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一熟春棉(鲁棉研37号)为对照,研究棉饲两熟模式下3种不同种植密度(7.5万株·hm-2、9.0万株·hm-2、10.5万株·hm-2)对早熟棉鲁棉532棉田周年产量和效益,及其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以期明确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棉饲两熟模式下鲁棉532的适宜种植密度。结果表明,与一熟春棉相比,鲁棉532棉饲两熟模式虽然棉花产量降低9.1%,但周年总投入降低了8.0%,周年纯收益显著提高了67.5%;株高、单株果枝数、单株结铃数显著减少,但是单位面积总铃数与春棉相当;净光合速率、叶面积指数显著降低,透光率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提高,土壤含盐量和pH降低,但与春棉差异不显著。棉饲两熟模式下,适当增大鲁棉532种植密度能显著提高群体光合生产能力,增加群体总铃数,从而提高籽棉产量和周年效益。当棉花密度为9.0万株·hm-2时,周年收益、籽棉产量、总铃数和光合速率显著提高,分别比7.5万株·hm-2、10.5万株·hm-2提高5.4%、4.5...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黄河流域盐碱地、旱薄地熟制单一、生态系统脆弱、肥药膜用量大、农田面源污染日益加重等系列问题,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等单位在鲁西北、鲁北等传统一熟制棉区创建了短季棉与饲用小黑麦两熟接茬种植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对该模式的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通过试验示范系统分析了该模式的产量和效益优势,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3.
通过短季棉鲁棉532覆膜晚播和无膜晚播种植模式与春棉鲁棉258常规种植模式进行比较,探索适宜山东黄河三角洲地区气候地理条件的短季棉最佳种植模式,为大面积推广短季棉种植模式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短季棉覆膜晚播种植模式对促进生长、增产、增效效果不突出;短季棉无膜晚播种植模式比其他模式可明显减少管理用工,降低植棉投入,比覆膜晚播效益略高,比春棉产量和效益均降低。建议采用短季棉无膜晚播与黑麦草(饲草)连作模式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大面积推广,以提高短季棉的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棉麦(油)两熟主要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省棉产区光、热、水等自然资源丰富,适宜发展棉麦(油)两熟乃至多熟制栽培。1986年以来,在全省棉产区实行了四改,即改春棉一熟制为粮棉两熟制;改不完全两熟制为完全两熟制;改前茬作物的低产、低值短季品种(如白菜型油菜、大麦等)为高产、高值中熟品种(如甘兰型油菜、小麦等);改直播套种的常规植棉技术为育苗移栽接茬连作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5.
为了改变黄河三角洲地区传统棉花种植制度,充分利用农业资源,自2019年开始示范推广饲用小黑麦与早熟棉花品种鲁棉532接茬复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介绍了鲁棉532在黄河三角洲棉区棉饲两熟模式中的生育期、产量、抗病性等,并从确保密度、统筹施肥、简化整枝、防治病虫害等方面介绍了其栽培技术要点,为棉饲两熟生产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祁杰  董合忠 《中国棉花》2023,(10):39-41
目前黄河流域棉区主要采用春棉品种、一年一熟、早春播种、地膜覆盖、精细管理、人工多次收花的栽培模式在中低产田种植棉花,虽然棉花产量较高,但用工多、投入大,吐絮分散,难以集中采收,且残膜污染严重。在多年试验基础上,用无膜晚播短季棉替代早春覆膜春棉,改精细管理、分次收花为轻简管理、集中收获,建立了短季棉无膜轻简栽培技术,省工节本,纯收益高于覆膜春棉,推广应用前景好。简要总结了该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并从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和集中采收等方面介绍了栽培技术要点,为黄河流域棉区发展短季棉无膜栽培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2016年以来,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根据鲁西北、鲁西南和黄河三角洲的不同生态特点,在这些地区开展了短季棉新品种德0720和德棉15号的小麦、大蒜和小黑麦(饲)三种茬后直播短季棉的轻简化栽培试验示范,取得了籽棉产量3742.35~4051.5 kg/hm2成效,并探索出了适合山东省该三植棉区特点的麦、蒜、饲后直播棉栽培模式与轻简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利用鲁北冬闲棉田发展棉饲两熟种植模式,可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产生显著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对棉饲两熟制的生产流程、棉花的品种选择、生产管理及饲草的品种选择、田间管理进行总结,为鲁北棉饲两熟制生产及技术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受生产成本升高、产业结构调整等诸多因素影响,山东植棉面积大幅下滑。为保障山东棉花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山东棉花研究中心经多年科研攻关,创建了棉花轻简高效栽培技术体系,通过降低物化成本和人工投入提高植棉效益;因地制宜发展出蒜(麦)后直播短季棉以及花椒间作蒜后直播短季棉的“三元”种植等高效种植模式;改革优化棉作制度,发展出黄河三角洲无膜短季棉、棉花花生宽幅间作定向轮作、饲草棉花两熟等新的棉作模式。同时,还帮建和扶持了一批涉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其不仅成为当地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的主力军,也成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开展农业技术服务的桥头堡。以上技术进展和举措为山东棉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0.
南方两熟棉区地膜棉,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两省沿海棉区;湖北省的鄂北岗地;四川省的丘陵棉区以及安徽省的淮北地区等。耕作制度系属粮棉两熟地区(部分一熟棉田),其种植方式主要有棉麦(大、小麦),棉油(油菜),棉豆(蚕豆)等。南方两熟棉区地膜棉虽然起步较迟,但发展比较  相似文献   

