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正>1材料1.1地点陕西省草滩团头鲂良种场,合阳县,大荔县。1.2鱼种2009年将2008年在陕西省草滩团头鲂良种场养殖的1 280 kg鱼种放养在本场进行成鱼养殖试验,其余鱼种和2008年合阳生产的鱼种在合阳县洽川镇、黑池镇、马家庄乡进行推广成鱼养殖试验。2010、2011年在合阳、大荔县分别投放上年度本县生产的鱼种进行成鱼主养和套养推广。主养放养量为18 750尾/hm2,套养鲢、鳙鱼种4 500尾/hm2;套养放养量为1 500尾/hm2左右。  相似文献   

2.
"浦江1号"团头鲂是上海水产大学经16年选育而成的一个团头鲂优良品种,具有生长快,体型好等特点,自从推广养殖以来已普遍得到各地养殖户的青睐,特别在北方地区,能缩短1年的养殖周期.上海市松江区水产良种场(国家级)在专业繁育"浦江1号"团头鲂的基础上,近年来对"浦江1号"团头鲂鱼种高效生态养殖技术进行试验,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兴凯湖大白鱼在吉林省池塘高密度养殖的可行性以及相同放养密度、不同放养规格及搭配品种情况下的经济效益,2019年5月-9月,在吉林省长春市九台水产良种场,选择两口池塘进行试验。1~#池塘、2~#池塘兴凯湖大白鱼鱼种投放密度均为9 600尾/hm~2。1~#池塘兴凯湖大白鱼鱼种投放平均规格为0.125 kg/尾,2~#池塘兴凯湖大白鱼鱼种投放平均规格为0.175 kg/尾。经过5个月的养殖,证明两个试验池的兴凯湖大白鱼均可养成商品规格。从整体经济效益看,1~#池塘优于2~#池塘。  相似文献   

4.
团头鲂又称鳊鱼、鲂鱼、武昌鱼等,属鲤形目、鲤科,体呈菱形,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已成为水产品市场的畅销品种.滁州市福家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为安徽省省级水产良种场,以苗种繁育和团头鲂鱼种养殖为主,近年来由于养殖技术落后等原因,团头鲂鱼种培育单产一直处于较低水平,2011年池塘养殖团头鲂鱼种均产量仅有340 kg667 m2,为充分发挥养殖水面的生产潜力,提高鱼种养殖产量和效益,2012年在滁州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站的技术和资金的支持下,该公司引进和应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开展了池塘养殖团头鲂鱼种高产试验示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高产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们于1994~1995年进行了池塘主养团头鲂的试验,在面积为2230多平方米的池塘中,放养平均规格为121克的团头鲂鱼种3550尾、平均规格为117.5克的鲢鱼种400尾,平均规格为60克的鳙鱼种100尾,平均规格为全长3厘米的大口黑鲈鱼种200尾。从4月16日(水温10℃)开始投喂颗粒饲料,到8月21日收获,养殖期125天,共生产出商品鱼1358.5公斤,共中团头鲂  相似文献   

6.
团头鲂是一种野生的草食性鱼类,是我国特有的淡水养殖品种。 60年代初我国科技工作者易伯鲁等对团头鲂的繁殖、饲养管理方法等进行了研究,证明团头鲂可以作为新的养殖对象。 80年代已在南方很多省、市大面积推广养殖,并取得了很好的养殖效果。北方地区池塘养殖团头鲂起步晚。 1991年吉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承担省科委“池塘主养团头鲂试验研究”科研项目,经过 4年的研究和多年的推广应用,已经摸索出一套适合北方寒冷地区池塘养殖团头鲂的高产技术,并已初具规模。池塘主养 1龄团头鲂鱼种可达 300千克 /667米 2以上,主养 2龄团头鲂鱼种和…  相似文献   

