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魔芋软腐病、白绢病的发生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症状和发生特点1 .1 症状(1 )魔芋软腐病 :苗期即可表现症状。如果出苗期苗尖弯曲 ,叶不能完全展开 ,则下部叶柄和种芋腐烂或仅种芋腐烂。魔芋展叶后发病 ,有的叶片向叶柄弯曲 ,株型呈蘑菇状 ,叶片稍黄 ,有的叶片不展开 ,两者地下种芋均腐烂。生长期发病 ,植株半边发黄或整株发黄 ,有的叶片略显萎蔫 ,病害进一步发展可导致整株枯死。半边发黄则地下块茎半边腐烂 ,整株发黄则整个块茎腐烂 ,严重者块茎只剩下一块空皮。生长期发病还可表现为叶柄茎部腐烂 ,导致折断倒伏 ,由于发病快 ,叶片仍为绿色。也有的叶片先发病 ,初期在叶片上出现暗…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水稻细菌性基腐病在锦屏县发病面积迅速扩展,为害加重。由于农户对该病的发生了解甚少,防治方法不当,对水稻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为了有效防控该病的发生为害,笔者介绍其发病症状、传播途径,分析发病原因和流行特点,并提出防控措施,以供参考。1.症状该病从水稻分蘖期至灌浆期均可发病,在锦屏  相似文献   

3.
<正>番茄是蔬菜兼水果的作物之一,在生产中,番茄主要病害有立枯病、叶霉病、灰霉病、青枯病、病毒病、早疫病、晚疫病等,影响番茄的生长,造成番茄减产。为了有效防治番茄病害,笔者介绍番茄主要病害的防治方法。1番茄立枯病1.1症状与诊断幼苗受侵染后,茎基部或根部出现圆形或近圆形褐色病斑,病斑上下左右扩展,细缢呈线状,上部叶片逐渐发黄,干枯死亡。发病初期,病苗皮层变色腐烂,地上部分白天中午表  相似文献   

4.
正豇豆轮纹病又称灰斑病、棒孢叶斑病,是豇豆的一种常见病害。近年该病在豇豆上的为害呈上升态势,多在开花结荚后发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茎和豆荚,影响豇豆产量。1发病症状1.1叶片症状初期出现红褐色小斑点,微突起,扩大后,病斑圆形或近圆形,直径4~8 mm,红褐色,边缘明显,斑面上有明显的同心轮纹,病部中心轮纹颜色稍深,病部组织不产生黑色小粒点。后期病斑连片,叶片发黄枯死。叶脉发病,呈褐色坏死斑。天气  相似文献   

5.
2000年武威市凉州区和古浪县玉米制种田普遍发生一种苗期叶枯类病害 ,其症状与目前已报道的各种玉米苗期病害均有明显差别 ,生产中防治难度较大。为了及时掌握该病的致病菌及发生规律 ,为大田防治提供依据 ,笔者对该病害的发生危害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 ,并配合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 ,对病原菌进行了鉴定。1为害症状该病害典型症状为 :叶片生灰绿色至黄白色线状条斑 ,与叶脉平行 ,具不规则或波浪形边缘 ;喇叭口多不张开且叶尖端向下扭曲 ;玉米节部呈褐色。多数病株根系发育正常 ,亦有少数病株根毛减少 ,初生根老化 ,次生根少或无 ,叶片自下…  相似文献   

6.
襄樊市有着较长种植山药的传统历史,现种植面积达1.2万hm2。山药已逐渐成为我市山区县(市)的主导产业之一。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和面积的扩大,加之山区特殊的气候条件,山药炭疽病日趋严重。近几年来通过对山药炭疽病的调查研究,我们基本摸清了其发生特点,制定了一套综合防治的办法。1发生特点1.1症状表现炭疽病一般先从山药植株下部发病。主要为害叶片及藤茎。叶片染病后有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症状类型。急性型:典型而常见,发病快,为害重,约占发病面积的60%左右;病斑较小,多在叶柄与叶片或中柄与茎蔓交界处出现不规则形的褐色病斑,而在叶面上…  相似文献   

7.
随着桐梓县种植业结构的调整 ,市场经济格局的变化 ,人们对保健食品的要求不断提高 ,魔芋在桐梓县的栽培面积已不断扩大。但是 ,发展魔芋生产 ,首先要抓好病害防治 ,现将桐梓县魔芋栽培主要病害综合防治技术作如下简述 :1 发病症状1.1 软腐病 魔芋软腐病属细菌性病害 ,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和球茎。苗期发病后 ,叶柄、种芋发生腐烂 ,叶片展开后染病 ,叶脉、叶柄出现水渍状条斑 ,有汁液流出使叶柄腐烂 ;球茎染病 ,全株或半株发黄、叶片萎蔫 ,球茎逐点蓝灰色或灰褐色粘液状腐烂 ,并发出恶臭味 ,植株基部染病 ,呈软腐倒伏干枯。1.2 白绢…  相似文献   

