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我国鲑鳟鱼养殖品种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几年,我国蛙鳟鱼(本文特指鲑亚科鲑属、大马哈鱼属和红点鲑属的)养殖品种迅速增加,已由上世纪80年代的虹鳟鱼1种发展到10余种,主要有:虹鳟(道氏),褐鳟,金鳟,银鲑(银大马哈鱼),大鳞鲑(大鳞大马哈鱼),大西洋鲑,太平洋鲑,北极红点鲑,白斑红点鲑,花羔红点鲑,硬头鳟(全雌),彩虹鳟(全雌或3倍体),山女鳟(孟苏大马哈鱼)等。以上鱼类  相似文献   

2.
正硬头鳟(steelhead,salmon gairdneri)身体呈长纺锤形,吻圆,背部和头部呈苍青色或深灰色,腹部呈银白色或苍青色,体侧、背部和鳍都有分散的小黑点。与虹鳟相比,头部较宽大,且头骨较硬,沿侧线无明显彩虹带,生殖季节具较短彩虹带,虹鳟头背部呈灰黑色,硬头鳟头背部颜色较虹鳟浅,尤其在非生殖季节更明显,呈青灰色,身上斑点较虹鳟大而稀疏。硬头鳟的肉色和肉质优于虹鳟,在饵料利用  相似文献   

3.
<正>硬头鳟(steelhead,salmon gairdneri)拉丁名为Oncorhynchus mykiss,属鲑形目(Salmoniformes)、鲑科(Salmonidae)、太平洋鲑属(Oncorhynchus),原产于美国阿拉斯加的kuskokwin河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和平河等水域,属于冷水性鱼类。硬头蹲和虹鳟同为一种,虹鳟  相似文献   

4.
硬头鳟为大麻哈鱼属,洄游性冷水鱼类,原产于美国阿拉斯加的Kuskokwin河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和平河等水域。硬头鳟与虹鳟亲缘近,体形相似,体表有差异,沿体侧侧线无明显的彩虹带,上半部暗绿色,  相似文献   

5.
正硬头鳟(steelhead,salmon gairdneri)拉丁名为Oncorhynchus mykiss,属鲑形目(Salmoniformes)、鲑科(Salmonidae)、太平洋鲑属(Oncorhynchus),原产于美国阿拉斯加的kuskokwin河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和平河等水域,属冷水性鱼类。硬头蹲和虹鳟同为一种,虹鳟为陆封型,硬头鳟为洄游型(广盐性),后经过驯化改  相似文献   

6.
硬头鳟(Oncorhy nchus Mykiss),大麻哈鱼属,原为洄游性冷水鱼类,鱼类学家经过系统选育、驯化,并运用生物基因工程技术,改变了其洄游的习性,使其可以终生生活于淡水中,为人工养殖提供了便利条件。硬头鳟与虹鳟亲缘关系较近,体形也与虹鳟相似,但体表有差异:硬头鳟沿体侧侧线无明显的彩虹带,上半部暗绿色,下半部银白色,  相似文献   

7.
金鳟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鳟 (Oncorhynchus mykiss)是日本长野县水产试验场从虹鳟鱼群体中发现的身体呈金黄色的突变品系。 1996年 12月黑龙江水产研究所从日本引进同型结合纯系发眼卵 1万粒。经 3年多的试验养殖从发眼卵至亲鱼育成及人工繁殖均取得了成功。证明我国的冷水资源适于金鳟养殖,金鳟将成为我国养鳟业的重要养殖新品种。金鳟与虹鳟是同一种鱼类,引进后取名金鳟。   一、生物学特性   金鳟属鲑科鲑属鱼类。同型结合纯系金鳟发眼卵粒径 4.0~ 6.0毫米,因卵内有一直径约 1.5~ 2.5毫米的玫瑰红色油球而呈鲜艳的红色。金鳟体型与虹鳟相似,周身…  相似文献   

8.
正虹鳟鱼(Oncorhynchus mykiss)隶属鲑形目Salmoniformes,鲑科Salmonidae,大麻哈鱼属(又叫太平洋鲑属)Oncorhynchus,俗称鳟鱼。虹鳟是世界上广泛养殖的重要冷水性鱼类。因成熟个体沿侧线有一棕红色纵纹,似彩虹,故名。原产于北美洲北部和太平洋西岸,主要生活在低温淡水中,对养殖水域的水质要求较高。七彩鲑(Salvelinus fontinalis)、虹鳟(Oncorhynchus  相似文献   