7.
马文辉 《水产养殖》2009,30(6):17-18
甘肃永靖县属高原地区,平均海拔2000m,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多年来池塘养殖主要以鲤鱼为主。近几年来,养殖效益连年下滑,而养殖团头鲂的成本低于鲤鱼,市场需求量大,成为替代鲤鱼的当家品种。而优质大规格团头鲂鱼种,严重短缺,外地调运成活率低,成本高,为了解决鱼种自给,于2007年进行了团头鲂鱼种池塘高密度养殖试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池塘主养团头鲂鱼种高产技术为适应养殖品种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的需要,我们于1990~1991年进行了“池塘主养团头鲂高产技术”试验。通过省级验收、鉴定,19.59亩水面,总净产鱼种13134kg,平均亩净产鱼种670.04kg,其中团头鲂亩净产397.5...  相似文献   

9.
<正>上海市松江区水产良种场是以团头鲂"浦江1号"保种、选育和良种生产为主的国家级水产良种场,十余年来,一直致力于团头鲂"浦江1号"生态养殖技术的探索,已形成团头鲂"浦江1号"鱼种高效生态养殖技术和团头鲂"浦江1号"商品鱼健康养殖技术。同时,该场还积极研发与之配套的高效养殖模式,先后研发了当年养成、翌年夏季养成、秋季养成、冬季养成、一年两茬养殖和一年两次上市6种模式。本文将此6种养殖模式近年来的养殖效益情况做  相似文献   

10.
2006年我们承担县科技局下达《团头鲂"浦江一号"引进养殖技术》课题项目,从上海松江鱼种场引进团头鲂"浦江一号"新品种乌仔鱼苗5万尾,投入池塘培育出塘夏花4.36万尾,成活率达87.2%。池塘春片培育,平均亩投放夏花6000尾,出塘5474尾,成活率达91.2%。  相似文献   

11.
<正>本文以江苏苏南地区团头鲂池塘养殖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无锡宜兴地区、常州武进地区这两个团头鲂池塘主养区域,以单个池塘为研究对象,选择使用同一品牌饲料的4个代表不同团头鲂养殖模式的池塘,在同一个养殖年度内(2012年),依据其鱼种的放养模式、放养规格、放养密度、全年的饲料使用量、养殖周期结束时的渔获量等数据,从养殖鱼类的生长速度、增重量、经济价值增值量以及饲料效率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团头鲂池塘养殖模式下的团头鲂生长速度、饲料效率和经济效益,探讨团头鲂池塘养殖模式与养殖经济效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正>近几年,为了充分挖掘池塘生产潜能、规避单一养殖河蟹的风险,各地都开展了蟹池多品种混养模式的摸索和研究。兴化市渔业技术指导站承担省水产三新工程"多品种养殖模式研究与集成示范"项目,为探索河蟹搭配不同规格沙塘鳢的养殖效果,于2014年在项目实施区兴化市科兴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示范基地分别进行了蟹池套养体长2厘米和3厘米两种不同规格沙塘鳢养殖模式的比较试验。一、条件与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基地有6口池,每口7亩,编为1#、2#、3#、4#、5#、6#池。1#、2#、3#池采用河蟹与规格为2厘米###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在江苏常州通过利用美国大豆协会的80:20池塘养殖模式和豆粕型成鱼饲料对团头鲂从鱼种至成鱼阶段的生长性能进行了评价。试验在3口5亩的鱼池中进行,每亩放养团头鲂800尾和白鲢100尾。经188天饲养,团头鲂从50克/尾长至平均462克/尾。团头鲂和白鲢的平均毛产量分别为387千克/亩和113千克/亩,平均成活率分别为100%和95%。团头鲂对该豆粕型全植物性蛋白饲料的平均饲料转化系数为1.22:1。养殖试验的平均净利润为人民币705元/亩,平均投资回报率为34.5%。利用80:20池塘养殖技术和豆粕型饲料进行团头鲂养殖,表现了团头鲂生长快、主动摄食和饲料系数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团头鲂又名武昌鱼,是一种以植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优质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倍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笔者从2000年~2001年对池塘驯化投喂颗粒饲料主养团头鲂进行了试验,摸索出了一套高产高效技术,现将养殖试验中的主要情况报告如下:一、试验材料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2亩,池深2.5m,水源采用地下水,池底平坦,淤泥厚15cm。进排水方便,并配备1.5kW的增氧机一台。2.鱼种规格、质量:鱼种规格均匀一致,健康无病。团头鲂鱼种为50g~60g/尾,鲢、鳙鱼种50g~100g/尾,鲫鱼10g~20g/尾。3…  相似文献   

