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测定了64株赤芝(Ganoderma lucidum)子实体醇提物清除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活性和三萜指纹图谱,采用遗传算法筛选其指纹图谱中的26个共有峰,并标定出其中15个特征峰,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方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对指纹图谱中26个三萜峰与醇提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进行关联分析,建立了赤芝子实体三萜类化合物的抗氧化谱效关系方程。在赤芝子实体醇提物三萜指纹图谱的26个共有峰中,峰S1、S4、S9、S10和S26的峰面积与醇提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峰S3、S11、S15、S18、S19、S22和S25的峰面积与醇提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分别测定鉴定出的15个峰对应的三萜化合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发现与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呈显著正相关的三萜化合物灵芝酸C_2(S4)、灵芝酸B(S9)、灵芝酸LM_2(S10)、灵芝醛A(S26)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明显高于其他三萜化合物,与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呈显著负相关的三萜化合物灵芝酮三醇(S18)、灵芝萜酮二醇(S22)无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另外,利用H_2O_2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模型进一步验证灵芝酸C_2、灵芝酸B、灵芝酸LM_2、灵芝醛A和灵芝萜酮二醇在细胞水平的抗氧化活性,发现灵芝酸C_2、灵芝酸B、灵芝酸LM_2、灵芝醛A具有明显的保护神经细胞氧化损伤的活性,而灵芝萜酮二醇对神经细胞的氧化损伤无保护作用。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赤芝子实体三萜类化合物抗氧化谱效关系方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较全面地反应赤芝子实体醇提物中不同三萜化合物与其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可快速锁定有效成分以指导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工作。此外,该方法也为赤芝子实体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更为有效和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灵芝品种子实体多糖和三萜含量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选育加工专用型灵芝品种,以灵芝多糖和三萜含量为评价指标,对12个灵芝品种的子实体多糖和三萜含量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灵芝菌株的子实体在多糖和三萜含量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多糖以薄树灵芝、日本红芝、仙芝、京大、树舌灵芝含量高,三萜含量却以京大、赤芝05、惠州、信州、树舌灵芝、松杉灵芝、日本红芝含量高,并且二者的含量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这为选育灵芝多糖、灵芝三萜含量均高,并适合精深加工专用的灵芝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牛蒡根为发酵基质,初步探究灵芝固体发酵所获菌质中多种化学成分的变化。利用可见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及定氮仪等测定了牛蒡根原药材和牛蒡根灵芝菌质中多糖、总三萜酸、总黄酮、核苷及蛋白质含量,并进行HPLC指纹图谱分析。牛蒡根经灵芝菌丝体发酵后,多糖含量由9.94%降低至2.76%,总三萜酸含量从无升高至0.14 mg·g~(-1),总黄酮含量由3.47%降低至0.34%,4种核苷总量由861.05μg·g~(-1)升高到1 113.49μg·g~(-1),且新合成了腺苷,蛋白质含量由13.38%升高至17.28%。HPLC指纹图谱显示牛蒡根在灵芝发酵前后化学成分差异较大。灵芝固体发酵使牛蒡根多糖和黄酮含量降低,核苷和蛋白质含量升高,并新产生三萜酸和腺苷,具有明显的生物转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MS)法和高效排阻色谱-多角度激光散射(HPSEC-MALLS)法检测灵芝(Ganoderma lucidum)‘沪农灵芝1号’不同生长期(接种后2~7个月,分别命名为P1~P6)子实体和菌基中三萜和水溶性多糖含量,并结合子实体和菌基的产量计算三萜和水溶性多糖的产量。结果表明:子实体中灵芝酸C2、G含量在P1、P2期较高,灵芝烯酸B和灵芝酸D、F、DM含量在P2期最高,灵芝酸B、A、S、T和总三萜含量在P1期最高;菌基中灵芝酸C2、A、D、DM和灵芝烯酸B含量在P1期最高,灵芝酸G含量在P 5期最高,灵芝酸B、S含量在P 6期最高,灵芝酸F含量在P 1、P 6期较高,灵芝酸T、总三萜含量在P 5、P 6期较高。子实体中灵芝酸C2、G、B、D、F、DM,灵芝烯酸B,总三萜产量在P2期最高;灵芝酸A产量在P3期最高;灵芝酸S、T产量在P1期最高。菌基中灵芝酸C2、G、B、A、D、F、DM,灵芝烯酸B产量在P1期最高;灵芝酸S、T产量在P2期最高;总三萜产量在P1、P2期较高。子实体和菌基中的水溶性多糖含量和产量均在P1期最高。研究结果将为‘沪农灵芝...  相似文献   