11.
关中灌区油菜的轮作和种植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粮、棉、油生产全局出发,谈谈关中灌区七十年代中期大面积种植甘蓝型油菜以来,油菜的轮作和种植方式。 一、粮油轮作和种植方式 粮油轮作是关中灌区种植油菜地区主要轮作形式,其具体方式有以下几种: 1.粮油两年三熟和三年五熟 关中中、西部宝鸡峡灌区和其它生产条件较差,人均耕地在二亩以上的地区,种植小麦,一年一熟生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江苏沿海地区夏播作物除种植水稻外,主要种植玉米、大豆及小杂粮,品种单一、效益较低。发展短季棉,可改善夏播作物品种结构,调剂茬口布局,提高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前景十分广阔。短季棉因播种时间晚,具有生长发育快、生育期相对较短、个体发育相对较小的特点,与春播中熟营养钵育苗棉花品种在栽培管理上差异较大。夺取短季棉高产除应抓好春播棉花共同的治虫防病、除草、松土、灭茬外,应重点抓好以下几点技术。1选择优质高产良种品种优劣是夺取短季棉高产的基础。如短季棉中棉所50是一个集高产、优质、抗病虫于一体的双价转基因棉…  相似文献   

13.
在人工工程脱盐的土地上,采用生物工程措施,种植较为耐盐碱的油菜棉花,是培肥地力,改良盐碱地最为经济有效的耕作方式。1984~1986年我们在河南省东部重盐碱地(全盐含量0.3%以上)进行了油菜棉花两熟栽培研究,不仅能使土壤含盐量迅速下  相似文献   

14.
为了筛选出鄱阳湖棉区种植短季棉品种中棉所58的最佳密度,结合鄱阳湖棉区短季棉生产情况,设6个密度梯度,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试验,测量不同处理的棉花农艺、产量性状,为鄱阳湖棉区发展短季棉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密度为12 0000株/hm~2较为适宜,其籽棉、皮棉产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与中熟棉对照品种常规密度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饲料油菜与牧草混合冬播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缓解冬季饲料作物缺乏的压力,改进冬季饲草的生产模式,提高饲草油菜的品质和种植效益,通过设置小区试验,将双低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分别与紫云英、黑麦草和光叶苕子等冬季牧草按比例混播,测定各处理的生物学产量、粗蛋白含量等指标,探寻油菜与牧草混播技术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油菜与光叶苕子、紫云英、黑麦草的混播效应存在显著差异。(1)光叶苕子与油菜混播均可以提高饲草的鲜样总产量,且在密度按1:4(油菜按15 000株/hm2的播种量)混播时,各取样时期的饲料鲜、干样产量均较高,油菜终花期时该处理的粗蛋白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2)与紫云英混播,也可提高饲料油菜的鲜样产量,但差异不显著,且紫云英因光照不足,油菜初花期时已全部死亡。(3)与黑麦草混播后,饲料鲜样产量、粗蛋白产量均显著下降。因此,油菜与光叶苕子混播是进一步提高长江流域冬季饲料作物生产效应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6.
永年县位于河北省南部,现有耕地约6万hm^2,农业人口81.96万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棉花、小麦是永年县主要作物。为保障粮食安全,提高棉田综合生产能力,缓解人多地少、粮棉争地的矛盾,2009年永年县开始试验、示范推广麦后棉苗移栽新技术,利用移栽棉和小麦连作,在植棉面积不减少的情况下,一年多收一茬小麦,棉花一年一熟种植改为棉花、小麦一年两熟种植,将春棉田撂荒白地变为麦田,实现四季长青。  相似文献   

17.
华北平原不同种植模式的水氮利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7~2009年在河北省中国农业大学吴桥实验站进行两年的田间定位试验,试验设3个种植模式,分别为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常规模式、春玉米一熟优化管理模式和冬小麦-夏玉米-春玉米两年三熟优化管理模式,探讨在华北地区通过调整种植模式的途径实现农业节水减氮的潜力。结果表明,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常规模式(对照)具有显著产量优势,但水分利用率和氮肥利用率均较低,水氮浪费较为严重,不利于华北平原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对照相比,春玉米一熟模式水氮消耗量最小,水氮利用率均显著提高,具有良好的环境效应,但其产量降低较多,不适宜在生产中单独推广;两年三熟模式两年总灌溉用水量降低了63%,氮肥用量降低了75%,产量降低了21%,节水减氮效果明显,水氮利用效率显著提高,该模式进一步完善后可适当推广。  相似文献   

18.
杨振武 《作物研究》1994,8(2):47-47
棉花与油菜套种栽培技术杨振武(湖南省安乡县农业局415600)1品种选择与种植规格棉花与油菜套种的棉花品种主要有泗棉2号、湘棉15号等。油菜应选择高产、早熟或中熟偏迟的高杆品种,如杂交油菜秦油2号,双低油菜湘油13号,还有湘油10号等。棉油两熟套种,...  相似文献   

19.
2004-2005年,在益阳市开展了双季稻主产区稻田不同保护性耕作种植模式的作物生长发育与经济效益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保护性耕作栽培条件下,双季水稻生长发育具有较明显的优势,群体结构照好,经济产量和生物学产量明显增加,综合经济效益显著提高。5种冬种模式的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成本效率以马铃薯-双季稻、黑麦草-双季稻和小黑麦-双季稻排在前3位,而油菜-双季稻和绿肥-双季稻较低。  相似文献   

20.
短季棉推广与耕作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季棉推广与耕作制改革何瑞婵,丁子福,王三才湖北省农科院经作所武汉4300641麦棉两熟制1.1小麦与短季棉两熟栽培(连作、套种、移栽)。对生产条件好、土壤肥力较高、人多地少、灌溉水源充足的棉区,或具有夏粮高产优势的宜棉地区,如我省鄂北岗地,适当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