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新疆北部棉区春季气温不稳定,容易引起棉苗延迟型冷害,常造成棉田缺苗断垄,甚至毁种的问题。通过对北疆春季棉花延迟型冷害的实地调查,结合生产实践,总结出"及时查苗与补种、早间苗晚定苗、及时中耕和防治病虫害、及时化学调节和喷施叶面肥"等棉花春季延迟型冷害的综合防治与"选择抗逆性强的早熟品种、适时播种和多种农业预防措施"等综合防御的技术,目的是期望这些技术运用于棉花生产能够减轻棉花生产过程中的春季棉花延迟型冷害造成的损失,为棉花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2023年4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出现了不利天气过程7次(混合型),包括8级以上大风天气6次,沙尘暴天气4次,连续性降温天气2次。根据不利天气的发生特征、种类、持续时间等,对2023年4月阿拉尔的不利天气及其对棉花播种出苗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并对当地5月棉花生产提出针对性管理措施,以促进2023年棉花生产,也为当地今后棉花播种出苗农业气象服务提供参考,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3.
新疆南疆棉田苗期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新疆棉花总产、单产、种植面积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但在棉花生产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需要克服的困难,如南疆春季(4月至5月初)灾害性天气(沙尘暴、冰雹和低温)较多,严重阻碍了当地棉花生产发展。其中:沙尘暴和冰雹主要危害棉花地上组织,造成叶片破损、焦枯,严重的造成植株断顶,失去生长点;低温会抑制棉花地下、地上组织生长发育,诱发立枯病。而应对棉花苗期灾害,重点在预防,核心在补救。本文以灾后自救为重点,阐述南疆棉田遭遇春季灾害后的应急管理  相似文献   

4.
新疆植棉业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植棉业展望叶凯新疆农业科学院乌鲁木齐市830000新疆是我国最大的荒漠绿洲灌溉农业区,地域辽阔,水上光热条件好,利于各种农作物栽培.尤为适宜于棉花种植。新疆是我国最古老而最有发展前途的高产棉区。近年来,新疆的棉花生产取得了突破性的大发展,植棉面积...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新疆植棉区残膜污染问题,倡导棉花无膜栽培,实现新疆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引进筛选抗草甘膦棉花品种在南疆地区种植,调查草甘膦异丙胺盐对棉花的药害情况及棉田各类杂草的防治效果,分析喷施草甘膦对抗除草剂棉花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草甘膦异丙胺盐对棉田各类杂草的防治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可节约田间管理成本;抗病...  相似文献   

6.
为客观、定量的预测衢州市早稻产量,应用衢州市2015年、2016年4月的日气象观测资料,根据早稻苗期出现低温冷害灾害模型,计算出综合评估指标,并进行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衢州市早稻低温冷害评估模型是客观、有效可行的,适宜推广应用。通过综合评价模型计算,2015年衢州春季早稻低温冷害综合评价指标K=0.3,早稻春季低温冷害强度为轻度;2016年衢州春季早稻低温冷害综合评价指标K=-1.5,未发生早稻春季低温冷害灾害。虽然2015年4月上旬衢州市持续阴雨天气,出现了"倒春寒"天气,2016年4月2个时段连续阴雨,但总体温度较高,2年均没有出现死秧烂苗现象。通过模型定量评估早稻秧苗期产生低温冷害的频率和程度,将有利于应对春季低温冷害对水稻生产安全构成的严重威胁,对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按照安徽省沿江植棉区春季直播棉田杂草发生规律,选用5种除草剂在棉花不同生长时期施用,结合中耕除草,研究这些除草措施对春季直播棉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同时调查了不同除草措施对棉花生长、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后芽前喷施土壤处理除草剂可较好地防治棉田主要禾本科杂草和小粒阔叶类杂草。苗期中耕除草的株防效与除草剂组合差异不显著,质量防效则低于除草剂组合;草甘膦+精喹禾灵+三氟啶磺隆组合的防效优于草甘膦+精喹禾灵组合,但两者差异不显著。蕾期喷施草甘膦+精喹禾灵+三氟啶磺隆的除草效果优于三氟啶磺隆+精喹禾灵。不同的除草措施对棉花生长、产量产生显著影响,对纤维品质影响不明显。推荐该地区春季直播棉田最佳除草措施为:播后芽前土壤处理除草剂+苗期中耕除草+蕾期茎叶处理除草剂。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冀南植棉区棉田综合效益、创新棉田种植模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提出了适合棉花-西蓝花一年两熟的高效栽培技术。从茬口、品种、整地、播种、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秸秆还田等方面介绍了该技术,以期为冀南植棉区棉花-西蓝花一年两熟种植模式的应用提供参考,从而促进当地棉田生产方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2016年新疆石河子垦区影响棉花产量的气象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勇  张玲  杨明凤 《中国棉花》2018,45(6):40-42
2016年北疆石河子垦区棉花产量和品质出现明显下降。对垦区4个棉花主栽区棉花全生育期及各生育阶段的气象条件分析和指标判断结果表明,阶段性低温冷害是影响垦区棉花生产的主要气象因子。春季及6―7月降水过程频繁,降水量偏多,棉花苗期、花铃期的持续阶段低温冷害,致使垦区棉花各生育时期普遍偏晚,造成垦区棉花大面积减产。建议垦区种植农户以后根据不同气候年份调整棉花品种,趋利避害,确保垦区棉花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10.
江苏沿海地区植棉历史悠久,为我国重要棉花生产基地。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发,病虫暴发,严重影响了棉花生产。再加上劳动力及生产资料成本上升,2008年棉花收购价格大幅下降,使得棉农植棉积极性下降,棉花种植面积锐减。江苏沿海地区现在的植棉田多为沿海滩涂和旱地、老棉田,多年连作,枯、黄萎病发生日益严重。况且如今选用的棉花品种90%以上为抗虫杂交棉,传统植棉方法已无法适应高产要求,弊端日现,  相似文献   