5.
树舌灵芝发酵液中灵芝酸的提取及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有机溶剂萃取法提取树舌灵芝MP-01发酵液中灵芝酸,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液中灵芝酸的含量,确定了分光光度法测定的最住比色条件为:比色波长为520nm,5%香草醛-冰醋酸和高氯酸用量分别为0.2mL和1.0mL(在反应系统中浓度分别为1.0%和83%),显色温度70℃,显色时间为25min,在此条件下测得醇溶物和醇沉物提取液中灵芝酸含量分别为0.022mg/g和0.049mg/g。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7种不同种的灵芝中三萜及甾醇含量及子实体醇提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和SMMC-7721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三萜及甾醇含量,采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测定不同种的灵芝子实体醇提物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松杉灵芝(Ganoderma tsugae)、黄边灵芝(G.luteomarginatum)、赤芝(G.lucidum)、紫芝(G.sinense)、无柄灵芝(G.resinaceum)、无柄紫灵芝(G.mastoporum)、皱盖假芝(Amauroderma rude)三萜及甾醇含量依次降低,除无柄紫灵芝和皱盖假芝外,其余5种的含量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要求;7种灵芝的子实体醇提物均具有抑制HepG2细胞增殖的作用,半抑制率(IC_(50))分别为102.12、143.84、92.17、121.11、92.74、163.11、40.25μg/mL;对于SMMC-7721细胞,除皱盖假芝具有较小的抑制作用外,IC_(50)为166.21μg/mL,其余6种均无明显的抑制作用。7个种中皱盖假芝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效果最好,但其三萜及甾醇含量却最低,因此推测皱盖假芝的抗肿瘤活性成分可能除三萜及甾醇外还包含其它成分。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选育出的赤芝仙芝1号进行稳定性试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仙芝1号赤芝稳定性好,其有效成分灵芝多糖及灵芝三萜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常用赤芝品种。  相似文献   

8.
采用形态鉴定、ITS鉴定和ITS-RFLP分子标记方法对采集自福建的3株野生灵芝进行鉴定,并将其生物学特性及化学成分与赤芝(Ganoderma lingzhi)菌株ZK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集的3株野生灵芝为重伞灵芝(G.multipileum)。与赤芝菌株ZK相比,3株野生重伞灵芝菌株LQ、LJ和Y1菌丝生长速度快(P0.01),LQ、LJ、Y1最适生长温度分别为32、32、34℃,均高于赤芝ZK;供试菌株均偏好酸性生长环境;重伞灵芝LQ和Y1的产量分别为每袋(12.1±1.3)、(11.7±0.9)g,达到ZK产量(17.6±1.8)g的66%以上。Y1与LQ的子实体多糖含量分别为(12.9±0.1)、(10.7±0.3)mg/g,高于赤芝ZK的子实体多糖含量(9.2±0.2)mg/g(P0.01);LJ、Y1的三萜含量约为7.5mg/g,LQ的三萜含量为(6.5±0.3)mg/g,分别是ZK三萜含量的84.27%和73.03%。从HPLC图谱可知重伞灵芝有许多赤芝没有的峰,三萜酸的种类比较丰富。  相似文献   

