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2022年,吉林省启动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工程,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更高水平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贡献吉林力量。“千亿斤粮食”工程明确以粮食生产能力为目标,实现的关键是农业现代科技集成落地与土地适度规模化的结合,通过加速实施土地规模经营、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科技攻关应用和推广“梨树模式”扩面提质等措施,在当前吉林省粮食总产800亿斤的水平上再提高25%左右,力争到2030年粮食综合能力达到1 000亿斤。  相似文献   

2.
2006年,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在全国粮食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在于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库、藏粮于科技”的有机结合,而“藏粮于地”和“藏粮于库”都要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因此,“藏粮于科技”是保证.是长远的战略措施,必须坚持科技兴粮,把推动粮食生产和流通领域的科技进步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一项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3.
《世界农业》2023,(10):125-127
<正>央视总台《直通使领馆》专访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大使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性挑战交织,贫困和饥饿问题远未解决。对于全球粮食安全问题,中国提出了“中国方案”,做出了“中国行动”。中国为实现全球粮食安全和改善营养状况贡献了怎样的力量?未来又将如何继续深度参与开展南南合作与三方合作?国际社会如何评价中国的农业农村发展成就?总台记者就此专访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广德福。全球粮食安全中国在行动!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也是国际社会长期以来面临的挑战。当前全球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最新的《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指出,2022年全球约2.58亿人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问题,远高于2021年1.93亿人的水平。广德福大使:中国政府始终坚持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作为头等大事,通过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粮食产量多年稳定在较高水平,2022年达到13 731亿斤,连续八年超过1.3万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83千克,远高于400千克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中国在保障自身粮食安全的同时,还积极承担大国义务,向全球低收入...  相似文献   

4.
粮食安全事关国运民生,确保粮食安全的关键在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而“藏粮于技”是保障粮食生产的重要举措,辨析“藏粮于技”的实现机制和路径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梳理中国粮食生产面临挑战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技术进步在粮食生产中的作用和贡献,进而总结了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面临的挑战,得到以下主要结论:粮食生产因资源约束面临多重挑战,但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不断提升,粮食生产技术进步提高了土地、劳动力、种子等资源的生产率,突破了现有资源约束,“藏粮于技”战略取得初步成效。然而,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面临技术供给短缺、推广效果差、需求不足等难题。为此,未来要健全粮食生产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粮食生产技术推广体系,加大技术补贴力度以及发展高素质农民队伍,通过“藏粮于技”持续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五年来,吉林省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己任,以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大力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2016年,粮食生产在面积调减的情况下,总产仍达到743.44亿斤,连续四年超过700亿斤,稳定保持全国第4位。巩固提升粮食核心区产能,深入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提高有效供给,累计调减籽粒玉米500万亩,主要在东部冷凉区、西部易旱区、城市  相似文献   

6.
<正>有着“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美誉的北大荒,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2021年粮食总产达到463.1亿斤,粮食商品率达95%以上。去年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黑土耕地是北大荒集团的核心资产,是端牢“中国饭碗”的底气。怎样实现黑土地可持续利用,如何在利用中保护,如何为变“瘦”的黑土地“增肥”、“加油”、“添绿”,切实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成为北大荒绿色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正>202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推动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2023年我国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粮食总产量达1.3908万亿斤,实现“二十连丰”,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产量986斤/人,连续15年超过国际公认的“800斤/人”粮食安全线。总体看,我国粮食安全形势较好。但也要看到,  相似文献   

8.
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在新发展格局下国家粮食安全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区域粮食生产亦是这样。本研究结合2000—2019年湖南省粮食生产情况分析全省粮食生产特征,并采用粮食安全贡献度测算方法对2000—2019年湖南省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贡献度进行了测算,最后提出了新发展格局下保障湖南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确保“藏粮于地”;强化科技支撑,确保“藏粮于技”;加大支持力度,提高种粮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既是加快建设大国粮仓的先行示范,更是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本文在深入剖析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与新发展理念、粮食安全辩证关系的基础上,率先阐明其新内涵、新特征和新标准,并提出可行的实践路径。研究发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提供了理论指引。粮食安全是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核心目标,后者是保障粮食空间安全的实践基础。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是新时代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下,要素更集约化、结构更均衡化、功能更多样化、链条更综合化、发展更生态化的大国粮仓,遵循“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民”“藏粮于仓”四大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又是一个丰收年。从2001年的390.7亿斤,到2014年的706.56亿斤,吉林粮食总产全国第四,单产全国第一。在这块活力涌动的热土上,2700多万吉林人在广袤的黑土地上书写了"金色"的辉煌,粮食生产取得历史性突破,清晰地勾勒出"十四连丰"的壮阔蓝图,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重大贡献。吉林,不仅在粮食生产上跃马前列,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上更要跻身第一方阵!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稳步提升粮食产能,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有新担当新作为。"中原熟,天下足。作为产粮大省,河南已经连续12年粮食产粮超过了千亿斤。在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的基础上,河南正从"中原粮仓""产粮大省"迈向"农业科技强省",努力守住并打好这张"科技王牌"。  相似文献   

