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刁运华  王学东 《养猪》1989,(1):25-26
据哺乳仔猪生长发育与母猪泌乳曲线规律,对仔猪进行早期补饲可以提高其断奶窝重,减少母体消耗及饲料转化环节,从而提高饲料报酬及经济效益。本文通过试验研究,对乳哺仔猪不同日龄的补饲效果进行了比较与分析,旨在明确最佳而可行的补饲效果。  相似文献   

2.
仔猪培育是工厂化养猪和规模养猪的重要环节,而适时补饲又是仔猪培育的关键性技术,是影响生产性能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为此,笔者于1997年10~11月在乐都县种猪场进行了仔猪不同离乳日龄和适时补饲的效果试验。1材料与方法1.1供试猪选择与分组:供试猪为长×巴×内的杂交仔猪。以胎次相同,泌乳性能及体况相近,产期相差不超过2天,每头哺乳母猪带仔10头以上,且发育均匀的6窝63头仔猪为基础,在哺乳满30日龄时按窝别、性别、哺乳位置挑选40头(公母各20头)个体相近的仔猪分成两组,每组20头,公母各10头。一…  相似文献   

3.
早期补饲对哺乳仔猪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就早期补饲对哺乳仔猪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仔猪从7日龄开始诱导补饲,至35日龄断奶,经过诱导补饲的仔猪体重比未补饲的仔猪平均增加0.83 kg,哺乳期平均日增重增加26 g,20~35日龄平均日增重增加62.5 g,每头仔猪比未补饲的增加收入14.0元,增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按照对等原则将1991年春产的10窝纯汉白仔猪分为试验和对照组,试验组采取早期诱食增补夜食,改善补食营养,对照组按该场生产常规饲养管理,结果35日龄仔猪的成活率和35日龄窝重试验组分别比对照组高12.48%(P<0.01)和15.27%(P<0.05),而各阶段的个体日增重和个体重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我县推广仔猪补饲较早,过去以推广仔猪早诱食、补全料和抓旺食技术为主,一般60日龄断奶,头均重16千克左右。虽然补饲仔猪比常规喂养仔猪的断奶重提高了。但哺乳时间并没有缩短,母猪繁殖力仍然没有得到提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根据仔猪生物学特  相似文献   

6.
选取用长白×苏白杂一代的初生仔猪24窝,按母猪胎次、泌乳力、产仔数以及平均出生重相近似的原则随机分成4组,分别在四个不同的日龄开始接受相同的补饲处理,以研究不同补饲日龄对仔猪日增重的影响。补饲日龄分别是:7~9日龄(第1组),12~13日龄(第2组),16~18日龄(第3组),以及25日龄(对照组)。试验结果表明,第1组、第2组、第3组以及对照组的断奶窝重分别为70.3kg,65.5kg,60.3kg,55.3kg,相应的窝均耗料分别为12.5kg,10.7kg,9.5kg,7.4kg。经方差分析,在断奶窝重方面,第1组与第3组、第1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极显著(P<0.01);第1组、第2组、第3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显著(P<0.05)。耗料方面,第1组显著高于(P<0.05)对照组,但与其它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仔猪补饲越早,断奶窝重越大,平均每头收入越多。  相似文献   

7.
哺乳仔猪补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哺乳仔猎生长发育极为迅速.一般仔猪出生后体重约1千克.10日龄达出生时的2倍以上.30日龄达5~6倍。60日龄增长10~13倍。但要达到上述生长水平.光靠母乳供给营养是显然不够的。事实是,哺乳仔猪3周龄起从乳中摄取的营养已显不足,6周龄后乳中供给的营养不到需要量的一半.8周龄时只能满足1/3左右。若不及时补饲.则会使仔猪生长受阻,断奶体重降低:如对哺乳仔猪积极补饲,既训促其胃肠发育,多采食饲料.提高仔猪增重.同时还能有效防止贫血、下痢等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补饲对仔猪双月断奶窝重的影响(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月生 《养猪》1989,(4):10-11
按对等原则,将26窝春产仔猪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取早期诱食、增补夜食、改善补食营养;对照组按生产常规饲养管理。结果试验组仔猪双月断奶窝重和35—60日龄个体日增重分别较对照组高40.4%和40.9%(P<0.05)),仔猪哺育率也有提高。  相似文献   