9.
建立测定赤芝中灵芝酸A的HPLC方法,并研究赤芝不同生长期和不同部位灵芝酸A的含量。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m),乙腈(A)-0.05 mol·L~(-1)磷酸二氢铵水溶液(B)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54 nm。结果表明,灵芝酸A在0.6165 mg~8.16 m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6.1%(n=9)。不同生长期和不同部位灵芝酸A含量有差异:未成熟的灵芝蕾成熟期的子实体,菌盖柄。通过对不同生长期和不同部位灵芝酸A的含量比较分析,为建立赤芝质量标准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综述灵芝活性成分和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进展。灵芝化学成分有三萜类化合物,核苷类化合物,呋喃类衍生物,甾醇类化合物,生物碱类化合物,氢醌及其他类化合物,脑苷及多肽、氨基酸类化合物,多糖、糖肽类化合物,以及有机酸、长链烷烃类化合物。其已有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包括比色方法测定灵芝总三萜酸含量,HPLC方法测定灵芝三萜酸,灵芝HPLC指纹图谱研究,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核苷类化学成分的含量,灵芝中甾醇类化合物分析,灵芝孢子油中脂肪酸含量测定等。  相似文献   

11.
李灿  闫亚波  王永产 《食用菌》2011,(4):55-55,63
介绍灵芝菌丝粉的培养基的制备、灵芝液体菌种的制备,菌丝体的培养,灵芝菌丝粉的加工等项技术。应用赤芝ly998和本项技术生产出的灵芝菌丝粉多糠含量多达12.61%,三萜含量达0.98%,有机硒达0.57mg/kg。  相似文献   

12.
针对38株灵芝子实体样品,开展醇提物抑制He La、SK-OV-3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和三萜含量测定研究,对其抗肿瘤质量进行评价,筛选具有开发抗肿瘤产品潜力的优质菌株。实验结果表明,33号、34号2株灵芝对He La细胞和SK-OV-3细胞均具有较强的杀伤作用,对2株细胞增殖抑制IC50分别为16.55μg·m L-1、10.2μg·m L-1和31.9μg·m L-1、30.64μg·m L-1,可作为优质资源进行进一步开发。各菌株灵芝子实体的三萜含量在1.372 mg·g-1~6.184 mg·g-1之间,不同菌株子实体间三萜含量差异较大,细胞增殖抑制活性与三萜含量间不具有相关性,提示灵芝抗肿瘤原料质量评价宜考虑补充生物质量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3.
灵芝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保健、药用真菌。灵芝的药用价值最早记载于2 000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其中记载的"赤芝"就是现在广泛栽培当作保健食品的灵芝。经研究比较赤芝与所有相近种的形态以及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核酸序列,证实赤芝既不是Ganoderma lucidum(亮盖灵芝),也不同于过去发表的所有灵芝种类,因此在2012年被作为新种Ganoderma lingzhi发表。中国南北各地栽培的赤芝证实是相同种类。产于北美的G.curtisii(柯蒂斯灵芝)其亲缘性最接近赤芝。在中国,亲缘性和形态上与赤芝接近的有生长于华南的G.multipileum(重伞灵芝)、G.flexipes(弯柄灵芝)及G.tropicum(热带灵芝)等。  相似文献   

14.
以市场上的灵芝破壁孢子粉、未破壁孢子粉、子实体和精粉共4种灵芝产品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其活性成分三萜和多糖含量的差异。应用光学显微镜比较破壁孢子粉与未破壁孢子粉的差别、热水浸提法提取多糖、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醇提法提取三萜、香草醛-冰醋酸法测定三萜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灵芝酸。结果显示精粉中多糖含量为52.40 mg·g~(-1),显著高于其他三者,破壁与未破壁孢子粉多糖含量为(21.32±1.11)mg·g~(-1),差异不显著,但高于子实体的9.83 mg·g~(-1)。而子实体中三萜含量却是最高的,为4.97 mg·g~(-1),破壁孢子粉中三萜含量为2.23 mg·g~(-1),明显高于未破壁的1.10 mg·g~(-1)。通过对比4种产品的三萜指纹图谱发现,子实体和精粉中的灵芝酸种类远远多于破壁及未破壁孢子粉中的,且不同产品中有相同的组分。  相似文献   

