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根肿病是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十字花科蔬菜生产,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根肿病的有效途径之一.本试验采用灌根法苗期人工接种根肿菌4号生理小种,对29份甘蓝类蔬菜材料进行根肿病抗性鉴定;并利用与抗病基因CRb连锁的SCAR标记(OA)和与抗病基因CRbKato连锁的SSR标记(B0902)对人工接种鉴定表现免疫、高...  相似文献   

2.
不同大白菜品种对根肿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翀  岳艳玲 《中国蔬菜》2013,1(8):91-94
采用Willimas 鉴别系统对采自云南省安宁、玉溪地区的2 份根肿病菌菌样进行鉴定。结果表明:4 个鉴别寄主均为阳性,说明这2 份菌样均为根肿病菌4 号生理小种。采用菌土置入法对从国内外引进的18 个抗根肿病大白菜品种进行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CR-惠民、康根51 和泰能舒根对该生理小种均具有抗性,发病率分别为0、0 和4%,可利用其作为抗源转育抗病新材料。对CR-惠民和康根51 的田间调查结果表明,这2 个品种的经济性状优良,可以作为云南省安宁、玉溪地区大白菜抗根肿病育种的抗源材料。  相似文献   

3.
采用Williams鉴别系统对云南省盈江县高山大白菜产区采集的根肿菌进行鉴定,4个鉴别寄主均表现为感病,病情指数分别为21、33、28、30,说明该根肿菌为4号生理小种。采用菌土法接种盈江根肿菌,对18个抗根肿病大白菜品种进行抗性鉴定,其中6个品种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为0,对盈江根肿菌表现免疫;2个品种病情指数10,表现抗病,可以作为该病区大白菜新品种选育的抗性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我国各地根肿病菌致病性的不同,分别使用Williams 鉴别系统和具有不同根肿病抗性的4 个大白菜品种对采 自全国多地的20 份大白菜根肿病菌菌源进行生理小种和致病型的划分。利用Williams 鉴别系统进行鉴定,其中18 份为4 号 生理小种,2 份为2 号生理小种。利用4 个大白菜品种进行鉴定,根据致病力不同划分为6 种类型,其中4 号生理小种存在 6 种类型,2 号生理小种存在2 种类型。认为Williams 鉴别系统已不能精确划分大白菜根肿病菌的生理小种,而研究筛选具 有不同抗病类型的大白菜品种(品系)鉴定划分根肿病菌致病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抗根肿病大白菜品种对不同地区根肿病菌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菌液注射法,以来源于山东青岛、云南双龙和陕西太白的大白菜根肿病菌为病原菌,对49个抗根肿病大白菜品种进行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参试49个大白菜品种对3个地区根肿病菌存在抗性差异,其中32个品种对山东青岛根肿病菌和陕西太白根肿病菌抗性表现基本一致,推测这两地的生理小种一致;云南双龙根肿病菌与山东青岛、陕西太白根肿病菌为明显不同的生理小种,且致病力强、抗源少。  相似文献   

6.
刘一凡  王赛  常虹  高诗琪  赵颖  冀瑞琴  冯辉 《园艺学报》2017,44(12):2383-2390
芸薹根肿菌严重危害大白菜和其他十字花科作物。由于根肿菌通常以多个生理小种混生状态进行侵染,导致抗病品种的抗性不能持久。以沈阳地区根肿菌为材料,进行了单孢分离技术体系构建,结果表明采取冷冻盒接菌法对两日龄大白菜幼苗进行单孢接种,可将侵染率提高到47.86%;采用基质过渡培养可将大白菜植株成活率提高到67%。利用上述根肿菌单孢分离技术体系对沈阳地区根肿菌进行单孢分离和Williams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沈阳地区根肿菌存在4号、8号、9号、11号生理小种,其中4号生理小种为优势小种。  相似文献   

7.
在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和利川市对25个抗根肿病的十字花科蔬菜品种进行了集中试验示范,其中大白菜品种19个、甘蓝品种3个、萝卜品种3个。结果表明:长阳根肿病菌的致病力较利川根肿病菌强,绝大多数参试大白菜品种不抗长阳根肿病菌但抗利川根肿病菌,仅京春CR2和京春CR3兼抗长阳根肿病菌和利川根肿病菌,综合经济性状表现优秀,京春CR2和京春CR3可以在长阳、利川及类似根肿病菌生理小种区域推广,其他单抗利川根肿病菌的大白菜品种可在利川及类似根肿病菌生理小种区域推广;萝卜品种雪单3号在长阳表现为耐病,在利川表现为抗病,综合经济性状良好;甘蓝品种2012070甘蓝在长阳表现为耐病,参试甘蓝品种均不抗利川根肿病菌。  相似文献   

