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视角来看,切断权力依附以铲除社会中介组织腐败的生存土壤,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社会中介组织的刚性约束机制,健全监管体系以加强社会中介组织腐败的风险防范,这三维路径的合力推进是当前社会中介组织腐败预防对策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
香港、新加坡反腐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腐败的缘由与危害 权力从本质上来讲就是恶的,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凡是权力就有可能被滥用,滥用权力是一种普遍现象。要防止腐败,就要防护自权力滥用,这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  相似文献   

3.
本从古今中外有关腐败的论述中概括出腐败的涵义,并从定性的角度分析了腐败应包括三大要素:腐败的主体是国家公共权力主体;腐败现象违反或背弃公共权力规范和规则;腐败的目的是谋取不正当的私利。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功能尚不完备,政府仍拥有较大垄断配置权。由于制度“缺席”与权力失约,政府干预失灵就会产生“非生产性租金”,在“官本位”文化影响下,受个人机会主义行为倾向驱动容易出现权力腐败现象。运用公共选择、委托—代理及寻租等理论对公共资源配置过程中的腐败行为进行定性分析,并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个体因素四方面探究其多元形成机理,为真正从源头上预防与遏制腐败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王红军 《河南农业》2004,(12):46-46
纵观古今中外,腐败都是权力运行失控、失衡所致。“腐败的根本是权力的腐败”。所谓权力腐败,指的是执掌权力的某此机关或干部背离公有权力的性质和原则,把权力私有化、关系化、特权化、商品化,为个人或小团体谋私利。权力腐败的实质是公有权力被滥用。因此,防范权力腐败除了以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遏制权力腐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遏制权力腐败的根本在于制度建设。加强制度建设,遏制权力腐败需要改革党委、政府内部的权力制约机制和纪检监督体制、完善用人制度、加强群众监督,使遏制权力腐败工作法制化、系统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影响农民中介组织发育的几个主要因素,并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对我国农民中介组织发育的路径进行分析,提出一个农民中介组织发育的过程模型和促进农民中介组织发育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8.
政府职能转变是政治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的一大目标和重点,而其转变的重要途径是中介组织的发展和健全。社会中介组织是政府与社会的联结纽带,是政府职能转变的载体, 是政府向市场分化的职能的中介。政府职能转变是社会中介组织发展壮大的推进器。政 府职能转变与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是一种互动的渐近关系。政府应加快中介组织的法制 建设,明确规范政府与中介组织之间的关系,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中 介组织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健全财务制度,做好审计工作,推动村级财务管理和监督向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发展,必须从源头上有效地克服权力在运用过程中的随意性、主观性、隐蔽性,以预防和遏制农村基层腐败,因此,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应当有标本兼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人们的眼中,官员腐败程度往往和手中的权力成正比,但近年来,村官腐败的严重程度并不逊色于位高权重的大官。  相似文献   

11.
腐败,是公共权力被滥用而使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廉洁,是指掌握公共权力的个人和组织不滥用权力,不以权谋私,不损公肥私。自律,是指自律主体按照一定的标准,自己约束自己、自己控制自己的言行和思想的过程。廉洁自律是预防腐败可行的、有效的、起决定性作用的手段,是有效预防腐败的关键。党员干部做好廉洁自律要从六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2.
农业产业化,就是根据资源条件,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或农民自主决策的合作社等中介组织为纽带,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经过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连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经科教紧密结合的经济运行方式。推行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广大农村提高农业市场化程度,把分散经营与社会化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不改变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格局的规模经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顺利转轨,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条新路子。在推进农业产业化时,要因…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农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的必然性和转轨中面临的内外两方面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加快农业转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农村基层腐败就是农村基层干部公共权力的滥用,即公共权力不是被用于实现合法的集体公共利益而是在利己主义的动机和目的支配下,用于谋取个人或小团体的私利益.可以说,人类自从有了公共权力就有腐败现象,只要存在公共权力的地方就可能存在腐败,这是万古不变的规律!但是,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不同的管理制度,其腐败的形式、特点、程度及成因等则有不同,因此,要有效遏制当今农村基层的腐败,就必须认清农村基层腐败的形式、特点及成因,才能建立起适合农村基层腐败防控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
农村基层腐败就是农村基层干部公共权力的滥用,即公共权力不是被用于实现合法的集体公共利益而是在利己主义的动机和目的支配下,用于谋取个人或小团体的私利益.可以说,人类自从有了公共权力就有腐败现象,只要存在公共权力的地方就可能存在腐败,这是万古不变的规律!但是,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不同的管理制度,其腐败的形式、特点、程度及成因等则有不同,因此,要有效遏制当今农村基层的腐败,就必须认清农村基层腐败的形式、特点及成因,才能建立起适合农村基层腐败防控的机制.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当前我国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农村文化建设的薄弱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举措。  相似文献   

17.
当前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的成因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当前农村干部涉嫌职务犯罪具有以下特点 1、犯罪主体趋向职务化、权力化村干部违法犯罪人员由管物向掌权人发展是一大变化和特点,犯罪手段由侵占型向擅权型转化,表明了滥用职权,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在滋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18.
农村基层腐败就是农村基层干部公共权力的滥用,即公共权力不是被用于实现合法的集体公共利益而是在利己主义的动机和目的支配下,用于谋取个人或小团体的私利益。  相似文献   

19.
腐败是权力异化的极端表现形式,其主要原因就是权力失去制约和监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改革旧体制的弊端,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加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制建设,减少权力运作的随意性。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权力制约与反腐败之问的关系,通过对权利的制约和监督,有力的打击腐败现象。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建立健全公共权力腐败监督机制为出发点,试对当前我国产生腐败的经济原因从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对当前我国公共权力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作出剖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对于我国公共权力腐败监督机制设计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