15.
灵芝孢子油检测标准与其抗肿瘤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多种分析检测手段和肿瘤细胞实验,研究了灵芝孢子油的质量检测参数与其抗肿瘤细胞活性的关系,为灵芝孢子油质量检测标准的建立提供实验参考依据。取6种不同的经CO2超临界提取的灵芝孢子油样品,用KOH标准滴定法测酸价、KI-I2法检测过氧化值、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总三萜。同时利用肿瘤细胞检测6种样品对人恶性乳腺癌细胞(MT-1)和淋巴瘤细胞(Jurka)t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样品的酸价与总三萜含量和其抗肿瘤效果呈正相关,6种样品的过氧化值变化不大。高酸价样品1,其总三萜含量(16.00%)较高,在1μL·mL-1浓度抑制时,能够抑制绝大部分肿瘤细胞的生长,具有较高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6.
以16批(S1~S16)不同来源的灵芝(Ganoderma lucidum)孢子粉为材料,构建灵芝孢子粉脂质成分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ELSD)指纹图谱,将S1~S16的HPLC-ELSD指纹图谱数据导入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指认共有峰和评价相似度,采用HPLC-ELSD测定S1~S16中亚油酸、棕榈酸、油酸和麦角甾醇含量。结果表明:共指认4个共有峰,分别为亚油酸、棕榈酸、油酸和麦角甾醇;除S14外,其他15批灵芝孢子粉中脂质成分HPLC-ELSD指纹图谱相似度高,较为稳定;不同来源的灵芝孢子粉中亚油酸、棕榈酸和油酸的含量差异较大,麦角甾醇含量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17.
采用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技术分别从硬孔灵芝(Ganoderma duropora)和赤芝(G.lucidum)孢子粉中萃取分离孢子油,采用气相色谱(GC)法测定孢子油(萃取条件相同)的脂肪酸成分和角鲨烯含量,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选择性离子检测(GC-MS/SIM)模式测定麦角甾醇类成分和总含量。结果表明:两种孢子油中脂肪酸成分组成相似,在不同分离条件(分离I和II)下获得的样品(分别标记分离I和II得到的硬孔灵芝样品为A和B,赤芝样品为C和D)均由油酸、亚油酸、硬脂酸和棕榈酸组成,4种脂肪酸在硬孔灵芝中占检出成分的95.1%~96.3%(质量分数),在赤芝中占97.0%~97.9%(质量分数),其中硬孔灵芝A和B中两种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和亚油酸)的相对含量分别合计为71.2%和73.1%,略低于赤芝(C和D分别合计为76.8%和77.7%);两种孢子油中均检测出开链三萜——角鲨烯,其在硬孔灵芝孢子油A和B中含量分别为0.40mg/g和0.44mg/g,在赤芝孢子油C和D中分别为0.41mg/g和0.43mg/g;两种孢子油中也均检测出至少4种麦角甾醇类成分,组成相似,其中硬孔灵芝孢子油A和B中含量分别合计为1.9mg/g和2.9mg/g,与赤芝孢子油(C和D中分别为2.4mg/g和2.7mg/g)中相近。  相似文献   

18.
不同灵芝菌丝体中三萜与多糖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根据十九种不同来源的灵芝菌株的生长速度及长势,从中选出了菌丝体阶段生长性能良好的10个菌株进行液体培养,并测定了菌丝中三萜和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灵芝菌株在三萜和多糖含量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多糖含量以汉城2号,日本灵芝,南韩灵芝为高;三萜含量却以韩国灵芝、灵芝0772、灵芝0771为高,并且二者的含量不存在必然的联系,这为灵芝优良品种的筛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采用醇提法、水提法分别提取灵芝三萜和多糖,并与超声波辅助提取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灵芝三萜的最佳提取条件为:采用10倍无水乙醇,在60℃提取60 min,提取2次,三萜提取率为0.76%;灵芝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用90℃热水提取90 min,料(g)液(mL)比1∶20,提取2次,多糖提取率为2.67%。超声波辅助提取,灵芝三萜和多糖的提取率可分别提高20.5%和13.2%。  相似文献   

20.
以龙芝2号和鹿角灵芝两种无孢灵芝(Ganoderma lingzhi)子实体为原料,95%乙醇超声提取,对醇提物中的三萜进行了分析和体外抗肿瘤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样品的醇提物得率分别为1.8%和3.7%,醇提物中三萜化合物含量分别为0.53%和1.16%;高效液相结果表明,鹿角灵芝中三萜的种类也多于龙芝2号。两种无孢灵芝的醇提物对肿瘤细胞K562和SW620的增殖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龙芝2号抑制肿瘤增殖的活性优于鹿角灵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