9.
虹鳟、棕鳟均为优质水产养殖品种,亚东鲑为棕鳟的同物异名,是19世纪西藏由欧洲引进。为探索杂种优势,对亚东鲑和虹鳟进行杂交试验,对其子一代幼鱼与虹鳟、棕鳟进行了体长和体质量测定。采用ITS1基因分析其遗传关系,并与巴基斯坦引进的棕鳟对比研究。结果发现F_1代体长、体质量增长快于虹鳟、棕鳟,其遗传多样性高于亚东鲑和虹鳟,略低于棕鳟,表明F1代具有一定杂种优势。此外,棕鳟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也反映出从巴基斯坦引进的发眼卵遗传背景较好,具有进一步养殖选育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鲑鳟鱼的营养价值及其食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人们所说鲑鳟鱼,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它并不特指某一种鱼,而是鲑鱼和鳟鱼的统称。而鲑鱼和鳟鱼各自又包括许多种类,如大西洋鲑、太平洋鲑、银鲑、北鲑等都属于鲑鱼,虹鳟、河鳟、金鳟等都称为鳟鱼。因此严格地讲,应该称其为鲑科鱼类,它包括鲑亚科和白鲑亚科所属的所有种类。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采用分类学方法从鱼体的结构特征上发现,世界上现共有鲑科鱼类66个品种。人们之所以将如此多的鲑科鱼类笼统地称之为鲑鳟鱼,在很大程度上也与大西洋鲑和虹鳟这两种鱼在鲑鳟鱼总产量中一直占有绝对优势有关。如2000年全球鲑鳟鱼产量中排在前三位的是…  相似文献   

11.
远东红点鲑(Salvelinus leucomaenisf pipiuvius)俗名白点鲑,属鲑科红点鲑属,体态纺锤型,体色青灰色,喜栖清澈无污染的冷水水域.与虹鳟、金鳟等其他养殖冷水性鱼类相比,远东红点鲑喜食沉底的人工配合饲料.这种鱼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对病毒抗感染力强.  相似文献   

12.
娄忠玉 《淡水渔业》2002,32(1):44-44
鲑鳟鱼是优质的冷水性鱼类 ,欧美国家养殖极为普遍。我国从上世纪 5 0年代开始养殖虹鳟 ,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随着渔业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 ,我国鲑鳟鱼类的养殖范围 ,正由北方向南方扩展 ,养殖品种也由单一的虹鳟鱼扩大到金鳟 ,白点鲑 ,银鲑 ,大西洋鲑 ,等等。虽然这些鱼类都属鲑科 ,但是它们摄食习性相差很大 ,在生产中必须采取不同的投喂方式。1 虹鳟。虹鳟是养殖时间最长的鲑科鱼类 ,已经完全驯化。虹鳟性凶猛 ,贪食 ,能在水面、水中和池底摄食 ,抢食激烈 ,有跟人走动索饵习性。投喂时 ,可定点成片地撒投饲料 ,一般站在池埂的中间 ,向…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大西洋鲑(Salmo salar)、三倍体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金鳟(Oncorhynchus mykiss)3种鱼肌肉营养成分和品质特性,利用生化分析、物性分析方法分析3种鱼肌肉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肉色、系水力和质构特性。结果表明,大西洋鲑、三倍体虹鳟、金鳟肌肉的水分质量分数分别为62.91%、67.15%、73.02%,粗蛋白质量分数分别为22.39%、21.03%、22.11%,粗脂肪质量分数分别为14.64%、17.16%、5.11%。3种鱼肌肉的滴水损失、黄色值(b~*)、羟脯氨酸含量、内聚性均显著不差异(P0.05)。3种鱼肌肉的硬度和咀嚼性由低到高依次为大西洋鲑、三倍体虹鳟、金鳟,而pH值的结果则与之相反(P0.05)。大西洋鲑和三倍体虹鳟肌肉的灰分、解冻损失、蒸煮损失、回复性、弹性和红色值(a~*)差异不显著(P0.05),但灰分、蒸煮损失、回复性均小于金鳟肌肉的对应指标(P0.05),弹性和红色值(a~*)则均大于金鳟肌肉的对应指标(P0.05)。大西洋鲑、三倍体虹鳟、金鳟肌肉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分别为42.28%、41.84%、41.63%(质量分数),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EAA/NEAA)比值分别为73.25%、71.94%、71.32%,均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对优质蛋白质的评价标准;3种鱼肌肉中均检测到22种脂肪酸,组成丰富,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综上所述,3种鱼的肌肉都是符合人体营养需求的优质水产品,其中大西洋鲑和三倍体虹鳟肉质接近,且都优于金鳟的肉质。  相似文献   

