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菌种的好坏关系到食菌栽培的成败。我国大规模银耳人工栽培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但菌种质量很不稳定,经常给栽培者造成意外的损失。因此,迫切希望了解优良银耳菌种的生产方法。二十年来,笔者致力于银耳菌种的研制、推广和普及工作,为了使我国食用菌栽培事业更快地发展起来,也想略谈一些粗浅的体会,以求教于先进同业,裨得去伪存真,不断改进。  相似文献   

2.
经多年来调查研究和查阅有关资料,已知我国产野生食菌(包括部分栽培种)655种,124属,41科。其中白蘑科Tricholomataceae多达112种,22属,均占总数量的17%。另外各类食菌中风味醇正,鲜美可口的又以白蘑科最多。所以在筛选优良栽培菌种时将该科列为重点考虑,是有一定根据的。如鸡(土从)菌Termitomycesalbuminosus,口蘑Trich-  相似文献   

3.
3.4我国食药用菌纯茵丝体菌种的研制与推广(20世纪50年代) (1)1952年裘维蕃在《中国食菌及其栽培》一书(纯菌种的培制法〉中,分三个问题提纲挈领地介绍了纯菌种的配制方法:“一、培制纯菌种的设备和准备;二、如何分离菌种;三、实际应用和商业上贩卖的纯菌种”。这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首次为食药用菌栽培培制纯菌种,提供了分离方法、培养基和无菌的技术,指出了商业纯菌种生产的基本方法,奠定了用科学方法培育纯菌种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培养基装瓶是瓶栽食菌生产和菌种生产中的重要工序,目前我国还是靠手工操作,工作量大而费时。随着食菌事业的发展,装瓶机械化已成为迫切要求。机械装瓶的设想人们早已进行了尝试。它在技术上的主要困难是:①玻瓶都是口小身大的单开口容器,这对装瓶机构有很高的要求;②培养料因含  相似文献   

5.
3.4我国食药用菌纯菌丝体菌种的研制与推广(20世纪50年代)(1)1952年裘维蕃在《中国食菌及其栽培》一书〈纯菌种的培制法〉中,分三个问题提纲挈领地介绍了纯菌种的配制方法:"一、培制纯菌种的设备和准备;二、如何分离菌种;三、实际应用和商业上贩  相似文献   

6.
据报道,侧5是一个高温型平菇菌种,为了解决夏季的食菌短缺,我们根据该菌种的生物学特性,于1984年5月和6月先后进行了较大面积的批量栽培试验。供试侧5菌种引自商丘地区农科所和宁津县科委,培养料为棉籽壳.第一批,投料600余斤,播菌种40袋,室内栽培;第二批,投料900余斤,播菌种100瓶,室外阳畦栽培。每平方米下料37斤左右,总栽培面积35米~2以上.生物学效率达78%左右。根据我的体会,夏季栽培侧5要注意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7.
草菇是我国南方栽培较普遍的食菌,在河北省的气候条件下是否适于栽培?我们于81年利用夏季自然气温进行室内栽培试验,取得了成功。82年又进一步试验,并在汉沽农场扩大生产试验,取得了每百斤稻草产鲜菇28.7~32斤的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一)菌种制作:供试菌种是从广东、福建、上海、山西引入的5个菌株。 1.母种: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  相似文献   

8.
信息台     
《食用菌》1986,(1)
日本食菌细胞融合获得成功日本菌蕈研究所,对凤尾菇与淡红色平菇的细胞进行融合,已经获得成功,这在日本国内尚属首次.该所准备继续进行香菇和构菌等食用菌之间的细胞融合研究。李仲贤译自日本《食品与科学》84年26(10) ▲泥炭栽培食用菌据报道,由国家投资125万元在辽宁省抚顺市兴建的我国第一家泥炭科技开发中心,最近已取得一批成果,其中有一项是用泥炭栽培食用菌工艺和制备各种菌种。  相似文献   

9.
随着双孢菇栽培的普及和菌种选育技术的提高,其品种资源日趋丰富.不同的双孢菇品种类型需要不同的栽培管理技术;不同的生产区域,选用的菌株也不尽相同.明确品种类型,因地制宜的选择优良品种及使用高质量的菌种,是确保双孢菇高产优质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稻麦草生料栽培平菇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稻麦草栽培平菇的产量和品质,扩大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拟从优选菌种、原料处理、补充氮源、快速发菌、栽培管理等几个方面加以论述和探讨。1优选菌种我国各地选育的平菇菌株繁多,而真正适于稻麦草栽培的优良菌株则相对较少。根据生产和市场的需要,目标...  相似文献   