15.
团头鲂原产于长江中游的一些大中型湖泊中,北京地区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引进并大面积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近年来该群体出现了严重的退化现象,具体表现为生长速度缓慢、抗病力下降、性成熟提早、体型变长变薄等,严重制约了养殖生产的发展。基于上述原因,2004年我们从上海市松江区水产良种场引进了团头鲂“浦江一号”新品种,进行池塘养殖试验(乌仔棗鱼种阶段),获得成功。现将其技术操作规程总结如下:一、池塘条件池塘面积5亩~8亩,长方形,东西走向,土池,池深2.0m,池塘进排水方便,水源为地下水,每个池塘配备有功率为3.0k…  相似文献   

16.
邹明慧 《水产养殖》2014,35(11):7-8
<正>安徽黄湖水产良种场属省级水产良种场,也是农业部第四批健康养殖示范场,场址在安庆市宿松县千岭乡竹墩村二姑畈境内,全场占地4 350×667m2,已建成不同规格的标准化池塘1 800×667 m2。近两年来,在安庆市农委和宿松县水产局的指导下,利用本场西区8号、9号池塘60×667 m2,推广微孔增氧技术培育鱼种,并与同排5号、6号、7号池塘90×667 m2,在增氧方式上进行了对比试验,收到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一年两茬"池塘鲤鱼养殖技术要点。在郑州市沿黄地区池塘进行一年两茬养殖试验,第一茬养殖商品鱼,4月中旬至5月初放养规格200~300g/尾的大规格春片鱼种,7月初商品鱼出池上市;第二茬培育鱼种,成鱼出池后放养夏花鱼种,进入第二茬鱼养殖。通过采取梯次投放鱼种、科学投饲,适时调控水质和综合防治鱼病等,实现池塘顺次养殖,商品鱼错峰上市,对养殖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缩短团头鲂养殖周期的关键是培育出大规格鱼种。试验结果表明:合理搭配放养品种、选用良种团头鲂和不同型号的沉性颗粒饲料,每千平方米放2.4万尾良种团头鲂夏花鱼种可培育出1.5万尾平均规格为66.7g/尾的大规格鱼种。主养鱼单产达每千平方米1089kg,平均利润2721元/1000m^2。大规格鱼种培育技术的研究成功使团头鲂的周期缩短至2年成为可能,这对稳定常规鱼类生产、提高传统水产品养殖效益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团头鲂是我国淡水养鱼的主要养殖对象,具有食性广、生长快、肉味美、经济价值高等优点,深受广大群众所欢迎。在北方地区其养殖周期通常为三年,为缩短养殖周期,将三年上市改为两年上市,必须当年培育大规格鱼种。大规格鱼种即是夏花当年培育成规格12~15cm、体重30克以上的鱼种。要获得团头鲂高产和大规格须掌握其养殖技术。现介绍以团头鲂为主的大规格一龄鱼种高产培育方法。 1.施足基肥,肥水下塘。团头鲂夏花入池  相似文献   

20.
1998年进行网箱养殖草鱼、团头鲂的初步试验后 ,我们于 1999年作了进一步试验 ,目的是探讨网箱养殖草鱼、团头鲂经济效益 ,进而考察网箱养殖可行性的技术路线。1. 材料方法1.1 自然条件试验自然环境条件与 1998年试验相同。1.2 网箱草鱼试验网箱 6只共 2 4m3 ,规格 2× 2×1 1m ,网目 3cm ,团头鲂试验网箱 4只共6 4m3 ,其中规格 4× 4× 2m ,网目 1 5cm ,2只 ;规格 2× 2× 1 1m ,网目 3cm ,2只。大网箱未设饵料台 ,小网箱底衬有密眼网布 ,以减少饲料流失。网箱均为封闭漂浮式单层网箱。1.3 鱼种入箱草鱼、团头鲂鱼种均为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