12.
粮食生产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关系到国计民生,因此要加强对粮食生产加工的监督,为粮食的安全通过保障。同时要增强全社会节粮意识,在生产流通消费进一步推广节粮减损设施和技术;在技术措施上要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策略,保证粮食安全,以粮食安全发挥多功能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粮食总产量729.4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单位面积产量957.62斤/亩,连续12年全国第一,2015年底,吉林省又交出一份漂亮成绩单。自2000年以来,吉林省粮食生产实现"十六连丰",总产量跨越了500亿斤、600亿斤、700亿斤3个百亿斤台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可贵贡献。面对新形势,吉林再出发,争当现代农业排头兵,努力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2015年10月,《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  相似文献   

14.
正抓好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既是"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和首要任务,也是应对各种不确定风险,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压舱石。特别是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国际形势日益严峻,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成为重中之重。近年,安阳市认真履行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始终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扎实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定不移地采取各项措施,稳定粮食面积、优化粮食布局、提升科技兴粮水平,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粮食生  相似文献   

15.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重要措施,在粮食安全问题重要性日益凸显的背景下,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引导高标准农田用于粮食生产既是国家宏观调控要求,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时代需求。本研究从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生产实际出发,系统分析了高标准农田用于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粮食生产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更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从粮食生产能力和粮食经营主体来看,我国口粮自给充足,种植结构持续优化,但面临生态资源约束趋紧、粮食经营主体种粮积极性不高、国际贸易不确定性风险增加等现实困境,给我国粮食生产仍带来不小的冲击。为此,提出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培育适应新时期的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以及提高风险防控和补贴保障能力等政策建议以保障我国粮食长期持续安全。  相似文献   

17.
<正>又是一个丰收年。据统计,2014年中国的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连续两年达1.2万亿斤。尽管形势喜人,可近日出炉的中央“一号文件”,仍然一如既往地把粮食安全放在首位,鲜明提出“稳粮增收”,要求努力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实际上,“稳粮”与“增收”内在统一,构成了捍卫国家粮食安全的双重底线。这也是今年“一号文件”最大的一个亮点。民以食为天。治理这么大个国家,老百姓的口粮问题,须臾不可轻视。不管经济增速如何波动,不管手段措施如何严苛,第一条底线就是“稳粮”。道理很简单,我们难以想象,把13亿  相似文献   

18.
1“藏粮于水”内涵“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手中有粮,心里不慌”。这些民间谚语形象地说明粮食在民生中的战略地位。水利作为农业的命脉.是影响粮食生产重要的资源要素,在粮食生产战略中,曾有人提出“藏粮于地”、  相似文献   

19.
粮食安全是国家粮食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十四五”规划中首次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安全保障类约束性指标。中国粮食安全形势好,粮食生产已经“十七连丰”,但从中长期看,中国粮食供求仍将处于一种紧平衡态势,特别是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国内持续增长的粮食需求、地缺水少人多、种粮比较效益低、粮食容易遇到一些自然灾害、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等潜在风险隐患。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资源与市场,建立健全政策体系;充分利用现有国际组织;完善储运体系。  相似文献   

20.
粮食安全与土地开发整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文技 《世界农业》2006,(11):17-19
中国的粮食安全保障机制需要两个部分相互配合。一方面要通过保护耕地,保护和提高土地的潜在粮食生产能力,实现“藏粮于地”。另一方面是建立适度粮食储备,以便突发情况下,能在有限时间内(通常是半年到1年内),将粮食生产潜在能力转化为现实粮食供给,提供过渡性的粮食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