8.
苦瓜炭疽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苦瓜炭疽病是苦瓜生产的重要病害 ,发生普遍 ,为害重。1 为害症状幼苗、成株期叶片、茎、瓜条均可发病。幼苗期发病时 ,子叶边缘呈现褐色半圆形或圆形病斑 ,稍凹陷。成株期叶片发病 ,叶部病斑近圆形 ,大小不等 ,初为水渍状 ,很快干枯呈红褐色 ,边缘有黄色晕圈 ,常常几个小病斑连在一起 ,呈不规则大病斑。病斑上轮生黑色小点 ,潮湿时 ,病斑上生有粉红色粘稠物质 ,在干燥条件下 ,病斑常开裂 ,穿孔。茎上病斑灰白色至深褐色 ,稍凹陷 ,表面有粉红色小点。幼瓜、成瓜均可发病 ,病斑近圆形 ,初为淡黄褐色 ,后变红褐色至褐色 ,稍凹陷。湿度大时 ,…  相似文献   

9.
扬士杰 《江西植保》2000,23(4):118-118,109
大白菜“干烧心”是大白菜主要病害之一,一般发病率在30~50%,严重的达70~80%,并有逐年发展的趋势,严重影响大白菜的生产,由于此病属生理性病害,不少农户却对其喷药防治,缺乏防治经验。笔者自97年以来,连续三年对宜春市郊区大白菜“干烧心”发生原因进行调查及试验,总结出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以指导农户正确防治。1 症状大白菜“干烧心”常在莲座期和结球期发生,以结球期发病较重。发病初期,新叶顶端边缘呈水渍状,后变淡黄色,并逐渐产生白色枯萎带,潮湿时腐烂。发病后期,叶缘卷曲,叶柄出现褐色条纹,并有整齐的小孔。严重时,结球内部叶片边…  相似文献   

10.
百合枯萎病又称茎腐病 ,半知菌类真菌是百合生产上的重要病害。染病株初期表现生长缓慢 ,下部叶片发黄失去光泽 ,后症状渐向上扩展 ,最后全株叶片萎蔫下垂 ,变褐后枯死。此外 ,尖镰孢菌百合专化型还可侵染鳞茎外皮基部 ,基盘上出现褐色坏死或腐烂 ,造成鳞片散落。从病鳞茎长出的植株叶片发黄或变紫 ,花茎少且小 ,鳞茎没有全部烂掉时就裂开 ,引起鳞茎腐烂后枯死。发病特点 :病菌以菌丝体在鳞茎内或以菌丝体及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 ,成为翌年初侵染源。该病常与百合其他地下根腐、鳞片腐等同时发生 ,带病鳞茎和污染的土壤是该病主要侵染源…  相似文献   

11.
《湖北植保》2012,(2):54-54
辣椒白斑病是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目柱格孢属真菌引起的病害,在辣椒种植区域均有发生,田间发病较普遍。病害初发生时症状极易与白粉病、霜霉病混淆。辣椒白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开始在叶片正面出现褪绿的斑点,背面产生白色霉层,随着病情的发展,变为褐色斑,病斑边缘呈棕褐色,中央灰白色,略凹陷。  相似文献   

12.
兴化市果园场桃树为主栽树种之一 ,过去桃缩叶病经常发生 ,严重时引起大量落叶 ,造成树势衰弱 ,影响当年产量与花芽发育质量。我们采用综合防治方法 ,有效控制了桃缩叶病的为害 ,现将缩叶病的症状、发病过程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 症状春天发芽时 ,感病嫩叶呈卷曲状、发红。叶片长大后增厚且变脆 ,卷曲、呈红褐色 ,以后在叶片表面出现银白色粉状物 ,病叶变褐色 ,焦枯脱落 ,腋芽再次长出新叶。但以后长出的新叶一般不再受害。2 发病过程桃缩叶病病原是真菌 ,主要为害叶片 ,但在发病严重时也为害花、嫩梢等。病菌以子囊孢子或芽孢子在树皮或…  相似文献   

13.
莴苣霜霉病、菌核病、病毒病等在当地露地和保护地栽培都普遍发生 ,尤其是保护地栽培受害损失最重。现介绍几种病害的识别与防治方法。1霜霉病症状 :先在植株下部叶片正面出现淡黄色近圆形或多角形病斑 ,后期病斑变为褐色干枯。发病重时 ,叶片上病斑相互连结成块 ,叶片迅速黄枯 ,而且在叶背面病斑处多会出现白色霜状霉层。侵染途径 :风、雨、农事操作发病条件 :低温、多雨、潮湿危害部位 :叶片防治方法 :及时清除病残体 ,清洁田园 ;合理密植 ,理通“三”沟降湿度。苗期发病可用25 %甲霜灵可湿粉、75 %百菌清可湿粉600倍液 ,或40 %…  相似文献   