11.
《中国棉花》2023,(4):1-3
<正>为抓好棉花春季生产管理,确保实现一播全苗壮苗,为全年棉花丰产丰收打好基础,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棉花专家指导组有关专家,根据我国不同棉区棉花生产特点和2023年天气条件预测等情况,研究提出棉花春季生产技术指导意见。1西北内陆棉区1.1播前管理要提早做好春耕备耕,做好追施底肥、犁地整地和生产资料准备工作;选用纤维品质好、适宜机械化采收的良种。1.2适时播种根据气象部门预报,2023年4月气温较常年偏高,建议适期早播,抢抓播种进度,实现一播全苗、壮苗早发。  相似文献   

12.
吕宝顺 《中国棉花》2021,48(12):36-39
分析了山东省东营市棉花生产的发展历程、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欲破解当前棉花生产困境,须采用高质量发展的思路,通过落实三项政策(强化棉田土地流转补贴政策,强化对棉田特别是盐碱地棉田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政策,加大对棉花管理采收机械的补贴力度),实现三个转变(实现一家一户的种植模式向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实现由单一植棉技术推广方式向新型多元化农技推广方式的转变,实现由单一种植棉花模式向棉花-耐盐碱作物两熟种植制度的转变),在棉花育种、栽培技术集成、棉花产业信息化智能化三方面取得突破,实现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植棉的综合效益,提振棉农植棉的积极性,重新确立棉花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主导产业地位。  相似文献   

13.
通过棉花产业调研,对2020年新疆棉花生产、籽棉销售、加工销售、皮棉价格、棉花补贴等情况进行了汇总,并归纳和分析了2020年度新疆棉花产业突出问题.调研发现,2020年新疆棉花植棉面积稳定,棉花综合生长发育指数偏高,总产单产显著增加,籽棉交售价格高于预期,植棉效益上升.同时,还存在品质下滑、水资源紧缺、异常天气频发、病虫害偏重发生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建议措施.以期促进新疆棉花产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通过棉花产业调研,对2020年新疆棉花生产、籽棉销售、加工销售、皮棉价格、棉花补贴等情况进行了汇总,并归纳和分析了2020年度新疆棉花产业突出问题.调研发现,2020年新疆棉花植棉面积稳定,棉花综合生长发育指数偏高,总产单产显著增加,籽棉交售价格高于预期,植棉效益上升.同时,还存在品质下滑、水资源紧缺、异常天气频发、病虫害偏重发生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建议措施.以期促进新疆棉花产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左竹 《中国棉花》2021,48(8):40-42
近年来鲁北植棉区棉花生产规模严重缩减,棉花产业发展遭遇瓶颈。以东营市棉花产业发展情况为例,找出当前鲁北棉花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棉田基础设施、推进棉花生产保护区建设、加强技术研发、推进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等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6.
棉花灌水技术是制约世界主产棉国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生产的关键技术。新疆地处中亚大陆腹地,干旱少雨,属灌溉农业,多年来灌水方式以畦灌为主。自宽膜植棉技术、高密度植棉技术在新疆棉花生产上推广以来,尽管部分棉田实现了滴灌,但多数棉田仍以常规灌溉方式为主。这种方式多年来坚持“见花浇水”为主的“头水晚、二水赶、三水适时灌”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
棉花风沙霜冻灾害后的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州棉区是属于极早熟棉区 ,春季常遇到严重的风沙现象。尤其是近几年春季风沙天气没有间断 ,且风沙与冷空气相伴 ,对棉花生长发育造成严重的危害 ,随着风沙冷害强度的增大 ,棉花生产损失就越严重。受害严重的棉田棉株叶片青枯凋萎 ,主茎顶端弯曲 ,生长点严重受伤 ,有时死苗率达80 %~ 90 %以上。生产管理部门应针对受风沙危害程度轻重提出具体措施 ,把灾害降低到最低限度。1棉田受害的类型与分级根据八十五团 1 999、2 0 0 0和 2 0 0 3年 3年调查资料 ,将受灾棉田按其受灾害程度的不同分为 5个级别。0级 :棉株基本无风沙危害症状。1级 :棉…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水稻低温冷害的早期诊断及防御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寒地稻区水稻低温冷害发生的特点、规律,低温冷害对水稻不同生育期的影响,并提出如何正确诊断水稻冷害的发生厦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近10年棉花产量上下波动的原因是棉花面积受植棉政策的影响,棉花单产的高低受栽培技术棉田管理和投入、自然气候的影响。分析了科技植棉现状,在挖掘增产潜力上,要抓好棉田调整,坚持连片种植。重点抓好两萎病田、水旱轮作的调整;选用优良品种,提高大田用种纯度;狠抓壮苗早发技术的推广,延长有效生育期;重点搞好棉田面积和育苗配套,不同类型调节剂配套,棉田管理和种植方式配套;加强后期管理,防止棉花早衰。  相似文献   

20.
黄河三角洲植棉区是山东省重要棉花产区,一直以一熟制棉花种植为主。这种单作种植方式导致植棉效益降低,棉田面积大幅减少,严重制约棉花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目前,该区植棉效益和面积仍呈下滑的态势,棉花生产形势十分严峻。针对上述情况,以提高植棉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研究攻关为突破口,创建了适宜黄河三角洲植棉区推广应用的棉花与西瓜同膜带间作增效种植模式,并制订了规范化技术规程,促进该区棉花产业升级和生态高效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