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栽培方式对生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土壤栽培、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无机耗能型无土栽培三种栽培方式,进行生菜三次采收四层立体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进行生菜分次采收立体栽培,可有效降低产品中硝酸盐含量,提高根冠比和相对生长速率,变一次性收获为三次采收,可使每盘产量提高30%以上,变平面栽培为4层立体栽培,使温室复种指数提高4倍。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武山县位于渭河上游,本地日照充足,土地肥沃,并有悠久蔬菜种植史。目前蔬菜种植面积达1.71万hm^2,由于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作物连茬,导致病虫害逐年加重,生产成本加大,产量降低,产品品质下降,严重影响了广大菜农的种菜积极性。2005~2009年,先后在农业科技示范园日光温室内成功示范种植了西红柿、番瓜、辣椒等多种蔬菜作物,示范推广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采取防渗漏的栽培槽和膜下滴灌技术,节水、节肥效果明显,化肥用量降低30%;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设施园艺面积已经超过133万hm2,温室面积为26.7万hm2左右,超过全世界温室面积的50%,成为名副其实的设施农业大国。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设施农业技术仍处于较低水平,单位面积温室的年产量仅为发达国家产量的40%。温室生产管理主要凭借经验,这是造成我国温室生产产量低、效益差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和制定规范化的温室作物生产操作技术规程,对提高温室作物的产量和效益水平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1998年8月~1999年7月,笔者利用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1〕在北京市顺义三高科技农业示范区的华北型连栋日光温室中,进行了番茄高产稳产规范化栽培的生产示范性研究试验,番茄平均每667m2年产突破20000kg,取得了较好的试验结果。根据试验情况,并结合近10a(年)的研究结果,初步总结出温室番茄长季节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技术规程。期望能够通过它来为广大生产者提供一项比较实用的温室番茄高产稳产规范化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民和县于2004年从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引进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应用于温室黄瓜生产,平均产量达到6 200kg/667m2,获得成功,为青海东部农业区推广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克服土壤栽培障碍,实现绿色蔬菜的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灌水量对基质培番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番茄在我国获得了较大面积应用,但在栽培过程中,灌水量是一个较难掌握的关键技术,现主要是靠个人的经验进行灌水,没有量化的灌水指标。由此笔者就灌水量对温室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番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期为生产提供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 试验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无土栽培温室进行,供试品种为卡鲁索。1.2 种植方法 采用槽培方式,栽培基质为炉渣、  相似文献   

6.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1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的概念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是指不用天然土壤,而使用基质;不用传统的营养液灌溉植物根系,而使用有机固态肥并直接用清水来灌溉作物的一种无土栽培技术。2采用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意义目前的保护地设施,无论是温室...  相似文献   

7.
王玉强 《蔬菜》2023,(10):71-74
摘要:为解决温室单一栽培黄瓜出现的病虫害危害严重、土壤连作障碍、黄瓜生长不良、生产成本增加和收益减少等问题,开展了黄瓜间作辣椒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明确了黄瓜与辣椒间作比例,即黄瓜∶辣椒的垄数比为1∶2,行数比为2∶4;并在选用优良品种基础上,系统研究了黄瓜和辣椒培育壮苗技术、温室消毒和翻耕施肥技术、定植技术、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形成了温室黄瓜间作辣椒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实现了温室黄瓜667 m2产值2.61万元,辣椒667 m2产值4.53万元,黄瓜间作辣椒合计667 m2产值7.14万元。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蔬菜产业优势区域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贵州省蔬菜产业的基本情况2006年,贵州省蔬菜种植面积达49.45万hm^2,产量876万t,产值约85亿元,比2001年分别增加33%、40%和60%。此外,2006年西甜瓜、草莓种植面积2.6万hm^2,产量54.2万t,产值约3.8亿元;食用菌(干鲜混合)产量7.5万t,产值6亿元。  相似文献   

9.
我市于 1999年从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引进有机生态无土栽培技术 ,应用于温室甜瓜生产获得成功 ,平均每 6 6 7m2 产量达到 3372kg ,为我市推广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 ,克服土壤栽培障碍 ,实现绿色食品蔬菜的生产奠定了基础。1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设施1.1 栽培槽 栽培槽用 2 4× 12× 5cm的标准红砖筑成 ,槽内径 4 8cm ,高 15~ 2 0cm ,槽长依棚而定。为使栽培槽内基质的温度更加适合作物根系生长的需要 ,建议采用地下式栽培槽 (在地上挖 5~ 10cm深的槽 ,边上垒 2~ 3层砖 ) ,槽距 6 0cm ,南北延长 ,南低北高 ,槽底中间开 1条宽 2 0…  相似文献   

10.
<正>甘肃酒泉戈壁生态农业产业园区以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为核心,研发了基质枕栽培、基质袋栽培、有机基质穴栽等3种简易无土栽培新模式,比传统基质槽栽培每667 m2节约基质用量30%以上、节约用水30%~40%、节约用肥40%~45%。据甘肃酒泉市肃州区农业农村局统计,2021年肃州区戈壁日光温室蔬菜栽培总面积为1 333hm2(2万亩),其中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为主要栽培模式,面积达1 200 hm2(1.8万亩)。  相似文献   