14.
虹鳟、山女鳟的营养与饲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野生虹鳟鱼主要摄食水生昆虫、落水昆虫和小型鱼虾。被驯化成家养鱼类的初期,人工饲料主要是生鲜鱼制成的鱼酱或软颗粒饲料。直到本世纪初期,美国的科学家率先开始研究以虹鳟鱼为主的鲑鳟鱼类的营养学和饲料问题。20世纪60年代全价硬颗粒饲料问世以来,虹鳟鱼的养殖效率大幅度提高。山女鳟是60年代日本由土著野生山女鳟经人工驯养成的池养鱼类,与虹鳟鱼同属鲑科鲑属,摄食习性与虹鳟相似。山女鳟家化驯养期间,虹鳟鱼全价硬颗粒饲料已经研制成功。研究者借鉴虹鳟鱼饲料配制技术开发了山女鳟全价饲料。此后数十年的养殖实践证明山女鳟的营养需求与虹鳟鱼大体相似。但是虹鳟、山鱼鳟的营养与饲料问题的研究并未终止,至今仍是世界养鳟业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正>金鳟属于鲑科的一种冷水性鱼类,是虹鳟养殖过程中因基因突变选育出的一个鲑鳟鱼新品种,其背部及侧身金黄,腹部雪白,眼睛橘红色,形体极为好看,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生活于冷水环境,习性和虹鳟相似,适应性广泛,适合于大面积推广养殖。金鳟既有虹鳟鱼肉质细嫩、少刺,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的特点,又有虹鳟无法媲美的漂亮体色,既有美食之功效,也有观赏价值,非常适合在网箱中集约化养殖,也适用于水库散养、恒温的山泉水中筑池养殖、冷水性水库中大面积围网垂钓放养,深受养殖户喜爱,养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淡水养殖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对冷水资源及冷水性鱼类的开发和养殖直到本世纪60年代初才以虹鳟养殖为先导,载入史册。经历了近40年的发展,虹鳟及其它鲑科鱼类的养殖才可以说取得了令人可喜的进展。 1.养鳟历史和沿革 1959年朝鲜金日成赠送周总理5万粒虹鳟发眼卵和6000尾当年鱼种揭开了中国大陆养鳟序幕。同年在我省海林县横道河子镇建立了第一个虹鳟试验站。此后经4年的试  相似文献   

17.
金鳟隶属鲑形目、鲑亚科、鲑属,是虹鳟体色发生突变的一个变种,后经选育而成的体色呈金黄色的突变品系。纯系金鳟体质较弱,抗病力低,而与虹鳟的杂交一代体质明显优于纯系亲本金鳟,从稚鱼至成鱼较其亲本表现出摄食力强、耐高密度饲育的优势。它体色富贵华丽,姿态优雅端庄,肉味鲜美可口,除食用外还适于观赏,是目前中国养鳟业的新秀。加强苗种培育,是金  相似文献   

18.
金鳟(Bidyanus bidyanus)隶属鲑科,鳟属,又名甘脂鱼、黑珍珠石斑。金鳟是虹鳟的变种,体形与虹鳟相同,是日本长野县水产试验场从虹鳟突变种选育出的性状稳定的金黄体色新品系。金鳟全身终生呈金黄色或黄色,腹部色泽稍浅,故此得名金鳟。该鱼适应性强,耐寒、耐热性及抗病力也较一般养殖  相似文献   

19.
哈尔滨市地处寒温带,冷水资源十分丰富,全市可养殖水面74.8万亩,非常适合发展名优冷水性鱼类为主的水产养殖业,是促进我市质量效益型渔业发展的潜力所在。迄今为止,哈尔滨市已开发养殖的名优冷水性鱼类有大眼狮鲈、湖白鲑、太平洋鲑、鲟鱼、金鳟、彩虹鳟、银鲑等多个品种,但苗种来源多为从加拿大、美国、日本等地进口,  相似文献   

20.
在水产养殖中,“氟苯尼考”(FFC,florfenicol)是专门设计在水产饲料上使用的抗生素药物之一,已经广泛应用于防治细菌性疾病,如日本在黄狮鱼、真鲷、虹鳟、银鲑、竹荚鱼,韩国在黄狮鱼、鳗鱼,英国在大西洋鳟上已批准使用。2002年,位于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兽药学院的国家温水鱼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