11.
简讯     
《食用菌》1982,(4)
上海县开办食用菌职业班上海县是上海市郊最先发展蘑菇生产的单位之一。为了进一步发展食用菌生产,提高单产,选出高产优质的菌种,县委决定从今年下半年起开办食用菌职业班,从各公社招收学员40名,脱产学习二年。根据社来社去的原则,学生毕业后要求能独立从事食菌的制种和栽培,并能负责大队或公社的食菌生产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2.
草菇子实体不同发育期四种同工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众所周知,同工酶是基因表达的直接产物,可作为研究生长发育过程生理生化特性的重要手段。关于草菇的同工酶方面张树庭等曾有过对草菇过氧化氢酶和细胞氧化酶同工酶的报道。本文试图对四种同工酶在草菇子实体不同发育期的表现做初步研究,了解其在酶学方面的内在规律,以期为草菇高产栽培、菌种选育和种质资源鉴定等方面提供有效的生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3.
苹果矮化密植,是世界上近年来果树栽培的重要改革。我国各地曾先后引入国外的苹果矮化砧、短枝型品种,进行矮化密植栽培,获得了成功。同时也利用国内丰富的资源,进行了矮化砧等的选育工作。处于寒地的吉林、内蒙古等地,也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例如吉林农大选育出的63-2-19,吉  相似文献   

14.
香菇的栽培规模在我国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二,是食用菌中的重要品种。菌种是香菇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制约因素之一。香菇育种技术有许多种,而在香菇品种选育中使用最多、最有效的技术还是杂交育种。通过综述我国香菇杂交育种及其相关技术发展情况,为今后香菇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金针菇(Collybia velutipes)属口蘑科,金钱菌属。除日本和我国台湾省栽培比较多外,其它地区和国家栽培较少。为在我国进一步发展金针菇生产,我们于1982年9月~83年4月,对引进的5个金针菇菌种,进行了品比试验,初步结果如下。材料和方法供试菌种有C_1(上海食用菌所)、C_2(三明真菌所)、C_3(长沙市八中)、C_4(长沙赤岗冲菌种场)和C_5(湖南新乡县食菌所)。 (一)温度试验:品种为C_1、C_2、C_3和C_4用PDA培养基,于1983年2月19日接  相似文献   

16.
铆钉菌(Gomphidius viscidus)是一种著名的野生食菌,以清香的气味、致密的质地而受采食者的偏爱。由于该菌系菌根菌,目前尚不能进行人工栽培或半人工栽培。为进行食菌资源调查,合理开发和广泛利用野生食菌,本所对铆钉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一、分类地位该菌在邓叔群的分类中,列入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腊伞科(Hygrophoraceae)铆钉菌属(Gomphidius)。伊藤分类系统则将铆钉菌列入铆钉菌科  相似文献   

17.
菌名小议     
1980年《食用菌》第二、四期,分别发表了杨庆尧先生写的《食用菌的名称问题》和朱慧真先生写的《也谈食用菌的名称问题》两篇文章。都建议今后使用食用菌统一的中文名,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我国食菌种类繁多,各地命名不一,异物同名,同物异名比比皆是。确实需要加以研究审定,统一命名。这对食菌栽培、学术交流都有好处。为什么食菌名称这样不统一呢?笔者认为有如下几个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前,平菇发展很快,对菌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简化制种方法,我们试用棉籽皮生料直接拌入平菇子实体碎块,不经灭菌和无菌操作,培养制作平菇栽培种,取得了初步结果。 1981年7月,分三批用棉籽皮生料制平菇栽培种1400多瓶。所用鲜菇采自人防隧道菇床,母种是上海农科院食菌所供给。第一批300瓶菌种,历时40天,菌丝长满全瓶,浓白、密集。8月16日用棉籽皮生料栽培平菇,每平方米播4瓶,9月下旬即现蕾出菇,长势良好。与常规菌种进行小区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9.
一、菌种选育木屑栽培香菇,是香菇生产上一项重大工艺的改革,它的显著特点是生产周期大大缩短,产量和生物学效率大大提高,而且变段木接种为木屑制种,变野外栽培为室内或人工遮荫设施栽培。因此在菌种选用上面要求选育菌丝生命力旺盛,抗霉菌能力强,易出菇,产量高、质量好,适合于木屑栽培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20.
黔西北高寒地区,在海拔1200~2200米灌木林中马桑树的枯枝上,生长一种食菌,当地群众称之为“马桑菌”,除作调味外,还用作预防热天饭菜变馊。我们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分离了菌种。经鉴定是香菇[Lentinusedodes(Berk.)Sing。]。但是,无论从形态、生态或风味等方面来看,与普通香菇和目前人工栽培品种都有不同的地方,是否是另一个品种或变种,尚待进一步研究。本文试图通过调查情况,为开发利用山区野生资源,筛选培育适宜高海拔地区栽培的菌株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