8.
采用菌液接种法,利用Williams 鉴别系统,对采集自我国8 个省市14 个地点的18 份根肿病
菌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采自云南魏山、盘龙、玉溪,重庆武隆,湖北长阳,山东青岛,陕西
太白,四川郫县、彭州、什邡,上海嘉定,辽宁大连等地的16 份根肿病菌均为4 号生理小种;采自四川
甘孜的根肿病菌为7 号生理小种;采自云南通海的根肿病菌为2 号生理小种。说明目前我国的十字花科蔬
菜根肿病菌以4 号生理小种为主。  相似文献   

9.
根肿病是由根肿菌属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Woron.)侵染引起的专性寄生土传病害,主要危害十字花科作物,是十字花科作物重要病害之一。就中国白菜类蔬菜的根肿病菌生物学特性、分类,防治措施,抗根肿病基因的挖掘及抗病品种育种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全面了解根肿菌的侵染原理、存活条件、鉴定方法和大白菜抗根肿病基因的定位、克隆与辅助育种工作,剖析了抗病育种工作存在问题,并探讨展望相应对策,旨在为大白菜抗病育种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大白菜根肿病主要生理小种种群分化鉴定初报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Williams法的4个鉴别寄主(Jersey Queen、Badger Shipper、Laurentian 、Wilhelmsburger),对采自国内15个大白菜根肿病主要发病区域的病原菌进行了生理小种种群的鉴定。结果表明:辽宁沈阳新民大民屯、辽宁沈阳西窑、辽宁大连水师营、辽宁丹东振安,山东青岛农业科学院、山东苍山小林村,云南江川,四川郫县,吉林乌拉街东窑村、吉林乌拉街旧街村、吉林梨树镇11个地区的根肿病菌为4号生理小种;辽宁本溪桓仁的根肿病菌为2号生理小种;四川彭州地区的根肿病菌为7号生理小种;四川西昌地区的根肿病菌为10号生理小种;辽宁沈阳农业大学根肿病菌为11号生理小种。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甘蓝与甘蓝型油菜种间杂交的生殖隔离程度是否与甘蓝的变种类型有关,以2份Ogura CMS芥蓝和4份Ogura CMS结球甘蓝为母本,分别与2份含有Ogura CMS育性恢复基因Rfo的甘蓝型油菜杂交,获得的种间杂种加倍后,再分别与母本芥蓝和结球甘蓝回交,调查F1、BC1两个世代材料的结实性和Rfo基因的传递效率。结果表明,芥蓝与甘蓝型油菜种间杂交F1代、BC1代的亲和指数都显著高于结球甘蓝(P < 0.05),是结球甘蓝的2倍以上,且在芥蓝材料中Rfo基因的传递效率高于结球甘蓝。进一步比较BC1回交后代Rfo阳性单株的育性、遗传背景回复率,芥蓝的育性大多显著好于结球甘蓝(P < 0.05),26株BC1单株遗传背景回复率在0.50 ~ 0.84之间;而结球甘蓝两个BC1单株(15Y1和15Y4)遗传背景回复率分别为0.53和0.59。上述结果说明,芥蓝较结球甘蓝更易与甘蓝型油菜杂交获得后代,且异源目的片段的传递效率更高,因此芥蓝可作为结球甘蓝与甘蓝型油菜杂交的桥梁材料,加速甘蓝型油菜中优异性状的转育进程。  相似文献   

12.
采用Williams 鉴别系统对采集自湖北省长阳县的高山大白菜、甘蓝、萝卜根肿病菌进行生理小种鉴定,发现侵染湖北省长阳县高山十字花科蔬菜的根肿病菌致病力强,为4 号生理小种。用此根肿病菌对44 个大白菜品种和46 个大白菜自交系进行苗期接种鉴定,筛选出4 个抗病品种和14 个抗病自交系。  相似文献   

13.
琴萌CR1239 为秋播大白菜一代杂种,生 育期约85 d(天),中晚熟,单球质量3.5~ 4.0 kg,每667 m2 产量5 000~6 000 kg,一致 性高,抗青岛当地根肿病菌4 号生理小种,田 间对霜霉病、病毒病抗性较强,风味品质好, 适合包装运输。  相似文献   