9.
哺乳仔猪实施早期补饲,可使仔猪生长发育加快,抵抗力增强,是当前养猪生产中的一项增收技术。其技术要点如下:7~15日龄即开始补饲,把黄豆、豌豆炒熟并粉碎成颗粒状,加入少许食盐混匀,撒在簸箕内诱食。对个别诱食困难的仔猪可在补料中添加少许糖水,调成糊状后涂抹于仔猪嘴上,让其舔食,一般经2~3次后即可自行采食。15~25日龄,将颗粒饲料变成配合饲料(饲料中加少许食盐),每日喂食3~4次。配合饲料适口性必须抓好,日粮中粗蛋白质含量不低于18%,如在日粮中添加适量赖氨酸和微量元素效果更佳。25~35日龄,所补饲料中配合饲料与青饲料按3∶1的比…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研究妊娠后期母猪和仔猪补饲外源精胺对初生和28日龄仔猪肠道形态结构和二糖酶活性的影响,初步探讨干预“仔猪早期断奶综合征”的技术措施.试验第1阶段,选择6头体重和膘情相近、胎次为3、已怀孕91 d的健康“长×大”母猪,随机分为Ⅰ、Ⅱ和Ⅲ3个组,每个组设2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Ⅰ、Ⅱ和Ⅲ组妊娠母猪饲粮中外源精胺的添加量为0、1.5和3.0 mg/kg,饲喂至分娩结束;第2阶段,分娩后母猪采食同一种不含外源精胺的饲粮,Ⅰ、Ⅱ和Ⅲ组哺乳仔猪于7日龄起相应补饲外源精胺添加量为0、3.0和6.0 mg/kg的哺乳仔猪饲粮至28日龄.在仔猪初生和28日龄时,分别从每窝仔猪中选1头接近平均体重的健康仔猪进行屠宰,用于胃肠发育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与未添加外源精胺相比,妊娠母猪饲粮添加3.0 mg/kg外源精胺显著提高了初生仔猪十二指肠和回肠的柱状细胞数量、十二指肠和空肠的杯状细胞数量(P<0.05),显著增加了空肠隐窝深度(P<0.05),显著提高了麦芽糖酶和蔗糖酶比活力(P<0.05);哺乳仔猪饲粮添加6.0 mg/kg外源精胺显著增加了28日龄仔猪空肠黏膜重(P<0.05),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和空肠的麦芽糖酶和蔗糖酶比活力(P<0.05),极显著增加了空肠柱状细胞和杯状细胞数量(P<0.01),极显著增加了十二指肠和空肠隐窝深度(P<0.01).因此,在妊娠后期母猪和哺乳仔猪饲粮中添加外源精胺有利于初生和28日龄仔猪肠道形态结构的改善和二糖酶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田河 《养猪》1998,(2):19-19
1材料与方法试验一1.1试验猪选择及处理选择20窝7日龄仔猪,按品种、胎次、产仔数、体重相均衡的原则分为4组,每组5窝,38头。每窝仔猪都同母猪一起在产床上饲养至35日龄。床内设有相同规格的仔猪补料槽。补料方法见表1。1.2试验日粮正大乳猪料(551...  相似文献   

12.
在养猪生产中 ,对哺乳仔猪实行早期断奶 ,缩短母猪的哺乳时间 ,有利于增加产仔窝数 ,提高繁殖母猪的利用价值 ,我场通过与深圳农牧公司进行技术合作 ,在全场采用 2 1日龄早期断奶的方法 ,在生产运作中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但由于哺乳仔猪本身消化机能不全 ,免疫抗病力低 ,体温调节能力差等特点 ,因此在断奶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早期补饲哺乳仔猪 7d开始补料 ,补料要做到“少喂勤添” ,既减少饲料的浪费 ,又让仔猪逐渐适应仔猪料和采食过程。为早期断奶打下坚实的基础。2 要用专业的哺乳仔猪料因为母乳营养丰富 ,且富含免疫球蛋…  相似文献   

13.
中药复合添加剂对母猪哺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6头哺乳母猪,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喂基础饲粮,试验组产后10日内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的中药复合增乳添加剂。结果表明,试验组仔猪20日龄窝重和35日龄断奶窝重分别提高25.59%和25.9%(P<0.01),仔猪断奶个体重提高18.56%(P<0.01),哺乳期平均日增重提高22.76%(P<0.05),哺乳期仔猪成活率提高8个百分点(P<0.01)。  相似文献   