11.
在连栋温室中采用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方式,比较了6个荷兰甜椒品种的越夏长季节生长特性,结果表明特尔盖都和莫妮卡总产量表现突出,植株生长势及抗病性较强,是目前适合温室长季节栽培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集贤县是本省辣椒主要产区之一,在全县约4000hm^2(5.8万亩)蔬菜种植面积中,辣椒约420多hm^2(6400亩),占本县蔬菜总面积11%左右。辣椒的主栽品种为龙椒系列、中椒系列和湘研系列等。近年来我县逐渐兴起和推广辣椒的保护地栽培,在生产实践中,我们注意到由于保护地栽培辣椒,在其生产周期中,辣椒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是在人为的密闭条件下进行生长管理的,因此辣椒往往出现露地条件下不会出现或很少出现的生理障害,这些障害主要包括高温、低温危害;有害气体危害和土壤盐渍化危害。以下分别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3.
杜中平 《北方园艺》2011,(13):57-58
在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的北京-青海科技合作示范温室内,引进6个黄瓜品种进行温室夏秋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栽培品比试验,对植株生长状况、开花结果习性、果实特性以及产量进行测定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6个黄瓜品种中"北京402"表现最好,其次是"北京403"和"博杰605";"北京402"可作为青海地区温室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主栽品种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河西走廊全年日照时数2900~3200h,年均气温6~8℃,≥10℃的积温3087℃,无霜期160~170天,分布着8.5×10^5hm^2的沙漠化荒滩,在沙漠化区域、戈壁荒滩上建造日光节能温室,室内设计栽培槽,把经过消毒发酵的生物有机肥填入栽培槽,采用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既有效解决了粮食作物与蔬菜作物争地的矛盾,又解决温室蔬菜生产多年来主要依靠肥水的大量投入来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5.
利用双孢菇废菌料栽培西葫芦,不仅可以提高农副产品的利用率,达到多元增值利用,减少环境污染,而且还可以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产品品质和产量,实现产品的无害化生产。为此,1999年我们在借鉴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制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新技术的基础上,利用双孢菇废菌料进行了无土栽培西葫芦探索试验,获得成功,每667m2可产西葫芦达4200kg以上。其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一、栽培设施 在日光温室内需安装无土栽培系统,主要包括栽培槽、灌水设施和栽培基质等(如图1)。 1.载培槽 温室内北边留80cm作走道,…  相似文献   

16.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辣椒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6个辣椒品种(陇椒2号、陇椒3号、陇椒5号、甘科5号、酒椒3号,hxuty)进行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陇椒2号、陇椒3号、陇椒5号、甘科5号、酒椒3号和hxu-ty的生育期无差异,但酒椒3号的株高、果长、果肩宽较对照陇椒2号依次降低4cm、缩短0.04cm、变窄0.1mm,单果质量、产量较对照陇椒2号增加1.5g和4.3%。综合评判酒椒3号可作为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辣椒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17.
印度辣椒生产统计。辣椒这种原属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作物,能够在印度全国各地栽培。有关统计表明,印度是全球最大的辣椒生产国,全国种植总面积达91.52万hm^2,占世界总面积的45%。但印度辣椒生产率并不高,其鲜椒年均总产101.8万t,仅占世界总产量的25%;单产1.112t/hm^2,红椒则仅1t/hm^2左右。与之对照,美国、中国、韩国、台湾等地的干椒产量则达到了2~3t/hm^2。  相似文献   

18.
王海林 《长江蔬菜》2013,(14):42-44
进行了双孢菇残料有机-无机复合基质配方和低成本栽培槽的筛选,并研究了辣椒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管理技术。试验结果表明,以双孢菇栽培残料等为原料的最佳基质配方为双孢菇渣∶羊粪∶炉渣∶细河沙=15∶6∶8∶6(体积比);地下式栽培槽成本低廉、建造简单,667 m2建造成本为3 618元,较地上式和半地下式栽培槽节约成本4 254元和1 418元;其栽培管理采用节水灌溉、长效施肥,全生育期用水79.7 m3/667 m2,比土壤栽培节水62.8%,施肥成本比营养液降低68.4%。  相似文献   

19.
<正>目前我国的无土栽培有营养液无土栽培、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营养液水培和有机无土栽培混合型等多种方式,栽培的蔬菜多以叶类蔬菜为主,果类菜、瓜类次之。种类有小白菜、白菜、莴苣、空心菜、芹菜、韭菜、番茄、甜椒、黄瓜、甜瓜、草莓等。在几种栽培方式中,生态智能温室水培法和有机生态无土栽培及动态浮根式水耕系统目前已被农民采用,生态智能温室是在普通玻璃温室基础上,利用微机系统调节蔬菜生长所需的包括温  相似文献   

20.
莲藕是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农业支柱产业之一,2006年种植面积1万hm^2,总产量20万t,总产值3.2亿元,占全区农业总产值的18.2%。为了提高藕田的经济效益,蔡甸区推广了多项藕田高效栽培模式,取得了良好成效。2006年,全区高效栽培模式推广面积达0.773万hm^2,占全区莲藕种植面积的77.3%。下面就近几年推广应用的主要栽培模式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