14.
王登科 《植物医生》2001,14(3):31-32
水稻纹枯病是水稻上普遍发生的病害 ,近年来随着耕作制度的改变、施肥量的增加、种植密度的提高 ,病害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弄清其发病条件和规律 ,为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对水稻生产具有现实意义。于1999至2000年对余庆县的水稻纹枯病进行了调查。1发生规律1.1发病与生育期经过2年调查 ,水稻纹枯病的见病期一般在6月25日左右 ,即分蘖期开始发病 ,7月10日左右和8月10日左右分别有一个病情激增期 ,以圆秆到抽穗为发病盛期 ,特别是在孕穗期最严重。主要危害叶鞘 ,次为叶片 ,后期也能侵害穗颈和茎秆。1.2发病与栽培管…  相似文献   

15.
<正>水稻是雷山县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5 333 hm~2,每年稻瘟病(叶瘟和穗颈瘟)发病面积在1 000 hm~2以上。2014年水稻穗颈瘟的发病面积为872 hm~2,造成120 hm~2水稻绝收。为进一步做好水稻穗颈瘟的防治,笔者分析2014年水稻穗颈瘟偏重发生原因,并提出防治对策。1.为害症状水稻穗颈瘟发生在穗颈、枝梗处。在稻株穗颈上,初期生褐色小点,扩展后变为褐色或黑褐色,当  相似文献   

16.
2001年漯河地区玉米苗枯病重发原因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两年,玉米苗枯病在漯河市普遍发生,严重影响了玉米的生产。笔者根据该病在2000年的发生情况,于2001年对该病重发的原因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查分析。1发病情况病株表现症状多在玉米二、三叶期,以三叶期发病较多,发生时间为6月中、下旬至8月初。病株一般是在种子根的1处或几处首先变褐,然后扩展到根的1段,导致根系发育不良根毛减少或无;继之,根系逐渐变成黑褐色,在第一节间形成坏死环,茎基呈水渍状腐烂。病苗地上部表现为叶片发黄,边缘焦枯,心叶卷曲易折,以后叶片由下向上逐渐干枯。当拔苗时茎基部节间极易断裂。…  相似文献   

17.
石榴枯萎病是云南省石榴生产中近年发生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并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对云南石榴种植业威胁极大。经检索该病害与1999年印度首次报道的由子囊菌甘薯长喙壳(CeratocystisfimbriataEl-lisetHalsted)引起的石榴枯萎病症状极为相似,目前国内仅在云南发生,国外相关研究报道也很少。该病害于1990年在印度Bijapur区首次发现,1993年迅速蔓延至整个Karnataka石榴种植园。病害初期症状表现为少数枝条上叶片发黄萎蔫,在数周内植株发病死亡;在许多发病石榴园发现茶植小蠹虫(XyleborusfornicatusEichh.),并从虫体上分离到该病原,初步确定树体…  相似文献   

18.
水稻缺铁是一种偶发于水稻秧田的生理性病害,2003年旌德县单季稻个别秧田发生较重。由于该病害的发生症状与缺锌有许多相似之处,有时容易把缺铁误当成缺锌。为了很好地区别这两种病害,我们将两种病害的症状进行比较,找出了两种症状的不同之处。1症状识别水稻缺铁和缺锌都表现为新叶变白,但各自的症状表现存在差异,具体表现有3个方面:1)两种病害在水稻上的发生时间存在差异。水稻缺铁症状一般发生在秧田的幼苗期;而水稻缺锌主要发生在水稻移栽返青后,发病高峰在水稻移栽后2~3周,即水稻分蘖期。2)水稻缺铁,除叶片褪绿变白外,秧苗生长比较正常…  相似文献   

19.
芒果梢枯流胶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芒果梢枯流胶病及其防治龚标勋(海南省白沙县植保植检站572800)一、症状枝条感病初期,组织变色,皮层出现坏死溃疡病斑,并流出白色至褐色的树胶。感病部位以上的枝条枯萎,病部以下抽出的小枝梢叶片褐色变黄,最后整个枝条枯萎。花梗受害发生纵裂缝。幼果受害,...  相似文献   

20.
山药褐斑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药褐斑病又称山药白涩病、叶枯病、斑纹病。此病主要为害山药的叶片和茎枝,严重时造成叶片干枯和茎蔓枯死。近年来,山药褐斑病有不断加重的趋势。为此,笔者于2000~2002年对此病的症状及发生特点进行了观察,并开展了药剂防治试验。1症状病害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发病初期叶面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