14.
酵母元在妊娠哺乳母猪饲料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取妊娠65d左右、产期相近的长大母猪12头,胎次为第2胎,随机分为2组,每组6头.乳猪出生7d后开始补料,35日龄断奶称重。试验研究了在妊娠及哺乳母猪日粮中使用酵母元饲料添加剂后,仔猪的初生窝重增加了22.71%,35日龄断奶窝重增加20.3%,仔猪头平均初生重增加11.9%,35日龄断奶重增加8.8%.仔猪的日增重提高了8.3%。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补硒对硒从母猪转运到仔猪的影响,试验对哺乳母猪饲粮中不补充硒或分别以亚硒酸钠、酵母硒形式补充0.3mg/kg硒,高于NRc对饲粮硒的推荐量(0.15mg/kg)。未强化硒的玉米一豆粕型基础饲粮为阴性对照组,饲粮中含有较高的内源性硒(Se:0.20~0.23mg/kg)。52头母猪从分娩前60d饲喂到哺乳第14d。分别在分娩前60d、30d、分娩当天、产后14d,从每个处理组选择6头母猪采血,测定血清硒浓度。收集分娩后12h内的初乳,及哺乳第14d的乳汁。在仔猪出生和断奶(14d)当天,从每窝仔猪中选择5头(每个处理组12窝仔猪)采血,混合血清,检测硒、免疫球蛋白G的浓度,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各处理组母猪在妊娠期间的血清硒水平下降;哺乳期间逐渐增加。分娩时,饲喂酵母硒(P〈0.06)的母猪血清硒浓度高于没有补硒的母猪。与饲喂亚硒酸钠的母猪相比,饲喂酵母硒的母猪其初乳和常乳(第14d)中硒浓度增加(P〈0.01)。与饲喂基础饲粮组相比,酵母硒组仔猪在出生时血清硒浓度增加(P〈0.01)。14日龄仔猪血清硒浓度在各个处理组间没有差异。仔猪血清IgG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不受饲粮硒源的影响。给妊娠和哺乳母猪补充0.3mg/kg有机硒或无机硒,窝产死胎数减少。但是,只有饲喂有机硒(酵母硒)的母猪,仔猪出生时血清硒水平更高。有机硒组母猪初乳和14d常乳中硒浓度增加程度高于无机硒组。  相似文献   

16.
哺乳母猪与仔猪的饲养──北方养猪实用技术问答之六1仔猪早期断奶(28~35日龄)成功的关键是什么?介绍几种早期断奶仔猪日粮配方。仔猪早期断奶的目的,是缩短母猪泌乳期,减少仔猪授乳日数,达到提高母猪年均产仔窝数,即增加年均产仔头数。目前,国外已把此项技...  相似文献   

17.
不同补饲方式对云南半细毛羊育肥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60只、117日龄云南48-50支半细毛羊公羔公成3组;在人工草地上实行昼夜放牧,分别补饲食盐、混合料、糖蜜尿素舔砖,研究不同补饲方式对半细毛羊育肥效果的影响。结果:育肥公羔6月龄日增重分别为147.208、188g,胴体重分别为17.8、19.9、18.8kg,屠宰率分别为48.1%、50.2%、49.1%;到8月龄时,日增重分别为42、95、37g,胴体重分别为17.7、21.7、19.3kg,屠宰率分别为48.6%、50.2%、49.6%。在本试验条件下,昼夜放牧加补加饲糖蜜尿素舔砖育肥、半细毛羊公羔体重达40kg,出栏较好。6月龄时半细毛羊只均净收入比补饲食盐、混合精料分别多收入5.29元、32.99元。  相似文献   

18.
在过去的2~3年中,荷兰许多养猪场对母猪的饲养管理在朝着多产奶的方向转变。尽管调节了母猪的饲喂水平,由于每头母猪每年的产仔数在增加,因而每头仔猪所获得的母乳仍不足,一些专家提醒生产者对哺乳仔猪进行补饲。 对母猪传统的饲喂方式是在配种后和分娩前分别少喂和多喂几百克的饲料,而新的饲喂方式则提倡母猪在怀孕不同阶段饲喂量非常接近。如果母猪不是特别瘦,一般配种后至怀孕第7周每天饲喂2.4千克的饲料,8~12周饲喂量可以增加到  相似文献   

19.
为了系统研究荣昌乳仔猪二糖酶的发育规律,为荣昌乳仔猪饲养工艺研究及产业化示范优化补料技术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择30窝胎次、产仔数一致的荣昌乳仔猪随机分为补饲(A)组和非补饲(B)组,A组从6日龄开始补饲,B组不补饲,分别在第0,2,5,8,11,15,19,23,28,30,35天取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前、中、后各段)、回肠测定麦芽糖酶、乳糖酶、蔗糖酶的活性。结果表明:补饲对小肠中3种二糖酶活性有一定的影响,补饲组乳糖酶活性在空肠段8,11,15天显著高于其他各天(P<0.05),蔗糖酶活性在空肠前段和中段11,15天显著高于其他各天(P<0.05);非补饲组麦芽糖酶在十二指肠19天、空肠前段19,15,28天显著高于其他各天(P<0.05),乳糖酶活性在十二指肠15天、空肠前段和中段15,11天显著高于其他各天(P<0.05)。说明乳仔猪进行补饲能提前二糖酶发挥高活性的时间;21日龄断奶二糖酶活性对补饲仔猪的影响小于非补饲组;21日龄断奶仔猪比28日龄断奶仔猪酶活性的波动更大;乳仔猪乳糖酶活性在8,11,15日龄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20.
<正> 发展畜牧业已经由八十年代的“速度型”向九十年代的“效益型”转变,畜牧业的振兴,最终还是科技解决问题。目前,我区仔猪补饲时间迟(25日龄左右),断奶窝重小(60公斤左右),经济效益低(窝均纯收入140—190元)。为此,在农户中应用推广仔猪早期科学补饲技术,以大面积提高我区仔猪断奶窝重和经济效益。在此之前,我们曾做了仔猪早期补饲试验,现将补饲方法及其效果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