而油蒿则表现为根﹥茎﹥叶。3种灌木除叶片外(R2=0.45),整株(R2=0.74)和根(R2=0.66)的含水率均与土壤含水量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性(P0.05),而茎(R2=0.86)的含水率与土壤含水量之间达到了极显著正相关(P0.01)。3种沙生灌木在形态结构和水分调节利用方面均采取不同的方式来适应干旱生境,但其长效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采用常规植物石蜡切片法对北方羊耳蒜的形态解剖学结构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北方羊耳蒜具有明显的阴性耐旱C3植物解剖特征,叶为等面叶,气孔位于下表皮且形状为四列型;根有吸收和贮存水分的根被结构,并具有气腔,根皮层薄壁细胞中有的具有共生菌丝;茎与鳞茎连接处存在特殊的三生结构。  相似文献   

20.
色彩灌木在城市绿地建设中的选择及布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跃军 《湖南林业科技》2003,30(2):83-84,88
色彩的应用,在园林设计、园林构图、树种搭配方面,关系非常密切。而矮小的,具有绿色、红色、黄色、紫色的观花、观叶、观果灌木,在城市园林绿地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苗木株数逐年加大。了解色彩灌木品种及如何在绿地上选择与合理布局,对丰富园林景观、表现植物生态美、形态美及布局的整体美有重要意义,值得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