14.
为建立快速、稳定的大白菜根肿病苗期抗性鉴定技术,探究大白菜商品种对不同来源根肿病菌的抗性表现,本试验以大白菜根肿病高感品种菊心为试材,以北京顺义根肿病菌为接种菌源,比较优化了注射接种法和浸根接种法的接种条件;采用优化后的浸根接种法,以河南南阳、北京顺义、重庆武隆根肿病菌为菌源,对15个抗根肿病大白菜品种进行人工接种抗性鉴定。结果表明:采用注射接种法,2 mL以上注射量相对于1 mL注射量接种效果显著;采用浸根接种法,根系浸泡5 min以上时,接种效果最佳。不同大白菜品种对三地菌源的抗性表现不一致,其中CR惠民、CR利民和德高CR117对三地根肿病菌均表现较强的抗性,CR高冷地、CR根宝、CR金佰利、德高CR1138、根王、万清克肿皇表现出垂直抗性。  相似文献   

15.
萝卜胞质类型鉴定是杂种优势利用的前提.以NWB/DCGMS CMS及Ogura CMS两个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特异基因设计引物,对3份黑萝卜材料进行胞质类型鉴定.结果表明,3份可育黑萝卜资源均含有NWB/DC-GMS CMS不育主控基因orf463,利用3份黑萝卜为母本与其他萝卜构建的F2代遗传群体表现出育性分离现象,根...  相似文献   

16.
利用含有育性恢复基因Rfo的芥蓝中间材料(14Y12),通过杂交转育途径将该基因导入6份优良Ogura CMS青花菜中,并从农艺性状、细胞水平和遗传多样性方面揭示其变化特征及遗传背景.分子鉴定结果表明,Ogura CMS青花菜Rfo杂交后代(F1代)中,14个株系含有Rfo基因,Rfo基因传递效率约为40%.在农艺性状...  相似文献   

17.
以4个不结球白菜新组合为试材,通过室内人工接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对其根肿病抗性进行了鉴定,以期为不结球白菜抗根肿病分子标记筛选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结球白菜组合‘5-3’对根肿菌4号生理小种表现为高抗,‘5-2’表现为耐病,‘5-1’和‘5-4’表现为感病;利用5对根肿病抗性相关的引物对材料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组合‘5-1’在3对引物标记下均扩增出条带,‘5-3’和‘5-4’在2对引物下扩增出条带,‘5-2’在1对引物标记下扩增出条带。人工接种鉴定结果与分子标记鉴定结果存在差异,高抗材料‘5-3’在引物TCR05和TCR09下均有单一条带,而接种鉴定为感病的‘5-1’也同样在这2对引物下扩增出阳性条带,说明应用于不结球白菜根肿病抗性检测的分子标记的有效性需进一步提高,实践中应采用多种抗病鉴定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对传统芸薹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单孢分离的水琼脂法进行改进,确定了亚甲基蓝和琼脂糖的最佳浓度,将0.01%亚甲基蓝染色液与1.5%琼脂糖溶液按体积比1︰300混匀,制成亚甲基蓝琼脂糖凝层,在显微镜下可成功分离芸薹根肿菌单孢。大白菜单孢接种最佳苗龄为催芽24h,接种后暗培养24 h,再移栽至育苗钵,发病率最高。利用该方法分离获得中国11个省十字花科(大白菜、甘蓝、油菜)芸薹根肿菌单孢系菌株79株,采用Williams鉴别系统鉴定出P2、P3、P4、P5、P6、P7、P8、P9、P10、P12、P13和P14等12个不同的生理小种类型,其中P4为优势生理小种,出现频率为49.37%。明确了中国11个省份根肿菌的生理小种类型及其分布,为十字花科蔬菜抗病育种提供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9.
于海欧  樊艳燕 《蔬菜》2022,(7):33-36
摘要:为了筛选出优质的松花菜根肿病抗源材料,为后续选育抗根肿病松花菜新品种提供优异的种 质资源,采用伤根灌菌法对35份松花菜自交系和9份杂交种进行室内根肿病人工接种抗性鉴定,共筛选 出抗病材料2份,即C17和C32;中抗材料10份,分别为8份纯合自交系(C2、C3、C4、C7、C13、C14、 C19、C28)和2份杂交种(C36、C41)。这2份抗病材料均为早熟自交系,而中熟及晚熟自交系中无抗病 材料。  相似文献   

20.
辽宁部分地区番茄晚疫病菌生理小种及抗病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番茄材料Ts19、Ts33、W.Va700、L3708和LA1033作为鉴别寄主,对辽宁省沈阳、新民、岫岩的番茄晚疫病菌的6个菌株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结果共鉴定出3个生理小种,即生理小种T0、T1和T1,2。引进的抗病材料CLN2037G、CLN2037H对辽宁地区番茄晚疫病菌生理小种T1,2表现为抗病,抗性明显优于当地材料。辽宁当地主栽品种对晚疫病没有抗性,全部枯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